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书摘

《安全基地》——致缺乏安全感的你

当有理由怀疑病人是一个病理性的说谎者时,分析师是有权利来质疑病人的故事的。

本文摘自《安全基地:依恋关系的起源》,[英]约翰·鲍尔比 著,余萍 刘若楠 译,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17年10月

《安全基地》——致缺乏安全感的你

图片来自网络

致父母:培养问题儿童指南

我认为,分析师对某些家庭中出现的扭曲关系以及其他家庭中发生的可怕事情了解得再多都不为过,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清楚地了解病人的防御背后是什么,以及病人的愤怒、焦虑、内疚的根源。他们将能够理解发生在病人身上的事情的本质,以及病人可能曾经暴露于其中却无法也不愿提及的某种情境。在列举的以下情境中,我仅仅指出了一些常见的、近来在心理治疗文献中受到忽视的情境。

将威胁“不再爱孩子”用作一种控制孩子的方式

当孩子一再出现某一行为时,母亲很容易就说出“不再爱孩子”这样的话。这句话的意思是当孩子感到不安、恐惧和痛苦的时候,母亲会威胁在其他时候不再给予爱抚,或者不再给予帮助和鼓励。如果这些威胁成为父母一方或双方的惯用伎俩,孩子长大后就会常常感到焦虑,而且容易内疚。

威胁要抛弃孩子

威胁要抛弃孩子在一定程度上比威胁不再爱孩子更使孩子感到恐惧,尤其当父母通过消失几个小时,把孩子的行李箱打包,让孩子站在街上,对家人说这个孩子的不好等方式来做出这种威胁时。因为父母常常采取极为特殊的方式来表达这种威胁,病人可能会否认他们曾遭受过如此对待。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当父母表达威胁的特殊方式被病人回忆起时,伴随强烈情绪的事实才有可能浮出水面。例如,有一位母亲威胁孩子说,一辆黄色的货车会驶过来把他带走。另一位父亲则威胁他的女儿说,她会被送到一所由鲨鱼包围,建在偏远岩石上的学校里(Marrone,1984)。在第一个案例中,母亲只要说“好吧,黄色货车要来了”,在第二个案例中,父亲只要说“好吧,去岩石学校吧”,孩子就会马上停止正在做的任何事情。在第三个案例中,停止孩子行为的暗语是“人造奶油”,因为母亲会威胁儿子说要把他送到一个不得不吃“人造奶油”的儿童之家里。对这些病人来说,他们未能回忆起“威胁抛弃”这个共同的短语。只有当原始恐惧再次被体验、分离焦虑再次发生时,暗语才会被揭露出来。

威胁自杀

有时候,当一些痛苦的情境持续时,悲痛欲绝的父母一方会威胁另一方说,自己要自杀。孩子可能会偷听到这种威胁,或者当面听到这种威胁。无论如何,这样的威胁会带来恐惧。我们可以从这些案例中学到的是,无论何时病人谈论父母吵架,分析师都应该询问病人:“他们对彼此说了什么?”通常病人会卡在那里。在突然脾气爆发时,父母可能会说一些令人惊愕的话。这已经够糟糕了,更糟糕的是,当他们冷静后,他们却否认自己说过那些话。

免责声明和不确认

我们在第六章中已经对否认自己说过的话和做过的事情,否认孩子已经听到和看到的事情的相关例子进行了详细解释,并且说明了其对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治疗期间,某些家庭片段是否出现,病人是否对描述这些片段感到内疚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分析师要允许病人探索各种可能性(无论是父母好的一面还是不好的一面),鼓励病人去评估有效的证据,同时治疗师也要对事情的真相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

因此,在这一部分的阐述中,我没有考虑我们可以在多大程度上相信病人的报告的有效性。记忆有时候会不可靠。有经验的分析师会根据不同的场合恰当地质疑病人所言是否属实。那么我们评判的标准是什么呢?

