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读历史课本时,经常会读到这样的段落:某年某月某日,某战争胜利,正义最终战胜了邪恶。比如刚刚过去的8月15日,1945年的这一天,日本天皇宣布投降,抗日战争结束。然后呢?然后就开启下一章了,这场战争彻底告一段落了。
这并不是课本的问题,实际上,各国的教科书都是这样结论式的写法,战争的胜利就是最终的结果。当然我们都知道,时间的流逝不是这样一刀切的,战争之后,往往人性的悲剧才刚刚开始。正在上映的纪录片《二十二》,讲的就是历史课本里的Happy ending之后,一系列让人痛彻心扉的故事。
一、从《三十二》到《二十二》再到“8”,慰安妇问题始终没有得到中国人真正的重视
《二十二》从上映前的“零宣传”,到成为《战狼2》后影院另一爆款,排片比从1%到10%只用了两三天时间,其口碑的传播效应可谓炸裂。这部讲述中国慰安妇的纪录片,很可能将打破一系列中国影史上有关纪录片的票房纪录。
而关于本片,有两个很大的争议:1. 这电影拍的好吗? 2. 这片子为什么要拿出来卖钱?前一个争议可能还有辩论的余地,而后一个争议,则体现了国人一直以来的对慰安妇问题的漠视和思想上的守旧、无知。
为什么说“《二十二》拍的好吗?”是个可辩论的问题?人家在豆瓣上已经高达9.1分,远远抛开绝大多数影视作品了,单日票房已经逼近《战狼2》,并且上座率遥遥领先,还能不是好电影?
因为这个片子的幕后团队实在有点“草台”,成片的精良程度也稍微差点意思。本片导演郭柯是个80后,没学过导演,是演员出身。而且也不是中戏、北电这种特别科班的出身,而是语焉不详的四川省艺校表演系和香港“巨采”艺员培训班毕业。过去十几年来基本是以剧组工作人员、电视剧副导演等身份出现。除了慰安妇题材纪录片外,唯一的导演经历是在2008年拍过一部基本没人看过的短片。
从成片的精良度来说,《二十二》也略显单薄了点,全片大部分时间,都是一个镜头对着老人,静静地听老人说话。与我们熟悉的一些制作精良的纪录片,如《舌尖上的中国》相比,与其说是纪录片,不如说更像访谈集。从技术上看,《二十二》的制作水准真的只能说,是比较一般的。
导演和韦绍兰老人交流
是的,就像你猜到的,我该说但是了。
但是,这真的是一部扎心的电影,相信每个看过影片的人都能感受到巨大的心灵震撼。而拍摄上的那些不足之处,很大程度上是不得已为之,因为缺钱。
从2012年左右,郭柯及其团队就在拍摄慰安妇题材。据统计,中国在抗日战争时期被胁迫从事慰安的女性一共有20万名,2012年还健在的抗日时期慰安妇一共有32位,所以他在2013年完成的纪录短片定名为《三十二》。但其实,这个名字有点标题党了,因为全片只出现了一个人,来自广西的慰安妇韦绍兰。全片都是她一个人的讲述,以及她的日常生活。懂行的一看就知道,这种拍法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省钱。就找一个人,就一台机器,对着老太太拍,她说啥就记录啥,她买菜洗衣做饭,她随口聊天,都记录下来,回去再剪。成本低的情况下,这种不出屋的拍法是最省钱的。
《三十二》这部纪录片2012年拍摄,2013年制作完成,国内外得了一圈奖,但没法在国内院线上映。后来在2014年,本片在美国小范围上映了。再然后,导演郭柯为了让更多人看到,自己盗自己的版,亲自把片子上传到B站。
《三十二》的豆瓣主页,上映地点一栏,有些尴尬:美国
再之后,他又自筹+众筹资金,拍了一部记录长片,就是如今我们看到的《二十二》。顾名思义,他拍这部长片时,中国还健在的抗日时期慰安妇还剩下22位。片子的待遇跟前作《三十二》差不多,也是拍完了得奖,然后上映不了。从2015年在釜山电影节亮相,到2017年8月14日在国内上映,又过去了两年。此时,那22位健在的慰安妇,只剩下了8个。
本来应该剩9个的。本片上映之前两天,8月12日,来自海南的黄有良老人去世,她也是2001年参与起诉日本政府的慰安妇中,最后一位健在的。她去世后,参与那次起诉的所有24位慰安妇原告,已经全部去世了。
《二十二》的豆瓣主页,可见本片2015年即完成,两年后才上映,导致“22”变成了“8”
现在回到本部分一开始的问题:为什么有关“这片子要不要拿出来卖钱”的争论,是守旧和无知的?因为必须要卖钱,不仅要卖,还要大卖而特卖,把票房所得分给这些慰安妇老人(这也是导演郭柯的想法),这样才对得起这段历史和这些人。一些人还残存着慰安妇“丢人”、“脏”、“不要脸”的意识,觉得这样的片子不该在公众平台放映,也不该卖票收费,这种落后思想无异于给这些老人又一次的伤害。
其实,这种伤害自从1945年抗战结束,一直到今天都没有停歇。不然,怎么直到这些老人都快全部去世了,还是只有一个“草台班子”,拿着自己筹来的可怜的经费,来记录这些影像呢?
