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12日,北京暴雨,一场诗歌的“暴雨”也如期而至,于坚、西川、陈黎三位诗人,汪峰、周云蓬、莫西子诗、王壹四位音乐人,郝舫、史航、王小峰、金小凤四位作家、媒体人汇聚北京77剧场,参加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主办,新民说、飞地、新世相承办的名为“来,我们一起鲍勃·迪伦!”的文化沙龙,联袂呈现了一场诗与歌的跨界盛宴。
嘉宾对谈(左起:莫西子诗、王小峰、王壹、周云蓬、金小凤)
活动当天,北京暴雨如注,配合主办方选用热烈的红色主题背景,烈焰与深海底色交映,横跨几个领域的嘉宾畅谈2016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美国著名音乐人鲍勃·迪伦对文学界与音乐界的影响,联袂呈献了一场诗与歌的跨界盛宴。
我们会陆续为大家奉上这场直播里的文字实录,敬请期待。今晚推送,先为你分享汪峰在这场读诗会的文字实录。
一票难求
首次开售后三小时内全部售罄
活动预告在8月8日发出后即刻受到读者们的热切关注,门票在开售后三小时内全部售罄。这在偏文艺学术类的活动中并不多见,据悉,主办方为此几次加票,“原本的留票、赠票均倾囊而出”。
沙龙横跨下午与晚间两场,重量嘉宾轮流上场,被戏称为“最像音乐节的读诗会”。主办方希望借此次机会,从不同侧面为中国读者展示、解析这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一流作曲人、顶级诗人”—— 鲍勃·迪伦带给世界的感动和震撼。
嘉宾现场撕开薯片诗集
观众齐齐朗诵鲍勃·迪伦诗歌
沙龙围绕迪伦展开,八色薯片袋包装的《鲍勃·迪伦诗歌集》成为场上一大焦点。该书是经迪伦亲自修订的权威定本,由西川、马世芳等多位著名诗人、资深译者联袂移译。在沙龙现场,嘉宾们现场撕开薯片袋,朗诵多首迪伦名作,诗人兼资深译者西川,陈黎诵读了自己译笔下的迪伦,陈黎还为大家播放了他珍藏的迪伦影像。同时,作为迪伦主题沙龙,音乐自是不可缺席。莫西子诗、王壹在现场弹唱多首迪伦的经典歌曲,周云蓬则带来两首原创曲目,一时让沙龙俨然成为小型演唱会。重温迪伦经典,聆赏原生民谣,现场展示出不分国界恣意生长的音乐与诗歌力量。
西川独白
对于这次音乐与诗歌的强强联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总编辑助理、深圳贝贝特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范新说:“《鲍勃·迪伦诗歌集》中文版今年6月出版,一个月内仅在新世相、一条、十点读书等平台便全价销售8万多册,可以说创造了一个诗歌销售的奇迹。但是,作为诗集中文版的出版方,我们所希望的不仅仅是卖多少书——当然,卖书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他的诗与歌改变了世界,传播了高贵的自由与人道主义精神。我们举办这场盛大的沙龙,希望让更多的人认识迪伦,走近迪伦,这也是一直致力于出版高品质学术人文图书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对读者的一次回馈。”
周云蓬演唱《小王子》
汪峰:鲍勃·迪伦是真正有智慧的叛逆
正在准备9月9日2017“岁月”超级巡回演唱会北京站的汪峰,特意在录音和彩排间隙,赶来参加读诗会。
他说:“迪伦就是一个大诗人,那伟大的诗句,用语言去评价、去阐述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它真正的灵魂是在看到诗句的每个人的内心。”
汪峰独白
他认为:鲍勃·迪伦是一个始终叛逆的英雄,鲍勃·迪伦的叛逆并不是那种“我在做摇滚,我是一个歌手,现在20多岁所以我叛逆”,这个人从生下来到现在,一直是真正有智慧地叛逆,从不人云亦云。在年轻的时候就不断推翻自己,推翻已有的。
