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克·贝松新片《星际特工:千星之城》开场描绘了一个突破空间维度的“虚拟市场”。图为该片剧照。
近期登陆中国院线的《星际特工:千星之城》,是法国导演吕克·贝松耗时七年打造的科幻新作,据称特效每秒钟就能烧掉18万美元,特效镜头也比《阿凡达》多了700个。不过,该片在北美上映时却遭遇票房口碑双失利,影评人称:“在绚丽的技术糖衣下包裹着一个乏善可陈的内核。”
影片讲述了一对特工搭档委拉瑞恩和罗瑞林,帮助落难的外星族群重建家园的故事。用科技元素来包装一部太空冒险故事,无疑是一种讨巧的创作手法。“但任何一部优秀的科幻作品都少不了人文层面的论述和展示。”英国科幻小说家理查德·摩根的说法代表了欧美主流文坛对科幻作品的认识。科幻作品的深度来自于科幻想象的合理性和逻辑性,展现在艺术创作中,就是技术与思想的互动,科技与人文的感应。
《星际特工:千星之城》无疑是导演的一场“想象炫技”,处处可见他企图驾驭未来的野心,却也招招暴露出掩盖在技术流之下的空洞内容。尤其随着特效技术的不断进步,从前难得一见的大场面,已经不足以令观众拍案惊奇,下一步,科幻电影该拿什么出奇制胜?
一个炫耀技术的“杂货铺”
“千星之城”,顾名思义是一座恢弘壮观的太空城,也是影片故事的发生地。吕克·贝松对这座超级城市展开了天马行空的幻想。3000多个外星种族在这里和睦相处,光是通用语言就有千种,有掌管金融、开发IT的智能生物,也有负责种植、畜牧、医疗卫生的外星人,维持整个太空城的运行,他甚至写了一本百科全书向读者和观众介绍他的宏伟蓝图,然而很不幸的是,这个物种奇特、业态丰富的理想家园,似乎和故事情节是脱离的。
导演仿佛将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展示高科技上了。影片开场是一个令人啧啧称奇的虚拟市集,游客们戴上特质眼镜后就能看到琳琅满目的虚拟商品,宛如全息技术应用的“超级版”。在这个场景里,男主角委拉瑞恩穿越了四层空间维度,精彩的动作戏无疑营造了小高潮,然而其中“应用”到的、代表七个世纪后技术水平的“基因代码实名认证”“跨空间武器”等充满巧思的设计,却在之后的情节中石沉大海,渺无音讯。外星“珍珠人”所豢养的转化兽,拥有批量复制宇宙能量的能力,不过这个可爱的外星生物却没有自我意识,仅仅停留在道具的功能上。为了让观众知道自己想象的“千星之城”是那么伟大,不仅可以通天入地,中间还有深海地带,整整用了十五分钟完成了“深海探险”的鸡肋桥段。
当主人公进入“千星之城”后,更是如此。委拉瑞恩和罗瑞林可以在任何一个宇宙背景中完成他们的任务,“千星之城”和故事走向之间的逻辑缺乏足够的说服力。影片所呈现的科幻场景就好像一个摆满未来武器的大集市、杂货铺,“七宝楼台,炫人眼目,碎拆下来,不成片段”。
人文戏,撬动科幻题材的创作秘籍
今年正好是电影《第五元素》上映20周年,同样是这位法国导演的科幻作品,《第五元素》却在科幻电影史上留下了划时代的意义。观众至今难忘那个穿着绷带装、红头发的外星女人苏醒的一瞬间打开的神秘,难忘她纵身跃入深不见底的未来城市的紧张刺激,汽车飞驰在林立的高楼间,在她的耳边刮过猎猎声响。技术并不纯熟的上世纪90年代,吕克·贝松曾经做到的事情,在技术相当成熟的今天却缺位了。
近年来,星际旅行的主题,在科幻电影中有逐渐回潮的趋势。星际战舰和太空背景的画面纵深感极强,是这类电影的看点之一,创作者也着力于开辟波澜壮阔的星辰大海,叩问人类与生命归属的终极命题。在一次谈起科幻小说时,美国科幻作家瑞萨·沃克说,这类作品令人着迷之处,在于人们可以在异域空间里讨论现实,把现实的故事放到太空或者外星球的架空背景里,经历一番论证和试炼。20世纪60年代最有名的科幻作品《星际迷航》就是如此,借太空的背景舞台来放置、思考美国的现实问题,可谓恰如其时。
特效技术只是实现作品的基础手段。无论是太空版的“奥德赛”《星际迷航》,还是星际版的“罗马帝国”《星球大战》,抑或是充满人文情怀、以硬科幻和诗意款款着陆的《星际穿越》,纵观那些在科幻电影史上留下光辉一笔的作品,没有一部单纯地流于炫技,强烈的戏剧感和史诗感是打动人心的秘籍。或许在作品的表现上不乏一些程式化的痕迹,但它们无一不直指人类的自我认识与最终命运的思索。(文/童薇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