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文化

从充饥到品味:“中国式吃饭”的那些年

人选择吃的东西,往往是以“好吃”为标准。只要是好吃,便要千方百计弄到嘴里尝尝。有形容说:有些人天上飞的飞机不吃,地上跑的汽车不吃,水中游的轮船不吃,除此之外,什么都吃。

现在已是饥饿无虞的时代,我们不能为了口舌之欲而做饕餮之徒,吃得狼吞虎咽,吃得丑态百出,吃成一个大腹便便的亚健康。 

从充饥到品味:“中国式吃饭”的那些年

偶尔读到钱锺书先生的《吃饭》,咂摸再三,品味再四,觉得妙不可言。

钱先生说:“吃饭有时很像结婚,名义上最主要的东西,其实往往是附属品。吃讲究的饭事实上只是吃菜,正如讨阔佬的小姐,宗旨倒并不在女人。这种主权旁移,包含着一个转了弯的、不甚朴素的人生观。辨味而不是充饥,变成了我们吃饭的目的。舌头代替了肠胃,作为最后或最高的裁判。不过,我们仍然把享受掩饰为需要,不说吃菜,只说吃饭,好比我们研究哲学或艺术,总说为了真和美可以利用一样。”

吃饭为了什么?一是为充饥;二是为品味。充饥是生理需要。我小的时候,曾有过一段挨饿的经历。那时肚子里没有油水,三尺肠子闲着二尺半,前胸贴后背,饿得咕咕叫,整天盼望能够吃上一顿饱饭,哪还管吃什么东西和何种滋味!为了充饥,我曾和哥哥到山上去摘柿子树叶、杨树叶,回来以后,母亲反复用清水浸泡、换洗,去掉涩味,然后和上玉米面或地瓜面,做成团子,供一家人填充肚皮。我至今记得,那种柿子树叶还有一股淡淡的香味。民间广泛流传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喝“珍珠翡翠白玉汤”的故事。朱元璋从小家境贫寒,常年食不裹腹,衣不遮体。某年天下大旱,赤地千里。朱父把他送进庙里当了和尚。一天,朱元璋外出化缘,没得收获,饥肠辘辘,眼冒金星。这时恰遇一富家喜庆,有个老厨婆见朱元璋凄惨可怜,趁主人不在,将碗盘中的残羹剩饭和青菜豆腐倒进锅里烧热,端给朱元璋。朱元璋一阵狼吞虎咽之后,舌唇之间还残留着美味余香,问老婆婆:“这是什么山珍海味?”老厨婆答道:“此乃珍珠(米饭粒)翡翠(青菜叶)白玉(豆腐块)汤是也。”朱元璋遂念念不忘。直到做了皇帝,还经常想起那位老婆婆做的美味佳肴,遂把老人家请到京城,让她再做一次“珍珠翡翠白玉汤”。老婆婆如法炮制——这时的食材已非先前可比,不用说全是特供。朱元璋吃后,觉得平淡之极,完全没有从前那般感受了。 

从充饥到品味:“中国式吃饭”的那些年

有意思的是,当人们解决了温饱之后,对于吃饭,却依然保留着饥饿时的动作习惯。我们常常看到,某些人在享受一种美味佳肴时,就像三天没吃饭一样,吃得飞快。特别是集体就餐,更是如此。哪怕这种东西并无断供之忧,食者依然争先恐后。尽管此时的肠胃,并不需要口舌超速运转、快吃多填,最好是细嚼慢咽,可以减轻消化的负担。然而食者却不管不顾,只管满足口舌之福。有时吃得多了,还容易把肠胃撑坏,肚子疼,跑厕所,甚至上医院,挂吊瓶,得不偿失。理论上说,一张嘴在五分钟之内吃两个苹果与吃一个苹果的滋味,应当是一样的——因为都在不停地咀嚼加咂摸。然而,一些人却首选吃两个而决不吃一个。而在肠胃,明明一个苹果已经够了,但它却无法阻挡嘴巴继续啃食,继续吞咽,继续给自己增加负担。肚子饱了眼不饱,于是就只好接受。

