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滩美术馆(RAM)以“复杂地理”为主题开启一系列研究与艺术项目(包含展览、公共项目和出版物)前天对外展出,该项目呈现了福开森、爱诗客等与外滩美术馆所处历史建筑及与中国艺术的关系,邀请艺术家、作者、音乐人、表演者和本地艺术社群重新构想美术馆所在历史中的亚洲文会(R.A.S.)建筑的历史功能。
如果回到在1930年代,现在外滩美术馆所在的建筑二楼曾是报告厅、三楼是图书馆、四楼和五楼是博物馆空间。而在90多年后的今天,这些空间成为呈现历史叙事以及背景的展览项目,主办方希望以此重新发掘历史档案和集体记忆。
上海外滩美术馆建筑外观。美术馆位于一栋始建于1932年的装饰艺术风格的历史保护建筑,该建筑曾为亚洲文会而建。
历史上的亚洲文会大楼图片,在外滩美术馆3楼以幻灯片的形式播放。
澎湃新闻获悉,该展的第一季研究项目以“复杂地理:中国杂志”为名,取自1923年上海出版的《中国杂志》(原名《中国科学美术杂志》,The China Journal of Science & Arts)。该杂志由博物学家苏阿德(又名“苏柯仁”)和汉学家福开森创办,与亚洲文会的特定场地遗产密切相关,也是上海外滩美术馆自身建筑遗产历史故事的基石。
“覆写上海:重构20世纪初的亚洲文会图书馆”展览现场
据悉,上海外滩美术馆的建筑建于1933年,是中国第一座专为博物馆而造的建筑。它最初是为1857年由英国和美国侨民建立的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设计的。该协会致力于通过考察、期刊出版、图书馆和博物馆建设对中国及其周边地区的知识进行学术探索和传播,为春季项目的展开叙述提供了丰富的背景。
上海外滩美术馆“胡昀:远山”展览现场
历史上的亚洲文会大楼图片,在外滩美术馆3楼以幻灯片的形式播放。
从建筑出发,关注近代中国
对于该艺术项目,美术馆设计了一条特别的东线,先楼梯到2楼,在1933年设立的“伍连德讲堂”中,在回溯历史的基础上将当年的讲台改造为一个上海剧场——“讲——堂”,美术馆展厅转化为全年开放的活动场所,模糊了展览、剧院、公共学习空间等的场域的界限,这也将是一个多面向的持续性项目。
历史上的亚洲文会大楼图片,在外滩美术馆3楼以幻灯片的形式播放。
在没有讲座或表演时,这个空间展示着由居住在柏林的新加坡艺术家黄汉明全新的委约创作《上海科幻戏曲的舞台布景设计》的装置作品,当作为“时间艺术”的讲座或表演进行时,这件作品成为空间场景,且艺术家每个月均会组合一个全新“场景”来配合发生在现场的多类型活动。
位于美术馆二楼,“讲———堂”项目中黄汉明的装置作品《上海科幻戏曲的舞台布景设计》
据介绍,“讲——堂”项目从文化理论家弗雷德·莫滕(Fred Moten)和学者斯特凡诺·哈尼(Stefano Harney)的观点中汲取灵感,将“学习”重新定义为一种集体、多样的活动,蕴含着对话、运动和经验的共享,都在“推想实践”的概念下融合。这种方法希望培育一种敢于挑战和扩展传统机构定式的集体思维模式。参与其中的艺术家包括菠萝核、郑可、董龙跃、梁子涵、向在荣、王莫之、陈玺安等。
在走过带着科幻感的“舞台布景”后,展览在动线安排上,经由电梯将观众带到5楼,直接走进“胡昀:远山”,这也是胡昀的首个中国的美术馆个展,介入点亦是外滩美术馆所处的建筑。艺术家在跨越三层楼(美术馆4、5、6层)的空间介入中交织个人叙事、历史事件和自然元素多条线索。
