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文化

文物资源丰富!我国拥有76万多处不可移动文物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9月25日)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文物和文化遗产在保护利用与传承方面取得的新进展。

哈尔滨地方戏院暨新闻电影院与中央戏院,是挂牌的历史建筑与哈尔滨不可移动文物。视觉中国 资料图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9月25日)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文物和文化遗产在保护利用与传承方面取得的新进展。

我国拥有76万多处不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国有可移动文物、40项世界文化遗产及4项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是名副其实的文物资源大国。

文物安全状况持续向好

党的十八大以来,长城、石窟寺、文物建筑、廊桥、革命文物保护等有力推进;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有序实施,文物安全状况持续向好。持续开展文物卫星遥感执法监测,提升发现文物违法问题能力,2024年已将全部的世界文化遗产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纳入监测范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300多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故宫、正定隆兴寺、西安城墙等千余处文物建筑修缮,改善保存状况,赓续中华文脉。

文明研究阐释不断深化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五阶段成果丰硕,“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取得重要进展,进一步深化了对古国时代文明内涵的认知,进一步实证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脉络。推行建设用地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前置的“先考古、后出让”政策在24个省(区、市)落实落细。

文物传承利用焕发新活力

全国备案博物馆达6833家,免费开放率超91.4%,年度4万余个陈列展览、38万余场教育活动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革命纪念场馆和革命文物发挥思政教育功能。135家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及立项单位、187家省级考古遗址公园及立项单位,成为公众近距离感悟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的重要场所。《寻古中国》《何以中国》《国家宝藏》等节目广受好评,以文物为题材和灵感的“国潮”“汉风”文创,增进公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

优化开放服务

据统计,全国6833家博物馆中,6026家博物馆已取消预约,占比近90%。

全国1600多家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中,主动实施延时开放的博物馆超1000家。

实施中小博物馆提升计划,促进全国4000多家中小博物馆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为大家提供更多选择。

拓展服务形式,打造公众“身边的博物馆”。各地博物馆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手段,探索推出数字展览,成为扩大文化供给的一种重要方式。

文物治理能力切实增强

文物保护法修订草案提交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文物科技全面纳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数十项文物科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取得重要进展。累计取得新技术新方法289项,获得授权专利235项。

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总数达40家,下设工作站125个,行业科研组织体系布局进一步优化。

文化遗产保护技术委员会经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批准成立,秘书处落户中国。

实施全国考古人才振兴计划,发布文物修复师、考古探掘工职业标准,文物、博物馆学科专业设置优化提升,文物全科人才培养让基层后继有人。

人文交流合作扩大影响

今年,“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等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由我国发起并主导成立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联盟成员国、伙伴国、观察员国数达20个。中国考古走进埃及、玛雅文明腹地,深入法国、突尼斯、南非、中亚等20多个国家,开展48项联合考古。文物保护修复国际合作拓展到6国11处,柬埔寨吴哥古迹、乌兹别克斯坦希瓦古城、缅甸他冰瑜佛塔等项目受到当地民众好评、国际社会赞誉。43批次、1900余件(套)海外文物“游子”回归祖国,文物成为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金名片”。

下一步,国家文物局将着力推进重大历史问题攻关,启动实施夏商文明研究工程,促进多学科、跨区域专业力量、资源整合,强化科技应用支撑,将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