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艺术

“驼铃声响”: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呈现丝路艺术

不同线路的丝绸之路繁忙异常。西来东往中,既有陆上、海上之别,又有南线、中线、北线之分,它们在不同时代分别有着不同的活跃度,各领一时风骚。

不同线路的丝绸之路繁忙异常。西来东往中,既有陆上、海上之别,又有南线、中线、北线之分,它们在不同时代分别有着不同的活跃度,各领一时风骚。1月13日起,“驼铃声响——丝绸之路艺术大展”在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呈现。该展览由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策划、联合海内外60余家博物馆、文化艺术机构、学术团体,呈现陆上丝绸之路东段,从洛阳、长安到新疆这一区域丰沛的艺术样貌。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艺术”以不同方式在丝路沿途传播,生长演变,造像、壁画、书法等这些我们今天视为艺术的载体,起初有着信仰传播、寺院或墓葬装饰、法律文书等功用。历经千年雨打风吹,它们的原有功能如今大多不复存在,只留下形式之美,以文物与艺术之名供后人叹赏。

此次展览借由“序”“大地”“人间”“天空”“艺术恒久”五个篇章,呈现陆上丝绸之路东段,从洛阳、长安到新疆这一区域丰沛的艺术样貌。500余组件展品时间跨度上下4000年,涵盖绘画、雕塑、造像、器物、声音、影像、多媒体等多个门类,共同营造出立体的多维场域——丝路艺术多样,坚韧,活力。它们随着时空的变化而悄然改换着妆容,不断再生出新面貌。

新疆小河墓地毡帽


战国至南北朝时期的黄金面具


展览中许多展品为首次呈现,来自10余省市自治区、35座城市的500余件文物共同讲述丝路故事:距今约4000年的新疆小河墓地毡帽质朴神秘;战国至南北朝时期的黄金面具镶嵌着奢华的红宝石;龙门石窟擂鼓台南洞初唐“宝冠佛”重达7吨,雄浑壮丽;龙门看经寺浮雕罗汉像不仅被收入美术史教科书,被盗海外终回归的经历更是充满传奇;赶路的干饭人胡人吃饼骑驼俑描述着千年前生意人的生活艰辛……

龙门石窟擂鼓台南洞初唐“宝冠佛”


胡人吃饼骑驼俑


民生现代美术馆介绍,本次大展还特别联合哈佛大学推出《永宁绝响》多媒体特别项目;联合青海四大古寺之首、700年历史的夏琼寺共同推出《坛城沙画》特别项目;联合日本著名学府、近400年历史的龙谷大学共同推出柏孜克里克第15窟特别项目。同时,龟兹研究院首次复刻克孜尔石窟第8窟、全新呈现第38窟,以及得到了柏林东亚艺术博物馆、慕尼黑大学、挪威国家图书馆等重要学术机构支持。

展览中呈现的复刻洞窟


展览中呈现的复刻洞窟


大地:草原、沙漠、绿洲和河流被连成一体

绵延万里的亚欧大陆是人类的经典文明地带。公元前128年,张骞翻越葱岭,抵达大夏,映入他眼帘的是希腊化的地中海景观。中华、波斯、希腊、印度,人类轴心时代的经典文明开始在丝绸之路上相遇、接榫和碰撞,它们的组合与变奏注定大放异彩。从此,草原、沙漠、绿洲和河流被连成一体。 

丝绸之路蜿蜒在大地,我们的祖先就在这条道路的东端繁衍生息。不仅丝绸被贸易,它还是“小麦之路”“玉石之路”。在古代神话中,遥远的西方是众神所居的昆仑山,盛产玉石,极乐长生。现实中,广阔的亚欧大陆曾经水草丰茂,后来成为干涸贫瘠的沙漠戈壁。先民们据水成绿洲,沿水而行,踩踏出一条后人以丝绸之路概而括之的贸易之路、文化交流之路。 

展览伊始部分是闪耀的金银器:

鎏金花瓣团窠立鸟银饰件 吐蕃时期


战国对虎纹金箔带


嵌松石立凤金饰件 吐蕃时期


印有各种精美图案和纹样的丝绸服装成为古罗马贵族的最爱。人们沉迷于它的丝滑与轻薄,那时的欧洲人以为丝是结在树上的羊毛。东西互换,此传彼引,让丝绸之路构成一个相互连通相互依赖的巨大网络。 

丝,早在《诗经》的出现便是贸易的方式:“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那是距今2600年以上的美丽。亚欧大陆的另一端,西部同样对东方有着神秘的想象——遥远的东方有一个“赛里斯国”。丝绸的华丽让东西方的贵族们为之欣喜若狂,其昂贵与轻柔又让远途运输极富性价比。翼马、联珠、生命树等图形出现在丝绸制品,对鸟、对羊、对鹿结伴纷至沓来,这些不分东西的纹样极大新奇着人们的眼睛。

