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书评

读《我认识的唐朝诗人2》:以钩稽考校之功写作传记文学

《我认识的唐朝诗人2》,陈尚君著,中华书局2024年8月出版,416页,78.00元

《我认识的唐朝诗人2》,陈尚君著,中华书局2024年8月出版,416页,78.00元



古人说“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用来形容尚君先生目前的状态应该再贴切不过了。年逾古稀的他仿佛总能释放出宛如顽童般令人咋舌的充沛精力,看似终日埋首于单调枯燥的文献钩稽考校之中,可探寻新奇有趣事物的兴致却时常旁逸斜出,动辄便按耐不住腾出手来,信笔挥就一篇篇洋洋洒洒的妙文。新近结集的《我认识的唐朝诗人2》(中华书局,2024年),又择取了三十位地位悬殊、遭际各异的诗人,用生动鲜活、雅俗共赏的笔触勾勒出他们忧乐交织的人生片段。尽管因体例所限,未遑逐篇进行详细的学术史梳理,但下笔之际都尽可能广泛参酌学界各方面的研讨成果,与此同时又力求传达独特新警的意见,绝非辗转稗贩、陈陈相因的简单重述。

有些问题历来多存异议,本就亟待辨正分歧。考较前人相关研究,不难觉察本书对此尤为注重。如盛唐末期诗人元结在出守道州时相继作《舂陵行》《贼退后示官吏作》二诗,杜甫读到后激赏不已,当即赋有《同元使君舂陵行》,有云“道州忧黎庶,词气浩纵横。两章对秋月,一字偕华星”,然而在诗序中却出人意料地声称,“简知我者,不必寄元”,并不期待对方了解自己的心意。更有甚者,杜、元虽曾同年应举,朋友圈也不无交集,但除本篇之外,在留存的作品中竟然没有留下任何交往的记录。针对双方有悖常情的表现,古人或避而不谈,或浮泛地认为“古人酬唱往往如此,今人泛泛作神交诗者,又不得借口于此”(钟惺、谭元春《唐诗归》卷十七引钟惺评语),“公作此诗,盖同声之应也”,“公与元之相契在此”(王嗣奭《杜臆》卷九),认定两人莫逆于心而脱略行迹。今人刘跃进《〈箧中集〉与杜甫》(载《中州学刊》1987年第4期,收入作者《古典文学文献学丛稿》,学苑出版社1999年)则将此归咎于杜甫在长安应举时的言行,认为“他到处投诗献赋,企求援引,以至到了是非不分的程度”,最终引发了元结的强烈不满。杨承祖《元结文学交游考》(载《书目季刊》第13卷第1期,修订稿收入《杨承祖文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同样根据他们在京城时的不同表现,推断“或者二人初曾相识,即因此绝游;或尚未谋面,遂不复结交,皆甚有可能”,只是并未率然判定孰是孰非,而说起杜甫序中所言,推断“或者二人确有宿憾,乃出言如此,亦未可知”,口吻也仍在依违疑似之间。本书《元结在道州》一篇认为杨氏之说可从,继而猜测所谓“知我者”正是与杜、元两人关系都相当密切的孟云卿,双方由此形成间接的切磋互动,在关乎治乱兴亡的大问题上又能不计罅隙而达成共识,“在这里,恰好可以看到两人君子人格的完美表达”,“君子和而不同,有隔阂不妨欣赏赞美,互相吹捧就俗气了”,对这个积疑莫释的疑难问题提出了更为圆满的解答。又如韩愈早年在宣武节度使董晋的汴州幕中任职,期间撰有《送汴州监军俱文珍序并诗》,而俱文珍此后入朝擅权,成为宦官首领,非但胁迫顺宗内禅,更是镇压永贞革新的主谋。古人议及此事,往往为贤者讳,认为“昌黎一文一诗,本无关于兴亡大局,即送之之时,文珍恶尚未露,亦无害昌黎之为君子”(王鸣盛《蛾术编》卷七十六“韩昌黎”条),或主张“昌黎,君子也,君子可欺以其方,盖深信文珍为端人矣。其后昌黎自为君子,文珍自为小人,本两不相妨”(同上,迮鹤寿按语),以君子、小人之别来替韩愈辩护,其实并不具备充分的说服力。今人对此则多有批评,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三联书店1956年)中篇《政治革命与党派分野》在考述士大夫与宦官的复杂关系时提及韩愈此篇,谓其“备极谄谀之词”;章士钊《柳文指要》(中华书局1971年)卷四《议辩》“《晋文公问守原议》条”更是指摘韩愈对宦官、方镇这两大祸患“不惟无一矢加遗,而且谄谀疏附,唯恐不及”,尤其以本篇为证,斥其“言下得意之状,跃跃纸上”。针对此类非议,蒋凡《韩愈与宦官——读〈送汴州监军俱文珍序〉札记》(载《学术月刊》1980年第1期,收入作者《文章并峙壮乾坤——韩愈柳宗元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曾有驳正,指出韩愈撰作此篇时间在前,“与以后的‘永贞事件’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又评价俱文珍在平定汴州叛乱中确有功绩,“韩愈《序》中的颂词基本上接近事实”,还分析说“就总的趋势来说,韩愈与宦官集团的关系是不融洽的”,绝未依傍勾结。本书《韩愈与汴州》一篇则进一步强调,在唐代官僚体系的运转中,“文武官任节帅,掌控军政,宦官代表皇帝,监督军政,节帅要有所作为,必须搞好与宦官的关系”,故董晋率领幕僚恭送俱文珍归朝述职自是人之常情,韩愈奉命撰序赋诗也属职务行为,“不必求之过深”。从制度层面探析其创作初衷,令读者顿生了解之同情,而不至求全责备。文中还联系到董晋不久病故,汴州再度发生大规模兵变,韩愈侥幸逃脱杀戮的惨痛经历,指出“他在此后一系列论著中倡导恢复儒家道统,讲求夷夏之分,力求在根本上改变社会文化现状,汴州的这段经历是很重要的”,让人体味到正是在这短短两年半间发生的一系列跌宕起伏、惊心动魄的大变故,才促使初入仕途的韩愈沉静下来,仔细权衡个人取舍和朝政兴废的得失利弊,由此郑重规划好日后的人生道路。