二、对战争受害者的二次伤害,欧洲可能比我们更过分
在短片《三十二》中,韦绍兰老人讲了她和儿子罗善学的故事。她1944年11月被日本兵抓去了慰安所,经过了三个月暗无天日的生活后逃了出来。1945年农历7月13日,儿子降生,取名罗善学。一算日子,肯定不是老罗家的仔。从此,这个姓罗的孩子一辈子生活在“日本仔”、“鬼子仔”的阴影之中。父亲对他也是冷眼相待,小时候生了眼疾,家里也没出钱医治,造成了终生的残疾。
笔者好奇查了一下,1945年农历7月13日,是阳历的8月20日,抗战胜利不到一个星期,正是举国欢庆的日子。所有历史课本里,抗日战争这一章都结束于此,但是这幕人间惨剧,才刚刚上映。在那个全民嫌弃慰安妇,仇视日本人的环境里,他们是怎么熬过这几十年的,可想而知。
对战争中受伤害的女人,在战后进行二次伤害,这不是中国人的特例,欧洲人也干过,而且比我们还要过分。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都有过战后拿女人撒气的丑恶历史。
众所周知,法国在二战中被德国人欺负得不轻,国土长时间被德国占领着,自然,也有一些法国女人或主动或被动,成为了德国士兵的女人。战后,德国人战败撤军,恢复了元气的法国男人们,开始拿女人出气,用他们的话说,是惩治那些“跟德国人睡觉的‘法奸’”。
他们给“法奸”们剃光头——
游街示众——
特意让他们抱着跟德国人生的“德国仔”游街——
脸上涂上油漆游街——
之所以选择给女人们剃光头,也是“学习”德国。在二战时,德国男人也把那些与犹太人“通奸”的德国女人剃了光头。在他们看来,他们也是获得了与犹太人斗争的伟大胜利,用剃头来表达胜利的喜悦。
战时,男人被打得东奔西走,女人用身体委曲求全;战后,男人和“干净女人”一起以身体之名羞辱“脏女人”,宣泄战时淤积的愤懑。这可能是古今中外都难逃的一个人伦悲剧。
三、像《西西里的美丽传说》这种叫好叫座的反思之作,我们还太少
面对这样的人伦悲剧,欧美人稍微好一点的地方在于,他们会时不时地反思一下,而且会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法去反思。
提起意大利影片《西西里的美丽传说》,恐怕绝大多数人第一个想起的都是她——莫尼卡·贝鲁奇。这名至今仍活跃于世界影坛的女演员,是少有的举世公认的性感女神。无论男女,喜不喜欢她,都会承认她真是一个罕见的尤物。《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中,导演有意展现了她的美貌与风情,尺度颇大,以至于我们敬爱的百度搜索,至今一搜这部影片,出现的相关搜索都是这样的——
图片显示不清晰,感兴趣可以自行搜索下
然而,我必须要说,披着香艳外衣的《西西里的美丽传说》,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反!战!片!
抛却串场人物“我”,从女主角玛莲娜的视角梳理一下本片的情节,就能很明显感受到其反战的意涵:
影片一开始,墨索里尼向英法宣战,玛莲娜出现在小镇上,衣着光鲜,风情万种。立刻,她吸引了所有男人的注意。
随后,消息传来,她老公战死了,她成了寡妇。
于是,所有男人都向她来献殷勤,尽管她不理睬,但有关她的谣言依然惹怒了镇上所有女人。
她在小镇渐渐混不下去,所有女人都敌视她,他找不到工作,最后只能干起皮肉生意。
战争结束,镇上的女人们以正义的名义,疯狂虐待玛莲娜,男人们都看着,没人敢阻拦。
玛莲娜离开了小镇,之后,她“死去”的丈夫回到了小镇,在“我”的帮助下寻回了妻子。玛莲娜回来了,老态尽显,衣着朴素。小镇的男男女女重新接纳了她,她也与大家冰释前嫌,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
一部完美展示战后人性惨剧的影片,被很巧妙地包裹在了一个俗的外套下,有点《红楼梦》的意思: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二战,流言家看见风流秘事。
电影毕竟是要在影院里卖票的,总要有个把人吸引进来的幌子,有个让大多数人感兴趣的“面子”,在此基础上,有没有能在思想上艺术上文化价值上立得住的“里子”,那就是编导的本事了。按照《西西里的美丽传说》的标准,我们的影片大多处在要么有面子没里子,要么有里子没面子,要么里子面子全糊成一团的阶段。
结语:
《二十二》在上映后,票房连连攀升,口碑节节叫好,让我们重新审视了一段历史,这是件大好事,我们也很愿意鼓励大家去看这部电影。只是这样叫好又叫座的题材,怎么之前这么多年一直没人愿意碰?一部2015年就拍好的电影,为什么放了两年,等当事人都去世一多半的时候才得以上映?在惯常的胜利史学之外,还有哪些我们忽视的人间悲剧?这都是我们需要多想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