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高考恢复至今已46年,它不仅扭转了共和国当时“人才断层”的危机,也改变了许多中国知识青年的命运。钱虹、卢新华和汪澜,都是1977年高考的“幸运儿”,他们分别考上了华东师范大学和复旦大学,之后成为了作家和评论家。
4月8日,钱虹、卢新华、汪澜与宁波出版社社长袁志坚做客思南读书会,围绕“我从1977年高考走向文学”,与读者分享他们的故事。
活动现场
“1977年高考对于我、卢新华、汪澜都有着非同一般的人生意义。因为在这一年岁末,包括我们在内的570万年龄不一的考生在各地参加新中国成立以来前所未有的全国性高考,最后录取大约27万人。‘77级’有一个特征,是今天的大学生很少见的,同一级学生的年龄差可以有十三四岁。”活动伊始,钱虹就深情讲述了1977年高考的特殊背景和意义。
卢新华也对1977年高考记忆犹新,他形容1977年是他生命中的“一个坎、一个转折点”。考入复旦后,他终于能接触到古今中外的经典文学作品,并于大一在《文汇报》发表了小说《伤痕》。正是这篇小说,让亿万国人在一夜之间为一个女知青及其母亲的生活遭遇和悲剧命运潸然泪下,也推动“伤痕文学”成为新的文学浪潮。
“转折与改变”也是汪澜对1977年高考的印象:“进入大学后,就像钱虹书里的一句话——‘我就像一条欢快小鱼,无比酣畅地游进知识的海洋,又像一块干涸的海绵如饥似渴地吸收着书中的营养’,这真是我们当时的真实写照。大家都非常珍惜机会,为了抢到图书馆的自习位,吃完饭早早就过去,因为进图书馆的人太多,几次都把图书馆的玻璃挤破了。大学这几年对我来说,不只是知识的滋养,也是人精神的解放。我说我就是快乐的小鱼。”
在这次对谈活动中,钱虹的首部个人散文集《雅人韵士》也正式首发。《雅人韵士》分为“同道中人” “名人忆旧”和“师恩难忘”三辑,“同道中人”多为钱虹对多年来相知相熟的世界华文文学领域的著名作家的印象与侧记,如卢新华、张翎、 陈若曦、尤今、吕大明、吴玲瑶等;“名人风范”收入她与文坛名宿,如巴金、贾植芳、余光中、刘以鬯等人的交往故事;“师恩难忘”所收则为怀念或回忆她在华东师范大学就读期间几位授业恩师的文章,展现了徐中玉、钱谷融、施蛰存等“国宝级”名师的风采。
“人应该读三本书:第一本大书,是有字之书,是古往今来的一切书本知识;第二本大书,是无字之书,是自然和社会这本书;第三本大书,是心灵之书。”2017年,浙江高考作文题援引卢新华的“三本书”哲思。“读书读到后来真正能够对世界有很好领悟时,就不是用肉眼观察。要对这个世界有最真实的认知,还要靠心眼、慧眼……”卢新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