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西游记》剧照 资料图片
2024年2月1日,“重温经典”频道开播,使经典再次成为人们的热议话题。诸如《四世同堂》《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渴望》《闯关东》等众多承载着集体记忆的经典电视剧再次在广大观众中形成收视热点,展现经久不衰的艺术生命力,也启发当下创作者来解码它们成为经典的内外部因素,为铸造新的经典寻找经验与路径。
因为经典具有思想穿透力,能发挥跨越时空的精神价值
思想和价值观是作品的灵魂,一切艺术形式都是表达一定思想和价值观念的载体。如何用润物无声的方式启迪人的心灵,传递向善向上的理念,让作品具有跨越时空的思想穿透力,是创作者思考的重要命题。经典电视剧往往在人物塑造、情感建构、视听修辞等方面施以生动笔触,把深刻的思想主题自然融入故事中,谱写出立体丰富的时代生活和生命样本,从而被一代又一代观众反复欣赏解读,历久弥新,传之久远。
一方面,这些作品把主题立意不着痕迹地贯注在情节铺陈和人物塑造之中。如《闯关东》把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精神品质寄寓于以朱开山为代表的鲜活人物群像中;《士兵突击》把“不抛弃、不放弃”的人生信条附着在许三多这一紧接地气、可亲可感的形象上;《亮剑》用充满戏剧张力的情节和抗日英雄们智勇双全的品格,诠释中国军人的“亮剑”精神。另一方面,这些作品让精神价值产生跨越时空的阐释力,从而作用于人性层面和情感层面,折射出某种深层的历史积淀和文化结构,令不同年代的观众均可从中获得共鸣、寻得镜鉴。例如,观众至今依然能从《西游记》中领会峰回路转的人生历练与执着果敢的进取之心,从《三国演义》中感受历史风云的浑厚质感与英雄人物的豪迈气概,从《父母爱情》中体悟相濡以沫的真挚爱情和细水长流的生活态度。
思想主题并非“无根的浮萍”,而要在生动形象、感人情节中“生根发芽”。观众虽有代际差异,却不由自主地沉浸于一种永恒的情、浩荡的气中,品味作品关于历史、文化与人性的深刻内涵,从而获得精神力量与情感价值。
电视剧《父母爱情》剧照 资料图片
因为经典具有审美洞察力,能诠释恒久不变的文化价值
经典有着永不过时的艺术魅力,这种艺术魅力的根源来自人民。人民生活是影视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许多经典剧都通过对真实生活面貌和生命体验进行戏剧性地提炼和编排,建构一个自洽的艺术世界,在虚构的故事中揭示生活的本质真实。《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立足一方小院,将生活琐事融入平淡、细密的情节铺展,有温度地丈量着家长里短、世间万象。《渴望》以真实细腻的笔触刻画烟火人间,讲述几个年轻人复杂的爱情经历,揭示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从而生发出深邃的生活况味。两部剧都让观众在虚构的故事中看到自己,这种共鸣源于作品对社会、时代、情感的深入挖掘和呈现,体现了经典创作的文化价值。
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有血有肉的具体的人。电视剧创作中,典型人物所达到的高度,往往就是作品的高度,也是艺术的时代高度。如何让人物深入人心?经典剧为我们带来启示。一是追求形象塑造的典型性。如《寻找回来的世界》中,那些在成长道路上曾经迷失方向、努力回归正道的青少年,在某种角度上折射出不同年代年轻人相同的心灵轨迹。二是展现人物性格的立体化。如《亮剑》中的李云龙优缺点鲜明,他文化水平不高,热血、莽撞,却善于动脑筋,在战场上常常出奇制胜。这种立体化塑造让人物真实可感、神完气足。三是运用“两难结构”的戏剧性。如《四世同堂》中的祁瑞宣在国家遭受外敌入侵的危难时刻,陷入了是尽忠还是尽孝的两难境地,其内心的挣扎以及最终走上反侵略之路的人生选择,凸显作品对人性深度的挖掘和对崇高精神的褒扬。
经典剧之所以能迸发如此持久的艺术魅力,究其根本是创作者走进生活深处,在人民中理解生活本质、体悟生活底蕴的结果。唯有把生活吃透了,并把艺术规律内化到创作思维中,才能将时代精魂、生活真谛、人性真善美转变为精彩的故事和动人的形象,作品才能以隽永之美长久地温润心灵、滋养精神。
电视剧《红楼梦》剧照 资料图片
因为经典具有形式创造力,能展现引领潮流的艺术魅力
经典不是一成不变的,其生命力在于创新。所以电视剧创作必须在提高原创力上下功夫,在拓展题材、内容、形式、手法上下功夫,努力通过具有标志性的艺术创新来启发和引领一个时期、一类作品的创作方向与表达方式,这样的剧作自然更容易成为经典。
我国电视剧发展史,在某种角度上就是一部艺术创新史。20世纪80年代末,农村题材剧《篱笆·女人和狗》与观众见面,以枣花、茂源老汉等个性鲜明的人物建构出一组有血有肉的中国农民群像,焕发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文化穿透力,此后诸多同类剧的角色塑造中犹能看到他们的身影。进入新世纪,面对创作领域的市场化风潮,军旅剧《士兵突击》反其道而行。剧中没有所谓的明星卖点和爱情故事的噱头,单凭普通士兵“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收获超强人气与如潮好评,至今仍被人津津乐道。此外,《济公》《人间正道是沧桑》等,无不是使用在当时看来充满新意的创作理念或表现手法,受到不同时代的同行认可、观众青睐。
纵观我国电视剧发展史,伴随着生产领域孜孜不倦地创新探索,评奖评论通过对海量作品的遴选和阐释,同样在鼓励创新、推动经典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重温经典”频道播出的《渴望》《闯关东》《亮剑》等,都是当时飞天奖、金鹰奖等评选出的优秀作品,这些佳作以鲜明的创新特质引领着一段时期的创作风潮。同样,在作品的经典化过程中,评论的形塑作用也不可或缺。主流媒体对一部作品艺术品质及创新性的精准、有影响力的评论,基本上可以奠定其历史评价的基调,甚至直接影响其社会反响和历史地位。所以评奖评论对作品创新价值和经典潜质的挖掘十分重要。
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优秀文艺作品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艺术创造能力和文化发展水平。所以,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经典蕴藏着不同时代优秀作品的共性特质和创作密码,今天我们来重温经典、解读经典,既是为了以文化人、服务人民,更好满足广大观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是为了充分彰显经典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探寻经典的创作规律和生成机制,助推更多新时代经典涌现出来。
(作者:易伟平,系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文艺评论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