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书摘

我们(至少有一部分人)为什么会吃太多?

企鹅出版社的得力编辑建议我将书名定为《我们为什么吃(太多)》[Why We Eat (Too Much)],为此我不得不坐下来好好思索一番。

企鹅出版社的得力编辑建议我将书名定为《我们为什么吃(太多)》[Why We Eat (Too Much)],为此我不得不坐下来好好思索一番。更合适的书名或许是“为什么我们中的一些人储存了过多能量(其他人则没有)”,但这个名字显然过于冗长,无法吸引潜在读者的注意,也无法将书中的内容传播到公共领域(而这恰恰是写作本书的初衷)。

在拿起这本书之前,很多人试着给出回答:“因为我们贪婪”,或者“因为现在的食物太好吃了”。但通过本书我们知道,事情要复杂得多。

事实上,正如我们看到的,大部分人现在都吃得太多了,远比30年前的人吃得多(500千卡/天)。我们已经能够适应过度饮食,并且毫不费力地消耗掉大部分的多余能量。因此,体重的增加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夸张。还记得往壁炉里添柴的类比吗?添的柴越多,烧掉的柴也越多。同样,吃得越多,代谢得也越多。但这无法解释为什么我们中的许多人似乎会将这些额外添加的柴火储存起来,以备后用。

设想在郊区有三栋紧挨着的独立房屋。每座房屋都由炉火供暖,并且每座房屋的大门外都有一个存放木柴的储物棚。三座房屋每天都会收到充足的木柴供应,远远超出它们的取暖所需。

第一座房屋储物棚里的木柴最少,同时屋顶烟囱里不断冒出缕缕青烟,有些窗户还开着,好让热气散出去。

第二座房屋储物棚里的木柴快满了,烟囱里的烟没有第一座那么多,窗户也都紧闭着。房屋主人烧起木柴来想必很节省,他想要更多的木柴,好把储物棚填满。

第三座房屋的储物棚塌了。这是因为木柴塞得太多。不过在房屋边上,木柴堆得像座小山。即便如此,房屋的主人似乎还是将木柴供应增加了一倍。

这就是三座房屋的情况,然而是什么原因导致它们各自不同的木柴储备?

第一座房屋紧靠森林。房屋主人知道木柴取之不竭,没有必要储存太多,事实上,多余的木柴也会定期烧掉。

第二座房屋的主人更加谨慎。给他送货的人去年罢工不干了,留给他一堆越用越少的木柴和一所冰冷的房屋。除此之外,最近他又从广播里听到,寒冷的天气即将来临。因此他想让储物棚塞满木柴也就情有可原了。

在第三座房屋这里,当储物棚坍塌后,木材商派来的送货员贴心地清理了大部分木柴,并将它们堆放到房屋的一侧——堆放在了房屋主人的视野之外。主人对此一无所知,还在担心木柴要烧没了,于是下单了更多的额外木柴。不幸的是,大部分额外下单的木柴最终都堆到了视野之外的木柴小山上,越堆越多。

三座房屋的主人对外部世界的理解截然不同,因此储备木柴的理念也差异悬殊。但我们注意到,前两座房屋订购了相同数量的木柴。第一座房屋烧掉了这些木柴,第二座房屋更节省一些,为冷空气做了储备。只有第三座房屋订购了额外的木柴,而这只是因为房屋主人认为储物棚的木柴已经快要用完了。他没有意识到自己有大量木柴储备,因为它们在他视野之外。

记住这个类比有助于我们理解肥胖,当前这一遭到误解的病症正困扰着地球上1/4到1/3的人口。只要把房屋替换成我们的下丘脑(人类大脑中的体重控制中枢),把送来的木柴替换成食物,再把储备的木柴替换成脂肪。把三座房屋换成人:第一座房屋是一个天生苗条的人,第二座房屋是一个超重的人,第三座房屋是一个患有瘦体素抗性(木柴已经超额,却没有被他看见),导致重度肥胖的人。

传统上对于肥胖的理解已经慢慢受到了挑战。许多科学家开始认识到,影响肥胖水平的并不是人口食物供给中热量的数量:天然食物并不会让人发胖。是的,导致肥胖的是食物的品质。把以谷物、植物油和糖为基础的饮食提供给任何一群生物,无论是一群奶牛,实验室里的小白鼠还是陆地上的人类,结果都是相同的:肥胖水平居高不下。

将肥胖视为一种生活方式的传统看法,对很多利润丰厚、势力强大的产业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节食产业、健身产业、食品工业、制药工业,所有这些产业都能从维护这一看法中获得既得利益。就像我们讲过的那样,食品工业制造的加工食品会引起肥胖。没有肥胖,健身和节食产业也就不存在了(100年前它们就不存在);同样,如果没有肥胖,制药工业销售的很多高利润药物也就没人要了。

如果主流的肥胖观念受到质疑,人们很快就会意识到,西式食品正在缓慢毒害他们。人们会转向天然的食物——不需要计算食物中的热量。但这种巨大的变化不太可能发生。很难想象不久后会出台加工食品税,其税款可以用于提升公众的健康饮食意识——而非现在这种半吊子的计算卡路里的宣传。现在需要的是专业媒体大规模地对民众进行心理攻势,鼓励人们选择天然食物而不是加工食品,自己烹饪食物并拥抱饮食文化。这才会产生效果——这才是解决方案——但现在还没有……

然而除了干等之外,你可以试着自己改变自己的生活,塑造自己的体重,只要照着本书的步骤按部就班:无法保证在10周之内减轻10千克体重,但或许能减轻20甚至30千克……在两三年内?并且保证能够改善长期的健康状况,让你满怀希望地幸福生活。同时,作为最终奖赏,从今往后你再也不用买什么神奇节食法的书来看了!

本文摘自《我们为什么吃(太多):食欲的新科学》。

《我们为什么吃(太多):食欲的新科学》,【英】安德烈·詹金森/著 王寅军/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23年7月版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