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四年多,巴黎圣母院的维修工作终于在近日取得了重大进展,其中,因火灾而严重损毁的尖塔已进入组装阶段,修复后的圣母院预计将于2024年12月重新对公众开放。
火灾前的巴黎圣母院塔尖
2019年的火灾后,围绕巴黎圣母院的修复有许多不同的理念和争论。其中,标志性的尖塔应该依据怎样的原则,修复成什么形态?世界各地的文物专家、建筑遗产保护专家以及设计师们提出了各自的观点。
本杰明·穆栋(Benjamin Mouton)是法国文化与交流部原文物建筑总监,曾经主持巴黎圣母院修缮保护工程长达十年,火灾发生后,他提出,尖塔必须依原样修复,也就是复原19世纪由维奥莱-勒-杜克主导修复完成的形态。他的观点也与圣母院最终的修复思路一致。近日,以“巴黎圣母院:复原的伦理之争”为主题,穆栋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举行了讲座。围绕圣母院的修复,他论述了建筑遗产的真实性(authenticity)及其意义。
讲座现场
如果建筑的材料被替换,它是否依旧是原来的建筑?在讲座中,穆栋首先以“忒修斯之船”的经典悖论为引,列举了历史上围绕建筑遗产的重要会议和建筑遗产保护观念的演变。
1957年,第一届历史古迹建筑师与专家大会在巴黎举行,会上提出,对于古迹的修复必须首先是杰出的艺术品,能够从整体与细节上保护建筑的真实性、历史、美感、考古价值以及可感知的价值。1964年,在威尼斯举行的第二届大会上,《威尼斯宪章》的制定为保护与修复历史建筑提供了国际框架。这份文件规定了历史建筑保护的原则,其中包括“在尊重原始材料的基础上,保护并展现建筑的审美和历史价值。”1994年,来自28个国家的45名代表在“奈良会议”上起草了《奈良真实性文件》(The Nara Document on Authenticity),以修正《威尼斯宪章》中对于文化遗产的价值与真实性之定义,文件指出,“取决于文化遗产的性质、文化语境、时间演进,真实性评判可能会与多种信息来源的价值有关。”这份文件使人们得以重新观察遗产的内部文化和尊重它们在自己文化环境中的生长。
穆栋指出,巴黎圣母院在历史上经历过几个阶段的修复,对于圣母院真实性的讨论,需要首先追溯这座建筑的历史。巴黎圣母院初建于1160年,是处于早期哥特到盛期哥特交汇处的代表作,整个工程于1230年基本完成。从建成至法国大革命前期,对于圣母院的修复基本秉承“小修小补”的理念。1844年,法国大革命后,建筑曾受到严重破坏,修复工程由勒-杜克主导,他认为文物建筑的修复目的不是为了创造艺术,而是服从那些业已消失的艺术,从而恢复和延续建造之初的理念。他设身处地视自己为13世纪的建筑师,不为保存而保护,而是创造性地修复,其中包括必要的改动和加固措施,例如将塔体增高13米。穆栋引用20世纪历史学家马塞尔·奥贝尔的话评论勒-杜克的修复工作:虽然有些原则仍值得商榷,但修复中所体现出的诚意和天赋值得所有人尊重。
2000年至2013年,穆栋担任巴黎圣母院修缮工程总负责人,他的主要修复思想是强调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将不同历史时期的修缮痕迹尽可能完整保留。在讲座中,穆栋分享了他对于“真实性”的观点,“当我们想要定格历史的时钟,而冒险让建筑变得木乃伊化,使它在人类的时代无法继续鲜活地存在,那么这种真实性就停止了。”
四年前的火灾后,巴黎圣母院的尖塔倒塌,古老木构被烧毁。对于这场灾难,如今早已退休的穆栋认为,大火无疑使巴黎圣母院建筑的一部分真实性消失了。在他看来,正如19世纪勒-杜克所做的那样,对于圣母院的修复需要使其具有统一的面貌。在法国政府的最终采取的修复方案中,对于尖塔的修复遵循勒-杜克的版本,木构与铅制屋顶将得到复原。
使用中世纪工艺建造的木构架
为了重现勒-杜克所修复的木制尖塔,2500棵橡树从法国各地运至圣母院,并由受过中世纪木工训练的专业工匠们进行修建。此前,围绕尖塔的木材使用也有过不少争议,对此,穆栋认为,不能因为火灾的发生而停止使用木材,“巴黎圣母院的木结构曾在800多年的时间里幸存,而在此期间,明火曾被广泛作为光源和热源。”穆栋指出,圣母院的尖塔堪称木构杰作,在全世界也难能一见,而在勒-杜克的修复之后,这座错综复杂的木塔不只成为了教堂的标志,更是巴黎乃至法国精神与身份的象征。
“巴黎圣母院的真实性既是有形的,也是无形的,”穆栋在讲座的最后强调,建筑遗产的真实性不只体现在科学层面,更体现在文化与精神上,“圣母院在艺术、文学和想象等无形的层面上给全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灵感,修复工作也应该关注建筑所具有的无形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