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历史

盘点华夏大迁徙的悠久历史

我们的栖息地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固定,自从人类的祖先走出非洲开始,我们的脚步就很少停下来,人类历史就是一部巨大的迁徙史。而华夏大地上的每次重大迁徙都在塑造着这个国家的性格。

盘点华夏大迁徙的悠久历史

人禀乾坤志四方,

任君随处立纲常。

年深异境犹吾境,

日久他乡即故乡。

——客家《流迁诗》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去到哪里,我们的故乡在何方,我们的根在什么地方?

我们的栖息地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固定,自从人类的祖先走出非洲开始,我们的脚步就很少停下来,人类历史就是一部巨大的迁徙史。

而华夏大地上的每次重大迁徙都在塑造着这个国家的性格。

两汉 · 匈奴西行

这片神州大地上各种迁徙的故事里,最广为流传的恐怕就是匈奴人的征程了。

南匈奴入汉

“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经过十年征战,汉武帝重创匈奴,将这个与中原恩怨不断的游牧民族赶出河西走廊。

其后,匈奴一分为二,匈奴呼韩邪单于投靠汉朝,昭君出塞就是嫁给了他。在汉朝扶持下,呼韩邪打败兄长,占领漠北,暂时统一了匈奴。

 

盘点华夏大迁徙的悠久历史

南北匈奴分裂,匈奴迁徙地图 《中国国家地理》2007年10月

东汉初年,匈奴再次分裂。公元48年,呼韩邪的孙子率4万多人南下归附汉朝,被安置在河北至甘肃的长城沿线的河套地区,史称“南匈奴”。

百年后,南匈奴发动过一次叛乱,但很快被东汉平定,其民众被继续往南迁移,一直来到了山西中部的汾河流域。

而留在漠北的“北匈奴”,则始终与汉为敌,不时南侵。

北匈奴西迁

公元91年,东汉大将耿夔大破北匈奴于金微山(今新疆阿尔泰山)。失去草原霸主地位的匈奴立刻被积怨已久的其他草原游牧民族所挑战。

鲜卑族占领了匈奴人的领地,加上自然条件恶化,北匈奴被迫万里西迁,从亚洲销声匿迹。

近300年后,似乎销声匿迹的匈奴人在欧洲伏尔加河畔建立起强大的帝国,他们的骑兵宛若横空出世,锐不可当。

面对突如其来的剽悍敌人,东哥特人、西哥特人和其他散居的日耳曼人无力抵御,纷纷渡过多瑙河,逃往罗马帝国。北匈奴在这块地盘上建立起全新的“匈奴帝国”,定居下来。 

盘点华夏大迁徙的悠久历史

欧亚大版图下的匈奴西迁《博物》2007年07月

公元400年左右,匈奴王阿提拉继续挥师西进,侵扰东西罗马帝国,包围君士坦丁堡,剑指罗马,建立起东起咸海,西至大西洋,北至波罗的海,南至多瑙河的匈奴帝国。人们称他为“上帝之鞭”。

匈奴人对东哥特人的侵袭,促使以日耳曼人为主的欧洲“蛮族”们大量移居罗马帝国,最终摧毁罗马帝国,建立各自的国家,初步奠定了近代欧洲的政治格局。

汉朝和匈奴的恩怨情仇,在人类历史的蝴蝶效应之下,演化成了罗马帝国兴衰记,想来卫青霍去病也绝不会料到。

两晋 · 衣冠南渡

八王之乱 · 五胡内迁

魏晋之后、南北朝之前,著名的“五胡”(匈奴、鲜卑、羯、氐、羌)集体登场。

公元291年,为了争夺皇权,西晋爆发了一场历时16年的内战“八王之乱”。权力真空之际,匈奴趁机大规模移民抢占土地,20多万匈奴人口,纷纷迁徙到山西、陕西、甘肃三省境内。

304年,山西太原一带的匈奴贵族刘渊积蓄了足够力量,在平阳(今山西临汾)建立王朝,史称“前赵”。不久后,前赵迁都长安,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建立在中原的少数民族政权。 

盘点华夏大迁徙的悠久历史

五胡十六国的政权更迭图《博物》2013年05月

在西晋之后长达130余年的混战中,五胡驰骋中原,建立起十六个短暂政权。这是一次史无前例的混乱大迁徙,也是一次民族大融合。汉族的服饰、食物、家具、音乐都因此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永嘉之祸 · 衣冠南渡

