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以“变”为特征的时代意味着什么?在经历了公共卫生危机带来的不确定后“艺术何为”?2月9日,第七届广州三年展在广东美术馆举办开幕式,艺术从业者从各地聚集广州让人感受到艺术的回归。
展览以“化作通变”为主题,其最有意味的是,在试图立足广东、思考当下之中,拉开一个变中求变的当代景观,折射时代的光斑及其所产生的影响。这也是最后一届在如今的馆址举行三年展,下届将落地新馆,并设当代、影像、设计专题,打造重要学术品牌。
第七届广州三年展展览现场
广州三年展创立于2002年,是我国最早的“双/三年展”之一,经过二十余载的沉淀与积累,作为广东美术馆发起并自主策划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品牌,见证着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历程。此次展览的总策展人、广州美术馆馆长王绍强在发布会上表示,广州三年展经历了三任馆长的持续打造。
此届广州三年展以“化作通变”为主题,北京画院院长吴洪亮、菲利普·多德(英国)、艾墨思(德国)、姜俊(中国)分别担任“边缘”“慢板”“触屏”“内生”四个板块的策展人。
“回溯广州三年展的历史,每届都是对于中国当代艺术和实验艺术的总结,但每次总结都指向未来。此届也是对中国当代艺术40年和广州三年展20年的回顾基础上的展望。”提及“化作通变”的主题吴洪亮说,“‘化作通变’之名来自中国古人的认知,‘化’最初的字形是两个人,是人与人的交往。展览也是人与人的交往,人与艺术以及艺术家交往。由此引发在如今的世界变局之中,自身体会的内省。‘通变’来自《文心雕龙》的概念,在此‘通变’涉及‘贯通’和‘求变’两个维度。”
相比过去广州三年展更多的是看向未来,在二十年之际,更多的是带着再次出发前的回望。
展览现场,吴洪亮策展的“边缘”板块中,五条人的作品。
围绕“变化”展开片段化的叙事
吴洪亮策展的“边缘”板块讨论那些发生在边缘却不容忽视的问题,展开了对中国当代艺术样本的另一种书写。吴洪亮将这一板块描述为由音乐和诗歌开始的“过去将来时”。
“地缘中的边缘往往是对外交流的最前沿,思想与艺术的生发之地。以广州为例,在其多元的文化土壤中,个体特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凸显与包容,但广州当代艺术作为一个地域的整体形象因而被弱化,显得相对‘边缘’,呈现出‘碎片化’的特征。”吴洪亮说。
“边缘”板块,诗人西川和艺术批评家尹吉男的毛笔书写作品。
地缘上的“边缘”概念外,这一板块的部分参展艺术家也自诩为“边缘”。比如导演贾樟柯、诗人西川、艺术批评家尹吉男均在参展艺术家之列。其中,尹吉男的《说说我的鸭绿江》以手稿的形式叙述了作者曾经生活过的鸭绿江畔的城市变化和个人经历。从中观众能感受到东北曾经的辉煌和如今的衰败。对于首次作为艺术家的经验,尹吉男感叹,艺术家不易。“边缘”对于他是一种敢于突破的大胆尝试。
“边缘”板块,曹斐作品《角色》
“边缘”也是一种生存状态,展览中最多被关注到的作品是五条人的《梦幻丽莎发廊》,他们歌中“发廊”在展厅中重现,展示出南方的生活。透过“发廊”的镜子能看到曹斐的《角色》,《角色》中的人以cosplayer(角色扮演者)的身份在广州的城市空间中游走,作品探讨着现实与虚拟、社会与个人角色的转化,并记录下世纪之初中国都市生活急促不安的变化。
“边缘”板块,安哥的摄影作品
整个“边缘”板块也以艺术作品的方式呈现着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安哥的摄影记录了80年代中国人的生活;辛未的《鸳鸯异珠色对柱》讲述了广州市儿童公园因发掘出西汉南越王宫遗址而发生的变化,以及这片土地上层层堆叠的历史;厉槟源则拍摄建设中的美术馆。美术馆的建设,艺术从“边缘”到“主流”也从侧面讲述了城市更新和发展。
“边缘”板块展览现场,图中前景为辛未的《鸳鸯异珠色对柱》。
