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阿祥,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六朝博物馆馆长,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副会长,江苏省六朝史研究会会长,“百家讲坛·国号”主讲人。出版专著与各类大小册子40多种,发表论文与长短消闲文字400余篇。因历桐城、上海、南京三地,习历史、地理、文学三科,喜烟酒茶书,养猫狗龟鱼,故以“三栖四喜”为斋号。
China,从何而来?
说起我们祖国的他称,也就是外国人对中国的称呼,最为人熟悉的应该就是英语中的China了。各种《英汉词典》里的解释基本都是:China,名词,中国;形容词,中国的,中国产的。而各种《汉英词典》里的解释大体都是:中国,China。
除了英语中的China 外,其他多种西方语言中,也都有类似的称呼,如清末著名外交家薛福成在他的《出使日记》中就说(括注为笔者所加):“欧洲各国,其称中国之名,英曰采依纳(China),法曰细纳(Chine),义(意)曰期纳(Cina),德曰赫依纳(China),腊丁(拉丁)之名则曰西奈(Cinae)。”现在的学者们则认为,这个系统的称呼,最早见于古印度的梵文,最早的拼法是Cina,其他的拼法都是从Cina衍生出来的。
那么,梵文Cina 从何而来呢?对此,300 多年来,中外学者作过许多的研究,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观点,这些观点又大致可以归纳为三类:
第一类观点认为,Cina 来自中国古代的某个国家或地区。比如先秦时代位于今云南东部的滇国,或者南方的楚国,或者西方的秦国,以及西汉时代位于今越南中部的日南郡。这四种观点的核心证据是:在当时中国与印度的交往中,这些国家或地区拥有重要的地位或者是最关键的中转站,所以成为印度人眼中的中国象征,印度也因此有了起源于这些国家名称或者地区名称的Cina 名称。
第二类观点认为,Cina 来自中国古代的某个民族。比如藏北高原以及新疆西部、阿富汗东北部一带的古代民族,或者南方的苗族,或者西部高原的羌族。这三种观点的论据是:印度古代典籍里称呼这些民族或者他们居住的地方为“Cina”。
第三类观点认为,Cina 来自中国古代的某种特产。比如丝、缯,丝与缯都是古汉语中对丝织品的总称;或者绮,绮是丝织品中织法最为精致、花式非常繁复的一种织物;又或者瓷。这四种观点的基本思路是:这些特产输入印度后,为印度人民所喜爱,甚至感到疑惑不解,怎么会有这么好的东西?这么好的东西是怎么做出来的?也正是在这样的喜爱与疑惑中,他们把输出国即古代中国称为Cina。
以上我们提到了11 种观点,也许还有我不知道的观点。这些观点之间,讨论得或者说争辩得不亦乐乎,但遗憾的是,至今仍然没有得出一种各方都能接受的定论。当然,占据优势的观点还是有的,那就是秦国说。
意大利传教士卫匡国画像
认为Cina、China 来源于Cin、Chin( 秦) 的秦国说, 最早是在1655年的时候由意大利传教士马梯尼(M.Martini,汉名卫匡国)在《中国新舆图》中提出的;100多年来,又经过法国学者鲍梯(M.Pauthier)与伯希和(P.Pelliot)、英国学者贾儿斯(Giles)、中国学者岑仲勉与张星烺等等的补充与论证,终于成为目前中外学术界中最为流行的一种说法。
那么秦国说具体又是怎么说的呢?
