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历史

作为思想史的史学史:史家、方法与理论

2023年5月13日,由复旦大学历史学系西方史学史研究中心主办的第三届“复旦大学西方史学史论坛”在复旦大学举行,会议主题为“作为思想史的史学史:史家、方法与理论”。

2023年5月13日,由复旦大学历史学系西方史学史研究中心主办的第三届“复旦大学西方史学史论坛”在复旦大学举行,会议主题为“作为思想史的史学史:史家、方法与理论”。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四川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贵州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淮北师范大学、苏州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复旦大学、《史学月刊》编辑部、《江海学刊》编辑部等单位共计四十余位专家学者与会。

会议开幕式由复旦大学吴晓群教授主持。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分党委刘金华书记致辞。刘书记首先祝贺西方史学史研究团队成功入选复旦大学2023年度十佳“三好”研究生导学团队、其开设的本科生专业必修课“西方史学史”课程获国家一流课程荣誉,并对西方史学史专业方向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期待。

会议开幕式


复旦大学张广智教授发表了题为《我们总要前行》的致辞,希望学界同仁共同支持复旦《西方史学史研究》杂志。他还回顾了由耿淡如先生开启的复旦西方史学史传统,勉励在座的后学们要在不断的探索中前行,“不畏艰难、不辞劳苦”,做些垦荒者的工作,为中国的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的学科建设做出各自的贡献。

大会主题发言环节由复旦大学李宏图教授主持。复旦大学邹振环教授首先发言,介绍了伍光建于上世纪20年代编译的《西史纪要》。该书是系统利用英文文献编撰汉文西史的首创之作,且提出了西史的新分期。在呈现西方从贫弱到富强的过程中,伍光建为国人提供了可供参照的一面镜子。

复旦大学张广智教授与邹振环教授


复旦大学张仲民教授以王国维1916年初回到上海后与张尔田的交谊为切入点来思考学术史与生活史的关系,以此呼应王汎森教授提出的“思想史和生活史的交集”的学术倡议。张教授认为该研究既有助于了解该时期王国维的学术思想和政治参与,同时对增进民初上海遗民圈生活状态的了解也多有裨益。

中国社会科学院张旭鹏研究员以“复线的民族史”为主题探讨了全球史时代民族史书写的新可能。“复线的民族史”强调民族的多元性、复杂性和少数族群的特征,挑战了作为“集合单数”的民族概念和排他性、同质化的民族国家叙事,有助于突破将全球史和民族史对立起来的研究范式,在全球史的地方化和民族史的全球化并行的时代深化对两种历史书写方式的认知。

中国社会科学院张旭鹏研究员与复旦大学吴晓群教授


上海师范大学徐善伟教授分享了他重读卡尔·贝克尔《人人都是他自己的历史学家》一文的新体悟。徐教授认为,以往将该文视作相对主义史学的做法有失偏颇,贝克尔所实际强调的是一种适度而非极端的相对主义。同时,该文尽管意在强调历史认识的主体性,打破19世纪以来职业史学家的权威形象,却无意间为后来的公共史学提供了浅显易懂的理论话语。

复旦大学张仲民教授与上海师范大学徐善伟教授


下午进行的分组讨论中,第一组由《江海学刊》潘清研究员主持。四川大学吕和应副教授首先发言,探讨了西方史学理论的思想史研究中的问题缘起、意义和路径。吕教授认为,西方史学理论家在进行思想创造时离不开对思想史的论述,这些论述是其思想创造的基础。因此,关注思想史维度有助于消除西方史学理论中某些长期存在的误解,在此过程中我们需力求回到原文,避免时代误置。

北京联合大学王利红教授作了题为《维柯历史哲学的生存论视域》的发言。她认为,海德格尔与马克思共同发动了一场“存在论的革命”,强调的不是主体与客体的二分而是一种交互性的关系。王利教授分享了她的学习心得,鼓励大家训练跨学科的思维,令哲学、文学与史学相贯通。

贵州大学朱兵副教授讨论了克罗齐的政治思想。目前学界对克罗齐的政治思想较少关注,但他的政治思想和他的历史研究联系紧密。克罗齐注重史学的经世致用价值,通过历史为自由主义摇旗呐喊,在西方思想史上留下了深远影响。

