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宣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年,“见人、见物、见生活”是一直坚持的理念。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古老的非遗才能“活”得精彩。
近日,“造物十二时辰——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活美学展”在浦东金桥EKA?天物文创园区举行,集中展现上海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以及近年来非遗走进现代生活的探索之路。复古的火车站摇身变为艺术秀场,观众穿行于不同风格的场景中,移步易景,感受非遗美学的“人间烟火”。
复古火车站摇身变为艺术秀场
展示十二项上海非遗代表性项目
“十二时辰是一天,指的是光阴流转,时光穿梭,表达的是传统与当代之间的关系,在文化传承上的必然关系,以及审美上的时代轮回。”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院长章莉莉介绍,此次展览选择了十二项上海代表性非遗项目,是上海地区传统文化的缩影,具有海派东西方文化融合的特征、江南文化特征、本土文化特征。
展览通过中央复兴车站里十二时辰的时光流转,重点展示十二项上海非遗代表性项目。
展览通过中央复兴车站里十二时辰的时光流转,重点展示十二项上海非遗代表性项目。既有富含江南古韵雅趣的朵云轩木版水印、崇明土布、徐行草编、上海剪纸、金山农民画、上海民族乐器制作,也有融合东西方文化的黄杨木雕、上海绒绣、海派旗袍、钩针编织、珐琅器制作、海派家具制作等非遗技艺。
展厅中央展出徐宝庆黄杨木雕作品《狮舞龙腾》
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黄杨木雕,结合民间雕塑技艺和西洋素描技法,具有典型海派特色。此次展厅中央展出徐宝庆作品《狮舞龙腾》,利用数字技术放大局部细节,提供多维观赏角度。展览还汇集多件黄杨木雕代表性作品,囊括老中青三代艺术家,主要选材鲜活的市井生活,让传统技艺在新时代继续绽放绚丽光芒。
《生生不息》徐行草编公共艺术装置
一些大型公共艺术装置也与非遗传承人合作。《生生不息》徐行草编公共艺术装置与徐行草编非遗传承人王勤合作。“草编圆垫是我们经常编织的物件,小一点就是杯垫,大一点则可能是锅垫、餐垫。从一个点开始,慢慢变大,形成不同大小的圆垫,这其中有‘生生不息’的含义,也象征着我们要把有近千年历史的徐行草编一代代地传承下去。”王勤介绍,公共装置上的大量草编圆垫,是她带领团队成员一起编织完成,而装置设计和内涵,则由章莉莉教授提供。最基础的编织技法,也最考验功夫,“如果用力不均匀,圆垫就无法平整。”编织技法在一代代传承人手中日渐熟练,徐行草编在《生生不息》中成长。
《环环相扣》崇明土布公共艺术装置
《环环相扣》崇明土布公共艺术装置与崇明三民文化村共同创作。高大的架子上,一匹匹崇明土布回环交织。崇明土布源于元末明初,是一种以平纹组织形式为主的棉纺织物,质朴、厚重,兼备保暖和透气功能,是寻常百姓家最常见的布料。一块土布从棉花开始,需要经过轧、弹、擀、纺、染、经纱等十多道工序后,最后才能上机编织。崇明土布大部分以蓝色调为主,配色雅致,经纬纵横交织出各式各样图案,主要有芦扉花、井字纹、秤星布、喜字纹等。
崇明织带区级传承人宋荣耀在现场为观众演示织布。
崇明织带区级传承人宋荣耀在现场为观众演示织布。与从小耳濡目染学习织布的崇明老人不同,宋荣耀2008年才开始接触土布。“那时很多人家中还有保存的老土布,但大家都觉得没什么用。我很喜欢这些土布,拿来做成包包等小物件,很多人都喜欢。”因为这个契机,宋荣耀放弃了体制内的工作,成立了团队,带着阿姨们做手工。如今机织布盛行,手工布费时费力,早已脱离日常生活需要,但宋荣耀觉得,手工织布可以作为一种艺术创作继续存在,“手织布非常个性化,可以随时变化不同的花色,不像机织布,设定好之后可能几千米都是织造相同的花色,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慢慢地,我带着大家一起去做,也就变成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展览还专门为金山农民画创作了“南汇水蜜桃”“马陆葡萄”等蔬果符号的展示装置,与农民画上蔬菜、水果、螃蟹等农村丰收景象,表达了江南新农村幸福富裕的生活景象。
小朋友在金山农民画风格的“南汇水蜜桃”“马陆葡萄”等蔬果装置上玩耍
尝试海派非遗走进当代生活的诸多可能
