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时期,社会的开放,文化的包容,为武则天可以成长为中国历史上的唯一一位女皇帝提供了可能。武则天多样性的身份让人们对她的评价褒贬不一,她的形象因为矛盾而立体,因为复杂而深刻。
4月4日至8月20日,“曌——武则天和她的时代”在洛阳博物馆对外展出,展览集结了陕西和河南地区9家博物馆的珍贵文物共153件(组),以“无字碑”为引,采用第一人称视角,由武则天自述自己的一生,回首她成为一代女皇的点滴,带领观众感受一位女性政治家的跌宕人生,以及她的滔天智慧和治国之学。
武则天在位前后,杀了部分唐宗室,兴起“酷吏政治”,但与此同时,她明察善断,破格用人,奖励农桑,发展经济,致使国家富裕强盛。她生前费尽心机地坐上皇帝宝座,死后却又废除帝号,以一个妻子的身份随葬在高宗身旁。她的一生充满了智慧,也充满了矛盾。武则天的传奇人生打破了我们对中国古代传统女性的固有认知,也为女性的生存指向了另一种可能。在平权问题日益突出的现代社会,她的成长史也许会带给观众更多的思考。
据悉,此闪展览将采用第一人称,以武则天自述的形式回首她成为一代女皇的点滴,回顾一路走来的挑战、机遇与成就。通过刻画丰富立体的武则天形象,在突出其个人才华和成就的同时,结合唐朝的时代背景、社会风貌等内容,带领观众从历史发展观的角度,认知和评价历史人物的功过。
展览的内容架构分为五个部分:序厅以“无字碑歌”为引,倒叙武则天的成长经历,开启她的故事;第一单元:我的宫闱生活,讲述武则天从出生到母仪天下之前的深宫生活;第二单元:我的执政之路,讲述武则天从李唐国母一步步迈向权力顶峰的成长之路;第三单元:我的大周王朝,讲述武周政权时期的文治武功,展示武则天作为最高统治者的风采。
一、“我的宫闱生活”
“曌——武则天和她的时代”展陈现场
“曌——武则天和她的时代”展陈现场
这一单元主要讲述武媚娘自出生到贵为皇后的成长经历,分为“懵懂童年”“初入宫闱”“入寺为尼”“再入宫廷”四组内容。武则天性格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受到遗传、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影响。本单元即从家庭、经历和情感三个层面再现其早期成长过程,刻画其早期性格特征,描述其由宫闱迈向权力中心的过程。
“曌——武则天和她的时代”展陈现场
“曌——武则天和她的时代”展陈现场
二、“我的执政之路”
本单元主要讲述武则天自母仪天下至登基称帝的成长史。入宫18年,武媚娘已贵为国母,这是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一个女性所能达及的顶峰。但她并未止步于此,而是向传统社会的最高权威发起了挑战,直逼权力巅峰,终成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女皇帝。本单元从武则天参与的一系列政治活动开始,阐述其从国母到帝王的成长之路。
“曌——武则天和她的时代”展陈现场
“曌——武则天和她的时代”展陈现场
三、“我的大周王朝”
“曌——武则天和她的时代”展陈现场
武周政权上承“贞观”下启“开元”,于有唐一代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武则天最大的政治成就。本单元将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四个方面阐述武则天时期的治国方略及其取得的成就,反映其作为出色政治家、军事谋略家和外交家的形象。
“曌——武则天和她的时代”展陈现场
“曌——武则天和她的时代”展陈现场
重点展品:
蓝釉双龙瓶 唐代(618-907) 洛阳唐恭陵哀皇后墓出土 洛阳博物馆藏
双龙瓶是时代特征较为明显的一种器物,主要流行于初唐、中唐时期,其前身源自于三国以来一直流行的鸡首壶。目前此类双龙瓶发现不多,主要集中出现在西安和洛阳,唐王朝最为繁盛的京畿之地。这件蓝釉双龙瓶1998年出土于偃师唐恭陵哀皇后墓中,肩部浑圆,肩部两侧延伸出两条龙形手柄,瓶口处两条龙对视而衔,造型简练大方,线条优美流畅。通体施单色蓝釉,釉面均匀,釉色沉稳,犹如温润的美玉,幽暗深邃、高贵典雅,是蓝釉器中的上乘之作。