中国人有勤俭节约的美好传统,反对铺张浪费。这个传统当然应当提倡和发扬。但有时也矫枉过正。比如小孩子有剩饭的习惯,当然不好。家长往往要逼着他们把剩饭吃光,理由是不能浪费。但如果孩子确实是因吃饱了而剩下,你再逼着他们吃到肚子里,不但也是一种浪费,而且对身体有害无利。

人选择吃的东西,往往是以“好吃”为标准。只要是好吃,便要千方百计弄到嘴里尝尝。有形容说:有些人天上飞的飞机不吃,地上跑的汽车不吃,水中游的轮船不吃,除此之外,什么都吃。虽说有点夸张,但中国人好吃、会吃,却是世界闻名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吴人嗜河鲀鱼,有遇毒者,往往杀人,可为深戒。”但偏偏有人冒着生命危险去吃,据说味道“有西施乳之称,食者必不肯弃”。(《丹徒县志》)你说这个诱惑有多大! 

从充饥到品味:“中国式吃饭”的那些年

还有些东西,并不是因为多么多么好吃,而是因为自己没有吃过,就想尝上一尝。就像一个旅游景点,有人说那里多么好玩多么美,大家就一窝蜂似的投奔而去;就像一部电影,有人说真好看,于是就赶快排队买票进电影院去熬上两个钟头。上半年去了一趟新西兰,有一次中午吃饭时,餐馆上了一盘袋鼠肉,团中每个人都排队夹上几块,因为没有吃过啊。尝了之后,普遍反映不好吃——味道倒在其次,有了谈资便觉得满足。

从营养学的角度分析,应当是缺什么,补什么。但中国人往往望文生义。阳痿者就让他吃什么猪鞭狗鞭牛鞭,以为毛病出在物件上。脑子不好就吃核桃,因为核桃仁的结构与脑子相似。前几天在市场上看到一种花豆,表皮形如肾脏,全身布满红色经络花纹,卖者便称它“肾豆”,说是吃了可以补肾。对于这些,我表示怀疑。所谓缺什么补什么,应当是去吃含那种成分的食物,而不是看它长得似是而非的模样。

还有就是,国人在吃上所表现出来的狠毒和凶恶,有时令人不寒而栗。曾看到一个视频,一个长得还算人模狗样的姑娘,对着镜头,洋洋得意地抓起一只正张牙舞爪的螃蟹,就那么往嘴里塞。边吃边念叨:“好吃!”冯小刚有一篇文章叫《在餐桌上发现一个残忍无比的民族》,他以吃某菜系为例:

“开饭前先请来宾围着鱼缸笼子一通端详,分别指出自己心仪的活物,接着就有一批生猛海鲜英勇就义。处决的方式也是十分残忍,龙虾通常是被活着凌迟,肉都吃完了,头上的须子还疼得直打哆嗦。蛇一般会当众剪掉脑袋,挤出血和胆献给主宾。虾的下场有几种:赶上喜欢白灼的算它们上辈子积了德;但大多数会被扔到烧红了的石头上煎熬,美其名曰‘桑拿虾’;更有惨无人道的是活着用酒麻翻,生吞活咽,席间常能听到‘咝咝’的叫声,那是活虾发出的呻吟。”

 

从充饥到品味:“中国式吃饭”的那些年

漫画:人民网

我们一直标榜自己善良儒雅,但从冯小刚的描写来看,“也很残忍,对弱小动物犯下的罪行也是惨绝人寰、令人发指。”这样的结论虽然有些偏颇,但不能说没有道理,因为有根有据。

回到开头所说的,人类的吃饭,主要还是为了充饥和营养。现在已是饥饿无虞的时代,我们不能为了口舌之欲而做饕餮之徒,吃得狼吞虎咽,吃得丑态百出,吃成一个大腹便便的亚健康。

本文组稿、编辑:伍斌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内文图:视觉中国 东方IC

责任编辑:伍斌

图片编辑:邵竞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