首先,从起源上看,这种说法认为:自从公元前9世纪周孝王封非子建立“秦”这个小国以后,历经艰难,到了200多年以后的秦穆公时代(公元前659年- 公元前621年),秦国已经强大起来,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拥有西部半壁江山,而其威名远播,导致了“西方民族只知有秦,不知有周”的结果,于是域外称中国为“Cina”,也就是秦。Cina 中的Cin,是秦的对音,a 是后缀,代表土地、国土的意思。至于Cina 最早见于印度梵文的原因,又与印度在早期中外交往以及国际关系中的地位有关。印度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文化灿烂,经济发达,印中之间的最早交往不仅包括了印度与中国西部大国秦国的交往,而且早在公元前4 世纪至公元前3 世纪,印度就已与中亚各国以及埃及、希腊、罗马等国存在着相当活跃的贸易关系和其他方面的交往。这样,其他域外国家关于中国的知识以及关于中国的Cina 称谓,也就通过印度,再次传播到了这些国家与地区。如此我们就能解释,为什么Cina 称谓出现的时间,以印度的梵文最为古老,早在公元前4 世纪就出现了;为什么其他语文中的一系列相关称谓,都与梵文的Cina 极为近似,也就是说,都是梵文Cina 的对音,其间只存在着细微的差别。
其次,从沿用上看,虽然Cina、China 系列的称谓是来源于秦国的,但必须强调的是:这个系列的称谓在域外之所以能够延续下来,关键还在秦朝,也就是秦国平灭六国之后所建立的秦朝。我们知道,相对于历时600多年的秦国,起自公元前221年、亡于公元前206年的秦朝,历时只有15年,可谓中国历史上国运最为短促的统一王朝之一,但是,匆匆而逝的秦朝,肯定又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为广泛深远的统一王朝,诚如美国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J.K.Fairbank)、赖肖尔(E.Reischauer)在《中国:传统与变革》一书中所指出的:
秦始皇根本不能建立一个传之万世的王朝,但他所建立的帝国制度虽偶有间断却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被证明是世界上最持久的政治制度。秦始皇在中国历史上大多数时期被当作暴君遭到责备,但今天的中国学者很正确地把他看作是统一国家的建立者。秦的名称“Chin”很恰当地成为中国在西方文字中的名称“China”的来源。
秦始皇嬴政画像
也就是说,秦始皇帝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疆域辽阔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空前强大的统一国家,开创了中国历史的崭新局面,并为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国历代王朝奠定了基础,于是,这又导致了在外国人的眼里,哪怕秦朝灭亡了,“秦”也就是China 一类的称谓,仍然继续被视为中国国家的象征,并一直沿用到了今天。而从Chinese也就是“中国人”,来源于China 也就是“秦”来说,起码在称呼上,我们现代全体的中国人又是“秦人”。那么,作为“秦人”,我们当然应该知道作为China 来源的“秦”国号到底是什么意思。
牧草与战马
关于“秦国”号的来源与取义,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
第一,“秦”字的本义是什么?关于这个问题,后世有两种有趣的“拆字说”。一种拆法说秦是“三人持禾”,就是三个人的手里拿着禾苗,这种拆法,有点靠近秦国号来源取义的真相。另外一种拆法,说秦是由“春”字字头、“秋”字偏旁合成的,寓意春秋循环,这倒是与秦始皇帝嬴政的愿望,“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史记·秦始皇本纪》)显得相当吻合;只是这种拆法,明显是牵强附会,而且谁不知道秦朝匆匆、只有15年的寿命呢?其实讨论“秦”字的本义,我们还是得从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说起。在《说文解字》中,“秦”字的解释之一是“禾名”,这是说“秦”是一种禾的名称。而且“秦”字排在《说文解字》的禾部,禾是表意的符号。我们再来看看“秦”字本来的写法。下面是从早到晚的四种字体,即商朝甲骨文、西周金文、秦国大篆、秦朝小篆的“秦”字:
其中大篆、小篆的上部以及小篆的下部已经变形,所以我们分析一下甲骨文、金文的“秦”字本形。在甲骨文、金文中,“秦”字下部并列的两个禾字(秝),好像密植丛生的禾苗;上部中间好像宝葫芦一样的字符,表示朝天生长的禾穗;上部左右好像爪子的一对字符,表示用双手收获。简单些说,通过《说文解字》与古文字形,我们知道了秦字的本义是禾,而且是一种密植丛生、禾穗朝天的禾。
第二,“秦”这种禾的真身是什么呢?现代学者雒江生经过长期的实地考察,在《秦国名考》一文中指出,秦就是民间叫做草谷、毛谷的禾本科优质牧草猫尾谷,现在的正式名称叫猫尾草。这种牧草,习惯冷凉湿润的气候,高约1米左右,生长年限一般在6年到7年,也有长达10年到15年的。亩产量以青草算,在1600公斤到2500公斤左右。种植的方式与用途是,撒下种子,不间苗,也不锄草,让它密植丛生,等到秋天成熟后,收割回来,铡成草节,喂养牲畜;或者晒干储存,牲畜吃不上青草的时候,再铡碎饲养牲畜过冬。骡和马最喜欢吃这种牧草,羊不能多吃,吃多了容易引起羊的食欲衰退。由于这种牧草的穗子朝天生长、细细长长的样子,好像翘起的猫尾巴,所以叫猫尾草。今天,猫尾草在中国西北、东北、华北地区还有种植,尤其以甘肃天水一带的猫尾草产量高、品质优。简而言之,“秦”的真身竟然是喂骡子喂马的一种草料!
