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书讯

十八少年下凉州,与叶舟一同踏上文学寻根之旅

武威市位于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东端。它古称凉州,居丝绸之路要冲,历史上有“四凉京华”“河西都会”“西夏辅都”等美誉。

武威市位于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东端。它古称凉州,居丝绸之路要冲,历史上有“四凉京华”“河西都会”“西夏辅都”等美誉。

“十八少年”在武威文庙与叶舟对谈。本文图片来源:奔流新闻


作家叶舟的祖籍正是武威。去年12月,叶舟出版了长篇小说《凉州十八拍》。这部总计134万字的鸿篇巨著,以20世纪上半叶的凉州为原点,以现代版的“赵氏孤儿”为故事内核,聚焦河西走廊的历史、地理、文化,塑造了一批来自民间且拥有文化自觉与大义担当的凉州子弟、义勇之士和热血少年;并将“胡笳十八拍”的古典架构与西北大地的历史传说相融合,全景式呈现了一幅河西民间社会风情的长卷。

而今,有一群外来的少年,追寻着小说中少年的足迹,踏上了古凉州的土地。4月16-18日,“十八少年下凉州·与叶舟同行”大型文学寻根之旅在甘肃武威举行。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的十八名文学专业在读优秀博士生,与叶舟一起,以《凉州十八拍》一书为线索,从兰州出发,一路西行来到武威,在这座千年古都展开了丰富的文化体验和文学对话活动。

叶舟作品《凉州十八拍》


在武威,穿梭于历史与现实之间

从海拔3000米的乌鞘岭,到有“石窟鼻祖”之称的天梯山石窟;从凝聚了三代人心血的“沙漠绿洲”八步沙林场,到亚洲最大的人工沙漠水库红崖山水库;从见证了西藏正式归属中央政府行政管辖的白塔寺,到大名鼎鼎的铜奔马的出土地雷台汉墓……“十八少年”穿越历史长河,与《凉州十八拍》中那群拥有大义担当的热血少年们在凉州这片土地上交会,碰撞出不同时空的少年精神与力量。

“十八少年”在红崖山水库


在这一幕幕风景中,“十八少年”不时能够与叶舟笔下的故事发生惊喜的相逢。在乌鞘岭,少年们走在广袤的草原上,眺望着远处的皑皑雪山。在这般苍凉而壮美的景象前,便更能懂得《凉州十八拍》中所描述的:“遥远的乌鞘岭和古浪峡山环河抱,结局紧严,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而当他们走进雷台景区,映入眼帘的是一组仪态凛然的铜车马阵,按1:6放大,共99件。大名鼎鼎的铜奔马就出土自雷台汉墓。而主人公顾山农死守保护铜马的秘密,也是《凉州十八拍》中的一条主要叙述脉络。因此在参观雷台汉墓的过程中,他们也得以探寻铜奔马的前世今生,与文本中的蛛丝马迹互相印证。

“十八少年”与叶舟在乌鞘岭


这种文学与现实的相逢不仅撩动着读者的心弦,也让叶舟本人颇为感慨。

位于武威市民勤县的瑞安堡,是《凉州十八拍》里着墨甚多的承平堡的原型。作为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堡寨式民居,瑞安堡规模浩大,设计精巧,造工奇丽,是豪华民宅与军事防御高度结合的近现代代表性建筑,集防卫、民宅、园林艺术为一体的典型北方地主庄院,也是河西地区风格独特、保存完整的一组民间建筑群体。

叶舟


“承平堡是凉州大地上的一个舞台,所有的生旦净末丑,所有的少年,所有的马夫,所有的驼队……主要的戏都在这里上演。”叶舟站在瑞安堡的庭院里,环视着四周,“在47个月的写作时间里,我的案头上没有放别的资料,只是在玻璃板下压着瑞安堡的结构图,现在站在这里真是感慨万端,仿佛一扭头还能看见徐惊白的身影,还能听见管家呵斥下人的声音,还能听见顾山农的声音。”

