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每年阳历6月6日前后,农历五月初,太阳到达黄经75°时开始。“芒种”是一个组合词:所谓“芒”,是指麦子成熟了,麦芒金黄;“种”,是指粟米等谷物可以播种了。一边要收割,一边要播种,忙得不亦乐乎,“芒种”,其实也是“忙种”。
芒种因为在农历五月初到来,所以又称“五月节”。而跟着芒种一起到来的,还有端午节和梅雨天。在这个“三碰头”的时节里,且让我们看看,农历五月的时令风物。
割麦比赛 计海新作品 本文图片:视觉中国资料图
【风物一】麦子黄
芒种时节,我们当然要讲那些带着锋芒的农作物:
观刈麦
唐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写这首诗的时候,白居易还很年轻,在都城长安附近的周至县当县尉。中国古代,农桑为本。芒种时节,青年白居易深入田间地头,看到这样的景象:“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农人没有不忙的时候,而到了农历五月、芒种节气,这种忙碌是加倍的。
我们在“小满诗话”中说过,小满时节是“四月南风大麦黄”,那是麦类刚刚泛黄;而到了芒种时节,是“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这个时候最显著的景观,就是仿佛一夜之间,大地上一望无际的麦子变成一片金黄。
听说,在北方的广大麦区,有一种古老的职业叫做“麦客”,他们在麦收时节行走乡野,行程往往数百里、上千里,专门帮人收割麦子,因为农时不等人,需要“集中兵力”打“歼灭战”。白居易当时所在的周至县,地处关中平原,而现代文学名著《白鹿原》的故事发生地,也正是在关中平原,其中就有关于“麦客”的描写。
“麦客”,听上去神秘而浪漫,其实是农业短工,非常辛苦。此时骄阳似火,麦芒如针尖,青壮年在割麦子,老人妇女孩童忙着烧水做饭、送水送饭,没有一个人是闲着的。
如果只是辛苦,粮食丰收也足以令人欢喜。但是,白居易敏锐地捕捉到这样一种情景:“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一位贫苦的妇人,家里缺了顶梁柱,没有寸锥之地,带着几个娃,你说她怎么过活?只好拾穗充饥。建议你看看近代法国画家米勒的名画《拾穗者》,虽然米勒不太可能读过白居易的诗,但他简直就是把《观刈麦》演绎成了画面。我想,不论古今中外,民生疾苦是一个永恒的文艺主题,大家的心,都是相通的。
【法】让·弗朗索瓦·米勒作品《拾穗者》
看到这一幕,白居易不由得反躬自问:不事稼穑,吃着老百姓供给的俸禄,终年衣食无忧,难道可以安之若素吗?“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他告诫自己,不要觉得理所当然,而是要心存感念,要记得老百姓才是衣食父母。
如今,从事手工劳作的“麦客”已经日渐稀少乃至消失。每到麦收季节,总有很多大型农业收割机行走在中原和华北大地,排成横列行进在无边的麦田中;割完一大片麦田,它们又排成整齐的纵列行驶,奔向另一片广袤的田野。这些机械化的“麦客”,成为今日中国乡村的壮观一景。看到这些,你会写下怎样的《观刈麦》?
石榴花
【风物二】榴花繁
芒种时节,麦子好像在一夜之间变得金黄,石榴花也好像在一夜之间开满枝头、火红一片。
题张十一旅舍三咏·榴花
唐 韩愈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青苔落绛英。
石榴的原产地在中亚、西亚一带,很早就传入了中国,中国人把它当作自家“闺女”般疼爱。石榴的花期很长,大约从立夏节气开始,就已经有花蕾挂上枝头,也已有初蕊绽放。不过,榴花的盛放期,确是在芒种节气,这就是“五月榴花照眼明”。火红的石榴花,还有火红的石榴裙,象征着热力四射的农历五月。
韩愈在长安的市坊间穿行,时常能看到高墙深院后探出一丛榴花。午后的时光慵懒散漫,美艳繁盛的榴花猛然映入眼帘,真的是提神醒脑“照眼明”。不知不觉,来到张十一先生的旅舍门前。这里没有人来人往,也没有车马喧嚣。
张十一旅舍门前,朵朵榴花像一个个小喇叭,绛红色的花朵,褶褶皱皱,就像轻轻搓揉过的竹纸。落英缤纷,散布在青苔上。落花的枝头,长出了小小的石榴果。
榴花大美,赞美它的诗人很多。杜牧在《山石榴》中写道:“似火山榴映小山,繁中能薄艳中闲。一朵佳人玉钗上,只疑烧却翠云鬟。”你看,佳人采来石榴花,斜插在云鬓,好似颊边飘来一朵火烧云!
