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论坛“铁西区的故事”开始还有15分钟,复旦大学光华西主楼的1001会议室已经满满当当。教室左右两侧的门都被站着的同学死死堵住,里面抢到座位的同学则“寸步难行”。显然,大家对接下来的对话非常期待。
近年,被称为“铁西三剑客”的双雪涛、班宇、郑执成为文坛焦点,《平原上的摩西》《漫长的季节》《胆小鬼》等东北影视作品也引发热议,甚至于讨论本身都变成了一种潮流。
东北叙事何以火热?东北发生过什么,跟当下的关系又是什么?如果今天的东北成为了一个比喻,我们到底是用什么比喻什么?3月23日下午,王安忆、贾行家、谢雯、张新颖、黄平、方岩、战玉冰、李昌懋、金理等作家、学者就这些问题展开了一场激烈又精彩的对话。
因为时间冲突,双雪涛、班宇、郑执没能来到论坛现场,但在场的讨论者里,贾行家、谢雯、黄平、战玉冰、李昌懋都来自东北。
《平原上的摩西》《漫长的季节》《胆小鬼》影视剧海报
“今天我特别感谢小说这个行当,否则很多故事就没有人诉说,也没有人知道。因为有了那么多叙事者,我们才知道那里发生的种种变化。”作家、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安忆说,“我很高兴今天这么多同学来听我们这个论坛。为什么我喜欢现当代文学,因为它和我们的现实生活一直有一种紧张的关系,无论是娱乐化也好,是严肃反映也好,这种紧张关系对于我们年轻的同学来讲是一个很重要的经验。”
“可能你们过了很多年以后,会想起我们今天的讨论。”
王安忆
成为显学的“东北”
在家附近的书店,有一天王安忆发现了一个很大的专柜,上面写着五个字——“遥远的东北”。
“你想,上海要去遥望东北,东北已经变成了多么热门的话题,它成为了一种显学。但我总觉得,里面还有些东西是在今天的热议里被忽略的。”
在这两年“东北”爆火之前,王安忆已注意到双雪涛、班宇、贾行家等一批东北写作者,那时“东北”还是一个比较边缘和清冷的话题。她读贾行家的《尘土》,读双雪涛的《跷跷板》,感觉他们的写作里充满了两件事,一个是寒冷,一个是大量的死亡。于是她很想知道:这个地方,到底发生了什么?
“我们目前的文学生态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概念出现得特别快。不像我们1980年代之后,是先有事实,再有概念。我们现在不断地繁殖概念,但事实并不清楚,这是我想开这次论坛的第一个动机吧。”
第二个动机在于,她看到一个生活相对贫瘠的地方生出了那么多虚构的故事。“这些故事其实都和他们的人生有关系,不是我们用现代主义所想象的一种形而上。我对东北的叙事语言也感兴趣,二人转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惑,但大家都认可东北话是我们的主流叙事语言。 所以我希望能有一个面对面的机会,和东北的作家,或者说东北的生活,有一个近距离的接触。”
之所以选择以“铁西区”为题,王安忆是想让讨论聚焦于一个大工业退却之后的过程。“1949年以后中国城市是作为生产型城市进行再建设,唯有上海保留了一点消费型城市的痕迹,但在外围的杨浦也是大工业,这一片往往是被忽略的。很多事情过去了,就像从来没有发生过。命运被谁选择的?是被动选择还是主动选择?这些都是我好奇的。”
《平原上的摩西》《冬泳》《生吞》书封
“我们现在谈论东北,会先从铁西出发。有时双雪涛、班宇、郑执这三个80后还被称为 ‘铁西三剑客’,不过真正成长于铁西区的只有班宇一人。”往时间线上追溯,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助理教授谢雯发现东北书写还有一条跨世代的脉络:比如草明的《火车头》《乘风破浪》等早期工业小说写作;50、60后的工厂文学,包括赵雁的《红昼》、高满堂的《大工匠》、王延才的《厂魂》、李铁的《乔师傅的手艺》《合同制老总》、津子围的《上班》等;70后东北书写里则有赵松的《抚顺故事集》、鬼金的《灵魂拍手做歌》、潘一掷的《子弟》、贾行家的《尘土》《潦草》。近年,东北还冒出了90后新人杨知寒。
《潦草》《抚顺故事集》书封
“如果你来自一个头皮发麻的时代”
贾行家1997年第一次从哈尔滨来上海,当时他在机场打车,碰上了一位很儒雅的上海司机师傅,说上海人这几天晚上不太出门了,因为刚刚发生一起抢劫杀人案。那时的贾行家还是一个高中生,他用一种奇怪的自豪语气和师傅说:“这种事在我们哈尔滨每个礼拜都有。要是到了腊月,那就是天天都有!”
