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克莱因文集》,梅兰妮·克莱因 著,九州出版社,2017年04月
图源于网络
论孤独的感受
在这篇论文中,我试图研究孤独感的来源。我所谓的孤独感,不是指被剥夺了外在陪伴的客观情境,而是指内在的孤独感。即不论外在环境如何,都觉得独自一人;即使在朋友之中,或者正在接收到爱,却仍然觉得孤独。我认为,内在孤独的这种状态,是随时随地渴求一种无法企及的完美内在状态的结果。在某种程度上,每一个人都会体验到这样的孤独。它源自偏执焦虑和抑郁焦虑,也是婴儿精神病性焦虑的衍生物。这些焦虑,或多或少存在于每个人身上。但在病患中最为强烈,因此,孤独也是病患的一部分,具有精神分裂和抑郁的性质。
为了理解孤独是如何产生的,和其他的态度和情绪一样,我们必须回到婴儿早期,并追溯它对后面的生命阶段的影响。就像我们经常描述的,自我从出生开始就存在并运行着。起初它在很大程度上缺乏凝聚,并由分裂机制所主导。死本能对自体的破坏威胁,造成冲动分裂成好的和坏的。因为这些冲动被投射到原初客体,原初客体也被分裂为好的和坏的。结果是,在最早期的阶段,自我好的部分与好客体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保护,因为攻击被导离它们。我将这些特殊的分裂过程描述为非常小的婴儿相对安全感的基础——就这个阶段所能达到的安全感而言;而其他的分裂过程,例如那些导致碎裂的分裂过程,是不利于自我及其强度的。
伴随分裂冲动的,是一种从生命一开始就朝向整合的驱力,它随着自我的成长而增加。这种整合的过程是基于好客体的内化,最初是一个部分客体——母亲的乳房,虽然母亲的其他层面也进入到这一最早的关系之中。如果内在好客体被相对安全地建立起来,它就会变成自我不断发展的核心。
与母亲之间令人满意的早期关系(不一定以乳房喂食为基础,因为奶瓶也可以象征性地代表乳房),意味着母亲和孩子无意识上的一种亲密接触,这为得到完全理解的经验奠定了基础,它从根本上与前语言阶段相关。在后来的生命中,他对志趣相投的人表达思想和情感,不论这有多么令人满足,依然会对无言的理解有一种无法满足的渴求——归根结底是渴求和母亲最早的关系。这种渴求会造成孤独感,它源自对一种无可挽回的丧失的抑郁感。
然而即使是最好的状况,对母亲及其乳房的幸福关系从来就不可能不受干扰,因为势必会产生被害焦虑,它在生命的前三个月达到高峰,即在偏执-分裂心理位置的期间:它从生命一开始就出现,是生本能与死本能冲突的结果,出生经验也是造成它的原因之一。每当产生强烈的破坏冲动,母亲及其乳房通过投射被感觉为具有破坏性,因此婴儿不可避免地会经验到某种不安全感,这种偏执的不安全感是孤独的根源之一。
我已经提到,即使是在没有生病的人身上,偏执焦虑和抑郁焦虑也从未被完全克服,它们在某种程度上是孤独的基础。人们体验孤独的方式有相当的个体差异。当偏执焦虑相当强烈,即使仍在正常范围内,和内在好客体的关系也很容易被干扰,对自体好的部分的信任也受到损害,结果是,对偏执感的投射和对他人的怀疑增加了,从而造成孤独感。
我提到的所有这些发展中的因素,虽然它们缓和了孤独感,但是永远无法完全消除它,因此它们易于被用作防御。当这些防御非常强大并切合所需,孤独就可能不会在意识的层面被体验到。有些婴儿将极度依赖母亲作为对孤独的防御,对依赖的需要将持续一生,成为一种模式。另一方面,逃向内在客体(这在婴儿早期是以幻觉性满足的方式表达出来的)也经常被防御性地使用,试图以此来抵制对外在客体的依赖。在某些成人身上,这种态度导致拒绝任何陪伴,在极端的状况下,这就成为疾病的一种症状。