禾本科优质牧草猫尾草
第三,作为草料的“秦”,怎么变成了作为国号的“秦”呢?原来,这和秦人立国的历史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知道,秦人立国是始于非子的。据西汉司马迁的《史记·秦本纪》记载:非子住在犬丘(今甘肃天水市与礼县一带),特别善于养马。周孝王听说以后,就把非子招来,让他在汧渭之间(今陕西宝鸡市一带)专门为周王室养马。非子不负所望,果然将周王室的马匹养得膘肥体壮,繁育率也很高。于是非子得到了周孝王的赏识,获得了周孝王的分封,在汧渭之间建起了一个附庸小国(确切地点当在今陕西宝鸡市东千河、渭水交会处)。这个附庸小国,就是秦国最初的政治实体,建立的时间是在周孝王时期,大致相当于公元前891年到公元前886年之间,而国号就叫“秦”。为什么叫“秦”呢?就是因为“秦”这种牧草。“秦”这种牧草,也就是现在的猫尾草,在今天看来,不过就是种饲料作物,可谓微不足道;但在近3000年以前,在非子种植它的时代,事情就不那么简单了。在那个时代,“秦”是种了不起的饲料作物,非子正是利用天水、宝鸡一带优越的自然条件,大量种植这种牧草,才使他的养马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并因此获得了周天子的嘉奖。可以肯定地说,如果不是饲料问题解决得好,即使“非子们”有超人的饲养技术,要使马匹膘肥体壮、剽悍强健、大量繁殖,恐怕也是难以做到的。换句话说,周天子脚下地位卑微的“弼马温”非子,正是靠着种“秦”养马,才不可思议地改变了身份,成为周天子分封的附庸小国的开国者,而为了标志这立国的根本,为了纪念这份难得的荣耀,非子就把国号叫做“秦”了。
通过上面的讨论,我们知道后来拥有虎狼之师的诸侯大国秦国、取代周朝的统一王朝秦朝,最初竟是个附庸小国,而这个附庸小国的国号“秦”字,也是中国称为China 的源头“秦”字,最初竟然是种牧草的名称!其实这样的情形,如果我们放眼世界,并不少见。比如在世界各地不同的语言中,巴西的本意是“红木”,喀麦隆的本意是“大龙虾”,马里的本意是“河马”,西班牙的本意是“野兔”,文莱的本意是“芒果”,列支敦士登的本意是“发亮的石头”。可见用物产命名国号,本来就是常见现象,按照地名学术语,这还叫特征命名法呢。具体到非子的小国,因为“秦”这种牧草是他建国的由来与立国的基础,所以就把国号叫做“秦”了。
说到这里,我们还需要特别说说“秦人”与马的历史,毕竟“秦”是喂马的草料,而我们大家都是Chinese,也就是“秦人”。
首先,秦国以前的秦人历史,那是马的成长历史。秦人自认的祖先是伯益,伯益曾经担任过大禹治水的助手,后来为大禹的儿子启所杀。在帮助大禹治水之前,伯益担任过舜帝的虞官,就是林业部、牧业部大臣,他善于“养育草木鸟兽”(《汉书·地理志》),擅长驯服与繁育马匹。这个部族还是驾驭马车的高手,比如非子的祖先费昌、孟戏、中衍都是商王的车夫,造父则是“西游昆仑山、拜会西王母”的周穆王的车夫,造父驾驭的八匹骏马拉的马车,能在高山峡谷中飞驰。换言之,伯益、非子的这个部族,本来就是中国西部的游牧民族,他们驯马、养马、驾马的本领,远远超过善于种田的农业民族周族。
