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花开月正圆》正热播呢。闻听众多花粉去剧中第一反派杜明礼的扮演者俞灏明的微博后面大骂去袅。
只能说,观众们太入戏了,比演员还入戏。这就是我们观众的可爱之处吧。弄不清戏里戏外,更弄不清自己是老几。
我也追剧了。可以说,里面所有的明线——感情戏,都是演义,你就当玩好了;倒是里面的暗线——大清特色的官商托结,还有点耐嚼。
今天一块儿捋捋。探一探这些线头背后的历史真相。
吴家东院的吴蔚文,生于1830年,死于1876年;他的儿媳周莹,生于1868年,死于1910年。也就是说,老爷子死的时候,这儿媳才8岁。所以,剧中老爷子对儿媳嫁过来后的诸般赏识,纯属歪歪。
周莹17岁、吴聘16岁时结婚。吴聘的不治之症,是当年得的。倒应了剧中丫环春杏的那番话:8岁时进吴家,伺候少爷8年,然后又伺候少奶奶6年……电视剧开始的情景设置,是中法战争的1884年,按虚岁,周莹正好17!而丫环进吴家,应该是吴聘8岁时?
吴家先祖原籍江苏,唐朝时在泾阳做县令,相中了安吴堡这块风水宝地,于是把家眷迁了过来,起名安吴,希望永远安宁的意思。清初,吴家重新发达。吴聘曾祖吴恒德经商,死后捐“诰授宣武都尉”;吴聘祖父吴萼轩经商,捐个“诰授武德骑尉卫守府”;吴聘父亲吴蔚文,捐有湖北候补道台、山西宁武知府、议叙布政使等。先是洪杨造反,吴蔚文以“输国难”为名,向政府捐献银饷2万两;后来又逢陕甘回乱,再次助银作饷。清政府派出平乱的先有胜保,后有多隆阿,最后是左宗棠,所以,吴蔚文与左宗棠有交情,还是可以的。周莹没有嫁过去的时候,小小年纪的吴聘也捐官,1877和1878年,吴家捐银2.2万两赈灾,给吴聘弄了个“议叙郎中”。
吴家起初是东西中北四大院,人称吴户老四门;后来由东院洐生出一个南院,由北院洐生出一个西巷子,人称吴户小六门。
吴蔚文发家,也属官商托结。当时的盐商,需官方授权,户部注册,吴蔚文承办淮盐——江苏、江西、安徽等省盐务。他拿到政府给的专卖盐业执照(盐引)几百引(一引400万斤),在扬州设立“裕隆全”盐务总号,并在各地设分号,一年轻轻松松收入几百万两银子。盐商是当时最牛逼的官商,就连扬州总号的经理,都是五品蓝翎顶戴。
周莹当然不是江湖卖艺的,虽是养女,但她的娘家——周家乃三原名门望族,其曾祖周梅村和祖父周瀛都是当地牛逼人物,周梅村有“周八爷活财神”之称。嘉庆年间,周家17个大院;咸丰年间,周家分家;同治年间发生陕甘回乱,周家败落——陕甘回乱,西北人口损失2000万;三原县由16万减少到4万;周家17院被烧毁16院,仅存1院(现为周家大院民俗博物馆)。周家从此一蹶不振,三原县志对周家也再没有记载。但周吴两家门当户对,只不过周家败的时候,吴家正点兴呢,周莹作为养女,且是哥嫂当家,管吴家冲喜不冲喜,嫁过去结一个土豪亲家总是好的,所以周吴两家就对冲上了。
剧中的吴、胡、沈,包括周家,都是陕西商帮。中国十大商帮里,排名第一的是山西商帮,梁启超那种走出国门的文化巨子,啥都不服,就服山西商帮。而陕西商帮仅次于山西商帮,且出场时两者总是绑一起,人称山陕商帮,各地的会馆,也是山陕会馆。
