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2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在中国历史研究院召开。“2022年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揭晓。“郧县人”、殷墟商王陵区及周边遗存等6个考古项目成功入选,另有6个考古项目入围,时代跨度从旧石器时代到宋元时期。
本次评选共收到全国43项考古新发现申请材料,经评审,最终评选出了6项入选项目和6项入围项目,时代跨度从旧石器时代到宋元时期。湖北十堰市学堂梁子(郧县人)旧石器时代遗址、河北尚义县四台新石器时代遗址、甘肃庆阳市南佐新石器时代遗址、河南安阳市殷墟商王陵区及周边遗存、云南昆明市河泊所青铜时代遗址、宁夏贺兰县苏峪口西夏瓷窑址6个项目被评为“2022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入选项目。
此外,安徽含山县凌家滩新石器时代遗址、新疆尼勒克县吉仁台沟口青铜时代遗址、陕西旬邑县西头商周时期遗址、四川盐源县老龙头青铜时代墓地、浙江温州市朔门古港遗址、山东济南市元代济南王张荣家族墓地6个项目被评为入围项目。
入选项目:
1.湖北十堰市学堂梁子(郧县人)旧石器时代遗址
项目负责人、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陆成秋介绍,学堂梁子遗址于1989、1990年发现两具直立人头骨化石(俗称“郧县人”),是一处集古人类化石、古动物化石和石制品三位一体的重要旧石器时代遗址,保存了100多万年来不同时期的地层堆积。
遗址现场
2022年5月18日,在距“郧县人”1号头骨发现地不远处,“郧县人”3号头骨面世。同年12月3日,“郧县人”3号头骨在湖北郧阳学堂梁子遗址被顺利提取出土,随后进入修复和研究环节。
“郧县人”1号头骨化石遗址现场
新发现的“郧县人”3号头骨保存完好,形态基本正常,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形,被专家认为,是迄今欧亚内陆发现的同时代最为完好的古人类头骨化石,保留该阶段人类重要而稀缺的解剖学特征。专家还称,本次发掘的收获为实证中华大地百万年的人类演化史,讲好东方人类故乡先民演化和文化发展的故事,提供了关键节点的重要依据与信息。
2.河北尚义县四台新石器时代遗址
四台遗址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尚义县石井乡四台蒙古营村南,遗址分为四个片区,面积约15万平方米,是近年冀西北地区发现的一处面积较大的新石器时代早中期遗址。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20起至今,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对其持续开展了考古发掘研究,发掘面积1700平方米,发掘房址40余座,出土陶、石、骨、贝、角类遗物820件。
锯齿刃刮削器(一期)
这些文化遗存可分为5组。第一组遗存,距今10400——10000年左右,发现6座聚集而居的半地穴式房址。
第二组遗存,距今9200——9000年左右,发现4座半地穴房址,这是北方地区最早的定居村落,展现出人类生存方式从旧石器时代的狩猎采集流动性栖居到新石器时代早期逐渐定居的发展转变。
第三组遗存,距今7600——7400年左右,发现17座半地穴房址,与周边考古学文化相比较,呈现出一些新的考古学文化特征,为新石器时代中期的考古学文化研究增添了新内容。遗址发现的粟、黍类遗存,是北方地区驯化旱作农业的实证。
锥形石核(一期)
第四组遗存,距今7300——7100年,发现10座半地穴式房址,文化面貌与裕民文化一致。
第五组遗存,距今6800——6400年,发现的尖圜底罐,表现出与俄罗斯叶尼塞流域文化面貌的相似性,提供了欧亚草原早期文化交流的新证据。
石叶(一期)
据介绍,四台遗址的发现,实现了北方地区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无缝链接,确立了北方地区最早的新石器考古学文化,找到了燕辽地区区域文化传统的源头,填补了燕辽考古学文化区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研究空白,为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旱作农业起源、文化谱系、人类群体从流动性向定居形态转变等一系列重大研究提供了重要材料,对探索中华文明根系等课题具有重要价值。
3.甘肃庆阳市南佐新石器时代遗址
南佐遗址位于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后官寨镇南佐村,坐落于泾河一级支流蒲河左岸的董志塬西部,地理上属于泾河上游的陇东黄土高原,董志塬是黄土高原上最大的一块塬地(图一,1-2)。
地理位置与地形图
1958年调查发现,1981年确立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4-1996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大学等先后对遗址进行了两个阶段6次考古发掘,发现了较为丰富的仰韶文化晚期遗存,其中最重要的发现是一座面积约600平方米的大型夯土墙建筑F1。2001年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和2020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南佐遗址进行重点勘探,在九座夯土台外侧发现相邻的两重环壕,在F1周围发现大面积建筑遗存。
宫殿区发掘区
