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文化

上海春考作文题感觉难写,暴露了语文教育的短板

2023年上海市春季高考第一场语文,作文题甫一公布,就引起了热议。某高考生的微信公号发起问卷调查,截至2023年1月8日傍晚六点,有近7000人投票,觉得“不好写,摸不着头脑”的有4331票,占比66%;觉得“还行,平时练过”的825票,占比12%。

2023年上海市春季高考第一场语文,作文题甫一公布,就引起了热议。

某高考生的微信公号发起问卷调查,截至2023年1月8日傍晚六点,有近7000人投票,觉得“不好写,摸不着头脑”的有4331票,占比66%;觉得“还行,平时练过”的825票,占比12%。

据笔者了解,一些高一、高二学生对此题也有“摸不着头脑”的感觉。

和几位语文教师交流,觉得材料表述简洁,但涉及的几个概念都比较宽泛,如果写作时不想含混过去的话,会颇费踌躇。或者其宽泛就随意取材,就会导致上手容易写好难的结果。其实,从高考作为选拔考的角度看,此类材料倒是有利于区分度达成的。

当然,这题到底困难还是容易,也许要根据临场学生最后呈现的实际情况才可以有一个大致的判断。但学生第一感觉反映出来的难、摸不着头脑等等(虽然问卷数据有点夸张,其中也许有一些情绪化的反应),也许恰恰说明了当前语文写作教学的短板,就是平时作文,缺乏思维训练,特别是没有把思维训练中的概念澄清问题,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来展开,在缺乏逻辑思维训练的前提下,才使许多学生看到这样的材料感到了困惑。

那么如何来开展这种概念澄清活动呢?这里我提出一些个人看法。

为讨论方便,先把作文材料引述一下:

有人说,所有重要的东西在很早以前就提到过了,你是否认同这一观点?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

材料要求学生对其中的观点,表明自己是否认同的态度,而所谓的“认识和思考”则应该是为自己表明的态度来阐释理由。

问题是,材料呈现的观点,虽然只是一句话“所有重要的东西在很早以前就提到过了”,但其中涉及的几个概念,并不是不言自明的,有着几个意思的“变量”,而每个概念间,又有着近乎多元函数一样的变量关系。那么,材料要求中“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首先应该是对这些概念内涵的认识和思考。如果连“有人说”的基本意思还没弄明白,就来表明自己的态度,岂不是有点草率?

且不说材料中的这句话中涉及的概念比较含混,即便是一些常见的命题,比如“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句话,看似含义清晰,但细究起来则未必。这倒不是要搞笑式地来虚拟一些枝节问题,追问“教师中是不是不可能出现败类”,乃至“代课教师能不能算职业教师”“太阳离地球到底有多远”等等,就是针对核心的概念“最光辉”,也未必能达成共识。有人认为这表明了这份职业的崇高感、荣誉感,最受人尊敬;有人则认为这份职业带着巨大的自我牺牲精神;另有人则认为是因为这份职业在塑造着人的灵魂,显得特别重要,等等。据此,如果把这句话提出来要我们表明认同或者不认同的态度,就需要澄清,我们是在怎样的意义上理解这个“最光辉”,这种概念的澄清,其实也是我们表明自己态度的基础。

再说今年的春考题,曾经看到网上文章,也提到了对高考材料涉及概念的界定问题,但把界定的出发点,理解为是对命题者意图或者阅卷者心理的揣摩,我以为比较玄虚。一个更可取的思考路径是,站在自己的立场,把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展开出来,如果这种展开可说是对“有人说”的回应,那么,就需要表明,“我”是在怎样的含义空间中来理解其概念,又是基于怎样的一种理解层面,才得出了认同或并不认同的态度。换句话说,这是以自己的思考触角,对命题者提供的材料,发出观点勾连或者碰撞的尝试。

需要指出的是,所谓“自己的思考触角”,又不仅仅是指向个体一己的内心世界,还有着对个人所处语境的真实反映。

比如,不止一位教师提出,在“重要的东西”前加“所有”来修饰,这样的全称判断带来的逻辑问题,范围绝对、无一例外,引发了思维缜密性的考量。但现实语境是,在人们说“所有”这样的修饰语时,未必表现一种逻辑的范围,还常常表现一种修辞意义的夸张和强调,这样,“我”基于这种修辞意义的现实语境展开讨论,是否也可以?而如果要从逻辑范围来否定,就像有些网上发布的下水作文那样,随意举出一件新生事物作为论据以表达自己不认同的态度,这样过于轻易方便的反驳,似乎也把“有人说”的思考能力看得太低。那么,这就需要思考,其所谓的“所有”指向,究竟是在一个怎样的范围来规定的?

