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自洽,收获松弛
在职场中,能遇到自己喜欢的工作和任务的职场人,基本上算是幸运儿了。我们大部分人面临的情况都是工作“落到”了我们头上,或是基于分工的需要,或是基于业务的拓展,或是基于公司的发展,而且从基层员工到公司总裁,都会遇到不喜欢但又不得不做的任务。
有一个说法:大家都以为程序员的日常工作是在写代码。但实际上,程序员真正的日常有50%的时间是在和产品经理沟通需求,10%的时间在写PPT,15%的时间在写周报和汇报工作,只有25%的时间和精力是在专心写代码。换言之,程序员在大部分时间里都在做着自己不喜欢也不擅长的工作。
其实不仅仅是程序员,其他岗位也是一样的。以我为例,我自认为我最喜欢的工作是当讲师和教练,但我不可能只负责讲课,因为我也是公司合伙人,我更多的时候是在开会,是在讨论公司的战略;同时我还是公司的领导,我要倾听下属的汇报并且对他们进行管理,而这些,其实都是我相对而言没那么喜欢但又必须做的工作。
很多人在面对这类任务的时候,往往会抱持一种应付差事的心态,这当然可以是一种选择,但问题是,正如我上面所说,这类任务其实占据了你工作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同时也是职场人绩效考核的一部分。一个程序员50%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沟通上,而且程序员的沟通能力和汇报能力其实也是岗位评价的重要维度。如果你采用应付差事的态度,表面上看你是轻松了,但实际上,你内心和行为的相悖不仅会持续消耗你的情绪和心力,还会在未来降低别人对你的评价,你只会吃力不讨好,更加身心疲惫、无法松弛。
既然如此,我们到底该怎么做,才能从这类任务中解脱呢?
我给你两个步骤,让你既能沉浸其中,也能从这类任务中实现自洽、收获松弛。
第一步:设立激发热情的目标
你要知道,很多时候并不是这个任务在伤害你,而是你在任务中设立、想象的目标在伤害你。举个例子,在职场中,制作PPT可谓是重灾区,我看过很多员工一做PPT就头疼,而且他们认为做PPT是在浪费时间,自己又不是美工,PPT能不做就不做,甚至一些互联网公司开始倡导,摒弃PPT展示,汇报直接用文字。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是制作PPT这项工作造成了这些职场人的内耗吗?不,是“做PPT毫无意义”的心态造成了他们的内耗。他们在做PPT这件事情上找不到趣味感和意义感,所以一边做PPT一边内耗。
我见过两个人,他们对制作PPT充满热情,甚至把制作PPT当成他们的作品,并乐在其中。这两个人,一个是以前锤子发布会的御用PPT设计师许岑,一个是我的好朋友黄执中。
在别人恨不得半小时做50页PPT的时候,许岑老师则会花整整一小时只做一页PPT。他会自己手绘图标,自己拍照修图来当配图。因为在他看来,PPT并不是单纯的形式主义工具,而是帮助听众更好地理解内容、沉浸内容、提高表达效率的演说武器。你发现了吗?他在制作PPT的时候给自己设置了一个目标:我不仅是在做美工,而是在帮助演讲人更好地服务听众。他对自己这个目标极度自豪,所以他做PPT的时候根本不会觉得麻烦,甚至投入其中,整个工作状态非常松弛。
而我的好朋友黄执中,大家都知道,他是一个很好的讲师和演说家。他对制作PPT也充满热情。他的爆款作品《说服课》,一共700多页PPT,但他每次新学会一种PPT风格或者新掌握一种PPT的动画技术,都会把这套课程的PPT再做一遍。迄今为止,这个作品已经迭代三版了。他对PPT配图的细节也非常注重,在《说服课》里,他甚至花45美元买了一幅名画的版权图片。为什么他这么执着?因为在他看来,PPT是他在演说和上课时最重要的表演工具,PPT对他而言就像是魔术师的道具,有了这个道具,整个表演才能够完成,才能够给观众带来惊喜。
所以,黄执中在做PPT时也设立了一个目标:我不仅仅在做PPT,而是在设计一个完美的表演现场,准备一场盛大的演出。
所以,任务不会让你内耗,是你对任务的目标设定和认知才会让你内耗。同一个不得不做的任务,设立好一个有自驱力的目标,我们就能乐在其中、沉浸其中,松弛地完成任务。
具体而言,我们怎样才能设立一个有自驱力的目标呢?