“大家应该知道他参加音乐节的时候,他的民谣最火,然后他把木吉他扔掉,拿起电吉他唱歌,底下的人边砸东西边骂他——我作为歌手,知道那是什么感受。到今天,所有人都知道当年扔吉他的那个场景,我无法用对错来说,但他真的是走在了几乎所有人的前面,他的伟大之处就在于能够让我们感觉到他似乎能看到未来。他没有在自己的舒适区一直停留,别人说“他在这儿”,他却会说再见。我觉得真正的英雄是这样的。他让我理解到了什么是真正的叛逆,叛逆不是相对于外部世界,叛逆的终极可能是对自己而言的。”
汪峰说,对于他而言,迪伦是一个很温暖的长者。“他可能是我的一个哥哥,甚至说,他是我的父亲。为什么这么形容呢?其实很多时候一个人是孤独的,每当孤独这种情绪开始包围我的时候,我会想到鲍勃·迪伦的某一首歌。记得我在写《北京 北京》这首歌之前,我告诉自己,已经过了10年,需要去建国门走一趟。我临出门前听了他的歌,特别特别温暖,他给我的一种感受就是你可以去做这件事情。我到了建国门,其实一切已经变得物是人非,但有一种核心的、燃烧的东西一直在我心里,我相信是他的歌声,他的那些诗句可以给我心里面那种冰冷的状态带来温暖。第二天,我开始写《北京 北京》。有些时候,你的父母、家人不一定能给你真正的安慰,让你不焦虑,让你不孤独,对于我来讲,鲍勃·迪伦给了我很多温暖。”
汪峰说,迪伦对他来说的另外一个意义是:当我想到他的时候,我觉得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
“20岁的时候,觉得应该去做这件事情了,因为我年轻;30岁的时候,觉得要去做这件事情,因为我正当年;40岁的时候,觉得我还要去做某一件事情,因为我不希望青春被浪费掉,我要抓紧时间。这其实是迪伦精神里面的一些核心的东西在影响着我。迪伦是个伟大的人,其次才是诗人和音乐家。当我一点一点地了解鲍勃·迪伦,其实我觉得他所作所为早已在我的认知范围之外了。”
身为音乐人,汪峰当然会谈到鲍勃·迪伦对于他做音乐、写歌词的重大意义。他说:我在17岁那一年,听到了崔健、罗大佑、李宗盛、鲍勃·迪伦的音乐,我那时候听的是磁带,完全不知道是谁,里面让我觉得最刺耳的声音就是鲍勃·迪伦。之后我就希望知道这个人在唱什么,因为有一些文字说这是一个极其伟大的歌手。差不多20多年前,当我用了很多时间,花了很多代价,终于知道了鲍勃·迪伦在唱什么以后,我觉得他就像一个打开我认知那扇窗户的人。那个时候我觉得中文的歌词应该是这几种类型,应该延续这样的道路写下去,不知道还有什么可能性。当我了解鲍勃·迪伦以后,我特别清楚地意识到有一个巨大的冲击出现,就是原来我们都活在一种东方式的文学思维里面。那时我们所欣赏的中文歌曲,更多倾向于高度的形而上和凝练。而迪伦的歌里面差不多有80%都是生活中的细节、场景、行为、背景。而动人之处就在于,在写到生活中无处不在、触手可及的这些事物时,突然会出现能让你特别震撼和感动的几句歌词,特别质朴,或者说特别在点上。这和我过去对写歌词的认知是不一样的,所以在那个时候我一直要告诉自己:这个文字让我觉得特别有活力,特别有感觉,我只相信这种感觉,不管别人说什么。我一直在研究学习,慢慢把这种意识融入到自己写的歌词里。
所以鲍勃·迪伦对于我做音乐、创作的最大益处是,他会告诉你没有一种模式是你必须要做到的,你需要的是不断学习,了解历史,让你的笔触变得更锋利,但这一切的核心并不是为了有某一种模式和价值。你要去触摸和表现出你活在当下这个世界里面的每一个细微的事物、场景以至于每个人的内心。我觉得这一点对我是影响最大的,受用不尽。
有些人问过我“你的偶像”,我一直把鲍勃·迪伦排第一。我曾经在一次采访中说,我可能穷极一生能达到他的1%就已经特别特别开心了,因为我知道那是不可能的,但最有意义的是往这条路上努力,是不是能有这样的成就,完全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一个真正好的想象的世界里面,把它变为现实,把它变为文字,进而变成歌声给你们。
-END-
摄影:李显杨 徐仕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