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文化

夏至:水边赏荷,入山静居

今日是夏至,夏至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古时也是民间“四时八节”中的一个节日。自古民间有在夏至拜神祭祖的习俗。

今日是夏至,夏至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古时也是民间“四时八节”中的一个节日。自古民间有在夏至拜神祭祖的习俗。夏至时节,可以赏荷、食瓜,更可入山静居避暑。

此时荷花正盛,从宋代至今,画家笔下的荷花皆一片清韵,如宋代《出水芙蓉图》设色端庄大气,宋人写真微妙处,让人慨叹;宋人《槐荫消夏图》则写槐树之下,一位高士养神仰以藤笪卧榻之上,读之一片凉爽。

水面闻香,名迹中的荷花

宋 出水芙蓉图 页 故宫博物院藏


宋代《出水芙蓉图》中,一朵盛开的粉红色荷花占据整个画面,在碧绿的荷叶映衬下抢眼而夺目,布局、设色端庄大气,将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君子气质表现得十分完美。

莲瓣的描绘技法类似后世的“没骨”法,不见勾勒之迹,渲染出花瓣既轻盈又腴润的质感。画家的写实功力极为扎实,每片莲瓣的形状、角度、色泽和光感都安排得无懈可击。至于瓣上红丝、蕊端腻粉,也一一仔细料理,微妙之处,使人叹为神工!旧题吴炳绘,无据。存《名笔集胜》册中。《虚斋名画录》著录。

(传)宋 黄居寀 白莲 本幅选自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历代名绘册”


(传)宋 黄居寀 白莲(局部) 本幅选自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历代名绘册” 
宋 缂丝 荷花轴
 


宋 缂丝 荷花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荷花水鸟图》轴(元赵孟頫)绘一枝荷花自左向右斜上而出立于水上,一双鹡鸰立于莲荷枝干,荷花双钩填色,以工带写;荷叶叶脉清新,似有微风轻拂;枝干富有弹性,仿佛只要鸟飞走,就会回复直伸之状,形态生动。全幅工而不艳,细而不拘,既无南宋花鸟画的浓艳之弊,又无北宋以来士夫画逸笔墨戏之陋,在强调文人作画重神情的同时,又摈弃文人落笔忽视形象的游戏态度。 

(传)《荷花水鸟图》轴  元 赵孟頫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代沈周《写生册》选自沈周六十八岁所作“写生”册中的第四幅,用意精而笔墨不羁。以大笔挥写荷叶,水墨淋漓交融,芦叶用笔劲利,待放荷花则用淡墨勾画,并稍加晕染,虽淡白犹胜艳红。叶心上正蹲踞的水蛙,更为此作凭添了无限生趣。

明 沈周 写生册 荷花与蹲蛙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消夏避伏,入山避暑

夏至日,古时妇女即互相赠送折扇、脂粉等什物。《酉阳杂俎?礼异》:“夏至日,进扇及粉脂囊,皆有辞。”“扇”,借以生风;“粉脂”,以之涂抹,散体热所生浊气,防生痱子。

(传)宋 黄居寀 白莲(局部) 本幅选自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历代名绘册” 
宋 缂丝 荷花轴


度夏必定离不开扇子。一般人习惯用蒲扇,文人用折扇。书画之扇,既可以扇风,又能欣赏,真正是实用艺术两面光,赏心悦目、心旷神怡之时,清风徐来,面颊生风,汗液挥发,难得惬意。

明 林良 画荷花 成扇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历史上著名的消夏图有宋人《槐荫消夏图》,元 刘贯道《消夏图》等。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槐荫消夏图》,写槐树之下,一位世隐高士,养神仰以藤笪卧榻之上,所见案几手卷、香炉、蜡扦外亦有屏风幅装雪景山水,自然凉爽。

宋人绘《槐荫消夏图》


夏至宜食瓜。清代“扬州八怪”中的金农,面对酷暑,他画两片红壤黑籽的绿皮西瓜,题曰:“行人午热,何物能消渴。想着青门门外路,凉亭侧,瓜新切,一钱便买得。”

金农笔下的西瓜


也有入山避暑,敦煌壁画中绘有不少在山中静居的画面。唐人似乎更懂“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禅意,从而对山,对水,对此间风景多了几分亲近与好感。

《坐席观山》莫高窟第431窟,初唐


绘于莫高窟第431窟的《十六观》中,韦提希夫人皈依佛法,她静心观山,以期达到理想境界。丘陵、山脉、草木只是简单勾勒,清淡设色,她应该能在这朴素中觅得真心。

《山中修行》, 莫高窟第112窟,中唐


在莫高窟第112窟《报恩经变》中,壁画中部佛陀说法,上部绘有山峦石洞,花木流泉,盘山古道,宝塔云霞,水墨晕染,色彩清新。鹿女故事穿插其中,少女禅坐窟内,一只雌鹿俯首吃草,各得其乐。

《林间写经》,榆林窟第25窟,中唐


夏至闲居,抄经不失为一大乐事。榆林窟第25窟有《林间写经》,华尔纳当年在榆林窟疯狂拍照,并夸赞它有“惊人的美”。这一窟壁画所绘的色彩,已由开元、天宝时代的富丽堂皇转为质朴纯正。色以青绿、土红为主,薄施淡彩,似有若无,含蓄内敛。

“林间写经”的局部,定格了一位佛教徒在树下执笔写经的状态,他将自己置身枝叶交错的茂林当中,高中低不同的树种姿态,丰富了画面的层次,为写经的人提供了一方“林中净土”。

南宋张即之《佛教遗经》跋即注明抄于“乙卯夏至”,张即之一生抄经颇多,而且都是长篇大论,不是写经生,胜似写经生。读此书法,一种清凉之气自然生发。

南宋张即之《佛教遗经》即注明抄于“乙卯夏至”


(本文部分文图据敦煌研究院及澎湃新闻资料)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