西安临潼秦始皇帝陵兵马俑
其次,秦国时期的秦人历史,那是马的成功历史。不仅非子是因种“秦”养马而创业立国的,非子的后人们也正是伴随着剽悍强健的战马的嘶鸣,走过了600多年的沧桑岁月,逐渐强大起来,并且最终平灭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了统一大业,造就了大秦帝国。今天我们来看西安临潼秦始皇帝陵兵马俑,在那宏大的场景中,除了勇武的将士们,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一匹又一匹、一排又一排跃跃欲试的战马了,将士与战马的组合,不正是2000多年前秦国征服天下的梦幻军团的真实写照吗?
再次,秦朝时期的秦人历史,那是马的失败历史。秦人太相信战马嘶鸣的力量了,于是统一以后,秦朝依然以武治国,不懂得文武之道的一张一弛,依然滥用民力,不懂得与民休息的道理,依然实行苛政,严刑峻法,导致民心丧尽、民怨沸腾,结果很快秦朝就以马失天下了。
最后,秦朝以后的秦人历史,那是马的反思历史。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成为历史,然而从历史事实论,其实秦朝至今都没有成为历史。比如从思想观念上说,秦朝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的统一,而从此以后,统一就是中国政治的最大追求,无数的仁人志士、将相百姓,为此付出了鲜血甚至生命的代价;比如从政治制度上说,秦朝实行中央集权、地方郡县制度,这样的制度为后世所继承,清末谭嗣同说:“二千年来之政,秦政也”(《仁学》),毛泽东主席的咏史诗也说:“劝君少骂秦始皇……百代都行秦政法”;又从治国经验上说,古往今来的人们也都在深思:秦人以马打天下、以马得天下、以马失天下,这就昭示我们,在打天下时,耕牛不敌战马,但到治天下时,耕牛就比战马更加重要,下马牵牛才是正道。
回到我们讨论的主题,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三层认识:第一层认识,没有秦这种优质的牧草,就没有秦国的出现,也没有那特别的战马;第二层认识,没有“秦国”号,就没有梵文的Cina、英文的China这个系列的名称;第三层认识,没有特别的战马,就没有秦国的成功、秦朝的统一。而如果我们再推进一层,作为Chinese的“中国人”或者“秦人”,起码就其中的主体民族华夏或者汉族来说,本是以“五谷”——稻、黍、稷、麦、豆为主食的,换言之,秦人Chinese本是吃草的民族,这又与“秦”本为“禾名”协调一致,名实相副!真是蛮有趣的!
