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展览越来越多,怎么选择?怎么看?怎么评?
“澎湃新闻·艺术评论”(www.thepaper.cn)推出的系列评展专栏,力求以独立态度多角度深层次看展评展。策展人与特展研究者贾布的“和贾布看展”专栏,本期评述的是艺仓美术馆的“Hello, My name is Paul Smith”,同时也特别邀请到两位专业嘉宾的参与,他们分别是服装设计师陆坤和职业经理人韩云峰。
推荐度:?????
优点:经得起细看,适合自拍
缺点:入口太太太小,没有序厅
观展建议:
建议预留40-60分钟观展时间
理解一个设计师的人生历程和工作状态并不需要特别的知识储备,对时尚有点感觉的观众就可轻松融入
展览中有一些颇有趣味的小细节,比如展柜里的小账本、复原工作室里的小摆设,还有照片墙都值得细看
观众画像速写
Vivian,平面设计师,女,20~30岁
特征1:热爱艺术,平均每周看1~2个展览(“除了建筑类兴趣不大,其他有时间都会去看一下。”)
特征2:喜欢“好玩”、多元、有互动的展览(“伦勃朗这个展大部分都是画的展示,我就不会去了。太严肃的展不好玩。”)
特征3:会发生城际观展行为(“我以前在厦门读书的时候,放假就会来上海看展览。”)
嘉宾点评:陆坤(服装设计师)
在服装设计师行业,直男是少数。Paul Smith是直男中的异类,他著名的24色的彩虹条,他对鲜艳色彩的大胆使用,他把很多传统上是应用于女装的设计元素引入男装中。(在设计上,Paul Smith不仅对同性恋表现出特别的包容,甚至还勇于和同性恋设计师比拼谁的设计更骚气。)他的设计就是那种猛得扎你一刀让你觉得很刺激的那种。
嘉宾点评:韩云峰(职业经理人)
无论是Paul Smith的收藏,还是他办公室里那些琐碎的摆设,从这里你能看出来,他是一个对世界充满好奇的人。
贾布(“和贾布看展”发起人,特展研究专家,策展人,喜布文化创始人)
有些展览好像就是有这样的基因:消息一出来,就已经红了。艺仓美术馆里关于英国轻奢品牌Paul Smith的回顾展就是其中之一。开幕之后,果然各种刷屏,都紧紧围绕着纽扣墙和粉红墙前的各种自拍。在我看来,自拍固然是个吸睛的亮点,但展览中,Paul Smith在面对来路坎坷和今日辉煌的不同态度,才是最动人的地方。
纽扣墙和粉红墙是展览的“签名照”
Paul Smith在上海有专卖店,普通白领,不用吃土,也能买几件单品。Paul Smith本人并非服装设计出身,在结识了女友(也是后来一直到现在的妻子)Pauline之后,他转身投入服装设计行业。从1970年的第一家小店开始,经过40年多年的发展,如今的Paul Smith已经拥有12个产品系列,其专卖店开进35个国家。
“Hello, My name is Paul Smith”的展览起始于2013年,英国伦敦的设计博物馆为Paul Smith举办了这个展览,展览的内容由设计师本人挑选和提供,除了品牌的服装外,还有大量Paul Smith的文献资料和个人收藏。过去几年间,这个展览陆续在日本和中国台湾做过巡展。
Paul Smith在日本
我把这个展览的结构分为五个部分:1.图片墙;2.来路坎坷;3.工作现场;4.今日辉煌;5.跨界合作(注意,这些分区的命名都是我根据自己对展览的理解而起的,主办方并没有进行这样的分区)。穿插在这个主线索中的还有Paul Smith在世界各地旅行时拍摄的图片、他不断向妻子示爱的“狗粮”、7万颗纽扣构成的纽扣墙,以及粉红色背景前的超大台灯和便利贴 “Every day is a new beginning”。显然,在社交网络上,纽扣墙和粉红墙已经成了这个展览的“签名照”。
而我感兴趣的是1、2、4。
超大台灯和便利贴 “Every day is a new beginning”
展厅现场的纽扣墙
图片墙引导观众进入“看展模式”