即便是根据自家以往的研讨心得敷衍成篇,尚君先生也努力尝试揭橥新意。如盛唐文士郑虔因兼擅诗、书、画而受到玄宗称赏,被誉为“郑虔三绝”。《新唐书》《唐才子传》等虽都收有其传记,却多有讹谬缺漏。尚君先生曾撰《〈郑虔墓志〉考释》(收入作者《贞石诠唐》,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年),对其家族世系、仕宦经历、贬官归葬、家室子嗣、著作书画等做过巨细靡遗的考述。本书《杜甫与郑虔的忘年交》一篇则聚焦于两人历经数十年聚合离散而生死不渝的交谊,在分析杜甫《醉时歌》时尽管大抵依托旧作,却依据考古实测新增《广文馆位置示意图》,使读者得以设身处地,更直观地感受到“诸公衮衮登台省,广文先生官独冷”所形成的强烈反差,真切地体会到杜甫心中喷薄欲出的愤懑不平。在论及杜甫《哭台州郑司户苏少监》时,旧作主要致力于爬梳史料,推断其获知友人噩耗的时间。新作中除了这一题中应有之意外,又逐层解析诗意大旨,展露他在老友凋零却无从告慰时沉痛至极的心情。继而又联系到《八哀诗》中有关郑虔的部分,揭示老杜对郑虔才学的充分肯定及对友情的无时或忘,由此“也可理解诗圣地位的确立,正是建立在他对所有曾交往结识的人的尊重、理解和真情之上的”,强调“诗圣”的意义并不停留于技艺层面,更关乎人格魅力。又如五代诗人和凝,其生平始见于薛居正《旧五代史》,而原书已佚,通行者仅为清代辑本。尚君先生曾有《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利用《册府元龟》《太平御览》《资治通鉴》等大量文献对旧辑和凝传予以勘定补苴;另有《“花间”词人事辑》(收入《唐诗求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钩索不同史料,详细排比考订过和氏的事迹及著述。本书《曲子相公和凝——文武兼资的断狱爱好者》一篇除据上述二者缕述其经历和诗作外,又涉笔成趣,附带提到由和凝辑录并经其子和?增订的《疑狱集》,认为书中收录的判案故事“看似复杂难解,办案者机智设局,让干犯者伏罪,真相亦得以究明”,故称其为“公案类小说的滥觞”,让读者领略到诗人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同时还指出书中部分案例的发生时间晚于和?近百年之久,可见“原书多经后人增窜”,则这类故事在当时广受欢迎也就不言而喻了。在追溯公案小说的源流时,小说史研究者虽然也会留意到《疑狱集》,以为“将其视为一部供消遣娱乐的公案小说集来读亦未尝不可”(苗怀明《中国古代公案小说史论》第一章《宋元公案小说的成熟及其特质》,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但并未细究其成书的始末原委,本书所论恰能弥补这方面的缺失。