渴望独立是成熟的一部分,但是为了克服孤独,它也会被防御性地使用。减少对客体的依赖会使个体不那么脆弱,也削弱了对所爱之人内在和外在过度亲密感的需要。
另一种防御,特别是在老年期,是沉溺于过去以避免现在的挫折,对过去的某些理想化势必进入这些记忆,作为防御之用。在年轻人中,对未来的理想化也有类似的用途。对人物和事业在某种程度上的理想化是一种正常的防御,也是寻找被投射到外在世界的理想化内在客体的一部分。
被他人赏识和自己的成功(起初是婴儿被母亲赏识的需要),都可以被防御性地用来对抗孤独。但是如果过度使用这个方式,它就变得非常不安全,因为对自己的信任那时并未充分建立起来。另一种防御和全能感及某些躁狂防御有关,就是等待渴求之物的能力的特殊用法,这可能会导致过度乐观和缺乏动力,并与现实不完美的感觉有关。
在结论中,我希望重述我的假说:虽然可以通过外在影响而降低或增加孤独,但是它永远无法被完全消除,因为朝向整合的内驱力和整合过程中所体验到的痛苦,皆源于内在。而这些内在来源在一生中都是强有力的。
作品简介
《克莱因文集》,梅兰妮·克莱因 著,九州出版社,2017年04月
卷1 爱、罪疚与修复
尽管讨论爱、恨的文章已经不计其数,但人们仍然被自身的攻击、嫉妒、愤怒、自我谴责等等困惑着、压抑着、纠缠着。本书的作者克莱因正是对人的这些情感研究得*透彻的心理学家之一,她通过本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世人介绍这些情感背后的无意识心灵是如何工作的。
作者通过对婴儿的观察,以及对儿童的心理治疗过程,总结出了诸多有关人的情感的起源和发展的潜意识规律。本书是对她工作的一个简洁推介,抛开了研究的过程,直接将她工作中发现的有关人的(特别是婴儿期的)爱、恨、攻击、性欲等复杂的心理过程进行展示和讲解。
卷2 儿童精神分析
《儿童精神分析》是一本儿童分析的革命性经典之作。梅兰妮•克莱因以她所架构的特殊技巧,证实她是儿童精神分析的先驱。她使精神分析得以运用到儿童领域,借此不仅使儿童心理治疗成为可能,并且为儿童的心智发展、成人精神官能症和精神病的起源之理解,开拓了新视野。
卷3 嫉羡与感恩
本书几乎囊括了克莱因毕生*重要的文献,也成为其著述的高峰。在本书中,克莱因引入了新的观念:嫉妒在儿童生命初期即已表现出来,也是死之本能的*初表现;嫉羡与感恩是相冲突的,在偏执-类分裂心理位置运作的嫉羡,是精神病理的强力因素。在精神分析著作中一向都强调嫉妒的重要性,然而,克莱因对于嫉羡的概念完全是革命性的。
卷4 儿童分析的故事
这本富含生命力的作品在克莱因的著作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其中详述一名十岁男孩长达四个月的分析历程,并对当中的画作、游戏、语言联想和梦境作出精辟的诠释。读者可借由本书观察治疗过程的逐日变化与延续性,更是探究儿童精神分析技巧不可多得的必备书籍。
克莱因在《儿童分析的故事》这本书上投注了空前的大量心力,她细读每次晤谈的记录,在不更动内容的情况下,审慎地编辑文字风格,希望能够尽量保留原来分析的样貌,以展现分析过程中的每日变化与延续性。随後,她开始针对每次晤谈做自我评鉴,仔细审看每一个联想与诠释,将新的想法以及思考模式的转变,详尽地记录在晤谈後的注记中,力求向读者说明她的分析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