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英国大学开学,我又成了里面的一名学员。
开学第一周,就是讲学校的各种制度规距和资源。其中,图书馆一项,打中了我。出国几年,无论是英国或美国,细细想想,他们有很多方面值得国内借鉴和学习。
首先说大学图书馆开馆的时间。正常情况下,这段时间每天关门的时间为晚上11点,而到10月底之后,则改成每周7天,每天24小时开放。适应在校学生写论文借书以及使用电脑的需求,几乎每一个英国大学都能做到。我2010年在美国读书时,那里的大学图书馆也能开到夜里2点钟之后,能正常满足学生们借书和坐在里面看书或写作的需求。
其次是网络图书馆的使用。每一个大学学生,都有一个正常的学校账号。通过这个账号,可以登陆使用学校的网络图书馆。在这里,无论你在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图书馆里多数图书的信息,或者是一部分相关文章,抑或是电子杂志、电子书,都能在这里找到。学生们可以在全世界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可以使用这个系统,在家里自己打印所需要的资料。
英美的图书馆系统是相互打通的。在我家镇上的图书馆里,我曾看到一条信息:全伦敦三十多个小镇上,有十几个镇上的图书馆的图书已经相互打通。这样的话,一张借书卡,就可以在全伦敦这十几个镇上的图书馆里借书。要知道,一个镇并不只有一家图书馆。仅我所在的这个伦敦西北小镇,就有十多家图书馆,分布在不同的居民区内。如果你在系统里查到某本书其它图书馆里有,你则只需要订阅,就能定期在指定的地方去取。而还的时候,无论伦敦联网的哪个地方,都可以去还。我在英国读大学时,因为大学有很多个校区,每个校区的图书馆也是相互打通的。可以自由借阅,任意一个地方还书。
前几年在美国生活时,有一个细节让人感动。当地城市的图书馆,和大学的图书馆也是相互关联的。如果哪个市民看中了大学图书馆的书或者是其它城市图书馆的书,则可以在网上申请调书。记得从当地大学调一本书所需要支付的费用是0.1美元。而还的时候,无论是这所大学的任何一个图书馆,或者是当地城市的图书馆,都可以还,极为方便。
英美城市里的图书馆都是不收费用的。任何一个居民或国外的留学生,只要能提供一封住址证明,比如写有自己名字的信件,就可以免费申请一张图书卡。这张图书卡,也不需要任何押金,就可以去免费借一定数量的图书或音像资料。
还有一点儿,就是英国或美国当地的图书馆,都是对小孩子甚至是婴儿开放的。除了图书馆专门有供低龄孩子玩耍的区域外,图书馆还会定期开展各种跟孩子相关的活动。比如,我所在的小镇上图书馆,每周五上午都有给1岁左右的孩子讲故事的活动。而活动的组织者,则是里面的图书管理员。镇对不同的读者和年纪,馆里会有不同的活动。此外,每个孩子所能借阅的图书,即使是超过借阅时间了,也不需要交纳任何罚款。 而几年前,我女儿9岁左右时,我曾去上海一家最大的图书馆给她办证,得到的回复是这里不给小孩子办,只能到南京西路上的一家少儿图书馆去借。但那里规模并不大,不足以满足孩子们太多的需求。
图书馆的环境也给人印象深刻。在美国时,我们所在的当地城市图书馆,孩子极喜欢朝里面走。因为,一楼大厅里的布置,几乎就是一个孩子们的乐园。有各种各样的小动物标本,也有各种各样孩子们喜欢玩的电脑游戏(每次只能玩儿30分钟)。 而地上放着各种各样的垫子,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可以选择坐着、躺着看书。我在英国居住的小镇上专门有一个幼儿区,里面放的书本都是适合孩子们身高来取放的,小桌子也极低,适合低龄儿童们坐着看书。里面也有一些软垫子或软沙发,孩子们可以躺上来,看书或玩耍。而我此前读书的大学图书馆,里面摆放着各种沙发。很多沙发是供一些读者睡觉用的。因为这样的沙发设计时,外面的人看不到里面睡觉人面孔,让休息的人们能保持一种体面。
此外,无论英美社会上或大学的图书馆,全部可以做到残疾人自由出入,顺畅借阅。美国的大学或社会图书馆门口,最显著的停车位置,一定是残疾人停车位。
大学图书馆除了能借书之外,还能提供音频或视频资料。此外,大学的图书馆里都有极好的电脑,学生还可以问图书馆借手提电脑使用。学校还会指定专门的图书管理员,为学生提供借阅、查资料等服务。
除了大量的英语图书,我所在的当地镇上图书馆,还提供多种语言的图书借阅服务。在一楼和三楼,分别有中文图书借阅区。据了解,多数中文图书来自于威斯敏斯特的查宁阁图书馆,那里有着伦敦最大的中文藏书。
一个民族是否有希望,看人们是否喜欢学习和读书,应当成为一个重要标志。中国当下的发展,每年图书的销售呈现出让人欣喜的局面。但是,这种图书销量的数字背后,也会引发人另一种担忧:图书的阅读数量,并不等同于销售量。如果公共图书馆能运行的好,则既能满足人们能进行有效的阅读,又能节省社会资源。仅就这方面而言,我们还应该跟英美学习。(文/安光系)
2017年9月23日草于伦敦,为《瞭望东方周刊》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