山陕商帮很牛逼,得益于天时地利人和,于明清时候崛起。所谓的天时,是明初朱元璋出于扫清元蒙残余势力和巩固朱明王朝的政治和军事需要,在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的长城沿线建“九边”驻防。驻军的粮草供应采取招商输粮措施,由商人输送米粮给边塞军队。作为回报,商人们可以从政府手里换取食盐专卖权。所谓的地利,乃是山陕近水楼台先得月,输粮、输马、输铁,换取盐引,并由边贸转向内陆,北走边疆,东渡东瀛,南达南洋,还开辟出一条以山西、河北为枢纽,北越长城、蒙古直达俄境西伯利亚、彼得堡及莫斯科的国际商道。剧里的周莹,说自己的理想是把吴家生意做到全世界,不算吹牛,她的前辈们,早就是世界性生意了。所谓的人和,就是山陕商帮的理念、才能。特别是商德,仁义礼智信一个不少,现在街面上流行假冒伪劣,在他们应该是闻所未闻,打死也做不出来的。剧中说吴蔚文制造军需假药,肯定是诬蔑。你要说价高,吃回扣,倒可以有。
有钱任性。山陕商人,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做了实践上与理论上的最大限度的颠覆。剧中,我们的沈二少爷,穿得多么鲜亮。其实,士、农、工、商,中国传统四大行业中,商是末业,最低等的。孟子骂商人为“贱丈夫”。秦汉时期实行市籍制,工商业者另立户籍,凡在籍者,身份低于一般编户齐民。一代有市籍,三代失去自由。晋朝时,商人必须头上缠巾,将自己的姓名题写在额头上,穿鞋不能一色,一脚穿白,一脚着黑。朱元璋时,农家子弟可以穿绸纱绢,而商贾之家则只可穿布。尤其是,商家子弟无权参加科举。怎么办?山陕商人来办。
明中叶正德、嘉靖年间,山陕大商人通过结交官府,为子弟争取了以郡县学籍参加科考的权利。万历年间,政府允许在扬州业盐的山、陕商家子弟参加科考,打破了商家子弟不得仕宦为官的传统。
康熙年间,政府为了削藩集权,弥补军需,下了捐纳令,从此捐纳一发不可收拾。山陕商人踊跃捐官。山西有商人,一家五代三十多口人都买了官衔。借权力来增加安全系数,提升社会地位。这乃中国官商托结的关键原因吧。
由于商可以买官,所以山陕商人不但不会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甚至会产生读书无用论呢。一个名叫刘大鹏的,光绪年间在晋商家里做过家庭教师,在日记中感叹曰:“呜呼,世风之凌夷,不可言矣。邑人之视读书甚轻,视为商甚重。”所以,吴家西院中的那个吴泽,十年的高考复习生,在陕商眼里,也算没出息了。雍正皇帝都发现,山陕的三观与众不同,竟是:第一经商,第二务农,第三行伍,第四读书。一句话,一流的人经商,末流的人才读书哩!
之所以官商托结,主要是没有制度性安全保障,没有私有财产神圣,全他妈的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政府说查抄就查抄,说灭门就灭门。剧中吴家,靠山是左宗棠大人,可左大人也不是万年青。
左宗棠有字朴存,剧中吴蔚文在关键时刻给福建“朴翁大人”去信,当是左宗棠了?左这时确实在福建。这个湖南骡子,本应是军机大臣,在北京才对,但是中法战争不正进行着吗?左宗棠奉旨以钦差大臣身份督办闽海军务,正在福州忙活呢。只不过,1876年吴蔚文就死了,而剧开始是1884年,所以这信是一封发不出去的,乌龙信!