相较于其他时段,唐代文史研究已经拥有相当系统而完备的史料支持,不过大量新出石刻文献的裒辑整理,又提供了更多的细节、线索和议题。尚君先生在这方面深造有得,此前已有《贞石诠唐》(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年),肆力于考索有唐一代金石文献。本书在结撰过程中也时常措意于此,充分依凭这类新出资料,将其中隐含的丰富信息抉发殆尽。如《贞元年间的诗人卢纶》一篇,通过近数十年间相继出土的卢纶之弟卢绶、弟媳张氏夫妇墓志(载吴钢主编《全唐文补遗》第3辑;三秦出版社1996年)以及其父卢之翰、其母韦氏夫妇墓志(载吴钢主编《全唐文补遗》第7辑,三秦出版社2000年),介绍诗人的家世背景和早年经历。述及吉中孚、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氵韦、李端等先后辞世时,卢纶曾赋五十韵长诗悼念亡友,又以新出土的耿氵韦墓志(载胡可先、杨琼编著《唐代诗人墓志汇编·出土文献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21年)为主,结合《旧唐书》《元和姓纂》等相关记载,推定此诗作于贞元五年或稍后一两年间。随即指出后世所谓“大历十才子”的提法,很可能即肇端于卢氏此诗,最初并非为了表彰当时创作成就最高的群体,而是泛指这批早年在长安城中依附于宰相元载、王缙和驸马郭暧门下,与自己交往密切的诗人。中唐诗人窦叔向膝下五子均位至郎官,并有《窦氏联珠集》传世,由此得到“联芳比藻,词价霭然”(辛文房《唐才子传》卷四)的盛誉,但就诗作本身而言,并没有引起前人太多的关注。本书《且说会写诗的中唐五窦》介绍长兄窦常《过宋氏五女旧居》慨叹姐妹五人被召入宫,虽有文名而终难尽展所长,特意指出所咏五女中宋若昭的墓志近年已经出土(载胡可先、杨琼编著《唐代诗人墓志汇编·出土文献卷》),“比窦常尚晚去世三年。以当时人咏当朝事,诗人是需要一些勇气的”,这首看似寻常的诗作也就有了耐人寻味的余韵。在介绍老二窦牟时,提到他任洛阳令期间与韩愈多有过从,卒后由韩愈执笔撰写墓志,对其志行文学均给予极高的评价,随即提到“此方墓志近年出土于河南偃师,与传世韩集的文本稍有差异,对窦牟研究有重大意义”,也令人不由得对窦氏刮目相看。

