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敦宇
“从河滩上的一根榆树枝开始,一画就是一辈子。”1952年,史敦宇出生于敦煌莫高窟,是第一代敦煌学者史苇湘、欧阳琳的孩子,从小便受到敦煌文化的影响。在过去的50多年中,她一直致力于壁画复原,延续父母一辈的心愿。前不久,《敦煌初见时》出版,收录史苇湘、欧阳琳、史敦宇一家两代人所作的112幅壁画复原作品,并讲述了两代人70余年来坚守敦煌壁画复原的故事。
日前,史敦宇在位于上海的工作室里接受了澎湃新闻的采访。
《敦煌初见时》
第一批敦煌学者的孩子
在敦煌当代美术馆的开馆展览“境象敦煌”中,有一幅莫高窟第217窟《西方净土变》复原图巨幅原作。1954年至1968年,史敦宇的父母史苇湘、欧阳琳在敦煌临摹完成了这幅壁画毛笔线稿,2020年10月由史敦宇整理复原。画中飞天穿梭其间,乐器不鼓自鸣,阿弥陀佛正在讲法,远处佛阁庄严华丽。
史苇湘 欧阳琳
“只要我一看到这幅画,就会感到头晕目眩,产生一种幻觉,仿佛看到217窟上部天台楼阁中所有画家的身影,我的父母就在那里”。史敦宇说。1952年,史敦宇出生在敦煌莫高窟,父母史苇湘、母亲欧阳琳是第一代敦煌学者,她自幼便跟随父母出入洞窟,并受到常书鸿、段文杰等大师的指导,在莫高窟里生活,学习,成长,长期浸润在洞窟的色彩与文化氛围里。
史敦宇的父母是四川人,从温暖潮湿的四川盆地到黄沙漫天的大漠边陲,生活上免不了遇到诸多困难。“听我父母说,刚到敦煌生活时,水成了他们的一大难题。四川人爱喝茶,他们怎么也没想到,这里的水是不能泡茶的”,她说,敦煌的水源自祁连山上,流到莫高窟的小沟渠时,要经过一大片盐碱地。“在我的印象中,小时候不敢穿黑色的衣服,因为大家都是在河里洗衣服,而黑色的衣服晾干之后上面就会结一块一块的白渍,是水里的盐分太重了”,史敦宇回忆道。
虽然生活艰难,但童年的史敦宇融入了当地的环境,也在耳濡目染中习得了壁画复原的“童子功”。在敦煌生活时,史敦宇家所在的农村正好位于去莫高窟的路上,有时候遇到外国人经过,打听莫高窟怎么参观,她就用手语和对方交流,很快就熟络地聊到一起。
年少求学的时候,史敦宇选择了有美术专业的甘肃酒泉师范学校,后来又进入西北师范大学美术系深造,毕业后在敦煌中学开始了她的教学生涯,一次次地重返敦煌洞窟。在过去的五十多年里,她辗转于兰州、北京、上海等地,但始终专注于壁画复原工作。“对我来说,敦煌就是抹不掉的回忆。”史敦宇说。
活动现场 史敦宇讲述父亲的故事
两代人对敦煌艺术的坚守
在史敦宇的工作室里,一幅未完成的作品摊开在桌上,那是莫高窟《报恩经变》的复原画。“上面是释迦牟尼说法弟子,下面是人间的活动,底下的人物很小,复原的时候只能一点一点地抠。”史敦宇解释道,经变画是敦煌艺术中用图像来表现佛经内容的绘画,以图画的形式让普通大众理解佛经的内容,“报恩”的概念,则与中国传统道德观念中的“孝”相符合。“敦煌壁画中不只有佛教经变画,还有人民生活的场面,比如劳动、手工业、医疗、读书等。”在《敦煌初见时》里,史敦宇为她和父母一同完成的壁画复原作品配上文字解说,让更多的读者了解莫高窟壁画背后丰富的故事。
“我父母给我留下了这些线稿,完成壁画复原,就是我的任务,这项工作迟早都要完成。我就想完成父母的心愿,让大家都能看得懂敦煌壁画讲的故事”,史敦宇说道。采访当天,她还在着手《张议潮统军出行图》的复原,不同于经变画,这幅供养人出行图更加突出个人或家族功绩的世俗意味,画面中骑队、乐舞、射猎、驮运、百姓等等,一目了然。史敦宇从父母手中接过复原画稿,花费了大量时间投入到复原中。在复原的过程中,把线稿放在底部,再把布或者绢放在上面,先用铅笔描摹,修改定稿之后再进行勾线上色。