蓝釉是一种非常罕见的釉色,主要成分是氧化钴。当时,钴主要产自波斯一带。唐代时随着丝绸之路的兴盛,钴蓝釉料从波斯一带传入中原地区。由于钴蓝原料稀缺,唐代的陶器中,蓝釉器物就显得异常珍贵,施蓝釉的器物非常稀少,全蓝器物则往往被称为极品。能够享用这种釉料的陶器作为随葬品,墓主人身份必定高贵、不同凡响。
彩绘陶乐舞俑一组 立俑高约30厘米,宽约10厘米 坐俑高约19厘米,宽约12.5厘米 洛阳孟津岑平等墓出土 洛阳博物馆藏
一组十件,由乐俑和舞俑组成,皆彩绘。乐俑六件,作吹奏或弹奏乐器状;舞俑四件,其中二件头梳高髻,另外二件头梳双环髻。此组女俑造型优美,均粉面朱唇,眉心间饰紫色花钿,唇边饰黑色圆点状假靥。乐者、舞者因身份不同而服饰、妆扮不同,生动展现了唐代女性之美,也展现着唐人丰富多彩的娱乐生活。
釉陶鸭 长15.4厘米,宽7.5厘米,高16厘米 洛阳龙门东山安菩夫妇墓出土 洛阳博物馆藏
唐人墓中随葬的各类家禽和家畜动物俑,象征主人生前的富足生活。动物俑通体施彩釉点缀,造型细腻写实,鲜活地刻画了唐人常见的禽畜外形。
唐代畜牧业的兴盛得益于政府的重视,马、驴、骡、牛、骆驼等大型牲畜均有机构统一管理,所有牛马杂畜都要登记造册,这样有效地保证了国家和民间畜牧业的持续生产。同时鸡、鸭、鹅等禽类的养殖,也丰富了唐人的餐桌。盛唐时期,内廷曾设置“鸡坊”,养鸡上千只,并有鹅鸭千万,为宫廷日常烹饪供应食材。
五瓣葵口内凹底深腹秘色瓷碟 口径20.5厘米,高4.9厘米 法门寺塔地宫出土 法门寺博物馆藏
法门寺唐塔地宫出土的这批秘色瓷,器形规整,造型简洁,釉色青绿(其中有12件),晶莹润泽。共有碗7件,其中两件为鎏金银棱平脱雀鸟团花纹秘色瓷碗,还有盘、碟共6件及瓶1件。这是迄今为止唯一能与文献《物账碑》相互印证的确切秘色瓷,具体说明了这批秘色瓷的来源、件数以及唐人对其称谓。
这件五瓣葵口内凹底深腹秘色瓷碟为唐代朝廷官造专供宫廷之器,所以做工十分考究,厚薄匀称的胎体和莹润可人的青绿釉色,呈现了“无中生有,似盛有水”的效果。
三彩披帛女立俑 高24.4厘米 1959年西安西郊中堡村出土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女俑站姿优雅,身段袅袅婷婷,穿落地长裙,轻薄的衣裙与丰腴的体态完美结合在一起,衣裙自然流畅的丝绸质感和优美的线条,充分体现出唐代女性的柔美、端庄、矜持、风雅和高贵。
升仙太子碑拓片 原件藏于偃师商城博物馆
武周圣历二年(699)二月初四,武则天赴嵩山封禅,过缑氏山,见升仙太子庙,触景生情,遂撰写此碑文,并亲自书丹。碑文主要记述了东周灵王太子晋升仙传说,太子晋又称王子乔,后世追认为王氏始祖。相传东汉年间他驾白鹤驻足缑氏山山顶,因而立祠祭祀,称为“升仙太子”。由于武周时期追崇周代为祖,碑文内容实则是赞颂武周的繁盛。
全碑34行,共2162字,其中武则天亲书2129字,书法家薛稷题写上、下款33字。从碑文书法来看碑额“升仙太子之碑”六字以“飞白”书就,笔画勾连,丝丝露白相间。碑文以行草书就,随性飘逸,笔法婉约流畅,兼具纵横意态。
武则天除罪金简(复制品) 1982年5月登封县嵩山峻极峰北侧采集 原件藏于河南博物院
金简上刻双钩楷书3行63字,大意为:大周国主武曌(音同照)信奉道教,渴望长生不老、羽化成仙,命使臣胡超到中岳嵩山山门投递金简代她祭拜,乞求道教中的三官九府为自己祛病赐福,落款为公元700年七月七日。
简,是古人在出访时,书写自我介绍及表达意愿的一种载体。唐以后的历代帝王在祭祀封禅时,多有投简的传统,金简为首次发现。
金简中出现5个武则天创造的新字,具有极其珍贵的断代价值。这枚金简是目前唯一考古发现的、与武则天有直接联系的可移动文物,也是认识和研究女皇武则天生平事迹及其晚年思想的宝贵史料。
三彩马 长65厘米,宽60厘米,高78厘米 昭陵李贞墓出土 昭陵博物馆藏
骏马呈站姿,昂首直立,前胸肌肉鼓起,体态雄壮,通体施白釉,头、胸、背部辔饰与鞍鞯俱全。唐人爱马,无论武士还是文人,甚至女性都热衷于各类马上运动,这也与唐朝政府出于国防和生产需要,重视发展马政有关,从唐太宗开始引进良种,并在陇右兴办牧场、建立中央马政机构。唐代马匹数量之多,质量之高,在历史上都是首屈一指。因此马成为唐三彩中的一个重要主题,某种程度上说,这些力量和气度完美结合的骏马,已成为盛唐时期的重要符号。
注:本文资料来自洛阳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