永嘉五年(311年),前赵匈奴人刘曜攻入洛阳,杀官民3万,俘晋怀帝。随后,五胡相继作乱北方。中原,成了人人避之不及的祸地。

东朝在建康(今南京)重建,北方的上层人物和世家大族大多有人南迁。从公元4世纪初,一直延续了一百多年,南朝期间余波不绝。 

盘点华夏大迁徙的悠久历史

永嘉之乱之后北方氏族的流向。《中华遗产》2016年08期

山河破碎,家国不再。原来诗酒琴棋的亭台楼阁,现在已成断垣残壁,各路没有听过也没有见过的外族占领了家园,这是汉族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被迫迁徙。

不仅是贫民百姓,氏族大户书香门第,举家南迁,华夏大地悲歌阵阵。这期间留下无数载于史册的诗文故事。 

盘点华夏大迁徙的悠久历史

《丧乱帖》羲之顿首:丧乱之极,先墓再离荼毒,追惟酷甚,号慕摧绝,痛贯心肝,痛当奈何奈何!虽即修复,未获奔驰,哀毒益深,奈何奈何!临纸感哽,不知何言。羲之顿首顿首。《中华遗产》2016年08期

中国长江以南地区以现在的南京为都城,得到了北方士大夫携带诗文史籍源源不断的充盈,经过东吴、东晋、南朝4代的经营,没有经历太多征战,渐渐变成了富庶、安宁、文化昌盛之地。

这段时间,史称“六朝”。中国南北人口的比例也从这个时候开始渐渐反转。

隋唐 · 安史南奔

先后平定辽东、东、西突厥、吐谷浑等地区后,大唐成为一个疆域辽阔的多民族国家。她同时采取开放的民族政策,各民族官员在仕途上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开放的大唐

繁荣富裕、文明鼎盛的帝国对于周边民族有极大的吸引力,加上经过五胡乱华之后,中原地区长期的多民族混战,中国北方已然居住着很多南迁的草原民族。 

盘点华夏大迁徙的悠久历史

隋唐五代边疆民族的迁徙 《中国国家地理》2007年02月

唐代对于臣服的各族首领,一般都授予军衔官职,让其落籍长安。一时,长安成为真正的国际大都会,各个民族齐聚,来自世界各地的货物极大丰富了市场,丝路也是在此时达到繁荣的鼎盛。

在使节、商人与唐朝交往的过程中,他们也了解到了中原大地有多么富足,大规模、全方位的东北、北方、西北、西面、西南各民族向中原迁徙就等待一个时机。

安史之乱

公元755年,粟特贵族安禄山以“忧国之危”讨伐杨国忠为由,在幽州(今北京)发动叛乱后,先后占据唐朝的东都洛阳和首都长安。安史之乱如平地惊雷,骤然打破繁华。

“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大诗人李白在《永王东巡歌》中这样感慨突然降临的乱世,将其跟永嘉之祸相比。 

盘点华夏大迁徙的悠久历史

安史之乱之后的南迁避难《中国国家地理》2007年02月

诗人跟随永王出征,想要重新重整山河,可惜站错了队伍,获罪流放,但是他的比喻并没有错。

安史之乱平息后,北方藩镇割据,战乱不段,持续到唐末五代,在此期间又出现大规模持续性的南迁潮。

这次南迁的范围比上一次更广,江西成为主要的迁入地,移民大量迁入福建、湖南,有的已迁入两广和海南岛。

两宋 · 靖康南迁

宋朝是当时世界当之无愧科技最发达,经济最发达之所在,人口一度达到1亿。温文尔雅又极端富庶的农业文明简直是太诱人的猎物。

靖康之难

北宋末年,金军威逼汴梁城下,宋钦宗,宋徽宗入金军营地议和被扣押,签下降表,押解入金国为奴。

大宋空有百万大军,却无法保住都城保住自己的帝王,半壁江山丢弃,汉人再次大规模向南逃亡。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岳飞的怨念千年之后还能够触动我们。

盘点华夏大迁徙的悠久历史

靖康之乱之后,宋室被迫南迁,中原人士随之大举南迁,此次规模之大超过之前各次。《中国国家地理》2007年02月

这次逃的更远,建康(南京)也似乎成了边城。西子湖边,临安府里,“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金兵由北南向全面推进,以后宋金边界又固定在淮河一线,加上到北宋末年人口已达1亿,南方平原地区的人口已相当饱和,南迁人口较前两次更加深入丘陵和偏远地带,更多人口迁入四川、福建、两广。