《都督夫人礼佛图》
《千手千眼观音图》
敦煌壁画随着时间的流逝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自然的侵蚀和人为因素的破坏,为了补全壁画的残缺部分,重现壁画的初始色彩,复原时需要对壁画的时代背景和风格有深刻的理解。史敦宇还记得,在复原莫高窟第130窟的《都督夫人礼佛图》时,起初出现了小插曲,“左下角侍女鞋子的样式出现了差错。我父亲看到后,十分严肃地训斥了我,要求我考证唐代侍女着装的普遍范式”,经过严格的考证,画中的男装侍女应该穿着黑靴,史敦宇补正了第一稿中的错误。
平日里,史敦宇的手边总是摆了一套书,那是1987年由文物出版社、日本株式会社东京艺术馆、敦煌研究所合作出版的《中国石窟·敦煌莫高窟》五卷本。据她介绍,这套书里的壁画构图完整、年代记录完整,色彩与壁画原作也最为接近,在几十年的时间里,已经被她翻破了。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史敦宇的画技不断进步,画面中的细节更加清晰和漂亮,“比如丝绸有丝绸的感觉,棉布有棉布的感觉,飞天跳舞的时候,腿部肌肉和裙子的颜色也不同”,她说,通过复原,她希望大家不仅能明白画中的内容,也能看到敦煌石窟原本的美。
内页图
书籍内文细节
让敦煌壁画成为当代的东西
史敦宇指出,敦煌壁画展现了中国绘画传统中的丰富技法与风格,例如画山水时用的是中国画里的“三矾九染”,淡墨和色彩在宣纸或绢上反复渲染;画建筑物时,用的是传统中国画里的界画,通过界尺辅助,绘制出均匀笔直的线条。
“张大千曾对我父亲说,想要当画家,特别是中国的画家,必须要去莫高窟”,史敦宇回忆道,父亲史苇湘生前一直投身于敦煌壁画、雕塑和历史的研究,涉猎敦煌艺术的方方面面。受到父亲的鼓励和教导,史敦宇不仅坚持壁画修复,也对雕塑等领域产生了兴趣。“父亲从修建时的莫高窟里捡来很多铁丝和木棍,用铁丝把木棍扎成十字,让我往上堆泥巴。我就自己和泥巴,先做出脑袋,之后再做出躯干,就有了人形。”史敦宇说,她就这样和父亲学了雕塑。
在父母和前辈大师的潜移默化中,史敦宇深受敦煌文化的影响。小时候,她跟着父亲和常书鸿去写生,见她对画画感兴趣,常书鸿抹平一大块水渠边的湿沙地,再捡一个干榆树枝,让她用干树枝画画,“画完后常伯伯就对我爸说:‘敦宇应该学画画啊,你看她画的这个风景画构图就挺好的嘛。’我就这么开始学画了。”
如今,史敦宇也希望用自己的力量让敦煌壁画走向大众,让更多的人了解敦煌壁画。“我欢迎敦煌的东西走出去,变成当代的东西”,她说,人们去了敦煌,看到氧化、变色、脱落的壁画,不能理解壁画讲述的故事内容,将壁画复原,正是为了让大家更多地了解敦煌。如今,数字化提升了壁画的保存水平,让展示和传播变得更加便捷,通过利用动态光影等数字技术,还能对敦煌壁画中的乐舞、飞天等元素进行沉浸式展示。
全家福
“敦煌艺术要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就不能故步自封,因此我也支持年轻人的创新尝试,比如将壁画中的元素应用到文创产品的开发中,或是进行数字化的延展和活化。”在《敦煌初见时》中,史敦宇也谈到了自己对于敦煌文创的想法。而作为敦煌壁画的守护人,她还在日复一日地进行着复原工作,在她看来,让更多的人读懂敦煌,欣赏敦煌,这就是复原壁画的意义所在。“我会一直坚持到拿不动毛笔的那一天。”
敦煌莫高窟第156窟-晚唐-张义潮统军出行图-史敦宇-
布画-敦煌莫高窟217窟-盛唐-西方净土变-史敦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