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逸华不讳言,自己和邵逸夫“拥有相似的性格,对工作狂热,可以不分昼夜投入,既是娱乐,也是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
受她提拔的,从30岁初执导演筒的李翰祥,到80年代的中坚力量王晶、章国明、张婉婷等,如今已成大器的明星们,从甄珍、惠英红,到秦沛、汪明荃,谈起她来,除了感激还是感激,因她的的确确,一手撑起半个香港影坛。
11月22日,方逸华离世,享年83岁。
属于方逸华的几个标签依次排下来,大概分别是邵逸夫的太太、邵氏帝国掌门人,以及时代曲歌手。这样的顺序,不仅符合大众认知程度的递减,也随着时光,逐一向前推进。
最初的最初,女强人是天涯歌女,她的首本名曲,《问白云》、《蓝与黑》、《花月佳期》,在五六十年代风光无限,她的歌声,是那个时代的底色之一。
彼时流行的时装片《曼波女郎》,葛兰饰演的女主角去夜总会寻找卖唱的生母,灯红酒绿的场所,背景里的灯管拼出“方逸华小姐”几个大字,街知巷闻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后来的故事众所周知,登台邂逅邵逸夫,命运发生转折,他们展开相差30岁、相伴半世纪的情缘。方逸华发乎情止于礼,邵的第一任太太黄美珍在世期间,她只是邵逸夫事业上的左膀右臂,1987年黄美珍离世,又过了十年,被外界催问了无数次,才终于得到花花公子的一纸婚书。等待太长?她反正心甘命抵。
60年代末,她放弃演艺生涯,随邵逸夫进入邵氏,从小职员做起,各个岗位轮一遍,亲力亲为,直至坐上管理层的高位。工作起来,方逸华便不是那个言笑晏晏的女明星,她以节俭与铁腕闻名,偌大的影城,所有拍戏开支账单均由她亲自审批,连厕纸、油漆都要逐一过问。为了武师的薪金与拍戏的道具,她不惜与张彻、李翰祥等大导演翻脸,麾下的花旦与小生,看似风光而月薪极低,吃住在影城,合约一签十余年。自己就是女歌星转行,设身处地想一想,是否压榨劳动力?她亦从未心软。
尽管如此,同业与后辈,仍未出一句恶言,因她真是慧眼识珠。受她提拔的,从30岁初执导演筒的李翰祥,到80年代的中坚力量王晶、章国明、张婉婷等,如今已成大器的明星们,从甄珍、惠英红,到秦沛、汪明荃,谈起她来,除了感激还是感激,因她的的确确,一手撑起半个香港影坛。
当那些同代的莺莺燕燕,有的退隐,有的嫁人,方逸华仍然威风凛凛地伫立不倒,统领着投注了无限心血的梦工厂王国。
金字塔顶的女人,威信当然有目共睹,下至邵氏,上至全港,一声恭恭敬敬的“方小姐”,几乎与她标志性的短发、丝巾与套裙画上等号。我的一位前辈是邵氏高层,方逸华的直系下属,我刚工作一两年,对于职场纠缠与诸多身不由己,难免叫苦连连、自怨自艾,他叫我出来喝酒,安慰道,“出来做事,就是这样的,你看看我的老板。”此言一出,再多的委屈都闭了嘴,多么有说服力。鸡毛蒜皮的办公室政治,岂能与方逸华相比。
想起一则富有奇幻色彩的轶事,70年代邵氏片场,闹鬼之说不绝,坊间流传是上吊自杀的女明星李婷阴魂不散。李翰祥在回忆录《三十年戏说从头》中写,邵逸夫以几十根金条请高人做法,将一口精致的桃木棺材摆件放在办公桌上,化危机于无形,更有延年益寿的裨益。
果不其然,他活到了107岁,与他相伴的方逸华,83岁即毫无预兆地溘然长逝,甚至还未到他迎娶她时的九十之龄,如同高歌勇进的交响乐戛然终止,骤然寂寥,听众一时失神,没有猜到结局。
一个女人这样的一生,论事业,方逸华塑造了半个影视帝国,从手段到野心,昭然若揭;论爱情,她等了一个男人四十年,相爱之余,更近似江湖儿女互相照应的情义。
把方逸华称为传奇,似乎都显得单薄,因为她并没有什么命运的眷顾,也没有多少幸运的加持,都是一手一脚打下的江山,最可贵的是,一步一脚印,一生驰骋,但仍然有理有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