此外,叶舟与“十八少年”还参观了武威市博物馆、五凉文化博物馆、民勤沙漠雕塑公园等重要文化地标。他们在历史与现实中来回穿梭,深入地体会了这座千年古都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别具一格的艺术魅力。

“十八少年”登上八步沙防火瞭望塔


在文庙,与叶舟漫谈旅行与文学

在旅途的最后,4月18日,“十八少年”走进武威文庙,与叶舟一起,就凉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凉州十八拍》的文学成就、文化价值及时代意义等开展深度对话。

在天梯山石窟


活动现场,叶舟真诚地说:“我虽然祖籍在武威,但我没有在武威生活的经历。我花了47个月的时间,写完了134万字的《凉州十八拍》。而此时此刻,我就像一个学生答完了试卷,等待着凉州的评判,等待着我的同乡,我的朋友和广大的读者们来评判,所以我找了十八位少年,让他们来给我助威,来给我加油打气!”

北京大学的王思远对此次活动感受颇深:“本次文化寻根活动,是一条沉浸式体验、深度认识甘肃文化的有效途径,从自然中认识历史,从历史中品读精神。辽阔的河西走廊,散落着《凉州十八拍》中的无数颗粒。”而在旅途中,他也深切地感受到,为什么叶舟要用百万字的篇幅来书写凉州。“因为如果不用这么大的一个篇幅的话,可能没有办法容纳甘肃的雪山、沙漠、戈壁,没有办法容纳落日,也没有办法容纳在戈壁上奔跑的马蹄声。”他说。

“这次凉州之旅是一趟意义非凡的‘行读’,在行走中更切身体会到了书中的历史气息,慷慨之歌,完成了一次让文学想象落地的重读。”北京师范大学博士谭复表示,“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一次亲眼见到沙漠,大漠的广袤、雄浑,让人想起书中驰骋飞扬的顾山农、徐惊白,也召唤着我们去反躬自省,今天我们要成为怎样的中国少年。”

在凉州会盟纪念馆


“河西走廊实在是太美了,我差点都不想回学校。”北京大学的林孜已经被武威的美景“俘获”,“在寻访之前,我并未深入意识到《凉州十八拍》在同题材作品中的独特性,但在探访寻根后,我感受到,同样是书写少年中国的豪情壮志,由于地域文化精神的融入,《凉州十八拍》透视出了少年阳刚的体魄和朴厚的精魂。”她说。

南京大学的刘昀赫真诚地分享了自己内心的忧虑:“作为文学专业的学生,我当然深信文学的价值是无法被替代的,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当下文学在形式和内容上都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而身处于种种的不确定性和困惑当中,当他走在河西走廊,想起叶舟在《凉州十八拍》中那些身处绝境也毫不退缩、顽强向前的少年,也对整个河西走廊的历史都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我想今天,人们在精神上太需要河西走廊了。我认为河西走廊它应当是中华民族文化上的一幅图腾,凉州就是图腾上一颗十分闪亮的明珠,《凉州十八拍》就是这颗明珠上一抹非常耀眼的光芒,它闪烁着的是直面困境,闯出困境,抵御困惑,搭建明天的壮丽,这种坚韧不拔的闯劲应该深深植根在我们每个中国人的心灵深处,成为我们共同的精神符号。”他说。

在白塔寺


分享完旅行感悟后,话题转到了《凉州十八拍》这部小说上。《凉州十八拍》中叶舟感情最深的角色是谁?小说中对于时间的处理有何独到之处?为什么将《凉州十八拍》理解为“赵氏孤儿”的现代版本?……少年们向叶舟抛出这一系列的问题,在得到叶舟真诚详细的回答的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当天活动上,来自武威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的学生集体诵读了《凉州词》,非遗传承人还在现场表演了凉州贤孝弹唱等节目。

本次活动由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指导,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甘肃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甘肃日报社、甘肃日报报业集团、中共武威市委、武威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共武威市委宣传部、武威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武威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武威市教育局、甘肃新媒体集团·奔流新闻承办,甘肃省作家协会、中共凉州区委宣传部、浙江文艺出版社·KEY-可以文化、《芙蓉》杂志社协办。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