再比如,“重要的”是一种价值判断,那么这种价值判断是可以个人化的还是必然具有普世性?如果可以个人化,那么,彼此认同与不认同的标准又在哪里?这种对话如何可能成为一种公共性的话题?不然的话,价值判断是否有可能蜕变成一场无所谓是非的趣味之争?这样,在开始论述前,是否有必要对在怎样的意义上讨论“重要的”,以及重要的标准进行一番思维上的廓清?从而把一些无需讨论也难以讨论的元素予以剔除,再入手写作。

又比如,“东西”是指抽象的事理、观念还是具体的事物?是实际存在的还是虚拟想象的?它是只存在于一个特定历史时期,还是从过去留存到现在?因为从“在很早以前”的表述中,有着一个当下的站位,从而形成两个不同时间段落站位的比较。此外,如何来界定“很早以前”,也是值得斟酌考虑的。

作文题公布后,虽然一些老师的点评给我们不少启发,但正是对材料中涉及的基本概念的澄清问题,留下可以进一步讨论的空间。

比如,有老师撰文从正反两面展开论述,一方面认同“所有重要的东西在很早以前就被提到过”的观点;另一方面又认为“那也未必”。理由大致是:

经过抽象的人生经验确如你所说,被以前的人提到过了。但个体感受才是‘我’存在的意义。个体的感受越精微、细致,他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就越大。如果灵魂粗糙,只有类型化的感受,那对不起,你的人生确实是前人替你提及了,你只是一个简单的应声虫而已。

就这类论述本身来说,我是相当认同的。但问题是,这类正确的论述要作为反方观点的支撑又是欠妥的。因为,在提出反方“个体感受”的概念时,已经替换了作为正方讨论时强调的“提到过”的概念,也就是说,正反两方面的讨论,没有让话题的基本概念保持一致,从而形成了不构成正反冲突的平行关系。正是新概念的引入,也改变了基本论述方向,重点已不是在讨论有没有“提到过”的问题,而是在讨论,人生“重要的”究竟是抽象地被他人“提到过”还是被个体自身精微、细致地“感受过”。

虽然这样的讨论不是不可以,甚至有可能让文章相当出彩,但如果要以此作话题,那就需要回到基本的概念澄清及其关系问题的讨论:什么意味着“重要”,“提到过”又意味着什么,“重要”跟“提到过”在怎样的意义上发生关联,又在怎样的意义上,可以切割开来。由此我们可以进一步说,对“东西”的概念也需要重新界定,乃至是一种翻转、一种反思,它已经不再是习惯上仅仅指客体对象,也指主体对客体的接受方式,包括需要向读者揭示:我们不一定需要在“提到”的话题下思考“重要的东西”,事实上,对“重要的东西”“提到”本身,也是一种“东西”,并因此和“感受”“体验”来比较思考。也许在这样的概念澄清中,原来文章中展开的正反两面观点,那种虚拟中的对立,也就被消解,而一篇精彩文章的诞生,也不会因此而增加理解的困惑。

也是在此前提下,我们或许可以引用黑格尔的一段话来深化论述:

老人讲的那些宗教真理,虽然小孩子也会讲,可是对于老人来说,这些宗教真理包含着他全部生活的意义。即使这小孩也懂宗教真理的内容,可是对他来说,在这个宗教真理之外,还存在着全部生活和整个世界。

虽然黑格尔提示了我们,小孩子的提到(“讲”)乃至理解( “懂”)和老人的真切体验( “全部生活”)似乎是两个隔离的空间,但这一提示本身,提示出真理与真理外的全部生活的差异,可以推动我们去思考问题的两个方向,它既指向材料中的“有人说”的观点(包括呈现和接受方式),也指向材料呈现的外部世界,并让我们引导学生如何努力把这个材料的抽象性,放在材料外的真实语境中来具体思考。

总之,上述讨论虽然涉及的只是几个概念及其相互关系,但思考容量较大,临场学生未必有如此从容的时间,这只有通过平日的训练,通过台下数年功,才能达到台上数分钟的效果。但就目前情况看,这种台下功夫的训练,是远远不够的。这种不容回避的现实,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某些教师的疑问。该题公布后,就有教师质疑道:

高考作文就是在谈思考和认识,全无文学形象,更没有审美。真的不太理解这样的趋势和传统,语文以后可以改成哲学了。

这样的抱怨虽有一定道理,而且依我之见,高考作文如果能够在文体的多向选择方面有更多的自由度,比如把“认识和思考”的要求,改为“具体感受或认识思考”,应该是更合理的。但从我有限的了解看,学生的实际短板,其抽象思考力要比文学经验更为薄弱,所以命题有对教学在逻辑思维、辩证思维方面的导向,也是可以理解的。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