昌字锦 汉代 1980年若羌县楼兰古城遗址采集


红色绞缬绢 北朝 1959年屋于来克遗址出土


南北朝鸟兽栏杆锦 南北朝 1960年吐鲁番市阿斯塔那墓葬出土


丝绸之路道路艰辛漫长。马匹的驯服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时空缩短距离,狩猎扩大了范围,战争革新了方式。骆驼耐寒热,抗风沙,载力强,天然的陆上行舟成为东西方贸易的主要载体。一系列国家治理之举措及设施的建立让丝路得以平安畅通——驿站提供住宿补给,烽燧保障安全。悬泉置是河西要道上的著名驿站,这里出土的简牍详细记录了当年人们的迎来送往,膳食配给,至今让人可以遥想2000年前的车马喧嚣。

各种印牌、简牍


悬泉置亭次行封检 汉


千年前栩栩如生的人间 

丝绸之路带来了生活的改变。来自西域的音乐和舞蹈活力十足,产自帕米尔高原的青金石颜料,珍罕神秘,卓然不同。工匠们的集体劳作成就了艺术的辉煌,他们操持金属、泥土和石头,执凿为笔,切磋琢磨。汉地事死如事生、独特的墓葬艺术传统传播至西域、中亚,并借助于当地的干旱条件保留了大量物质文化遗存,让我们得以在今天得见千年前的人间生活,依然栩栩如生。 

丝绸之路是胡汉交流、文明互鉴之路。丝绸之路上中西交流的深度和广度堪称空前,异域带来相互的新奇。胡汉交融极大丰富了人们的餐桌,装点了达官贵人的园圃。奇花异草、奇珍异宝在华夏大地生根流传,器皿制作技艺发生巨大变化。社会兴起“胡风”,王公贵族流行使用金银器皿进食饮酒,胡腾舞、胡旋舞翩翩而起。 

展览的一个空间中,集中展示了体现着胡汉文化交融的各类器物。

红陶牛 北齐


三彩雁型角式杯 唐


彩绘木碗 唐 阿斯塔那墓出土


胡傅温酒铜樽 西汉


丝绸之路展现人间百态。张骞凿空西域之后,内地事死如生的墓葬艺术传统延展到遥远的西部边陲。现世生活、所思所忆、未来期许,耕稼陶渔,吟诗作画,轻歌曼舞,这些都通过墓葬这种最初并非艺术的方式得以展现。财富、风俗和艺术想象被隐藏在地下,数不清的壁画、壁画砖、棺椁线刻和明器再现了主人的来世今生。这些处于黑暗空间、常常深埋地下数米十数米的壁画和雕塑从不表现阴间和地狱,光明和幸福是永恒的向往。

图21 彩绘车马出行图壁画砖 魏晋


图22 西晋宝像彩绘砖


图23 唐代首印砖


棺木画待客图 北魏


镇墓陶俑


丝绸之路是一条文字之路,写本之路。在众多语言中,汉语的书写性异常发达。汉字以其鲜明的意象、动态的美感,不仅传书纪事,还有整合和凝聚人心之用。碑林是华夏的独特景观,拓片是文人墨客的所爱。丝绸之路检验通牒的公验、过所、公文,商人们的账本,订立的契约等,今天成为别具一格的书法艺术。

《诗经·豳风·七月》写本残片 唐


禅定消长夜诗 五代


思想、心灵、信仰、信念交流交互之路 

丝绸之路既是一条贸易之路,又是思想、心灵、信仰、信念交流交互之路。它如水流动,如天空般开放自由。 

丝绸之路汇聚着多元的信仰。儒家的《论语》被人们抄颂,西来的佛教形象混杂在道教神仙之中。祆教、景教等均留下生动异常的艺术作品。借由直观形象,以艺术之名,信仰得以广泛传播。12岁的高昌少年卜天寿趴在桌上抄写《论语·郑玄注》,抄写结束,他提笔留下“明朝是贾(假)日,早放学生归”——信仰固然重要,对于孩子来说不要拖堂早归家却更为真切。

景龙四年卜天寿抄《论语郑玄注》 唐 新疆吐鲁番博物馆藏


丝绸之路是一条佛教艺术东传之路。在竞争的驱使下,佛教艺术对形象的塑造,从反对转为借鉴并创造出各具特色的造像样式。它跋山涉水经龟兹、高昌等西域佛国,穿过河西走廊,驻足敦煌,来到大同、洛阳等国都。规模大小不一的石窟被开凿出来,或塑或刻、风格各异的造像供信众瞻拜。

唐代人物壁画残块


唐代人物壁画残块


唐代人物壁画残块


唐代人物壁画残块


丝绸之路也是一条佛教艺术汉化之路。一路向东,佛教造像也渐渐变梵为夏。在湿热的南亚,贴体乃至湿身的佛衣取代了厚重的罗马长袍。在龙门,高目深鼻难以寻觅,士大夫的褒衣博带取代了袒肩的袈裟。麦积山等地造像,柔和的微笑传递出宁静与永恒。

看经寺浮雕罗汉像 唐 龙门石窟研究院藏


彩绘石雕菩萨立像 北齐至隋


物换星移,沧海桑田。如今创造丝绸之路物品与艺术的人们、所在的环境早已远去,昔时人们俯仰大地星空的感受却借由艺术而长存。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