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心的栖止木:河合隼雄谈心灵疗愈》,[日]河合隼雄 著,赖明珠 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年10月
图片来自网络
“开开心心”的毛病
开朗的朋友聚在一起,边喝酒,边闲聊,没有比这更开心的事了,我最喜欢这样的聚会。不久,有人谈起幼儿园时代的回忆。虽然大家都是笑着听从前的往事,但感觉却是一件悲哀的事。因为希望更多人知道这件事,于是在取得同意后,我决定把这件事写下来。姑且将这孩子的名字叫作小S。小S是一个很乖的男孩子。
小S开始去上幼儿园,并在过了很久之后,有了一项重大发现:隔壁教室里有个女孩子看的绘本非常漂亮。绘本画的好像是灰姑娘的故事,小S也很想看。但是,要走到隔壁教室去看,对于很乖的小S来说是绝对办不到的事情。更何况,要请老师去帮他借书,更不可能。
小S一边耐心等待,一边看有没有其他机会。结果,出乎意料的机会终于来了。因为台风的关系,这天上学的孩子非常少,总共不到10个人,而且隔壁教室里也只有少数几个孩子来。
小S想,现在正是时候,便走进隔壁教室,找到心目中的“灰姑娘童话”绘本,开始读起来。对小S来说,那时的心情简直就像遇到心爱的人一样。
然而,这时候却传来老师的声音:“各位小朋友,很难得台风天大家都来了,让我们开开心心地一起玩耍吧!”
对老师来说,好不容易只有少数几个学生来,所以想到老师也可以一起快乐地玩耍,不知道有多好。
于是老师催促孩子们,在游戏室一起手牵手唱歌,然而,小S却紧盯着“灰姑娘童话”绘本不放。
“小S,不要一个人一脸严肃地看绘本嘛,快来跟大家一起开开心心地玩耍!”老师这样邀请他。可悲的是,小S没办法说“我想读这本书”,只好心不甘情不愿地跟其他孩子一起,让老师牵起手一起唱歌。他一边感到很悲哀,一边和大家牵着手唱歌。据说,那一刻的遗憾,到长大成人之后都没有忘记。
为什么老师和父母都以为孩子一定要“开开心心”才行呢?这几乎可以说是一种病态了,大家把这当作话题来讨论。说不定正是因为大人这种“要开开心心”的毛病,而使很多孩子有了悲哀痛苦的遭遇也不一定。
与其说是大人,或许应该说是日本人吧,动不动就要“大家一起”,也是一种近乎病态的习性。只要说“大家一起来玩”,就不能只是一个人地在读书,不管多么想读都不容许这样做。
因为是小时候的事,所以悲哀的过往也能被当成笑话来讲。但是,我想到自己和在场的那些朋友被送到“老年人之家”一类的机构,被迫大家一起开开心心唱歌跳舞的日子或许也不远了。
图片来自网络
防止烧光法
最近,我受日本医学会总会的邀请,发表了一篇题为《医疗者的心理健康》的论文。我很佩服托我发表这个题目论文的医学会的见识。平常为了患者的身心健康而卖力工作的医生,也应该注意自己的心理健康才行。
我想说说其中的一些论点也适用于一般人,那就是所谓的“烧光症候群”。大家拼命地为工作卖力,长久下来,忽然失去了工作意愿,变得有气无力,像个“烧光”的空壳一样。
在医疗场合,由于患者是活生生的人,因此在努力工作“为患者全心付出”时,不知不觉就会忘记自己的极限。但不多久,“烧光症候群”便会急剧发作。
于是,为了不要“烧光”,而有了要保留自己的力量,工作时要经常考虑到极限这一想法。这种做法就是有人可以一边令人觉得工作卖力,一边还能把时间和精力花在兴趣上,并且元气十足地享受生活。
工作不要过分,注意节约精力,但依然有人露出疲倦的神色,关于这点我下次有机会再说明。在这里,我想试着先来说说,一边卖力工作,一边还保留部分实力的人。
在这里重要的是,所谓的“疲倦”,并不只是指身体能量,其实和心的能量消耗也有关系。身体的能量只要使用就会消耗,必须靠吃饭和睡觉来补充。只要循环顺利,稍微勉强一点还是可以恢复的。
相对地,“心的能量”使用之后也会因消耗而减少,但在某种意义上,有时候也有越用越多的情况。在这里有必要好好认识才行。
例如,护士不怕麻烦,耐心地对待患者时,患者会打心底说“谢谢你的照顾”,这心意传到护士心里时,她会从患者那里获得心的能量。换句话说,当心的能量的循环顺利时,给予和接受适度调整着,那么心的能量就不会减少。有时候,甚至会感觉收到的能量比自己用掉的能量还要多。
然而,所谓“死心眼”的人,心里总是认为自己在为别人付出,因此对方好意传送过来的心的能量却没有接收到。也就是说,只是在消耗自己的能量而已,自然就会“烧光”。