在说一进门的图片墙之前,得先说艺仓的建筑格局。以前这个展厅的入口是在天台上,勉强可接受。这次不知何故把入口改在了室内,沿螺旋形楼梯上到二楼马上就是入口(以及用一米线隔开的出口,其实就是一个门),5个人就能把这个通道堵死。这种格局不仅极不利于人流管理,对于观众看展时的心态和情绪也是有很多负面影响的。观众从外面嘈杂的世界进入展厅,进入一个故事,一定需要一个心理调整期,展览的序厅起的就是这个作用。
歪打正着,本展没有序厅,但图片墙起到了序厅的作用。墙上满满当当地挂着Paul Smith收藏的作品,以及他的朋友和粉丝赠送的礼物。哪怕只是经过,观众也能够在匆匆一瞥中感受到多彩、多样、开放、当代、时尚等基本概念,这与Paul Smith以及展览内容是同频的。同时,因为数量够多、够杂,让这面墙又很耐看,从波普的安迪·沃霍尔,到街头的班克西,再或者是曼联球队的一张签名全家福,一般人总能找到几件认识的东西,获得自己和这个展览之间的情感连接。
嘉宾们在仔细浏览照片墙
高调展示早年“蹭流量”
所谓“来路坎坷”,有两个部分:Paul Smith先生开的第一家商店,和他第一次在巴黎时装周期间的“秀”。
1970年,23岁的Paul Smith在他的家乡诺丁汉开出的他的第一家门店:一共9个平方米,没有窗。商店每周只营业两天,因为彼时的Paul Smith先生无法单靠服装设计来维生,一周里的大部分时间他要打工赚钱、养家糊口。
Paul Smith的第一家门店在展览现场被等比例还原
穿过9平米小屋,是几年之后Paul Smith第一次在巴黎时装周期间的“秀”。别想多了,不是你在电视里看到的时装周上的模特T台、贵妇名流。那种秀花费巨大,只有有钱有势的成熟品牌才承担得起。像当时Paul Smith这样初出茅庐的小伙子,只能溜边儿蹭流量。他在巴黎时装周主会场附近的酒店里租个房间,摆上他的产品,自己印一点小广告,在会场周围分发。
展览中,第一个店和第一个秀,这两个部分都是等比例复原的小房间,模拟了当时真实的空间格局,但表现的方法比较抽象,在酒店的show room里,是用纸板箱来还原家具,——如果用真床真柜子,看起来就是售楼处的样板间,瞬间就low了。
Paul Smith的第一场“秀”也在展览现场被还原
在对来路坎坷表达了充分的够意之后,经过场景复原的Paul Smith的工作室和他自己的办公室,展览的故事来到了他辉煌的今天:遍布世界各地的、风格迥异的Paul Smith专卖店,几十年来最重要的服装。然而,展览中表现世界各地的门店是用A4大小的照片来呈现的,而那些服装,则是密密麻麻地挂在密密麻麻的龙门架上。在我看过的诸多时尚类展览中,很少有展览会把服装的部分处理得如此“草率”,如此一笔带过。
展览现场复原了Paul Smith的工作场景
从来路坎坷到今日辉煌,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励志的故事。而展览在处理这两个主题时所采用的反差极大的表现手法,正是我认为这个展览中最动人的地方:它蕴藏着Paul Smith对待成功和名誉的价值观。
不能再说了,再说下去就全是鸡汤了,你自己体会吧。
展览的价值不只是自拍
艺仓的宣传工作真的是相当卖力!在前几天“中年油腻”的话题刚火的时候,艺仓的公众号上立刻就推了一篇《年过七十不油腻 ——Paul Smith的“奥林匹克设计”之路》,在美术馆公众号里,有这个反应速度的,我目测不多.
艺仓自己的公众号对Paul Smith展览的介绍,内容比较全面和充分。但是在电脑端搜索时,各种报道基本都是围绕自拍展开的。在展览的前期推广中,强调“自拍”是很容易引起观众注意的,也确实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但在展览已经形成影响力之后,主办方如果能更主动地调整推广的方向(而不只是在自己的公众号上发声),就能在保底的基础上,为展览赢得更好的口碑和更多元的观众。
毕竟,如果这个展览的价值最后被定义在“自拍”上,未免太可惜了。(文/贾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