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清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各种药方,其实药方的背后隐含很多罕为人知的信息。今天,我们就以《红楼梦》里的冷香丸与《西游记》中的乌金丹为例,看看其中的奥妙。
薛宝钗曾经说,自己从娘胎里带来了一股热毒,每次犯病都会咳嗽。有一位癞头和尚给出了个偏方叫“冷香丸”。冷香丸的配药很讲究:
“将白牡丹花、白荷花、白芙蓉花、白梅花花蕊各十二两研末,并用同年雨水节令的雨、白露节令的露、霜降节令的霜、小雪节令的雪各十二钱加蜂蜜、白糖等调和,制作成龙眼大丸药,放入器皿中埋于花树根下。发病时,用黄柏十二分煎汤送服一丸即可。”
当然,冷香丸的配药构成并不符合中医的规律,所以属于《红楼梦》的作者自己杜撰的。不过,这一丸药真的很奇特,体现出作者很强的审美情趣。除非是天生贵族,不然很难想到这么细密的配方,让人佩服。
我们再来看下《西游记》中,孙悟空为朱紫国国王配药的一些讲究,“一两巴豆,一两大黄,半盏锅灰,半盏马尿”这是主配方,然后还有“半空飞的老鸦屁,紧水负的鲤鱼尿,王母娘娘搽脸粉,老君炉里炼丹灰,玉皇戴破的头巾要三块,还要五根困龙须。”这六物煎汤服药。这还没完,还要“无根水”做药引子送下。
孙悟空乌金丸的主配方基本上OK,与实际生活中的配方差距不大。一剂催吐的药,这种配方已经算是效果明显了。不过,六物煎汤就太扯了,又俗又不堪入目。
不过,从《红楼梦》与《西游记》的药方,我们基本上可以看出:
第一、古代中医的配方多了很多玄乎的东西,尤其是很多名医,为了防止普通人偷学他们的技艺,所以加入了很多玄乎的东西,以便于保密等。很显然,明清时代的学者、作者都受次影响了。
第二、《红楼梦》有高超的审美情趣,所以配的药方比较高雅,让人看了很佩服。同时,配药的画面也绝美异常。反观《西游记》,配的药俗不堪言,一看就是下里巴人,很难有所谓的审美可言。
第三、《红楼梦》的作者一定是出身贵族,而《西游记》的作者是出身普通市民阶层。《红楼梦》是书房里写出来的,而《西游记》更多是民间说书人口口相传。所以,论高雅当属《红楼梦》,看市井还需读《西游记》。
两种药方都有各自的特点,无法说谁高谁低,都符合一定的审美情趣。(文/有毛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