近十余年来尚君先生的绝大部分精力都投注于纂辑《唐五代诗全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24年),志在全面搜求并深入校订所有存世的唐代诗作。对普通读者而言,尽管不可能披览那部几逾一千八百万字的皇皇巨著,倒是不妨借助本书具体而微地了解这项工作的价值所在。如《诗人刘长卿的两次迁谪》述及传主在狱中作《非所留幽系寄上韦使君》等诗,指出诗题均当从宋本《刘文房文集》作“非所”,而不能依照《四部丛刊》影明本《刘随州文集》改为“罪所”(清编《全唐诗》亦承其误),“‘非所’即今所谓看守所”,明刊本“为后人不明唐时习语而改”。《诗人朱庆余——人生道途上有幸有不幸》言及朱庆余向张籍投诗问讯的佳话,又信手拈来整合南宋书棚本《朱庆余诗集》、清席启寓编《唐诗百名家全集》、南宋洪迈编《万首唐人绝句》、明高棅编《唐诗品汇》等,判定诗题应作《近试上张水部》,指出清编《全唐诗》在“张”下补出“籍”字纯属画蛇添足,“给尊者献诗,一般不会直呼其名”。这类校订虽仅一字之微,但已足见作者对唐诗文献及唐人习俗的熟稔。另如《贞元年间的诗人卢纶》提到李端的诗作,说起“日本伏见宫旧藏《杂钞》卷十四,有他多首七言歌行体佚诗保存,可以看到他诗歌写作另一方面的成就”。此前尚君先生在《伏见宫旧藏〈杂抄〉卷十四中的唐人佚诗》(收入《唐诗求是》)中已经公布过这批作品,足资参照比对。《作为诗人的南唐三主》在判定先主李昪《灯》诗的各种异文时,利用残存于韩国的《唐宋分门名贤诗话》,认为该书“可以相信即是北宋末李颀《古今诗话》的转录本,且为时甚早”,据此可以更准确地把握诗意。可知在搜讨追溯唐诗的过程中,作者对域外汉籍文献也予以高度的重视。再如《新见唐韩益〈悼亡诗八首〉发微》在新出李季推墓志(载刘文、杜镇编著《陕西新见唐朝墓志》,三秦出版社2022年)中发现墓主夫君韩益的悼亡之作,提到“墓志而附收悼亡诗,在唐墓志中尚属首见”,并参证夫妻两人墓志,借以展现唐代普通士人的夫妻日常生活。《詹敦仁父子——写下唐诗最后一抹余晖》介绍的詹敦仁、詹琲父子,在清编《全唐诗》中存诗寥寥,合计尚不足十首,而此次又在《重修清溪詹氏族谱》中新发现父子诗作共计一百三十首,“所存诗不仅增添作品,可补史阙,也可纠订《全唐诗》之误收”。尤其是詹敦仁《仆忝四门新颁九经大本喜而书之》一诗,留有五代时刊刻九经的重要记录。不难想见,经过这番旁搜远绍、钩沉索隐的细致工作,大批新披露的唐诗文本必定会拓宽唐代文史研究的范围。

当然,从读者理解的角度出发,除了需要依据勘定无误的文本,更需要了解隐藏在文字背后的复杂人事和微妙情感,才有可能对诗意有更贴切的体会。孟浩然作《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投赠张九龄,含蓄地表明用世的心迹,张九龄在出任荆州长史后确实署其为从事,予以汲引提携。但令人诧异费解的是,孟浩然入幕后至少有七篇呈献给张氏的诗作,而张九龄在诗中却从未言及孟氏。本书《若即若离的尴尬交往——孟浩然在张九龄荆州幕府之始末》详述张九龄此前在政坛上大起大落的过程,认为受到个性差别、地位悬殊、经历迥异等多重因素影响,最终使得“张九龄经历高层剧烈变动而深怀难以言宣的痛苦,孟浩然无从知晓与理解”,双方短暂的共事经历,“后人远望似为一段佳话,仔细阅读他们的存诗,似乎一直有些若即若离”,将主宾之间的隔膜剖析得合情合理。盛唐时名不见经传的小诗人任华,因赋《杂言赠李白》《杂言赠杜拾遗》而享有盛誉,在晚唐时二诗就被韦庄选入《又玄集》,后人甚至称许其“将李、杜学力、性情,一一写得逼肖,如读两公本传,令人心目俱豁”(余成教《石园诗话》卷一引《松石轩诗评》)。本书《狂生任华——从粉丝立场推动李杜齐名的第一人》尽管也充分肯定任华在推动两人声誉及齐名并称方面所做出的贡献,但又仔细比对了李、杜两人的实际经历,站在受赠者的立场,毫不讳言诗中所言多据传闻而不符事实,“李白的痛苦与失望,任华是无法理解的”,“虽尽力鼓吹,估计杜甫并不太受用”,自然也就不能片面高估这两篇诗作的实际意义。中唐时的陆羽三岁而孤,由僧智积抚养长大。后因僧俗出处的选择不同,使得陆羽毅然逃离寺院。当僧智积辞世时,陆羽又感念养育之恩,赋诗悼念。《作为诗人的茶圣陆羽》一篇,指出陆诗中用以表明心志的“不羡白玉盏”四句,仍执着于当年的抉择而毫不后悔,“在年少的陆羽与养父的激烈冲突中,显然包含彼此都能体会的内涵”,可随后却陡然转入“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又隐约透露出陆羽“内心的不安和愧疚,始终没有忽忘”,将那种欲言又止、矛盾纠结的心绪揭示得尤为细腻。