上海外滩美术馆“胡昀:远山”展览现场,博物柜出现在1930年代博物馆的相同位置,后为涉及印度测量员黑兹拉特-阿里的作品。
在较为明显的“自然历史博物馆”线索中,艺术家的创作以研究为基础,着重关注殖民史与近代中国史,其中雉鸡元素贯穿多件作品,并在与1930年代相同位置构建出一个博物柜,连接建筑的过去和现在,也连接艺术家的早期作品和最新的委约装置。
历史上的亚洲文会大楼图片,在外滩美术馆3楼以幻灯片的形式播放。
历史上的亚洲文会大楼图片,在外滩美术馆3楼以幻灯片的形式播放。
展览另一条线索为“远征探险”。艺术家从2013年开始寻找一些早期从南亚以及东南亚来到中国的非本土人士,其中恰巧包括与亚洲文会上海博物院有所关联的外来者,通过挖掘探险队、博物学家和传教士留下的历史特质碎片,牵连出一系列交错于陕甘地区的多重历史叙事和复杂地理。其中《无往之路》(2017)、《无题》(2016)源于胡昀对1908年由美国艺术收藏家、慈善家,胜家缝纫机产业继承人罗伯特:斯特林-克拉克(Robert Sterling Clark)组织探险队前往中国西北省份进行考察与研究。当时克拉克雇用了后来成为亚洲文会上海博物院馆长的苏阿德(Arthur de Carle Sowerby,又名苏柯仁)作为随行博物学家,并与他合作出版了《穿越陕甘:1908-1909年克拉克考察队华北行纪》一书。
“覆写上海”展览,苏阿德在中国西北省份考察的照片与文献与胡昀作品呼应。
这场雄心勃勃的探险是对中国自然地理风貌和物种人文历史的考察,但随着同行印度测量员黑兹拉特-阿里(Hazrat Ali)中途离奇死亡,考察被迫中止。胡昀在重读《穿越陕甘》时,发现了一张阿里在出发前骑于马上的老照片。
上海外滩美术馆“胡昀:远山”展览现场,《无往之路》(2017)
他模仿阿里的着装与旧照中的姿势跨上古董马鞍,用早期流行于全球探险的双镜头摄影技术复刻了这一个体命运的转折时刻。这组摄影与对视的测量脚架一起构成了装置作品《无往之路》(2017)。脚架上出现的四组双镜头相片来自胡昀收藏的全球风俗照。而出现在照片中的马鞍被置于一叠瑜伽垫上悬吊在展厅中央,暗示着这场探险的终点。
关于“穿越陕甘”的旅程,还涉及艺术家的祖父,这也构成了展览有关“无名”的线索,艺术家也在对各种历史片断进行重访的持续过程,同时以此反观自照。
上海外滩美术馆“胡昀:远山”展览现场,《残片》(2024)
重构20世纪初的亚洲文会图书馆
如果对“远山”中涉及的人物尚无概念,美术馆3楼原本亚洲文会图书馆空间,以“覆写上海”为名,以文献的形式重构20世纪初的亚洲文会图书馆,聚焦皇家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R.A.S.)及文会二十世纪初在上海的数位重要人物,其中既有声名显赫的苏阿德(博物学家、上海博物院馆长)和福开森(John Calvin Ferguson,汉学家、艺术收藏家),亦有相对来说较少为大众所知的爱诗客(Florence Ayscough,亚洲文会荣誉图书管理员)、伍连德(WuLien-teh,医生、慈善家)、标本制作师唐氏家族(Tang family)以及艺术收藏家罗伯特·斯特林·克拉克(即苏阿德穿越华北考察之旅的出资人)。
外滩美术馆3楼“覆写上海”入口
历史上的亚洲文会大楼图片,在外滩美术馆3楼以幻灯片的形式播放。
以加拿大裔美国籍的福开森为例,他曾在中国生活长达56年,先后从事传教、政府顾问、汉学研究、艺术研究和收藏、教育等工作。他精通中文,擅通金石学,与国内政界、学界、收藏界联系紧密,同时深度参与亚洲文会各项工作(1896-1940年间为亚洲文会会员;1911-1912年任亚洲文会主席),这些让他得以积累大量知识和资源,奠定其“中国通”的声誉,尤其在艺术和文化领域。
