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历史

黄土高原上四千年前的王都,石峁博物馆开馆

石峁遗址地处黄土高原北部、毛乌素沙漠南缘,距今4300—3800年,是一座超大型石砌城址。11月29日,位于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市的石峁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

石峁遗址地处黄土高原北部、毛乌素沙漠南缘,距今4300—3800年,是一座超大型石砌城址。

11月29日,位于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市的石峁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这标志着作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重要遗址的石峁遗址考古发掘、研究保护取得阶段性成果。

据悉,石峁博物馆基本陈列以“中华古国·文明王都”为主题,通过“巍巍石峁”“王者之城”“都邑生活”“赫赫之名”四大版块,全面、立体、真实地展示了石峁遗址考古成果和遗产价值,体现了石峁文明在中国文明起源形成的多元性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价值和独特地位。

石峁遗址


澎湃新闻了解到,石峁博物馆展区面积5943平方米,展出石峁遗址出土和石峁文化时期出土的玉器、石器、陶器、骨器、石雕石刻和彩绘壁画等各类珍贵文物688件(组),最引人注目的是石峁遗址皇城台发现的多件石雕。

石峁博物馆


镇馆之宝之一的“大型神面石雕”长2.5米,重1吨以上,石雕中间是一个正神面,额头间有三角形装饰。结合两侧的侧面刻画图像,专家推断该神面头戴鹰冠,额间三角形装饰为鹰嘴,嘴的上方是鹰的羽毛,彰显了石峁先民的精神信仰和价值追求。

“神面立柱石雕”外观呈圆柱体,石柱正反各采用浮雕技法雕刻一个神面,正反神面在眼形、嘴形和齿形上都有区别。柱顶也雕有图案,中央有个小圆窝,专家推测可能在当时有祭祀器物插在上面。

展厅内景


展厅内景 图源:博物馆圈


展厅内景 图源:博物馆圈


石峁遗址考古发掘

石峁遗址地处黄土高原北部、毛乌素沙漠南缘,距今4300—3800年,是一座超大型石砌城址。城内面积逾400万平方米,相当于6个故宫,其由皇城台、内城、外城三重城垣组成,是我国乃至东亚地区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形制完备、结构清晰、保存完好、规模最大的史前城址。经考古发掘,城防设施、工事建筑、大型墓地、手工业作坊等遗迹一一面世,并出土了数以万计的文物。

石峁遗址位于神木市高家堡镇 横亘在秃尾河河岸上


公开资料显示,考古学者首次关注到石峁遗址是在1958年。时年,陕西省开展第一次全国文物普查,“石峁山遗址”(即今石峁遗址)首次被考古工作者记录。根据对调查信息及采集陶片等标本分析,调查队认为在石峁、雷家墕大队一带有一处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遗址,遗址东西约四华里、南北约六华里,包括三套城,以位于石峁大队皇城台高地的“头套城”最为清晰。

1992年,石峁遗址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榆林市文物保护研究所、神木县文体局等多家单位先后不下数十次对石峁遗址进行调查,征集了一些具有龙山时代特征的陶器、玉器及大量细石器等遗物。2006年,石峁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石峁考古调查工作全面启动。2012年,石峁考古发掘获得国家文物局批准。

石峁古城外城墙遗址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石峁考古队领队孙周勇在《多学科、多角度视野下的石峁遗址考古发掘与研究》一文中介绍,公元前第三千纪是中华文明起源、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关键时期,以石峁遗址为代表的龙山时期规模宏大的城址、气势恢宏的宫室建筑、复杂的城防设施、精美的石雕与玉器等高等级遗存的发现,标志着晋陕高原已进入高度发达的文明阶段。

文章称,石峁遗址的重大考古发现和多学科综合研究成果,展现了与中原地区面貌迥然有别的居住形态、丧葬习俗、精神信仰、社会形态等多样性特征,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了学术界对文明的概念和判断标准,是探索早期国家形成、国家形态与社会结构、生业方式与生产技术、区域互动与文化交流、人群迁徙与族群融合等重大问题的重要实证。考古学研究表明,以石峁遗址为中心都邑的石峁集团,活跃于公元前2300至公元前1800年之间,其族群活动以陕西北部、山西中北部、内蒙古中南部为核心,势力范围在20万平方千米左右,代表了一支生活在我国北方地区势力强大的社会集团。

石峁遗址的祭祀坑


石峁遗址外城东门


关于石峁城址的性质,在学界及公众中有许多观点,其中“石峁古城即黄帝部族居邑说”尤为令人瞩目。孙周勇在该文中写道:“作为石峁发掘的主持人,石峁城址的性质问题显然是不容回避的。由于考古学注重实物资料的积累与分析,在没有获得充分内证性材料支持的情况下,我们不倾向于过早地将考古学文化或某一遗址背后的族群与上古历史人物的对照匹配。截至目前,我们只是强调,种种迹象表明,石峁城址已经跨入王国都邑阶段。在没有获得更多证据之前,可将石峁遗址定义为’公元前2000年前后中国北方区域政体的中心’,是距今4000年前后大河套地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宗教中心。”

石峁遗址示意图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从2012年起,石峁考古队对古城遗址进行了系统的调查与发掘。考古显示,石峁城址以其巨大的规模、多重的结构、宏大的建筑和大量高等级遗物,已经成为早期城市并具备国家形态。

作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石峁遗址是研究中国早期文明和国家起源非常重要的实证,为理解中华文明起源、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过程提供了全新的资料和独特的证据。

2022年12月,石峁遗址成功列入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宏大的石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将持续展开。2023年11月29日,石峁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这标志着作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重要遗址的石峁遗址考古发掘、研究保护取得阶段性成果。