首先,除非病人给出在特殊情境下自己受到父母怎样对待的具体例子,否则有关自己父母以及自己接受的养育方式的说辞皆不可信。比如在具体例子面前,病人口中的了不起的、非常优秀的母亲很可能完全不是这个样子的。病人不仅要给出关于父母如何对待自己的正面例子,还要给出略显负面的例子,比如偶尔的批评。这样的父母形象才是完整的。同样地,病人描述的糟糕透顶的父母形象也值得怀疑。病人常常会以偏概全,非黑即白,在描述父母时缺少细节的佐证,或者给出的细节与描述的父母形象不符。相比之下,当病人给出了大量前后一致的细节,并且符合我们从其他来源了解到的事实,也符合困扰病人的问题的可能来源时,那么即使某些地方仍有疑问,我们也不该怀疑病人所述内容的整体效度。

病人不一致的说辞通常源于外在的压力。比如一位父亲或母亲可能会要求孩子站在自己一边,一起对抗另一方。或者,有许多不足的父母让孩子相信自己是无可挑剔的。

当有理由怀疑病人是一个病理性的说谎者时,分析师是有权利来质疑病人的故事的。这种情况比较罕见,因此很久以来都没有被察觉。但是,随着病人讲述的故事前后越来越不一致,故事的真实性迟早都会令人心生怀疑。

除了这些异常情况,我认为病人的陈述是完全可信的。分析师应当接受这些陈述,并把它们看作接近事实的事实。经常质疑病人故事的真实性的分析师只需一点蛛丝马迹,借助自己的想象或幻想,就会走向共情的对立面。这会传递给病人一种讯息——分析师不了解自己,也可能会使病人确信分析师会像父母那样对待自己。因此,一些父母坚持不让孩子讲述自己感到羞耻的事情,可能还会告诉孩子,即使他们讲了,别人也不会相信他们。

下面列出了一些病人在童年时期可能会遇到的不良事件和情形,分析师应该牢记于心:

孩子可能从来没有感受到父母一方或双方需要自己;

孩子可能因为自己的性别在家里不受重视,父母可能会偏爱其他男孩或女孩;

孩子可能做了家庭的替罪羊,有时候依据某些理由,孩子在父母眼中成了酿成家庭悲剧的罪魁祸首;

父母可能会用让孩子产生内疚的方式控制孩子,比如,经常告诉孩子妈妈生病是因为他做出了某些行为;

父母可能使孩子成为自己的依恋对象,阻碍孩子探索外面的世界,让孩子逐渐相信自己无法独立;

孩子在家庭中扮演不寻常的角色可能是由于他认可的父亲并不是他的亲生父亲;

孩子在家庭中扮演不寻常角色的另一个原因是,父母一方将孩子认同为自己的一位亲人,通常是孩子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中的一位,这个亲人可能和父母的关系十分紧张,父母在孩子身上重现了这种关系;

孩子可能是父母一方或养父母施以身体虐待的目标;

孩子可能受到过来自父母一方、养父母或兄长短期或长期的性虐待。

考虑到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些情境会对孩子的人格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我们在186页给出了一些参考文献。

由于暴露在以上这些情境中,个体在生命最初两三年中发生的事件,要么从未进入他的记忆,要么永无法被唤起。最好的情况是分析师能够在移情以及病人提供的童年经历的基础上,结合自己所学的关于人格发展的知识,对这些事件的本质做出推断。通过这样做,分析师可以对家庭之于人格发展的影响产生更多的了解。

作品简介

《安全基地》——致缺乏安全感的你

《安全基地:依恋关系的起源》,[英]约翰·鲍尔比 著,余萍 刘若楠 译,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17年10月

《安全基地:依恋关系的起源》一书围绕“依恋理论之父”鲍尔比在早期提出的核心概念——“安全基地”展开。鲍尔比认为,安全基地是个体发挥最佳功能和维持心理健康的必备条件。称职的父母能够为孩子提供一个安全基地,让孩子安心地去探索外面的世界。他知道,那里永远对他敞开。当感到痛苦时,他可以在那里得到平静;当受到惊吓时,他可以在那里得到安抚。当父母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因为受困于自己的童年经历而无法成为孩子的安全基地时,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就很容易形成不安全型依恋模式,人格发展偏离常态,乃至受到精神疾病的困扰。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就是要教会父母如何成为孩子的安全基地。此外,鲍尔比还对发生在家庭中的暴力进行了心理学层面的解读。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