考古发现表明,南佐遗址是距今5000年左右黄土高原上具有都邑性质的大型中心聚落。遗址总面积约600万平方米,发现了九座夯土台及环壕围绕的30万平方米的核心区,数千平方米“宫城”,五千年前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夯土墙宫殿式建筑,还发现了大量制作水平很高的白陶、黑陶等器物和大量的炭化水稻等。“九台”和大型建筑的庞大体量、台外壕沟和夯护水利设施之巨大规模都前所未见,体现出强大的社会公共权力的存在。
从聚落布局来看,“九台”对称分布且位于聚落中央,“宫城”位于“九台”北部中央,主殿F1位于“宫城”中央,“九台”至北台、主殿火坛、主殿中门、宫墙南门构成大致南北向的中轴线,东西侧室对称分布,总体上构成一个封闭式的主次分明、中轴对称、层层递进的宫殿格局,在宫墙外侧还发现相当于护城河的大型壕沟。聚落布局如此严整,前所未见。新发现的“宫城”更是开中国后世都城宫殿建筑布局之先河。
F2出土陶礼器
南佐遗址白陶、黑陶、绿松石、朱砂、双腹盆、圜底缸以及大量水稻等的发现,表明南佐和长江中游、海岱地区甚至更南方广大地区存在广泛联系。
南佐都邑性中心聚落的发现,证明距今5000年前后陇东地区已经进入早期国家或文明社会阶段,对于客观认识黄河上中游、黄土高原尤其是陇东地区在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的关键地位,对于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4.河南安阳市殷墟商王陵区及周边遗存
自2021年起,社科院考古所安阳工作队开展了商王陵及周边区域的考古勘探,两年的时间确认了围绕商王陵区东、西二区的两条围沟为陵园的隍壕,同时在商王陵区东南方向半扇形空白区域发现面积超过4万平方米的西周遗址,这是殷墟范围内发现的面积最大的西周遗址。2022年,考古队分别在商王陵公园墙西南角外、商王陵公园内和商王陵公园内东墙外选择4个地点发掘,发掘所见遗存的年代涵盖商代晚期、西周、东汉、宋元等时期。其中,商代晚期有围沟2个、祭祀坑14个;西周时期的房址3座、墓葬2座、灰坑109个。
考古发掘现场
新探明的围沟围绕在殷商大墓外围,未见围沟与殷商墓葬、祭祀坑存在叠压或打破关系,只有晚期墓葬打破围沟和祭祀坑的现象;东围沟东、西段的北端偏向东,与殷墟发现的商代建筑的方向一致。发掘发现多组晚期遗迹打破围沟,其中砖室墓打破G1,西周早期遗迹打破G2。尤其是据西周早期遗迹打破G2,可证明G2早于西周早期。综合多重因素可知,两个围沟与商王陵园有明确关联关系,属于围绕商王陵园的隍壕。
这些发现改变了商王陵园的格局,将推动对商代陵墓制度乃至商文化、商史的研究,同时为殷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提供了新的重要资料。
5.云南昆明市河泊所青铜时代遗址
河泊所遗址位于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上蒜镇河泊所村,滇池东南岸,东北距出土“滇王之印”的石寨山墓地仅700余米。遗址于20世纪50年代发现,一直被当作为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为厘清石寨山墓地与周边各遗址的相互关系,从2014年开始,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滇池东南岸进行了大范围的考古调查、分片区逐年进行考古普探,普探面积达150平方千米,在普探的基础上再进行重点勘探。勘探发现地下堆积表现为众多的“水域-台地”相间分布,具有初步城市功能的空间架构格局。遗址核心区面积在4平方千米。在考古调查、勘探的同时,建立了滇池东南岸和滇池南岸的测控网和考古数字平台。在勘探的基础上,先后对西王庙(2016年)、上西河(2017)、河泊所村东(2018)、上蒜一小北侧(2021)等7个地点进行了发掘,发掘面积达7000余平方米,发现了早于滇文化、滇文化(石寨山文化)和汉置益州郡时期的大批重要遗存。2019年10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晋宁西王庙遗址2号探方北壁
“滇国相印”封泥
2020年9月至12月对河泊所村和下西河村之间,西王庙以北,南邻金砂路的范围进行考古发掘,发掘面积1000平方米。发掘揭露出丰富的文化层堆积,堆积厚度深1.45~5.8米,包含了从西汉中期以前、西汉至东汉以及明清时期的堆积,以西汉至东汉时期的堆积最为丰富。
6.宁夏贺兰县苏峪口西夏瓷窑址
苏峪口瓷窑遗址位于宁夏贺兰山苏峪口内,为一处西夏时期精细白瓷手工业生产遗址。2021年至2022年10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宁夏考古研究所联合复旦大学进行了考古发掘。
遗址发掘区航拍图
据悉,遗址面积约4万平方米,发现窑炉13处,外围的山坡上还发现了开采瓷土、煤、石英、石灰等制瓷原料与燃料的矿坑。此次考古工作发掘了一、二号(Y1、Y2)两座窑炉。
Y1与Y2为马蹄形半倒焰馒头窑,用条石垒砌,由火膛、窑室、烟囱和两侧挡墙等组成。作坊遗迹两窑炉共用,以煤为燃料,有储泥池、辘轳坑、釉料缸、存贮间等。窑具以直筒型瓷质匣钵为主。烧制时均用匣钵正烧,匣钵之间用釉封口。瓷器产品主要为精细白瓷,以碗、盘、盏、碟等日用器为主,另有花口瓶、执壶等大型器物及建筑材料等。胎白细腻,釉色温润、白中微泛青,玻璃质感和透光性强。根据出土器物判断,Y1与Y2为西夏时期,始烧于西夏早期偏晚。遗址内发现了多件“官”字款匣钵,可推断为西夏宫廷用瓷的烧造地,具有西夏“官窑”的性质。
花口碗
官字款匣钵
苏峪口瓷窑遗址是目前发现最早的西夏瓷窑址,揭示了一个全新的窑业类型,首次在浙江上林湖以外地区发现大规模用釉封匣钵口的装烧技术,首次在西北地区发现在瓷胎、瓷釉和匣钵中大量使用石英的制瓷技术,填补了西北地区精细白瓷烧造的空白,复杂的窑业面貌也反映了两宋与西夏经济、文化交往交流的历史。
入围项目
1.安徽含山县凌家滩新石器时代遗址
2.新疆尼勒克县吉仁台沟口青铜时代遗址
3.陕西旬邑县西头商周时期遗址
4.四川盐源县老龙头青铜时代墓地
5.浙江温州市朔门古港遗址
6.山东济南市元代济南王张荣家族墓地
(本文据中国社科院及央视新闻等资料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