“东方属震,是日出之方”
更加有趣的是,China 除了现在社会上通用的意译“中国”以及学术研究方面的音译“秦”以外,在汉文典籍里,其实还有许多其他的译法,比如脂那、至那、支那、真丹、振旦、震旦、真那、振丹、旃丹、脂难等。这并不奇怪,各有各的译法而已。学者们又进一步考证指出:从汉译的以及中国僧人自己撰写的佛教文献来看,唐朝以前,主要的译名是真丹与震旦;从唐朝开始,震旦用得越来越多;到了近代,日本人多用支那,中国人则喜欢用震旦。比如我的母校复旦大学,校名既取自《尚书大传》的“日月光华,旦复旦兮”,也有不忘“震旦公学”的意思,震旦公学是马相伯先生在1902年创办的,1905年马先生为了反抗法国教会势力对震旦公学的控制,另创了复旦公学。
为什么中国人喜欢用“震旦”呢?关键在于,“真丹”说不出多少的意思,“支那”甚至可以理解出不好的字面意思,比如“支解那里”“旁支附庸的那个国家”等。相对而言,“震旦”的优势就非常明显了,因为“震旦”有许多的意思可以附会或者可以解释。
太极八卦图
首先,我们看看八卦中的震卦。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八卦中,震的卦象称为“震仰盂”,就是下面一条阳爻、上面两条阴爻。我们知道,《易经》反映的是人类的思维模式,哪个爻少,哪个爻就贵重,“物以稀为贵”嘛。以此为出发点,我们解解震卦的象征意义。震卦三爻,只有一条阳爻,阳爻比较贵重,所以震卦属于“阳性爻”,属于男性;震卦底下的初爻是阳爻,这又代表家中的第一个男孩,就是长子。哪种动物最像长子呢?我们常说“望子成龙”,因此震卦又对应了龙。龙也代表青色,五色配五方,东方色青,所以东方又称“震方”。长子诞生了,将来是要继承家长位置的,这在家族中当然是具有轰动效果的大事,于是震卦又对应到了自然现象中的雷。打雷是震动,春雷乍响,万物重新焕发了生机,所以《易经·说卦》里说:“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
其次,我们看看古文字中的“旦”字。这个比较简单,“旦”字上面是个“日”,就是太阳,下面的一横代表大地,所以“旦”是日出地平线的象形字,意为天明、早晨、明亮。
再次,我们看看“震旦”这个名称的含义。把代表“东方”的“震”与代表“日出”的“旦”组合在一起,就是“震旦”的含义,所以唐朝僧人慧琳法师说:“东方属震,是日出之方,故云震旦。”直白些说,“震旦”就是东方日出处的国家。
《海国图志》书影
最后,我们说说“震旦”这个名称的来源。我们已经多次说过,“中国”之所以称“中国”,是因为中国人自认为我们的国土位居天下之中,那么问题就出来了:为什么“震旦”这个名称是“东方之国”而非“中央之国”的意思呢?原来啊,“中国”这个名称本非我国的专利,世界上许多的国家或民族都曾经视自己为天下之中,比如古代印度、希腊、罗马、阿拉伯人写书绘图,都以他们的本土为世界的中心;清朝启蒙思想家魏源在他的《海国图志》中也指出:“释氏皆以印度为中国,他方为边地……天主教则以如德亚为中国,而回教以天方国为中国”,这里的“印度”“如德亚”“天方国”,分别是佛教、天主教、伊斯兰教的发源地。而具体到佛教,既然以印度为“中国”,那么站在印度的立场上看我们中国,中国就是东方的国家了,等到佛教传入我们中国以后,这样的观念也随之传入中国,所以汉译佛经中把梵文的Cina 翻译为“震旦”。著名神魔小说《西游记》中的主角唐僧总是自我介绍“贫僧是东土大唐和尚”, 唐僧玄奘的《大唐西域记》中记载:“昔者此国(指瞿萨旦那国,位于今新疆和田市一带)未知桑蚕,闻东国有之,命使以求”。又北魏杨衔之的佛教名著《洛阳伽蓝记》中也记载:北印度的乌场国国王问北魏求法僧宋云:“卿是日出处人也?”宋云回答:“我国东界有大海水,日出其中,实如来旨。”如此,我们就能理解,“震旦”“东土”“东国”一类称谓,都属于我们祖国的他称,而追根寻源,又在于佛教以印度为“中国”,于是我们的中国就成了东方之国了。当然,按照今天的认识,地球本来是圆的,哪来的“天下之中”呢?这就诚如清末民初皮嘉佑《醒世歌》中所唱的:“若把地球来参详,中国并不在中央。地球本是浑圆物,谁是中央谁四旁?”也就是说,不仅我们中国不在地球的中央,其他的印度、希腊、罗马、阿拉伯等等,也都不在地球的中央。