石峁遗址出土的10件核心文物

石峁遗址皇城台


石峁城址由皇城台、内城、外城三座基本完整并相对独立的城垣构成,城内密布宫殿建筑、房址、墓葬、手工业作坊等遗迹,城外数座人工修筑的"哨所"类建筑遗迹,城门、城垣及大型建筑均由石头包砌,防御性体现得非常明显。

遗址出土了陶器、玉器、骨器、铜器、石雕、壁画和纴木等大量重要文物。

1.陶鹰

陶鹰 高50厘米 出土于石峁遗址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在中国北方,鹰通常被认为是神的使者或化身。石峁陶鹰发现于具有宫城性质的皇城台,可能与王权或宗教祭祀等活动有关。

从出土情况看,陶鹰在当时遭到了有意的破坏,可能是石峁晚期统治者废弃了之前与陶鹰相关的信仰或习俗,反衬出陶鹰在石峁早期文化中作为精神图腾的重要性。

2. 双人面石雕

双人面石雕,直径约50厘米,高近1米,出土于石峁遗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石峁城墙上砌有大量的石雕构件,雕刻技艺成熟,阴刻、浮雕、圆雕,技法多样。主要纹饰有人面纹、动物纹、神兽纹和几何纹等,多见对称式构图。

双人面石雕


石峁石雕展现出了早期中国的文明高度和艺术水平,并对商周青铜器的造型装饰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

3. 口簧

口簧,长8-9厘米,宽1厘米,厚0.1厘米,出土于石峁遗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簧是世界性的原始乐器,也是常见于我国先秦文献的远古乐器。簧多以骨或竹子制作,由簧鞘、簧舌及拉线等组成,以口腔作为共鸣器,通过拨动弹性簧舌振动发出的基频音及其谐波音来演奏曲调,是汉唐铁簧、明清口琴的前身。

目前考古发现的簧主要分布于北方地区,与古代游牧民族和草原文化有关,陶寺与石峁均有发现。石峁骨簧主要出土于皇城台遗址,与骨笛、骨管哨、陶球哨一起,构建了石峁宫城的音乐形态。

4. 骨针

骨针,长2-10厘米,出土于石峁遗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石峁遗址中出土了上万枚骨针,还原了骨针制作的全流程"制作链",从骨料处理到骨器制作,分工明确,步骤清晰,属典型的集中生产与管理。

掌握核心生产技术的手工业者被集中安置于高等级贵族生活区。骨针生产量明显超过石峁古城生产、生活的需求量,反映出石峁骨针制造业还承担着与周邻地区通过交换获得其他资源的功能。

5. 陶鬲

陶鬲,口径22厘米,腹径49厘米,裆高14厘米,高43厘米,出土于石峁遗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陶鬲夹砂灰陶,陶色亮灰。直口,厚圆唇,矮领竖直,袋足自领下鼓出,三足聚合于裆部,裆部有明显的瘤状下凸。

器身上腹部有两个对称的梯形銴,其一位于裆部正中上方,另一位于对称的袋足正上部。领部抹光,以下通体饰细密的斜向绳纹,足内侧饰交错绳纹。

6. 石刀

石刀,长10厘米,宽4.2-6厘米,出土于石峁遗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石刀是石峁遗址中常见的石制工具。石刀上不见用于收割禾本科植物形成的大量长而直的线状痕,说明不是收割工具,而可能用在制作发酵酒或其他食物步骤中的初期阶段,如加工固体状态的酒曲。

7. 纴木

纴木,出土于石峁遗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石峁遗址中,有横向插入墙体用于支撑的木头,形成"木骨墙筋",固定墙体、防止滑坡垮塌。这种用途的木头在宋代《营造法式》中被称为"纴木"。石峁城墙上的纴木多见于较高的墙体内。

纴木


此前,一般认为在汉代才开始使用纴木技术,石峁纴木的发现将其出现时间大大提前,是石峁先民先进筑城技术的真实写照。

8. 壁画

壁画,出土于石峁遗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在石峁外城东门"内瓮城",东、西、南三面墙体内侧发现了成层、成片分布的壁画残块,总数近200块,是迄今为止国内出土数量最多的史前壁画。

壁画


石峁人使用毛笔之类的软工具,将以铁红、铁黄、炭黑以及土绿四种颜色组成的各种几何图案绘制于白灰面底上,表明中国早期壁画的基本制作工艺和绘画技法至迟在4000多年前已基本确立。

9. 玉钺

玉钺,长20厘米,出土于石峁遗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藏玉于墙"是石峁文化极为特殊的现象。在城墙修建过程中,石峁人将玉牙璋、玉钺、玉刀、玉铲等嵌入墙体或埋入墙根。

玉钺


这种用玉观念和做法,表现了石峁统治者希望城址安稳永固的愿望。

10. 玉牙璋

玉牙璋,长27.4厘米,宽5.7厘米,厚0.7厘米,出土于石峁遗址,故宫博物院藏


玉牙璋已受沁为黑褐色,通体光素,首端刃部内弧,锋利。近刃部打磨内凹。柄部两侧各出一小齿牙,柄端一孔,单面钻。

牙璋在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时期就已出现,其可能来源于生产工具,后逐渐演变,成为一种礼仪性兵器的象征。《周礼 · 典瑞》云:"牙璋以起军旅,以治兵守。"

站在石峁遗址的土地上,我们仿佛可以听到历史的呼唤。石砌城垣诉说着古人的智慧,珍贵文物为我们打开通向过去的时光之门。

(本文综合自石峁遗址公号、央视新闻、澎湃新闻此前报道)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