这一点在所有的事情上,都可以说很重要。就以教养小孩来说,婴儿以微笑对母亲送出心的能量,母亲却没有接收到,结果这位母亲可能会因为育婴而感到疲倦得“烧光”了也不一定。
如果能留意到心的能量的循环,并学习巧妙地接收的话,人可以工作得更带劲,还有余力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并且活得健康又快乐。
图片来自网络
耍诈
我听到了下面这件有趣的事。一位社会知名度很高的生意人,工作表现杰出,在业界也颇有信用。这个人的兴趣是下棋。话虽这么说,不过是属于所谓“不高明的臭棋”。不管下多少次都不会进步,不过还是非常喜欢下。
他多半与地位比他低的人下,他们知道他想赢,于是就故意输,但若让他知道的话便会不高兴。他说,要不管输赢认真下棋的人,才是最好的对手。
有一次,他的朋友,不过在这种场合是没有利害关系和上下级关系的,因为喜欢下棋,所以跟他下。当朋友的形势逐渐恶化时,他去了趟洗手间再回来,正要开始再下棋时,觉得状况有点奇怪。刚才明明是自己占优势的,现在状况怎么改变了?这只能怪自己棋艺不高,真悲哀,不过自己上洗手间的时候,对方似乎移动了棋子。
他正想说:“这有点奇怪。 ”
但一看对方的脸色却是前所未有的悲哀,正以一副很神奇的表情注视着棋盘。当时,他心中闪过“武士的交情”这句话,什么也没说继续下棋,结果他输了。
这个朋友每次赢了总是非常高兴,这次也很高兴,不过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好像夹杂着一点落寞的样子。
“ 人真是不可思议。这么有地位的人, 也会耍诈吗?”
他这么一想,反而涌起亲切感,从此以后跟这个朋友比以前更亲。他们常常一起下棋,有时输有时赢,不过从此以后这个人似乎一次也没有再耍过诈。上次的事情他也觉得最好不要提起,免得伤感情,因此从来没有再提过。两个人以后还继续来往。
有的人不会在实际的生活中,而是在玩耍时会耍诈。但有时基于“武士的交情”,参加的人可以感觉到人性的味道,这或许是“游戏”的好处吧。
容许不正常的事情发生的并不限于武士的交情。
有人把某件不正常的事当作武士的交情而放过,我会说:“这样不对,这只是对方没有面对现实的武士的勇气而已。”
不是光讲“情”而特地冠上“武士”,而是如果有意的话便可以把对方一刀两断的“情”。这点不能忘记。如果以小孩为对手,可以不必考虑这种事情,不正常就不可原谅,这是第一大原则。虽然想这么说,不过对小孩,或许还是必须有“武士的情”吧。人,就算某种程度上有某种原则,但一旦遇到特殊情况,只有赌上自己来做决定,也是没办法的事。
作品简介
《心的栖止木:河合隼雄谈心灵疗愈》,[日]河合隼雄 著,赖明珠 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年10月
在日语中,“栖止木”是飞鸟暂时歇息的树枝。受过荣格学派心理分析训练的河合隼雄,在出任日本政府的文化厅长官后,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他的心便像飞鸟一样,“栖止”在他遇到的各种社会事件上。河合隼雄凭借深厚的文化素养,提出他对每一件事的看法。曾连载于《周刊朝日》的这75则小故事,是河合隼雄从心理分析的角度,提供的一种东方式的“行动的智慧”。
人如何能做到“安心立命”?在这本书中,河合隼雄开出了许多“心的处方”:
人在创作之前,为什么会先退步?——因为必须先把僵硬的框架拆除,才可能重新发现和组合成新的结构
嫉妒是爱的表现吗?还是爱的不够?
夫妻吵架会影响到小孩吗?——家庭内的地震,父母浑然不觉,孩子却感觉已天崩地裂
10岁的孩子忽然觉醒,有了“自我”,父母该如何应对?
高龄者厌世逐渐增多,我们要如何面对老之将至、面对死亡?
河合隼雄在58岁时,拿起了少年时代曾学过的长笛来联系,开始实践一个“健康游老人”的生活。从那时起,他接触了无数的人,在和他们谈“心”之后,他发现了许多发人深省的心灵哲学。他说人类的“脸”真有意思,没有两个人完全一样的。同一个人的脸也有惊人的表情变化。“心”又何尝不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