同时,临安(杭州)是首都所在,江南经济发达,生活优裕,风景宜人,吸引了大批北方移民定居。

元明 · 填补空城

江西填湖广

元朝末年,湖广地区也就是现在的湖南湖北一带,是红巾军与元朝军队、朱元璋与陈友谅厮杀拉锯的主要战场。

再加上大小军阀混战,一时生灵涂炭,田畴荒芜,无论是北方移民还是土著居民已经寥寥无几。 

盘点华夏大迁徙的悠久历史

明代移民地图。朝廷命令大批江西、浙江百姓迁至湖南湖北《中国国家地理》2007年02月

农民逃荒外省和没来得及逃走的大量死亡,湖广人口几乎损失殆尽。

明朝建国以后开始大力鼓励江南农户移民,并允许“插标占地”,因此而奏响了历史上有名的“江西填湖广”的宏伟史诗。

山西移华北

明成祖朱棣移都北京,为加强首都地区的实力,恢复华北的经济,曾多次从山西移民华北,其中一个重要的集合和出发地点就是山西洪洞县。

洪洞大槐树移民是官方组织的强制性移民,虽然每次移民都发给川资、路引,并在安置地根据人口分给土地,但移民依然故土难离。 

盘点华夏大迁徙的悠久历史

洪洞大槐树《中国国家地理》2007年02月

当时,明政府在洪洞县的广济寺集中办理移民,寺旁高大的古槐树下就成了移民聚集之地。移民们临行之时,栖息在树杈间的老鸹不断地发出声声哀鸣,令他们潸然泪下,不忍离去。此后,大槐树和老鸹窝就成为移民惜别家乡的标志。

“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这首民谣数百年来在我国许多地区广为流传。

清代 · 最后的民族大迁徙

湖广填四川

明末清初四川人口剧减,根据史料估算,比百余年前减少了30多倍,仅余约9万人口。造成这样可怕的局面,人们首先会想到“张献忠屠蜀”。

明末起义的张献忠军队曾三次大规模入川,最后一次建立了大西政权,随着战局的变化,张献忠面临着空前的内外压力,产生了“弃蜀出秦”的想法。

他的宰相建议“将在城人民,尽行屠戮……使后有据蜀者,有土无人,势难久住”,张献忠遂展开了对四川百姓的残酷杀戮。 

盘点华夏大迁徙的悠久历史

《中国国家地理》2007年02月

其后,南明军、清军、地方武装、农民军以及降清后复叛的吴三桂,这些势力在川蜀大地互相角逐,对百姓烧杀抢掠,其中清军更是以野蛮屠城而闻名。

最终使四川这个自古土地肥沃,气候宜人的天府之国人口凋零。清朝初年,开始大批量的将湖南湖北地区居民迁移至四川,以填补劳动力匮乏。

“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战乱之后填补空城的迁徙形成了一个不那么有趣的链条。

土尔扈特万里东归

土尔扈特部是四卫拉特联盟中的一部。17世纪初,为了寻求新的牧地,向西迁至今伏尔加河下游一带继续游牧生活。

然而好景不长,沙皇俄国进入叶卡捷琳娜二世女皇统治时期,势力不断南侵,大肆从土尔扈特征召蒙古骑兵,在热兵器时代作为牺牲品与土耳其作战。

而此时,清朝已经入主中原,在康熙对蒙古部族的友好政策召唤下,1770年,在伏尔加河畔生活了一百多年的土尔扈特部最终起义,他们要向东,回到故土。 

盘点华夏大迁徙的悠久历史

土尔扈特两次迁徙的路径《中国国家地理》2013年10期

土尔扈特人1770年冬天从伏尔加河下游出发时,由于河水比往年封冻晚,伏尔加河对岸的百姓无法过河,留在了那里成为卡尔梅克人(欧洲对卫拉特蒙古族的称呼)。

东归之路走了8个月,一路上遭到沙俄军队堵截,并受到哈萨克等中亚各部部族的抢掠,17万土尔扈特人走到伊犁河流域时只剩下不足7万。

土尔扈特人的两次迁徙,完成了令后人瞠目的壮举,用生命谱写了这个民族最悲壮的历史,同时,也宣告了游牧民族迁徙时代的结束。

你知道你的故土在哪里?

你想去到那里?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