剧中有几条官商结托之暗线,一条是湘淮之争,具体讲就是李鸿章与左宗棠之争。这两人都做过曾国藩的幕僚,但老左一直不服老曾,自己会打仗,只不过科举比不过老曾而已;而小李跟老曾一样,也是科举考霸,小李的爹老李,又与老曾是进士同年,所以小李是老曾的年侄兼学生……一句话,左李两人,不管是出身还是性格,洋务还是国防,严重的三观不合。著名的塞防海防之争,老左就是塞防的第一辩手,而小李是海防的第一辩手;中法战争,老左主战,小李主和,老左还动不动大骂小李:“十个法国将军,也比不上一个李鸿章坏事”;“李鸿章误尽苍生”云云。小李干急没抓挠,就拿左宗棠的小伙伴开刀。剧中的吴蔚文也给北京的刘璈大人写过信,但对方没有回复。这个刘璈,时为台湾道,就是在小李这边的鼓捣下才失去兵权的。左宗棠不服,跟朝廷拧着脖子叫唤,我不干了,我有病了退休中不中?不中,政府不批,1885年,左宗棠病死于福州。
剧中对白几次出现所谓的李大人,当是指鸿章了;剧中的李大人幕僚,赵白石老师,那个张大人,我怀疑是不是张佩纶。只不过时间不符。小张这个人,典型的二货,爱国愤青,时称清流;但他是科举考霸,博士后大翰林。两次做过李鸿章幕僚。中法战争时,他主战主得嗷嗷叫的,于是政府派他会办福建海防兼署船政大臣,战争一开,孙子却跑得比兔子还快,福建水师覆灭,马尾船厂被毁。文人嘛,狗掀帘子,全凭嘴上的劲儿。电视剧开张的时刻,这个人应该充军边疆呢。几年后获释,复入李鸿章幕。鸿章爱才心切,把自己的老女儿李鞠耦嫁给了二度丧妻的张佩纶。这个老女,跟老张生了一子一女,这个子,就是张爱玲的亲爹张廷重,这个女,张爱玲的笔下的牛逼姑妈。
剧中第二条暗线,左李之争在商界的牺牲品,其实不是吴家,而是胡家,大名鼎鼎的徽商胡雪岩。左李背后,各有自己的商业小伙伴,左是胡雪岩,李是盛宣怀。可见商人站错队,是多么的要命。站错了,比如胡雪岩那样的,前面老大失宠或者倒下,你这边也全玩完。
胡雪岩是官商托结的典型代表。先是与浙江巡抚王有龄托结,后是与一代大吏左宗棠托结。左宗棠有了胡,等于有了得力的后勤部长——从闽浙总督到陕甘总督再到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从围剿西捻军到平复陕甘回乱再到以十二年之功收复新疆。这一切,坐镇上海做西征转运局总办的胡雪岩功不可没。左西征归来,赏穿黄马褂,以内阁大学士入军机。他的保举下,太后亲自接见胡雪岩,赏黄马褂,还赏胡母一品诰命夫人。但湖南骡子左宗棠只适合在外面打仗,一做中枢大臣,连太后都觉得这愣头大爷不好玩儿。开始失宠,同时胡雪岩也在老左面前开始失宠,因为左得知他给自己供应的军需用品有价高之嫌。于是胡开始倒霉,跟剧中的吴蔚文差不多,抄家查办,被以亏空军饷的罪名带到京城,恭亲王说情,胡被赦免回家。不久左宗棠死,朝廷又准备抄斩胡雪岩。得亏胡雪岩在官府有人缘,大家故意在公文手续上磨磳,等公文传到,胡雪岩恰好先一天去世,只留下一颤微微的老太太胡母——想当年路过胡府门口的官员都得下轿下马的一品诰命夫人。其实老太太看到儿子挣的钱数都数不清,也害怕,说,儿啊,你挣恁多钱干嘛呢?干嘛,要命呗!
吴蔚文与胡雪岩比,应该是大逊风骚。不说其它,胡有名份的老婆就有十二位,下面分号中不知名的女人不可胜数。胡雪岩下棋都是活人棋,让女人们穿青着红,背后写上车马炮,庭院里摆好,他与弈者分站两边台上,炮二平五,马三进四,下面女人就跟孙子练兵似的,给你活体穿插了。爽歪歪。
别指望吴聘是剧里那般温润如玉的暖男——吴聘堂侄,著名的国学大师吴宓,吴家西院后人,剧中的吴泽,应该有吴宓亲爹的影子。吴宓他爹也算才子,早年曾在上海大学任职,后入职检察院。吴宓被奶奶宠坏了,小的时候虐待丫环,长大以后,吓跑诸多女人,因为不知道咋爱,制造诸多婚恋事故。