复旦大学黄璐青年副研究员探究了葛兰西与“二战”后意大利史学的两次分野。这两次分野分别是1947年马克思主义史学对自由主义史学范式的挑战,以及1968年前后左翼史学的兴起。在这两次史学分野中,葛兰西都是重要的思想资源。

上海师范大学陈慧本博士宣读了论文《工作组与研究小组:联邦德国历史知识生产组织管窥》,以“现代社会史工作组”“史学与诠释学”“历史理论”和“柏林历史工作间”为案例,说明了工作组和研究小组是现代历史知识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机构塑造着学术话语和知识生产,而研究者的活动也反作用于组织结构。

上海师范大学杨璇博士考察了19、20世纪之交英德史学史著作中的兰克史学。英、德史学家对兰克史学的不同理解关系到历史学的性质问题,德国史学家达成了历史学是科学的共识,但英国史学家围绕着历史学是否是科学展开了争论。王利红教授则指出,兰克的“消除自我”应当跟其基督教信仰联系在一起。这一观点也得到了杨璇博士的认可。

第二组分组讨论由《史学月刊》李恒副主编主持。东北师范大学张作成教授首先从中西史学比较的视角讨论了历史时间这一概念的源流与演变。他借鉴阿赫托戈的思路,从中国文字的语义出发,梳理了时间从古代到当代史学的内涵转变,特别是有关历史与未来的讨论,超越了史学对时间的传统认知,引发了与会学者的热烈讨论。

东北师范大学谢进东副教授考察了民国学界的欧洲中心主义历史观。学界对外国史家的欧洲中心主义认识较深,但却往往忽略了中国学人自身的欧洲中心主义。民国史家在中国历史分期上常常套用西方的上古、中古、近代三分法,蒋廷黻解释中国近代史的“压迫—抵抗”模式也成为费正清“冲击—回应”模式的先声。

上海师范大学李腾副研究员探讨了中世纪盛期的神学化历史分期与史学观念。在12世纪文艺复兴期间,来自犹太教的“四大帝国”范式让位于以教会为中心的历史书写,“三位一体”成为历史分期的基准,世界秩序依靠救恩的历史解释而获得意义。

东北师范大学李根副教授分析了卡洛·金兹伯格微观史学中的修辞。金兹伯格很少在文章中与其他史学流派明确对话,抑或归纳自己的史学研究方法,但却在《奶酪与蛆虫》的新版序言中明确提出自己的作品是现代主义小说的回声。金氏让作者的声音进入书写,使历史学家和读者坦诚相见,体现了现代主义文学的书写原则。

参与分组讨论的《史学月刊》李恒副主编、东北师范大学谢进东副教授、东北师范大学张作成教授、东北师范大学李根副教授


复旦大学戎恒颖副研究员介绍了年鉴学派与法国宋史研究的互动。以白乐日、蓝克利为代表的法国宋史研究者们不仅与布罗代尔等年鉴学派的学者交往密切,还积极参与“长时段”复兴等年鉴学派的史学建构。年鉴学派的研究特色也体现在法国的宋代财政史和宋代政治制度史研究之中。

中国社会科学院张一博助理研究员以小施莱格尔的普遍史书写为例,探讨了思想史与史学史的互动。作为德意志浪漫主义的代表,小施莱格尔的史学作品往往被忽视,但他回归中世纪爱与秩序的普遍史书写是他为现代性找寻出路的重要尝试。这种“另类”的哲学化写作恰恰有助于我们突破对德意志史学单线演进的传统认识。

圆桌讨论由淮北师范大学李勇教授主持。李教授从张广智教授上午的致辞谈起,邀请与会学者对西方史学史的未来展开思考。除此前发言的专家学者共同参与讨论之外,来自上海师范大学的梁民愫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的范丁梁副教授、苏州大学的张井梅副教授等学者也先后发言,探讨了西方史学史的研究路径、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的概念和定义,并对主题发言和分组讨论中涉及的问题作了进一步讨论。

(本文图片由张仕洋、吕兆男、骆倪缘提供。)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