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文化

从里下河探讨“文学与新山乡巨变”

“里下河”不是一条河,她是由四条水系构成的一个地域,其地理范围西接里运河,东牵串场河,北靠苏北灌溉总渠,南达老通扬运河。

“里下河”不是一条河,她是由四条水系构成的一个地域,其地理范围西接里运河,东牵串场河,北靠苏北灌溉总渠,南达老通扬运河。

里下河水乡 IC资料图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江苏高邮籍作家汪曾祺以小说《受戒》《大淖记事》复出文坛。在随后的几十年间,在高邮邻县包括泰州的兴化、扬州的宝应,盐城的盐都、东台、建湖和南通的海安等地一大批生于里下河、长于里下河的作家,比如毕飞宇、曹文轩、夏坚勇、王干、吴义勤、鲁敏等,形成“里下河作家群”,引起文学界的广泛关注。

研讨会嘉宾合影


1月13日,第十一届全国里下河文学研讨会在江苏泰州举行,江苏省作协副主席丁捷主持。研讨会主要分两个议题,分别是“里下河文学与新山乡巨变”“青年批评家与里下河文学”。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徐可表示,里下河有着浓厚的文学传统,里下河文学在现当代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南京大学资深教授丁帆看来,地域文化与中国乡土小说史有着非常深刻的联系,地域文化已成为近十年中国文学讨论的核心内容。对于地域文化中的山乡书写,他认为需要用批判现实主义的眼光,意识到巨变中不仅仅有喜剧,也有悲剧;不仅仅需要歌颂,还有很多复杂的故事和人物可以写。

苏州大学教授王尧认为,今天的“乡土”相较过去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探讨“里下河文学”,需要为地域文化和地方性问题提供新的思考和方法。“包括新山乡巨变,它不是重新建立城乡二元对立的关系,反而应该是消减这样的关系,注意到城乡之间越来越多的互相渗透和融合。”

南京大学教授张光芒从史诗品格、成长叙事、人性探索三个角度分析了新时代“里下河作家群”的长篇小说。“过去的乡土文学更多强调静,但是水乡文学强调一种流动性,这个流动性在里下河长篇小说里表现为史诗品格的不断变化、变与不变的始终存在——既想出去又带有乡愁,既面对困难但又带有乐观。这些交织的特点在里下河长篇小说中非常突出。” 

“近年'文学的地方'似乎又热闹起来。不只是文学界爱谈,大众传媒也在推波助澜。‘新南方’、‘新北京’、‘新东北’、‘新浙江’……可以预见,这种‘新+地方'的热闹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何平注意到,当下的文学批评流行在地方前加一个“新”字,“我想,在一个流动成为常态的时代,所谓的地方可能不过是‘地方的幻觉’或者‘制造的地方’。我们应该把文学放到今天的社会变革和思潮中去讨论,而不仅仅是用既有的地域文学概念去框定丰富的文学现场。”

扬州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张堂会探讨了新时代山乡巨变书写中的青年形象。他表示,写作者需要打破固有的简单的文学书写模式,在丰富鲜活的现实生活中寻找素材,并且把自身的生命体验与时代发展的经验融合在一起,“特别在长篇小说中,创作出与新山乡巨变相匹配的人物形象。”

毕飞宇


当天,还有李墨波、傅逸尘、吴佳燕、张定浩、黄德海、项静、何同彬、韩松刚、沈杏培等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批评家参与了研讨。

全国里下河文学研讨会此前已连续举办了十届,在全国文学界产生了影响。中国作协副主席、江苏省作协主席毕飞宇希望,各界给予那些一直在里下河生活、写作的写作者更多的关注,期待里下河诞生更多更好的文学作品。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