同样是关注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内生”板块由姜俊策展,将视角投入在对全球化语境下“本土性”的变化与发展之反思。姜俊认为,“在过去很长时间,中国当代艺术都在试图融入世界,通常是外部观看的视角。而如今是基于内部的观看,这种循环关系是一种艺术的变革。”“对于‘内生’,则基于康定斯基讨论的“艺术的精神性”,试图通过艺术作品与观众形成共鸣,重新讨论艺术性。”
“内生”板块,前景为李青作品《一世纪》
“内生”板块的不少作品都带着室内或窗的含义,比如,胡介鸣的作品拍摄了色彩光怪陆离的室内;黄一山则制作了一个个窗口,叙事在窗口中被想象和凝固。李青的《一世纪》以收集而来的老旧木框窗为载体,在窗格上作画,以虚拟的风景表达一种观看的权利。
“内生”板块,黄一山作品。
一个个窗口也预示着以本土视角向内反思和向外展望。“今天,当代艺术的本土观众从无到有、不断扩大,他们不再满足于表层的‘本土性’,而是期待一种深入本土文脉中,能和当下生活和当下意识产生对话和强烈共鸣的艺术创作。我将更多地聚焦中国当代艺术在2008年后的本土生产和生态,欣赏和接受,特别关注艺术对中国社会、本土意识、传统遗产的表达和展现。”姜俊说。
避免落入寻找下一位炙手可热艺术家的俗套
英国策展人菲利普·多德(Philip Dodd)策划的板块名为“慢板”,在此艺术实践转向了对本体价值的重新思考。策展人提出一种不同的“变化”模式,对于全球化之下的市场、商品化、加速、技术决定论等方方面面关于“变化”的主流叙事进行反思,更多地关注那些有形的、充满重力感的媒材。它回归到材料的本体语言,回归到创作与手作的经典关系,重新思考创作的意义,尝试给出一种应变的可能。
“慢板”板块展览现场
这一板块的中国艺术家包括了梁绍基、刘建华、宋冬、尹秀珍,以及英国艺术家埃德蒙·德瓦尔、日本艺术家照屋勇贤等。他们作品虽面向和观念不同,但却有着基于“手作”的共同点,同时也带着“慢板”的节奏。
梁绍基,《残山水》,蚕丝、蚕茧,2009年
无论是梁绍基的蚕丝、刘建华、埃德蒙·德瓦尔的陶瓷、还是照屋勇贤的纸艺、尹秀珍的纤维编织,他们的作品都回归到材料的本体语言,回归到创作与手作的经典关系,重新思考创作的意义,尝试给出一种应变的可能。也是对正在使用传统材料和媒介来讲述国家或地方故事的艺术家作品的重新审视。
“慢板”板块展览现场,埃德蒙·德瓦尔的两组陶瓷组片
“‘慢板’板块极力避免落入寻找‘下一位炙手可热的年轻艺术家’的俗套,反对当前全球化的艺术界大为推崇的商品化现象。正如‘慢板’的全称是‘对慢艺术的赞美:当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世界已经被掏空了,我们需要所有世代的人一起表明,艺术不必受制于全球化和商品化的需求。” 菲利普·多德在策展方案中叙述。
“慢板”板块展览现场,前景为尹秀珍的作品。
德国策展人艾墨思(Thomas Eller)策划的“触屏”板块尝试讨论:当科技深刻地嵌入并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我们面对未来时,将如何在人与自然、人与技术、物质与非物质间变化的伦理中自处与相处。 在策展人看来,讨论的重点不是技术的历史,而是在不同的哲学背景下对物质的 “文化评价”。尤其在科技发展到当下的阶段,也许我们已经走到了一个需要停下思考的路口之中。
“触屏”板块展览现场
其实展览早在1月已经对外开放,开幕仪式更像是一场艺术行业久违的聚会,一切看似恢复原样。对于近年来中国当地艺术的发展和变化,不少艺术家感叹当代艺术的观众多了,同时在疫情之后,“内循环”“艺术生态”等问题也是艺术家和策展人谈论的焦点。由此,艺术作品和艺术展览如何更多面对本土观众、如何与观众产生共鸣?艺术如何在新的语境中发生转变是展览的一种新的趋势。
“触屏”板块,加里·希尔的作品《手、听》
澎湃新闻记者也在展览现场感受到广州这座城市的普通观众对于艺术的热忱,以及这座城市中艺术蓄势待发的动力。此外,广州三年展四场平行展分别于盒子美术馆、与亨美术馆、VLAB+观空间、东莞21空间美术馆同期启动。美术馆集群开始逐渐串联城市艺术生态,激活艺术气象。
展览将持续至4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