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热播电视剧《三体》出现了说陕西话的秦始皇和秦国军士,引起了大众的兴趣和议论。近年来,为了展现当地风采,越来越多的影视剧用上了当地方言。以陕西话来说,稍近的还有《大秦帝国》《白鹿原》等。
《三体》中说方言的秦始皇
上古汉语相差甚远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语言学上不存在陕西话这个概念。由于受历史、地理、政治等众多因素影响,陕西省的方言在不同地区,从语音到词语都有大的差异。陕西南北各地甚至不属于同一个方言大区。陕西的汉语方言可按三个大的区域:以延川、榆林为代表的北部地区属晋语区;以西安、咸阳为代表的中部地区属于中原官话区;以汉中、安康为代表的南部地区属西南官话区。陕西的中原官话区又分属于汾河片、关中片、秦陇片和南鲁片。大多数人通过影视剧所熟悉的“陕西话”其实是西安、咸阳为代表的中原官话关中片。
陕西及临省方言分布图
秦始皇所在的年代是上古汉语时代,说上古汉语的先秦音系。虽然他生活在今天的关中一带,但语言并不能直接与今天的关中话划上等号。根据王力等语言学家的观点,先秦有33个声母,30个韵母。其中韵母还有7个韵尾。而当代《西安方言词典》反映的西安话音系,有26个声母,39个韵母。与上古音相比,典型的是声母丢失了全浊音,韵母只有1个韵尾。两者的差距何止千里。
上古汉语先秦音系
《西安方言词典》西安话音系
不但现代人没有古今读音有异的概念,古人也是如此。宋代之前的人并没有古音的概念。当他们念《诗经》这一最古老的韵文总集时,发现它并不押韵。其中最有名的就属朱熹,有强迫症的他发明了一个神奇的做法——叶韵(又叫叶音、协韵)。具体而言,他为了让《诗经》能够押韵,故意把字音给改掉,并且认为古人也是这样。例如,《关雎》里那句“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朱熹注释为:“采”,叶此礼反;“友”,叶羽已反。这两个反切用今天的普通话读,就是“采”读cǐ,“友”读yǐ。
叶韵对后世有非常大的影响。当代也有知名的例子。为了押韵,许多人甚至语文教师,都将《山行》的“远上寒山石径斜”中的“斜”读成xiá。还有一些人以为《诗经》等古书传抄有误,便擅自改变韵尾字。叶韵其实是古人没有意识到语音会变化,今时不押韵的字在写作时其实是押韵的。一直到了明代中期,音韵学家陈第首先发现了汉字字音会随着时空产生变化。他在自己的《毛诗古音考》中第一个明确提出古今方言有异,“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
唐关中音一脉相承
虽然先秦音距离现在的西安方言很远。不过,唐代关中音的个别特征可以在今天的西安方言里找到影子。唐、今关中音可说是一脉相承。隋仁寿元年(601年),陆法言所著的《切韵》是现知最早的一本韵书,体现了中古汉语的音系。关于它的音系,有人认为是长安音,也有人认为是洛阳音。语言学家周祖谟认为,《切韵》的语音系统不是单纯以某一地行用的方言为标准,而是折衷南北音韵而定。根据《切韵》的语音系统,可以上推古音,下推今音。除了闽语,普通话和各地方言的语音系统,基本上可以从《切韵》系统上得到解释。《切韵》完整本已经无法见到。不过,宋代官韵《广韵》已经将它的内容忠实地继承下来。
汉语语音史分期、研究材料和音韵学门类表
唐代李肇首先发现了关中话读音与《切韵》不合。他在《唐国史补·卷下》记载:“关中人呼稻为讨,呼釜为付,皆讹谬所习。”“稻”是阳上,关中人念阴上;“釜”是阳上,关中人却念成阴去。这说明当时关中方言全浊声母已经清化,而且全浊字是读为送气清音的。全浊声母读为送气音已是唐代关中话的特征,与今天的关中话特征一致。