“覆写上海”部分,福开森所著中国古代文化系列。
福开森旅居美国期间曾充当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艺术品买手,促成该博物馆首次购入中国绘画。1918年,福开森受邀在芝加哥艺术学院做了关于中国艺术的系列演讲,标志着其事业的项点。1923年,福开森开始担任《中国杂志》副主编,他在艺术方面的造诣和卓越的经济头脑与苏阿德对科学的热忱但缺乏赞助的现况相辅相成。
“覆写上海”部分,苏阿德的老照片与《中国艺术中的自然元素》(苏阿德著作、1940年出版)、《中国杂志》等。
福开森发表过400余篇文章,试图以其中西结合的“中国艺术”观念为当时西方对中国艺术的理解提供另一种思路和方法论,打破此前由日本鉴赏传统和“东方主义”主导的局面。
福开森,《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中国绘画特别展画册》,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1914年,展出为翻印本。
在这一部分中,包含了大量当时出版的关于中国文化和艺术的书籍,让当下的观众得以看到近百年前的一手资料。这些资料梳理得益于亚洲文会除了传播西方知识,还主要对以中国为主的亚洲文化和自然进行记录、分类和展示。在对于文献的阅读中,观众可以逐渐了解伍连德除了是建造亚洲文会大楼最大的私人赞助者,也是推动公共卫生现代化建设和促进跨文化交流的先驱;爱诗客与福开森曾共同组织艺术展,在20世纪初中国现代艺术家以及作品走向世界舞台的过程中发挥着前瞻性作用。
展览现场,左:伍连德在北京,1930年;右:伍连德位于今上海江苏路的故居,约1930年代
展览现场,左:上海公共租界的霍乱普及活动,1932年;右:伍连德设计的分餐制餐台,1915年
“覆写上海”展览现场,图为爱诗客关于中国女性的著作等。
爱诗客在圣安德鲁斯的画室内,约1930年代。摘自宓亨利:《无与伦比的她:爱诗客赞辞和其他纪念文集》,芝加哥:私人出版,1946年。
但这一展厅并非是材料和历史的呈现,主办方更希望通过文献研究及对文献的构建和解读进行批判性思考。除了展出一手文献资料外,还特别呈现了艺术家张如怡为回应该项目所创作的特定场地介入作品,以及摄影师陈荣辉以曾经的文会下落不明的视觉档案为灵感所创作的一系列幻灯片。陈荣辉作品《上海碎片》以摄影为媒,重构亚洲文会早前收藏的1052张玻璃幻灯片和3354张老照片,让遗失的藏品“重见天日”。
陈荣辉,《上海碎片》,2024,双屏彩色幻灯片,160片,尺寸可变 ,由上海外滩美术馆委约创作,由艺术家提供
张如怡通过挖掘物理和隐喻层面的建筑内涵,呈现又一幅复杂的覆写。她用最常见的白色瓷砖装点立柱,让人联想到个人化的私密空间,从而模糊内与外的界限。其标志性的空间语言将图书馆营造为一个空间导管,多件点缀其间的作品将建筑碎石和自然掉落的仙人掌刺并置,构成对建筑和自然历史残迹的凄美意象。在《现代化石(管道)-4》中,历史如同水管中流动却不可见的水,随时间流逝干涸。有时却有在文献边探出一角,展开新的想象。
展览现场,前为张如怡作品之一。
历史上的亚洲文会大楼图片,在外滩美术馆3楼以幻灯片的形式播放。
展览将持续至8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