吴聘是病男。成亲当天都没法完礼,一说由妹妹女扮男装,一说捉了只红公鸡,就成亲了。一说成婚十天后,一说成婚三年后,吴聘去世。周莹后人吴国华说,“周莹原来的墓志铭写着,吴聘和周莹结婚3年后,吴聘才去世。吴聘和周莹曾有过一个女儿,不到一岁就夭折了,这在《吴宓日记》中有记载。”吴国华还说,吴聘在世时,周莹便过继了两岁的侄儿吴怀先做儿子。这个吴怀先(人称安吴大少)是中院的孩子,难不成是剧中周莹抱过的那个成玉?周莹本来应该按最亲的支系从南院抱养一个,但她不喜欢南院的孩子,和南院打了多年的官司,买通官府,以“择贤立爱”为由,又给中院1万两银子,才抱了吴怀先(抱过来才起的名字)。其实择贤立爱,是正当理由,因为清朝立嗣,特别照顾寡妇,有立亲、立贤、立爱。立亲是说亲缘关系最近,立贤是挑优秀的,立爱是挑自己喜欢的,总之,哪个理由都能成立,官府都尽量成全你。
但这个孩子长大后,与养母周莹并不亲,母子经常闹矛盾。剧中周莹的婆婆告周莹偷自己的钱,其实历史上是周莹到巡抚衙门告养子。其时的巡抚兼布政使,不是赵白石,而是有“樊美人”之称的擅写艳诗的著名文人政客樊增祥。樊增祥判牍,我买了一本,正在研究,这个人的判案判词,乃中国法制史上的漂亮一笔。但是,这人吃了原告吃被告,却把周莹娘家叔请来,都是你们闹的,你们来解吧。惹得周莹又准备去兰州找总督告状,樊增祥害怕了,转而吓唬吴怀先,如果你娘告你个忤逆不孝,你可得杀头的。同时请咸宁、长安两县知县出面调解。最后的结果是吴怀先在周莹的公馆门口隔帘长跪,从早上一直跪到下午,周莹才原谅他,但却把养子的亲信全部革除,家务大权回收,这个倒跟她干娘收拾光绪有类同情形哈。
庚子国难,太后逃西安,周莹捐银10万,据说吴怀先倾向革命,不同意。但周莹认为,没有朝廷哪有家,这钱得出。于是得赏一品诰命夫人,民间甚至传说,太后接见周莹,并且认了义女。
周莹身边确实有几个得力的总管与谋士,有姓杨的,有姓罗的,有两个姓王的。有一个王某某,据说“每次大事,必与计商”。不过周莹可不象剧中那样,天天跟男人抛头露面的。年终,周莹在家里款待各号经理,但自己并不出面,而是由总管负责。饭后开年会,用的也是干娘的方法——垂帘听政。大厅一间屋外挂一道竹帘,听取各位经理的年终述职,并对下年工作做出安排与指示,刚开始有些经理不服,且有怀二心的,但时间长了,发现凡听寡妇的,必大发,凡不听的,必大赔,于是全都扶墙,服了。
周莹主持下,吴家生意越做越大,分号遍布各地。民间流传:“吴家的伙计走州过县,不吃别家的饭,不住别家的店。”为打造吴氏庄园,她专门派人去京城查看紫禁城,然后仿建三进四合院,偏正共四院,极尽奢华。后院乃花园。西侧建有中西合壁的望月楼,里面供有光绪皇帝圣旨,外面挂有太后亲笔“护国夫人”的金字牌匾。在安吴堡东南二公里之遥的寇家村还修了一座花园,亭台楼榭,曲折游廊,假山鱼池,温室暖房……周莹只有四口人,她自己,一个养子,一个儿媳,一个养女。但是每日在吴家大院伺候他们起居的,不下二百余口(甚至有说2000余人的),名厨十几个,专用裁缝好几个,把守庄园的兵丁38名……年开销10万两白银。这架势,不比她干娘——大清太后逊色多少吧!
周莹养女嫁三原,送嫁的车辆与人员,摆出一二十里;三四十辆轿车,式样、大小一样,装扮一律,连套车的骡子,都是一个毛色,赶车的车把式,都是穿着一律、模样标致、高矮相当的帅小伙……
1910(一说1908)年,周莹去世,年享42岁。死得也算时候,若是活到辛亥革命后,不定咋着呢。参见鸿章的商业小伙伴盛宣怀,革命一成功,他就被革命政府共了产,咋都要不回来了,从此成为上访专业户。
历史运行到30年代,养子吴怀先把吴氏庄园奉献给了革命。革命政权60年代时,吴宓看别人骂周莹巴结那个老不要脸的封建太后,自己都受影响,赶紧声明,那老太婆没有接见周莹(自然也不是啥子义女),只不过捐银后封了一命诰命夫人而已。但是,这就够罪大恶极了哈!
周莹死后,养子并没有把她埋入吴家祖坟,而是另选了一片坟地,孤零零地把她葬了,虽然买了修建坟园的墓碑石料,但第二年革命爆发——其实不爆发,也不一定有人管她,陵园啥的,也没建,孤坟野鬼,就此完结。
剧中恁多优秀男人围着周莹打转转,全是意淫吧。那啥,同时期的安徽,寡妇再嫁,出门时,孩子们会撵着你往你身上扔石头吐唾沫的。所以,孙俪演的周莹,只能当逗你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