一对错置的因果关系
说过了我们中国人喜欢“震旦”这个他称的前因后果,还有一个无法回避的连带问题,必须要说清楚,那就是现在社会上广泛流行的关于China 来源于瓷器的解释。这种解释认为:在英语中,小写的china 是指瓷器,大写的China 是指中国,所以中国的他称China 来源于瓷器的他称china。展开些说,古代中国瓷器流传到了世界各国,为各国人民所欣赏、所喜爱,于是西方国家就以瓷器代称中国,既视“中国”为“瓷国”,又称为“China”。我们举一条能够集中说明这种观点的史料吧。1898 年,清朝翰林院编修徐琪在上光绪皇帝的《请广磁务以开利源折》里说:
查中国货物,以丝茶为大宗……然近来外洋所产丝茶,亦颇精美,中国转有滞销之时。必筹其货物为外洋所罕而利益足以敌之者,始操胜算。顾中国丝茶而外,其余百物,皆不及外洋之精,独磁器一门,外洋虽竭力仿造,皆不能及。盖出磁之土,西人名之曰高岭土。讲化学者,谓此土为火造化所成,近于热变石,贵重与矿金相等。沿海斥卤之地无之,美洲全境不生此土,欧洲、日本虽有,而其制实出于中国……是以外洋富家,非藏有中国细磁者,不足夸耀宾客……土之所出以磁为真质,陶土为磁盈天下,万国未有先于中国者。故印度以西,称中国曰支那,支那者,磁器之谓也。
中国古代青花瓷器
这段史料中的“磁”就是“瓷”。看看,连大臣上皇帝的奏折都这么说了,当然不会有假,否则就是“欺君之罪”了,那可是要掉脑袋的大罪啊!况且,瓷器的china与中国的China又确实是一个模子倒出来的,于是China来源于瓷器的说法得以广泛流行。
其实这种看似有理有据的说法,真是瞎说。根据学者们的考证,英语的“瓷器”一词本来写作porcelain,“中国瓷器”则拼成China porcelain或者porcelain of China。到了17世纪,英语中才有了chinaware这个指称“中国瓷器”的专用词。再到后来,表示物品、器皿的ware在口语中被省略了,只用china也可以习惯性地代表“中国瓷器”。再经过进一步的演变,china又不再被视为“中国瓷器”的专用词,而是同时兼容了原来的porcelain,于是,英语中便出现了china和porcelain 两个都可以解释为“瓷器”的单词。所以我们可以肯定,在西方是先有作为中国他称的China,然后才有作为瓷器他称的china,也就是说,瓷器的china来源于中国的China,中国的China是因,瓷器的china是果,我们一定不要把这对因果关系搞反了。打个比方,有些西方人士喜欢品尝北京烤鸭,于是在英语中,可以直接以Pekin也就是“北京”称呼“烤鸭”,我们总不能说“北京”来源于“烤鸭”吧?
当然,中国的China与瓷器的china 只有首字母大小写的区别,又客观反映了历史的真实一面:
首先,中国瓷器的出现时代最早,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已经出现了原始青瓷,早在近2000年前的汉代已经烧制出了成熟的青瓷;
其次,中国确实盛产瓷器,而在中国的外贸商品中,唐代以来,瓷器确实占了最大的比重,以至于中外之间的海上交通大动脉也被形象化地称为“陶瓷之路”;
再次,中国瓷器的精美确实名闻天下,它薄如纸、润如玉、声如磬、明如镜,引得外国人惊叹不已。
我们可以认为,正是这些历史的真实,不仅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的自信心与自豪感,而且使得外语中既以China称呼“中国”,又以china称呼“瓷器”。(文/胡阿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