他一直奇怪,当时自己为什么要在上海这个安定富足的都市面前为自己命运中的混乱叫好。“后来我想,除了少年人常见的愚蠢,我好像也自以为那算是一种见识。这种见识,能够平衡车窗外发达的都市景观给我带来的困惑。我急需回到我的那个世界,虽然那个世界,每个人都活得像是一个幸存者。”贾行家说,当时上海一个包间的价格,可以在东北的一个小镇上买下一条人命。
“如果你来自一个头皮发麻的时代,你就想要一个解释,好让你在这个世界继续活下去。”他感叹,“是生活在目睹我们,但是假如生活从来就没有来过,或者它来过,又把我们非常恐慌地交出去,我们就找不到能够解释自己的那些记忆中的现实。”
后来贾行家的第一份工作是哈尔滨一个公安分局的民警。他守着一个深绿色的铁皮柜,那里有大量的凶案卷宗。“我不知道虚构这一人类最古老的事情的要义是什么。但是我想,如果我们讲故事的人没有用自己的感知进入到那个黑箱子,在已有的讲述之外再建立讲述,那么故事的疆域就没法形成,我们也就没有权利再使用这些对象。虚构和被虚构的界限,对刑警很重要,但是对讲故事的人来说,其实没那么重要。等到石头沉到水里很久以后,讲故事的人往往才会开口说话。”
贾行家
“看脉络,不仅是《漫长的季节》,整个‘东北文艺复兴’里的小说、影视剧,很大特色都是以某种犯罪的叙事形式讲述一个严肃文学和时代记忆的问题。”复旦大学中文系青年副研究员战玉冰也是哈尔滨人。从冷硬派、黑色电影、东北犯罪叙事之间的形式关联出发,他认为《漫长的季节》以更多细节致敬了雷蒙德·钱德勒的长篇小说《漫长的告别》。“犯罪叙事不只是追溯一个具体案件的真相,更是试图追溯一个历史的真相。”
作为一种舞台表演性的他者
“我所理解的东北性的根源,永远作为一种舞台表演性的他者。”
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博士后李昌懋来自沈阳,他的一句话让现场气氛“极速升温”。他以大众理解的东北话、东北图像为例,指出错位的东北认知真实地妨害了人们对于东北的书写和研究,“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如何避免让我们所有的话语,所有的书写,所有的分析都沦为一种表演。”
他说,比如今天人们熟知的“东北话”,其实不是任何一个东北地区日常使用的方言,而是来自于多年小品舞台的再包装,它与普通话的区隔不是语言学上的区隔,而是语言社会学上的区隔。又比如在大众想象里,铁西区由衰败的工业图景拼贴而成,但事实上今天的铁西区已经成为一个彻底的消费空间,而不是工业空间。
“很多作品都在告诉我们‘向前看,别回头’,仿佛在说今天我们可以告别1990年代,体面地跟大家讲述过去的辛酸。但我们不能通过承认过去来回避今天的问题。真正持续敞开的伤口,是当下的伤口。”李昌懋说。
“很感谢李老师的分析,这是我们真正在渴望的回应。”贾行家随后做了二次回应,“过去,很多人在缺少回应的世界里做着激烈的事情。如果有人能给你这样的回应,我想表演也不是坏事。”
在他看来,文学往往要回到个体的充满偏见的视角,但偏见依然有价值。“在文学里,只有个体的人不说所谓的公道话,因为这个世界上的公道话太多了。今天的年轻人爱讲‘情绪价值’,但情绪没有价值,都是刻板的没有差异的东西,只有组织到自己的故事里,有了情感,那才有价值,才值得被书写。”
面对东北,虚构何为?
在《思南文学选刊》副主编方岩看来,现当代文学研究的魅力在于它与中国的现代性发展进程有着很强的互动关系,但当下的写作似乎越来越封闭。“我们提出了很多新的概念,但这些‘新’就像《漫长的季节》里的那句‘往前看,别回头’,切割感太强烈了。”
在他的观察里,新东北叙事里有一个倾向,就是将东北历史传奇化、故事化。相比王兵执导的纪录电影《铁西区》,虚构在面对相同历史时段时呈现出很大差别。“当我们通过非虚构反省虚构,会发现很多复杂的经济问题、政治问题在虚构作品里变成了简单的道德问题。同时借助媒体,东北在某种程度上被娱乐化了,工厂太干净,街道太整齐,人物太过乐观地说出那句‘往前看,别回头’。”
纪录电影《铁西区》
“我不认为一些尺度上的问题需要由导演承担。”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黄平回应道,“如果说东北是一个比喻,这个比喻并不是讲给东北人,而是讲给比如上海等其他城市的朋友听。就像很多朋友以为东北就是大红大绿,但这一图案印染最早源于上海印染厂,是上海发明的‘东北’。”
黄平还表示,东北故事也许无法提供一些解放性的力量,但能提供一种解脱性的力量。以自身经历来说,作为一个东北人,他已在上海生活了15年。“我需要扮演一个都市人,需要表演自己更喜欢听歌剧而不是听二人转。但是写了相关文章之后,我解脱了出来,我发现中心和边缘其实是一种幻象,东北并不比上海落后,纽约也不比上海先进。上海朋友也不必在移民纽约后扮演纽约客。走出这种等级结构,不要做任何人,做自己就好了。
“文学提供了日常生活的‘更稠密’版本,扩展了日常生活,促使我们看到构思和组织生活的其他方式。文学的多样性和多重解读能力会产生模糊性,这也是我们求助于文学的部分原因。”谢雯表示,“对于文学学者来说,文学叙事能提供高度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多重性。作为社会科学领域的学者和读者,我们期待文学来打破和扩展我们的理解。”
“铁西区的故事”论坛现场
在论坛最后,王安忆感触很多。在她看来,《漫长的季节》里那句“往前看,别回头”其实并不乐观,相反,那个场景让人非常难过。
“我是上海人,在很长时间里,别人对上海人的表扬是‘你不像个上海人’,但我们也都接受了。今天大家把东北的故事传奇化、娱乐化,这是事实。但我总觉得这比没有人理睬好。这个时代的天地很广阔,把声音说得响一点,至少说明还有人关心,这不完全是一个消极的事情。”
本次论坛由复旦大学中文系、复旦大学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与批评研究中心主办。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金理说,在论坛海报设计中,底部有一排观众席,整体呈现为一个取景框。“我们选用这张海报,恰恰没有抹掉人为观看的痕迹。它似乎也在召唤我们思考:作为东北的观众,我们的位置在哪里?我们是导演还是演员?我们能不能去到后台,看得更清楚一些?”
“铁西区的故事”论坛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