本书在序中反复强调“坚持现代传记文学的立场”,其旨趣“与中国传统史书的存褒贬、载大节是不同的,与此间经常见到的或通篇歌颂、或彻底否定的写法也完全不同”,覆按书中篇章,确实在努力践行这一追求。如晚唐诗人杜荀鹤现存诗作多成于进士及第之前,因身经乱离而多展现民生疾苦,由此也得到后世尤其是今人的推崇,认为其诗“真实地反映了唐朝末年的社会面貌,表明了为民请命的意旨,富于人民性和现实主义精神,其所达到的广度和深度,在中国诗歌史上极为罕见”(胡嗣坤、罗琴《杜荀鹤及其〈唐风集〉研究》下编《杜荀鹤研究》三《杜荀鹤的创作思想及其讽喻诗》,巴蜀书社,2005年)。本书《诗人杜荀鹤的乱世书写与末路毁誉》清理五代宋初的各类文献记载,指出其晚年竟然不自爱惜羽毛,“为了谋取晋身的官位,不惜写诗无耻地吹捧大乱的祸首之一朱全忠,以往的好名声扫地而尽”,百般逢迎之后虽然如愿以偿得授翰林学士,“仅在位五天就去世了”,读来真让人怵然惊心而不禁引以为戒。与此形成对照的则是历仕四朝而始终身居相位的冯道,其身后评价经历了一番高开低走的两极反转,宋初几乎将他视作才德兼备的完人而赞誉备至,此后却每况愈下,至欧阳修着眼于政治节操,索性斥其为“无廉耻者”(《新五代史·杂传序》)。本书《诗人冯道——武夫政权与文人政府共治时代的农儒名相》详细考察他在历仕各朝时的实际作为,主张在加以褒贬之际“要考虑他的现实困境”,尤其在纷乱的政局中,君臣其实各有职守,“军事决定君位,宰相运转朝政”,王朝政权虽有更迭兴替,行政运转必须正常稳定。身为宰相的冯道深谙此理而降志辱身,其实对自己的职责所在和权力边界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今人显然不宜沿用“忠君死节”“夷夏大防”等迂腐之论来加以简单粗暴的论定。

在翻览本书的过程中,也偶有些许疑问。有些问题在结集时尚君先生已经有所注意,序中提到“卢纶一篇发表后不久,卢纶墓志在陕西出土”,其中内容对书中所述有所补充,可援引为据。顷见张弛《唐代诗人〈卢纶墓志〉考》(载《青少年书法》2023年第11期)、杨琼《新见卢纶墓志与卢纶生平创作发覆》(载《浙江大学学报》2024年第8期),为了解诗人的行实和创作确实提供了不少细节,兹不赘述。再举一个在语词理解方面似可商讨的例子。《新见唐韩益〈悼亡诗八首〉发微》分析这组诗中的第四首,首联有云“去年十月备婚仪,岂料今为断草时”,认为“‘断草’语源待酌,似乎是丧事过程中的一种仪式,并非如枯蓬断草、蓬断草枯一般之泛指”。“断草”与“婚仪”相应而形成对比,乍看之下确实像是指某种丧葬仪式而言,但在文献中并无任何佐证。考沈约《宋书·礼志二》载宋大明五年皇太子妃薨,“造陵于龙山,置大匠卿断草”。所谓“大匠卿”即将作大匠(见杜佑《通典·职官七》),其具体职责为“掌修作宗庙、路寝、宫室、陵园、木土之功,并树桐梓之类列于道侧”(司马彪《续汉书·百官志四》),然则“断草”应该就是指清除地表杂草,因其为兴修土木的首要工序,故用作营建陵园的代称。《法书要录》卷十《右军书语》第183则提到:“昨便断草,葬送期近,痛伤情深,奈何奈何。”则“断草”也可以用作普通人家营造墓穴的委婉语。韩益诗中所言想来也是如此,或许并无其他深意。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