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由长宁区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美术家协会指导,上海虹桥当代艺术馆主办的“追本溯源——连逸卿粉画艺术作品研究展”在上海虹桥当代艺术馆开幕。
“追本溯源——连逸卿粉画艺术作品研究展” 在上海虹桥当代艺术馆开幕。
在展厅,观众不仅能欣赏连逸卿生前的遗作,更能阅读作品背后的故事。展览展出百余幅连逸卿作品,通过线性时间发展、师承关系脉络对比、创作作品分类等方式展出。同时展出与之相关的文献、画册、物件、访谈视频等资料,配以扫码音频导赏,让观展者沉浸式地了解这位上海粉画奠基人的艺术人生。
连逸卿,浙江松阳人。连逸卿于1933年考进杭州国立艺专绘画系时,第一位将色粉画艺术带入我国的艺术大家李超士正在该校绘画系任教。李超士相当喜爱勤奋好学的连逸卿,经常将连逸卿叫到自己家中传授色粉画技艺。连逸卿因此积攒下深厚的色粉画艺术功底。
连逸卿一生热爱色粉画艺术,终生为继承发扬色粉画艺术努力。“文革”结束后,我国色粉画艺术濒临灭绝,连进行粉画创作的工具材料都难觅踪影。在这样的情况下,连逸卿指导生产出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套色粉画颜料和色粉画用纸,并且在1985年5月与颜文樑、李詠森筹建成立上海粉画协会并任会长。自此以后,连逸卿一直致力于中国色粉画艺术的传承推广工作,在我国色粉画艺术的传播与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贡献及里程碑式的建树。
本次展览中有两张几乎一模一样的粉画作品,创作年代相隔了近10年。整理资料时,策展人徐洁还在纳闷:为什么会画同样的作品还保留在自己的身边?但当她翻看了连逸卿生前的笔记、照片、通信后,问题迎刃而解。
“这位我未曾谋面的老先生,有着少年般对粉画赤忱的心,把自己的小家变成颜料工厂,只为研制出市场上没有的粉画笔;花甲之年,只身骑车奔波于大街小巷,筹备粉画协会,振兴中国粉画事业。如此一颗坚毅、强大的内心为研究粉画技艺创作同一张作品也不足为奇了。”
《九曲桥》色粉 33.5×26.5cm 1953年
连逸卿对中国粉画事业发展的付出不计回报。1985年5月,他一篇粉画协会的手抄本上写道:“粉画学会不是国家机关,没有经费来源。它是个民间的群众组织,是一群爱好粉画、愿为继承发展我国粉画艺术的画家组合的群体。学会所有的工作都依靠愿为推动粉画的发展作出无私奉献,且有群体意识的同志才能担当。”他是这样写,也是这样做到的。
虽说本次展览为粉画研究展,但仍有部分连逸卿的素描、速写、水彩、宣传画甚至是书法作品展出。这些作品的呈现都能在连逸卿成熟的粉画作品中找到影子。如1936年素描试卷(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光影的处理与1960年的色粉自画像如出一辙,然而用线更随性大胆,每组排线都在阐述结构表达空间。正如他对素描理解的笔记上所记录的:“被画在纸上的每一根线,都必须是经过思考,必须是根据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表现形体结构的。千万不要有‘为美观’而画的无意义的线条。”
展览展出的色粉画作品横跨连逸卿的整个创作时期。创作于1934年的《湖畔垂钓》是连逸卿刚进入杭州国立艺专时的作品。连逸卿选用了一张淡灰底色的粉画纸,从天空到远山,信手涂来,画法上充满法国流派的风景画情调,又是一幅富有浙江情调的山水画。“1934年,连老师就能画出这样的画,可见他的学养功力之深厚。”上海市美术家协会粉画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会长薛国强说。
《湖畔垂钓》色粉 41×21.3cm 1933年9月
创作于1978年的《沙滩》是一幅小尺寸粉画作品。连逸卿在砂纸上用速写的笔法方式,轻松地、意象地表达了退潮后的沙滩上,妇女们织渔网的场景,是一幅着笔以少胜多的成功之作。连逸卿次子连放回忆,在那一段时间,父亲带动大家一边积极地创作,一边不断地实验制作色粉笔和色粉画用纸,并不断地寻找一切对作色粉画有利的材料。这幅作品所用画纸就是五金店买来的砂皮纸,虽然尺寸不大,但在画家手里也能大放光彩。
《沙滩》色粉 28×22.5cm 1978年
如果说在1980年代我国色粉画艺术还处于一个发展的起步期,那么在策划此次连逸卿粉画艺术研究展的当下,色粉画在我国的传播和发展已经处于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而这样的现状,与连逸卿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主办方希望,通过这次展览,阐述包括连逸卿在内的上海老一辈艺术家色粉求学道路的艰辛与坚持,以及对上海乃至全国粉画艺术事业的卓越贡献,进一步梳理我国色粉画百年历史风貌,给当代色粉画从业者以启迪。
“无论是特意前来观展,还是无意间踏进展厅,希望来到这里的观众能够放慢脚步,跟随无声的画面、文字和物件来‘聆听’上世纪一位老先生对色粉画的执着。”徐洁说。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6月25日。
《全家福》色粉 64×46cm 198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