春萌而动,夏作而酣,秋至而获,冬寒不辍。在上海这片江海相连的土地上,人们在代代传承里拥抱美感生活,在衣食住行的实用中融入美学价值。由此孕育而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记录了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也见证着绵延不息的文明传承,展现了一地一风情的海派风貌。
海派非遗展现了上海城乡生活的多彩面貌。被誉为“东方油画”的上海绒绣,是最具有“兼容并包”气质的绣种,明暗对比显著,适合表现风景和人物肖像。特别展出的《繁花》系列绒绣蓝牙音响茶几、笔记本等,赋予日用品非遗元素,兼具实用性与美学价值。乡村生活则孕育了更富自然野趣的艺术形式。徐行草编和崇明土布,灵秀雅致、造型多样,充满了浓烈欢快的乡土气息。
近年来,海派非遗与当代艺术频频“牵手”,在传承活化中焕发新生。高境布艺堆画《追忆似水年华》,在黑白建筑摄影上“长”出了鲜艳热烈的布艺花朵,唤醒一代人对上海老城区的记忆。展览中的系列公共艺术装置则展现了海派文化更多的创作可能性。
展览发布多款跨界非遗国潮国货,为非遗传承注入创新“助推剂”。老字号品牌回力带来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合作的产学研项目作品,发布惠山泥人、滚灯、阿坝羌绣、艾德莱斯4款非遗主题球鞋。朵云轩与野兽派联名带来“生命之木”秋意浓香薰、上海民乐一厂推出“东西物语”江南丝竹民族乐器......此外,展览还展现了部分上海对口援建的非遗创新成果,如青海果洛班玛黑陶文创、云南沧源佤族织锦服装等系列展品。
非遗与文创产业的跨界融合,拉近了传统文化与日常生活的距离,让更多年轻人知道原来非遗可以这么有趣、这么酷。展览期间还同步开启“流动的非遗”快闪,4辆非遗创意文创小拖车在园区内移动,打造流动的潮流精品非遗文创“造物社”,用文化赋能产业,以品牌助力传承。
“流动的非遗”快闪活动,4辆非遗创意文创小拖车在园区内移动
从上海特有的非遗中找到文化根脉
本次展览由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上海大学主办。近年来,上海大学一直致力于非遗传承保护与创新设计的发展,利用高校力量赋能文化传承。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用设计学科助力非遗传承取得丰硕成果,上海市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简称PACC)发挥产学研平台,积极整合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资源,助推“非遗+”高质量发展模式。
“展览带给观众的是上海特色的摩登和复古,用大量时髦饱和的色彩,海派城乡当代插画,为传统工艺作品营造了当代生活美学的空间场景。”谈及“造物十二时辰——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活美学展”带给观众的体验,章莉莉说。
“海派”是一种独特的上海气质。此次展览中的非遗,也都生动体现着海派风情。“这次展览中的海派生动地体现在上海绒绣、黄杨木雕等项目中。例如海派黄杨木雕起源于上海的土山湾地区,融合了中西方的雕塑技法和风格,不仅继承了中国传统雕刻技艺的精髓,还吸收了西方现代雕塑艺术的技法,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人物题材作品。”章莉莉介绍,“海派”非遗在诞生之日,就兼具摩登时尚与市井生活的生动明艳,如今这些非遗也依然可以进入日常生活。展览经常用对比手法展示,例如上海绒绣作品,不仅展示了经典的绒绣艺术画,更多展示了绒绣走进现代家居空间的蓝牙音响茶几、绒绣手包等文创产品。
本次展览空间是中央复兴车站建筑空间。车站空间的寓意是交通枢纽,更象征上海是东西方文化交融发展的枢纽,集百家所长,开风气之先,跨越时空代沟与现代社会碰撞出新火花。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非遗技艺与日常生活审美相融共生,焕发新的当代价值。
“从全国范围来看,上海人民的审美一直是摩登时尚,走在全国前面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上海的服饰家居风格形成了独特的海派风情。今天新海派审美风貌正在被我们探索实践着。”章莉莉说,希望借助这个展览,“从上海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找到根脉,理解东西方文化融合后对上海的影响,理解江南文化在上海的基因文脉,在保留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基础上,找到新时代上海文化生活的新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