苏轼则在《阮郎归·初夏》中描绘了这样一种意境:“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慵懒的南风吹过,细微的雨丝飘过,榴花火红,滴露嫣然。小院池塘里的初生的荷叶,浅绿、鲜嫩,叶盘还很小。雨点慢慢汇集,冷不丁“哗”地一声,小荷叶承接不住太多的雨水,脖子一歪,雨珠全部倾斜到池塘里。荷叶摇曳,残余的水珠滚来滚去,恰如琼珠碎玉……
北京颐和园栀子花盛开
【风物三】栀子开
芒种时节,有一种花的出场是相当高调而吸引人们注意的。这种花,就是栀子。
栀子的吸引人,一则是洁白而盛大的花朵,再则是浓烈馥郁的芳香。事实上,它所吸引的不只是人类,还有各种蜂蝶和虫儿。有人凑近了去观看或摘取栀子花朵,却不免被花瓣内、花蕊中的小黑虫儿扫兴。但是,这怨不得栀子。你若喜欢栀子,就要容忍与世间万物共享这份美丽。
栀子花开,固然美丽非凡;而我最喜欢的,还是将开未开的花骨朵,它呈现纺锤的形状,两头尖尖、中间饱满,花瓣整齐紧致地“内卷”在一起,骨朵上有着淡绿色的螺纹——那是花瓣边缘的颜色。
我还记得小时候在乡下,栀子花开的时节,不论是小姑娘还是老奶奶,都喜欢摘下一朵,别在衣襟上或者扣眼里,或者养在净水中。将开未开的花骨朵,最受欢迎。要说时尚,这是最乡土气息,也最清新脱俗的时尚。
事实上,栀子不仅花朵可以供人欣赏,它还“浑身都是宝”。尤其是栀子的果实,颜色正红,用水萃取可以获得黄色染料,这在古代是重要的染料来源;同时,栀子果实还可以入药。不过,栀子的花朵是如此夺目,恐怕没有几个人关注过栀子的果实长什么样吧。
关于栀子的古典诗词,也不是不少的:
江头四咏·栀子
唐 杜甫
栀子比众木,人间诚未多。
于身色有用,与道气伤和。
红取风霜实,青看雨露柯。
无情移得汝,贵在映江波。
杜甫的这首诗,像是一篇朴素平实的说明文:栀子这种植物,在世间的确不多见;它的颜色很耐看,气味却浓烈得超出了正常阈值,以至于不够调和——这是杜甫从儒家“中庸”之道出发的想法;秋日可收取红色的果实,春日可赏看青绿的枝叶;我把你移栽过来呵,花色倒映在江波之上,真是好看哩……
而更有生活气息和文学意象的栀子花,来自于这首诗中的描绘:
雨过山村
唐 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江南山村,鸡鸣犬吠,小桥流水。农家是世外桃源,农家是人间烟火。麦子金黄,男人们在田地里劳作;蚕宝宝越长越大,沙沙地吃着桑叶,女人们像照料孩子一样悉心照料蚕儿。农家小院里的栀子花,仿佛被人们冷落了。不过,哪怕是孤芳自赏,也要讲究到极致,这就是栀子花的活法。
【风物四】梅子熟
随着芒种节气的到来,长江流域的梅雨季也越来越近。中国人很善于用代表性的植物来为时令命名,“梅雨”就是一例——此时正值黄梅成熟。“杏花雨”、“黄梅雨”、“梧桐雨”……这些中文词汇这是多么浪漫和富于诗意啊!
关于梅子和梅雨的诗词,不计其数。南北朝诗人庾信在《奉和夏日应令》中写道:“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可见古人早就关注到,麦子成熟时,也正是梅子成熟时、梅雨到来时。至于南宋诗人赵师秀的“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曾幾的“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人们更是耳熟能详。
而在这里,我想介绍一首更为古朴的诗歌:
摽有梅
诗经 召南
摽有梅,其实七兮。
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实三兮。
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顷筐塈之。
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我们曾在“立春诗话”中讲到:“有一个常识经常被我们忽略:梅花和梅子是同一种植物先后的花果。这一点,正如樱花和樱桃的关系。”上海浦东有一座很大的世纪公园,园中有一片梅林,颇有名气。我曾在立春时节的艳阳天里在园中赏梅,我也曾在芒种时节的梅雨天里看见散落一地的青黄色梅子,三三两两,滚圆饱满。
“摽有梅”,梅子从树上掉下来,一颗两颗落在采摘姑娘的头上。这个过程,产生了苹果掉在牛顿头上一样的效果,激发了人类的无限灵感。姑娘看着地上的梅子,虽然没有发现地心引力,但是她产生了另一种伟大的联想:梅子成熟了,就要“梅熟蒂落”;大姑娘成熟了,难道不该找个好人家了吗?
“摽有梅,其实七兮。”梅子掉下来啦!目测树上还有七成梅子。“求我庶士,迨其吉兮。”追求我的小伙子们,你们赶紧吧!
“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树上的梅子还剩下三成,只剩下三成!你们还等啥?要追我,就趁今天吧!
“摽有梅,顷筐塈之。”梅子全掉下来了,一个一个橙黄色的小圆球,点缀在绿茵茵的草地上。趁着黄梅雨没有落下来,赶紧捡起梅子,整筐整筐地装起来。“求我庶士,迨其谓之。”追求我的好男儿,你就大大方方地开口吧!
整首诗三段,反复讲、讲反复。说明古人很早就明白一个道理:重要的事情讲三遍。自古以来,民歌就是这么质朴直白、大大方方。
芒种时节梅熟蒂落,我们有一位老朋友也注意到了:
喜晴
宋 范成大
窗间梅熟落蒂,墙下笋成出林。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原来,范成大不仅创作了组诗《四时田园杂兴》,还写过这么一首鲜见的六言诗。“窗间梅熟落蒂”,窗外梅子成熟了,饱满金黄;窗外梅子熟透了,一颗颗落到地上。“墙下笋成出林”,他曾在《春日田园杂兴》中写道,“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那个时候,竹鞭在地下横行,笋子刚刚萌发,正是吃腌笃鲜的好时光,一转眼,一丛春笋变成了一丛夏竹!“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真是流光容易把人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