《西安方言词典》有过归纳结论,当代西安方言的去声主要来自中古去声字及全浊声母上声字。全浊声母上声字读去声,恰好也是关中音晚唐以来的特征。广明元年(880),北方人李涪发现《切韵》中读音有异,存在不同反切的“舅”“旧”,在现实口音中没有区别。他先用西京长安音检验《切韵》,发现和《切韵》对不上;后用东都洛阳音,发现也对不上。他批评《切韵》“舅甥之舅则在上声,故旧之旧则在去声”。吴语全浊上声还念上声、全浊去声还念去声,其情况与《切韵》一致。最后,他得出结论:《切韵》是吴语,陆法言是江南人,“吴音乖舛,不亦甚乎”。其实,陆虽是典型的江南大姓;陆法言却是个鲜卑人,本姓步六(陆)孤,其家族是北魏后才改汉姓陆。当时北方话有一个明显变化,出现了“阳上归去”,一部分上声字归入了去声。本属上声的“舅”成了去声调,与“旧”字读音合并。
《广韵》“舅”“旧(舊)”读音有异
粤客方言并不存古
部分网民认为秦始皇不说今天的陕西话,应该说的是粤语、客家话。换而言之,粤客方言就是古汉语。粤客方言的确保存了一些中古汉语的特点,但不能说它们就是古汉语。
粤语的历史并不能倒推到岭南被纳入中原王朝领土的秦朝时期。当时只有番禺(今广州市)等少数城池才说汉语,其余都是南越人的地盘。一直到唐代,中原王朝还需要冼夫人这样的俚人领袖协助治理。它其实是两宋时期汉语南下形成的方言。北宋末年,为避战乱,大量南下移民影响了岭南地区的方言。
《切韵》序中说“支脂鱼虞,共为不韵。”意思是“支与脂”“鱼与虞”不属于一个韵。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也举例:“北人以庶为戍,以如为儒,以紫为姊”。这是说隋朝的北人已经鱼虞不分。同普通话一样,粤语重镇广州话在音位上并没有区分鱼虞的能力。上文提到晚唐北方话开始清化,广州话同样不能区分“源”“园”,“道”“到”两组字音的区别。可见,从音韵特征来说,今天的粤语大部分特征并没有超出宋朝之前的中古汉语范畴,层次相当新。早已与官话分家的南方汉语如吴语、闽语则和粤语不同,或多或少保留中古以前汉语特征。吴语区的宁波、温州、丽水还保持着部分鱼虞分野。
至于客家话,顾名思义,是客家人的话。客家这一称谓的由来,现在普遍认可的观点是由“他称”变成“自称”。“客家”一词的时间并不早,直到清朝嘉庆年间才出现;而且只是众多他称的一个。娇生惯养的中原士族衣冠南渡到赣南山区是不可能的。士族首先霸占的是的太湖平原、宁绍平原。东晋、南朝为安顿中原流民而设的侨州郡县也主要在江苏、安徽沿江地区。
客家话其实也是宋代以来北方话影响南方的产物,语音面貌也不古老。1929年,古直在《述客方言之研究者》曾提到:“清同治间,曹冲土客械斗……于是究客由来,考其声音,得结论曰:客人声音多合周德清《中原音韵》。”《中原音韵》是元代韵书,其音系大体上反映了近代北方话的面貌。在作者眼里,客家话更为接近近代北方官话。
那么,还有保留上古汉语特征的方言吗?闽语中“陈”“田”同音其实就是上古汉语“古无舌上音”(读者可以理解为翘舌音)的特征。战国文物证明,田氏窃取齐国后,也不是自称“齐侯”,而是“陈侯”。陈侯因咨敦中的陈侯因咨(上次下月)就是齐威王田因齐。秦始皇统一文字,远非统一字形这么简单,它还规范了用字。秦人要区分陈国本土的妫陈和窃取齐国的齐陈,将齐陈写作了“田”。《说文解字注》“田”字注释:“各本作陈。今正。敶者、列也。田与敶古皆音陈……陈敬仲之后为田氏。田即陈字。”
战国(齐)陈侯因咨敦
《说文解字注》“田”字
综上,如果是反映当代生活的影视片段,用方言无可厚非。如果是反映历史的影视片段,用了当代方言,可能有画蛇添足之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