……
如果是优越型的人,你可以把目标设定成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我不仅仅是在完成任务,而是在证明自己的实力;我是让老板看到,我比其他同事更加优秀;我是在赢得竞争对手的尊重……
如果是成长型的人,你可以把目标设定成挖掘任务中的学习机会:我不仅仅是在完成任务,而是在学习一项新技能;我是在积累行业经验;我是在挑战新的工作方法,让自己变得更强……
如果是趣味型的人,你可以想办法找到任务的趣味性,把目标设定成一个游戏:我不仅仅是在完成任务,而是在尝试新的玩法;我是在挑战这个领域的“大魔王”;我是在探索一个新想法……
如果是使命型的人,你可以把任务看成改变团队、提升公司价值的手段,你可以把目标设定成:我不仅仅是在完成任务,而是在帮助团队一起完成挑战;我是在帮助公司拿到更好的机会;我是在帮助身边的人赚到更多的钱……
以我为例,我的一个身份是企业家的表达教练,帮助企业家调整他们的演讲状态,引导他们讲出最精华的内容。而我在教他们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这些企业家的演讲往往是被逼的,要么就是产品经理觉得新品发布,必须得让老板出来撑撑场子;要么就是营销部门需要老板适当出来打打广告,提高一下品牌辨识度;要么是最近员工状态低迷,老板需要用一篇好演讲重新激励员工。
因此,这些企业家在和我初次接触时,都没有太高的配合度,而我在教他们的时候,最主要的工作不是教会他们演讲的知识点,而是怎么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换言之,我需要给他们设立一个让他们兴奋且自豪的目标。
而我在与他们初步接触后,往往就能判断出他们的驱动类型,并以此作为激励手段,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这些演讲任务。
面对优越型的企业家,我会和他说:“咱们这次最终的任务,不仅仅是简简单单讲完一段话,而是要用这段话去征服员工,让大家理解你的深谋远虑。”通常情况下,这类企业家听到类似的话语时,坐姿就会开始前倾,来了兴致。
面对成长型的企业家,我就会说:“我看过你过往的演讲,其实都有一个小毛病,你愿不愿意趁着这次机会改掉这个毛病,让你的演说功力更上一层楼?”一般来说,成长型的人对缺陷和进步都非常敏感,所以当我这么描述时,他们便很容易燃起斗志。
面对趣味型的企业家,我会说:“我知道一个特别酷、特别好玩的演讲新方法,你要不要借这次机会也来尝试一下?”别以为企业家都是一脸严肃、绷着神经的状态,事实上,很多企业家比一般人更贪玩,而且玩得更好,所以这类人会因为我上述发言而两眼发光,燃起演讲的动力。
面对使命型的企业家,我会把他的下属“拖下水”:“你觉得,这次的演说到底要达到怎样的效果,才能真正为员工和下属赋能呢?要达到这样的效果,你又该做些什么呢?”使命型的企业家都是老好人,就算他再不情愿、再纠结,一旦把目标设定成“为了他人赋能”,他们就会下定决心,好好努力。
无论你是激励别人还是自我激励,都可以使用这一步骤,为不情愿的任务设立一个让自己兴奋的目标,让自己能够更容易地沉浸其中,更容易进入心流状态,也更容易在工作中放平心态,松弛而不内耗地完成任务。
第二步,自我透明化
自我透明化其实非常简单,就是告诉你的同事和领导,自己容易被什么样的任务激励,以及在接到不喜欢的任务时,自己设定了怎样的目标,来让自己保持热情。
假如你是趣味型的人才,那你可以直接和领导商量,什么样的工作更适合自己。比如,“领导,我这个人工作更加看重趣味性,如果我拿到的任务是充满挑战性和趣味性的工作,我的积极性会大大提高”。假如你是优越型的人才,当你拿到了一份不称心的任务时,你也可以向领导请教,“领导,我希望能通过这次任务,让您看到我优秀称职的一面,如果到时候我的表现让您满意,请您多多激励我,提升我的价值感”。
这小小的一步有巨大的作用:让同事和领导知道你喜欢做什么,他们就更容易把你喜欢的任务分配给你。你要知道,领导也看重工作效率,也想把工作交到最合适的人的手上,只不过一次次地进行标准的筛选也非常耗费时间,所以他们只好选择了随机分配任务。一旦你可以把自己的标准彰显出来,而且是长期彰显,那么你就能在领导心中抛下心锚,让他知道到底该如何用你了。
这样一来,哪怕到最后你依然得去做不喜欢的任务,领导也会知道,要从哪个角度去激励你、安慰你,帮助你从中找到更舒适的目标,让你在工作时心态上更能接受,也更加松弛。
所以,想让别人配合你,最好的方式就是把你希望的配合方式明明白白地告诉人家。
当然,肯定会有人疑惑,万一领导和同事在知道我的偏好驱动类型以后依然无动于衷,甚至哪壶不开提哪壶呢?其实没关系,因为这个过程也帮助我们筛选了那些图谋不轨的合作伙伴,让我们远离了小人。
