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三届王蒙青年作家支持计划·“青年写作的流动与在地”主题论坛在十月文学院举办。本次论坛是第九届北京十月文学月重点活动之一,由中华文学基金会王蒙青年文学发展专项基金、中国作协青年工作委员会、北京出版集团共同主办,《十月》杂志社承办。
为支持鼓励青年作家创作,王蒙捐出个人稿费,与中华文学基金会商议决定,联合中国作协青年工作委员会和北京出版集团,共同设立中华文学基金会“王蒙青年文学发展专项基金”,以扶持和奖励40岁以下的优秀青年作家,鼓励青年作家们创作体现时代精神的精品力作。
魏思孝、龚万莹、杜梨
本届入选“王蒙青年作家支持计划·年度特选作家”的三位青年作家分别是:魏思孝、龚万莹、杜梨。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施战军,北京出版集团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吴文学出席并致辞,张莉、岳雯、刘大先、丛治辰、师力斌、季亚娅、徐晨亮、行超等20余位评论家、出版人参加并就论坛主题进行了研讨。
施战军表示,写作就是对旅人之魅的体验和对旅人之谜的猜解。要在流动的现实中成长,让历史文化和现实命运的彼此感应渗入日常表里。他以《西游记》为譬喻,指出写作的本质是作者的精神游记或心灵自传,知源流、得根脉,纳天地、融物我,见真趣、听妙音,通灵犀、蓄深情,方可成就经典。
吴文学在致辞中感谢王蒙先生对青年作家的扶持。他表示,北京出版集团和“十月”品牌向来有关注、发现、培养、助力青年作家的传统,将持续助力青年作家成长,共同推动新时代文学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张莉认为,本届三位特选青年作家的个人生活经验中都有较强的流动性,龚万莹笔下的岛屿、杜梨笔下的北京和魏思孝笔下的乡村,皆是如此。在地域流动之外,职业的流动甚至性别意识的流动都值得关注,这是我们抵御大数据时代产生的固化现象的有效手段。在关注流动的同时,一个写作者最重要是对自己文学品格、文学尊严的守持:要有变,更要有不变。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大先就“流动和在地”的辩证提出了五点看法:第一是从空间角度关注“到世界去”和“回到故乡”之间的辩证;第二是从时间角度思考如何面对历史的流动;第三是更成熟的观念的培育,既有勇气去包容、去开放,同时也坚守自己心中的本位;第四是技术的更新,和过去偏好欧美、偏好先锋不同,今天出现了向本土回溯的潮流;第五是写作风格要体现出新时代的审美特色。
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丛治辰指出,“地方”只是一个概念,一旦我们用这个概念遮蔽广阔的现实,就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小说家关注的,应该先是活生生的人,然后再从人之中提炼出具体的地方性。写作要关注活的地方,用多样性的空间去对抗线性流动的时间。
《北京文学》执行主编师力斌认为,现代写作离不开地理、空间和文化的流动,这种变化为作品带来了新的视角和内容;同时,他也质疑这种流动是否会导致写作同质化。《十月》执行主编季亚娅将“流动”与“在地”这两个词汇组合起来,勾勒出几种写作形态,包括“在地写在地”“流动中写在地”“流动中写流动”。《当代》主编徐晨亮以方言为主要切入视角,探讨方言的重要文学价值,以及其在流动性写作中的重要作用。
会议现场
作为本届“王蒙青年作家支持计划·年度特选作家”,魏思孝、龚万莹、杜梨也先后发言。魏思孝感谢王蒙青年作家支持计划的扶持,他分享了自己的乡村背景经历与写作心路,通过具体的故事来探讨流动与在地的人生变迁。龚万莹认为,在地的稳固性与流动的灵活性在写作中应当并存,应通过地理、历史和书写对象的流动,深入挖掘地域经验形成个人宝藏。杜梨分享了自己作为颐和园工作人员与青年作家的双重身份经历,她认为在地体验拓宽了写作视野,接下来,她计划将非虚构与虚构结合,创作长篇小说。
马小淘、刘诗宇、杨爽、马林霄萝、江汀、唐糖、康春华等评论家、出版人先后发言,各位与会嘉宾就“青年写作的流动与在地”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的研讨,并对三位“王蒙青年作家支持计划·年度特选作家”的写作和文本进行了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