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新闻

纪念曹禺诞辰113周年座谈会暨《曹禺全集》首发式在京举办

最近,纪念曹禺诞辰113周年座谈会暨《曹禺全集》首发式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举办,与会专家学者对曹禺先生及其作品对中国新文化、新文学的影响以及《曹禺全集》出版的意义进行讨论。

最近,纪念曹禺诞辰113周年座谈会暨《曹禺全集》首发式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举办,与会专家学者对曹禺先生及其作品对中国新文化、新文学的影响以及《曹禺全集》出版的意义进行讨论。

纪念曹禺诞辰113周年座谈会暨《曹禺全集》首发式活动现场


北京出版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吴文学在致辞中谈道,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曹禺全集》耗时六载,收录曹禺先生创作、翻译的剧本、小说、诗歌、文章,以及曹禺先生的日记和书信等,部分内容属首次公开。“非常荣幸,我们能以出版之力参与其中,在纪念曹禺先生诞辰113周年之际,推出《曹禺全集》,既是为了纪念先生,也是为更好地发扬曹禺精神来推动中国文学艺术事业的薪火相传。”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冯远征表示,曹禺在推动和发展中国戏剧艺术事业上的贡献是卓越的。他一半的生命都与北京人艺紧紧联系在一起,包括倾注心血制定北京人艺的建院方针、高度重视剧目建设、重视编剧队伍和戏剧人才的培养、支持戏剧艺术上的探索和创新、积极参与戏剧交流等等。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 冯远征


《曹禺全集》:历时六年编撰

《曹禺全集》收录了迄今为止发现的所有曹禺作品,共十一卷,相当部分内容首次入集。这套书有全套叙录和题注,出版社调查过所有版本,在此基础上确定底本,选择校本,并予以严格的校勘。《曹禺全集》的编撰历时六年,由钱理群、方锡德担任学术顾问,王风等十三位学者组成名家团队主编。活动现场,主编团队代表介绍了编辑思路和背后的故事。

《曹禺全集》主编、北京大学现代中国人文研究所副所长王风谈到,曹禺以《雷雨》《日出》《北京人》等剧作著名,但人们往往忽视,“剧作家”之外的曹禺,还有一个“话剧人”的面向,他还是演员、导演和外国剧本改译者。“北京人艺经常被人称为‘郭老曹剧院’,但郭沫若和老舍写剧本时,并不大考虑舞台上的事情,而是交给导演和演员去完成。曹禺是先在脑子里装上一个舞台,再写剧本。”

在校勘过程中,王风发现,曹禺的风格是不厌其烦、面面俱到地交代舞台上的所有细节。而且他的剧本虽然是用文字写下,却由声音构成,对于台词该如何道出,细读剧本可以感受到曹禺是极度敏感的。这些认识贯穿到《曹禺全集》编辑体例的设计和方方面面的整理工作。

《曹禺全集》第二卷责任编委、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副研究员段美乔分享了她在曹禺剧作编校过程中的感悟。针对不同曹禺作品的不同版本,编者们尽量以各种方式详尽准确地呈现出来。“这些不同的版本,是曹禺在不同历史时期创作的常态,不同的文本特性也呈现出曹禺在不同阶段的创作意图,同时也烙上不同的时代印记。”

《曹禺全集》第八卷责任编委、天津工业大学人文学院讲师田露从佚文的收集、考证和校勘、索引三方面介绍了编写工作的难度:“全集除正文外,附有详细的版本说明、题注、校注,文章部分有索引,每卷有精心搜集复原的历史图片,共三百余张,尽可能呈现作家整体的创作风貌。做全集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做起来非常辛苦,却又不可能做到绝对的完美,但是就像王风主编说的,我们做到了‘尽心尽力’。曹禺先生在不同阶段精益求精不断修改自己的作品,我们在编选中也尽可能做到精益求精。”

《曹禺全集》


“曹禺天然为话剧而生”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文学院前院长孙郁认为曹禺的创作蕴含着悲剧精神,他把那些隐秘的、不可思议的部分呈现了出来,他的作品在审美上是多元的,难以用流行理念加以阐释,因而具有持续永恒的经典性。

“我在回顾曹禺的纪录片上看到这样一个镜头,有一年节庆游园,曹禺兴奋地与一个小男孩对跳,这个小男孩跳得很高,曹禺先生跳得比这个小男孩还要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刘勇与大家分享了一个充满童心的曹禺,他说,曹禺先生对世界永远好奇,永远充满激情,这是他性格中最本质的一面,他天然为话剧而生。“曹禺的话剧真正抓住人心的是什么?我想是人类命运的冲突,谁都想掌握自己的命运,但是到头来谁都掌握不了,这是曹禺剧作的根本冲突,在这种冲突之中我们看到曹禺剧作的诗意,这是人类的终极问题。”

南开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李扬认为,曹禺是在中国现当代作家当中对人的命运关注最为集中、最为深切的。他介绍,曹禺在戏剧方面最独特的地方就是他以一己之力把中国的话剧带到世界戏剧发展的最前沿

曹禺的作品不但提高了戏剧文学的水平,同时对表演艺术和舞台艺术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因《雷雨》与话剧结缘,1989年起成为继郑榕后北京人艺又一位周朴园,再到后来担任《雷雨》的重排导演,顾威的艺术生涯与这部作品紧密联系。他感慨,“经典是历史的伟大存在,‘敬畏经典’不是口号,而是要脚踏实地地做有助于经典传承的事情。”

曹禺是中央戏剧学院首任副院长、中央戏剧学院名誉院长,与中戏师生血脉相连。中央戏剧学院教授高音围绕中央戏剧学院与曹禺的关系、北京人艺演剧学派与创建中国演剧体系的关系、曹禺对实验戏剧与当下青年戏剧面对经典的态度三方面展开讨论,她认为曹禺戏剧应该常演常新,“上个世纪的曹禺试图用片断的方法写《日出》,今天的我们是不是也可以用全新的眼光来看《日出》?曹禺曾说:‘在《日出》里每个角色都应占有相等的轻重,合起来他们造成了印象的一致。’今天,我们想从《日出》任何一个角色的视角,以试验的力气,击穿历史的唯物,让《日出》以陌生化的崭新方式在舞台上重生”。

曹禺的女儿万方也来到了活动现场,她对所有编者、学者、导演和演员表示衷心感谢。她说,“作为女儿,我了解的曹禺是生活中的爸爸。作为一个编剧,他的剧作对我既是一种引领,又是一种熏陶、感染和启发。”

与会嘉宾合影


“说不尽的曹禺,演不尽的《雷雨》。”活动最后,王文光作会议总结,他对大家对《曹禺全集》首发式的支持表示感谢,“无论是对于现当代文学、现代戏剧还是北京人艺,曹禺先生都是一个丰碑,我们在这里纪念他,一方面表达我们的敬意,更多的是让我们再进一步走近他、了解他,从他的作品中汲取力量,并思考如何更好地前行。今天,我们还需要对他的作品做新的理解、新的思考、新的表达、新的展示,通过这些新作品让曹禺永远在观众心中鲜活”。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