这个步骤反过来用其实也是一样的。当同事向我们同步了自己的驱动类型,表明了自己从事什么工作会更加积极时,我们其实也需要承担起鼓励者的角色,在他需要的节点不断地激发他的热情,帮助他更加积极地完成工作。
其实我们的热情是非常宝贵的资源,如果能让环境顺着自己的热情——不仅我们会激发自己工作的动力,而且同事和领导也愿意顺着我们的意愿鼓励我们——那我们工作的意愿其实更容易翻倍,热情也更不容易消散。相反,如果我们总是藏着掖着,哪怕工作不如意、不称心也选择硬扛着,妄图用自己的热情来对抗乏味的工作,那不仅你的神经容易紧绷,无法松弛,而且你的热情也很容易消耗殆尽,无法持续地支撑你去完成工作。
在人际相处领域有一句名言,“别人怎么对你,都是你教他们的”。如果你觉得自己被分配到的任务总是枯燥乏味,自己得不到重视,那么导致这种状况最大的可能就是你没有去申请并展现出自己需要一份有趣的、有价值的任务;相反,那些活得松弛、能在工作中找到乐趣的人,往往也是因为他们把自己透明化了,彰显了自己的标准,进而保养了自己的热情。
所以想要在工作中保持松弛,沉浸其中,我们不仅要设立有热情的目标,还需要向环境借力,彼此鼓励。
职场就是生活
在很多人眼里,生活圈和工作圈是完全分离甚至对立的,他们会觉得,自己之所以感到疲惫、无法松弛,都是因为工作圈挤占或侵略了生活圈,他们不得不牺牲生活来维持工作。
在这样的观念下,他们就会认为工作是“痛苦的”“紧绷的”,生活才是“快乐的”“松弛的”,而他们之所以工作,就是在通过忍受几十年的痛苦来换取退休后的快乐生活。所以你会看到,很多人对延迟退休都有所不满,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快乐的“分量”被压缩了,能够松弛的时间变少了。
我曾经看过一个故事:
有个英国记者,到南美的一个部落进行访谈。在走访的过程中,这位记者看到了一位老奶奶在卖柠檬。市集上人来人往,但购买柠檬的人寥寥无几,尽管如此,老奶奶却依然面带微笑,看着每一个从她面前走过的人。记者于心不忍,觉得老奶奶太辛苦了,就打算把柠檬全部买下来,让老奶奶高高兴兴地回家。
结果,老奶奶回了一句:“都卖给你? 那我下午还卖什么?”
我很喜欢这个故事,因为记者和老奶奶的态度就是对我们两种工作态度的隐喻,记者的价值观,就是认为工作是为了生活、是不得已的、是要尽快结束的,所以他会觉得只要没有任务了,人生就快乐了。
但我认为,这样的观念不仅过时,而且容易伤害自己。因为当你用这种二元切割的方式来看待工作和生活时,你就会很容易地认为,工作就是累赘,就是在妨碍你获得幸福。在这样的心态下,你就无法从工作中获得成就感和松弛感,工作的效率和成绩也难以提升,反而更进一步影响你生活的质量。
相反,老奶奶则认为工作并不仅仅是换取金钱的工具,还是生活体验的一部分,所以她可以松弛地看待自己的工作。她不仅不会因为生意不景气而焦虑,而且还会爱上工作,也不需要他人来“救助”自己的生活。
所以,我们不要把工作和生活刻意切开。的确,客观上来说,工作时长确实被拉长了,工作和生活的边界也变得模糊了,但这种状况与其说是入侵,不如说是融合:我们在生活中工作,在工作中生活,职场工作本身就是生活。
当我们用这样的视角去看待工作的时候,我们就会了解一件事,即工作的快乐程度,其实已经决定了生活的快乐程度。
我身边活得快乐的人,没有一个是讨厌工作,把工作看作苦差事的。我有一个下属,他是学员的表达教练,有一次,学员晚上11点在群里提了一个问题,本来,学员是想着教练明天看到会解答,结果这位教练5分钟后就做出了回复,而且是非常详细的解答和回复。
学员很惊讶,觉得我们的教练没有生活,甚至悄悄地问过我们,是不是我们强制教练一定要秒回信息。
实际上,这样的举动完全是出于她本人的意志和素养,她并不是没有生活,但是她认为服务学员、解答学员的问题是她生活的一部分,也是她快乐的源泉。
她能从工作中找到快乐,所以她会很自然、很松弛地在生活中完成工作。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在这本书里一直分享,不是如何逃避工作,而是如何更舒服地工作。当我们能够更松弛地去体验工作,我们本质上是在更加松弛地生活。
最后,再给各位一个小提醒:松弛感是结果,而不是原因。你不需要刻意去追求松弛,也不需要把松弛当成一条基准线,时刻来对照自己的行为,你只需要时不时地叩问自己,怎么做自己才是最舒服的,什么才是自己最需要的,觉察自我,懂得取舍,松弛感自然会来敲门。
不刻意,就是真松弛。
本文摘自《奇葩说》幕后导师胡渐彪的新书《松弛感:成为有办法的人》
《松弛感:成为有办法的人》,胡渐彪/著,中信出版集团,2023年4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