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艺术

他拒绝教皇、国王,反而倾尽心力画出了这个普通女子

这个平凡女人获得了如此非凡的声望,她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呢?那个时代最负盛名的画家是否挑选她作为模特?她后来的境遇如何?最重要的是,为什么她的微笑今天依然魅力不减?

在艺术史上,无数经典画作背后,都或多或少隐藏着几个未解之谜。作为卢浮宫的镇馆三宝之一,达芬奇创作的《蒙娜丽莎的微笑》也不例外:身份之谜,遗骸之谜,微笑之谜,背景之谜等,经过五百多年历史的发酵,在今天依然留给后人无限遐想。

美国作家黛安娜·黑尔斯在《蒙娜丽莎发现史》一书中寻访了佛罗伦萨,在一位艺术史家的口中得知蒙娜丽莎确有其人,诸多疑问也接踵而至。

这个平凡女人获得了如此非凡的声望,她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呢?那个时代最负盛名的画家是否挑选她作为模特?她后来的境遇如何?最重要的是,为什么她的微笑今天依然魅力不减?

达·芬奇在他的画中展现了一个多维度的、真实存在过的女人的短暂风采,黛安娜·黑尔斯以此为起点,探寻前因与后果,最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一幅关于养育了蒙娜丽莎和达·芬奇画作的文艺复兴世界的画幅。

作者 | 黛安娜·黑尔斯

蒙娜丽莎

一个真实存在的女人

关于蒙娜丽莎,你最想知道什么?没有一个人的面容像她那样,在五百多年的时间里,成为众多倾慕者追逐的对象。历史上,达·芬奇曾受到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的邀请,到其位于安博瓦兹的城堡附近的吕赛庄园工作。后来,国王购得了这幅画。现在它成了法国的国宝,被罩上防弹玻璃,挂在巴黎的卢浮宫里。每年都有超过900多万人来观赏这幅画作。

蒙娜丽莎的名字家喻户晓,而其具体的身世却几乎不为人知。真的有蒙娜丽莎这个人吗?

 

他拒绝教皇、国王,反而倾尽心力画出了这个普通女子

游客正在拍摄画像“蒙娜丽莎”。

蒙娜丽莎确有其人,500余年以前住在佛罗伦萨。在当代意大利文中,Monna(蒙娜)一词的拼写有两个n,意为“夫人”,是对女性的尊称。与那时其他女性的做法一样,丽莎保留了她父亲的姓氏盖拉尔迪尼,并且使用终身。意大利人将达·芬奇的那副名画称为《焦孔达》,以十分聪明的方式,不但暗指了她丈夫的姓氏(德尔·焦孔多),而且将其作为对幸福女人(按照那个单词的字面意义)的一个描述词。

那么蒙娜丽莎究竟是谁?

过了500余年之后,我们现在可以基本确定:蒙娜丽莎·盖拉尔迪尼·德尔·焦孔多是当时的一位典型女性,一生中经历了政治动荡、家族变迁和轰动一时的丑闻。1479年,她在佛罗伦萨出生并且接受洗礼,是古代贵族的后裔。后来,她嫁给了年龄是自己岁数两倍的一名野蛮商人,相继生下六个孩子,63岁时离开人世。丽莎在一生中见证了佛罗伦萨历史上最动荡的年代。在长达数十年的时间里,佛罗伦萨经历了战争和叛乱,遭到外敌的入侵、围困和征服,同时也取得了堪称世界之最的艺术成就。

《蒙娜丽莎发现史》一书的作者黛安娜·黑尔斯不仅走访了蒙娜丽莎的故乡佛罗伦萨,还找到了蒙娜丽莎当年出生接受洗礼的详细史料记录。一个真实存在过的、活生生的人。

 

他拒绝教皇、国王,反而倾尽心力画出了这个普通女子

我返回加利福尼亚之后,带着些许惶恐和忧虑,开始了那项挑战——我在意大利使用数字档案的经历仍旧令人生畏。我坐在自己的电脑前,忧虑感越发加剧。我手指颤抖,搜寻“ Opera di Santa Maria del Fiore di Firenze”(佛罗伦萨圣母百花大教堂)。我几次点击鼠标,看到了大教堂的“数字资源”以及“洗礼登记”。我屏住呼吸,将光标移至 1497年 6月的登记簿,点击左键,希望看到那个月接受洗礼的人员名单。

我仿佛念了一遍咒语,屏幕上很快出现了一页名字。字迹很小,用花体字写成 ——当初在佛罗伦萨国家档案馆,我曾经见过那样的字体。在大写的“ 1479年 6月 15号星期二”那一项的第 6行,我看到了这些字样:圣潘克拉齐奥的安东马里亚?盖拉尔迪尼家的丽莎?卡米拉。圣潘克拉奇奥在佛罗伦萨,是盖拉尔迪尼家当时居住的地段。

我从椅子上一下跳起来,激动得手舞足蹈。 530余年之后,在距离佛罗伦萨 6100英里之外的地方,在一个她出生时尚未发现的国度里,我找到了丽莎?盖拉尔迪尼来到这个世界的原始记录!

那个真实的女人栩栩如生,仿佛就在我的眼前。

列奥纳多·达·芬奇

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

在创作《蒙娜丽莎的微笑》之前,列奥纳多·达·芬奇就已经创作出了《最后的晚餐》和《岩间圣母》等代表作。1499年,法兰西国王入侵米兰,米兰开城投降。路易十二看到《最后的晚餐》时惊叹不已,下令将这幅杰作运回法兰西,但最终未能如愿,原因是:壁画无法从墙壁上剥离下来。

在画家这一身份之前,列奥纳多·达·芬奇还是天文学家、发明家、建筑工程师,擅长雕塑、音乐、建筑,通晓数学、生理、物理、天文、地质等学科,被誉为“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

但是,对于达·芬奇家族来说,“全才”列奥纳多·达·芬奇则显得格格不入。

达·芬奇家族是托斯卡纳的另外一个家族,来自芬奇小镇,一无悠久传统,二无贵族血统。唯一让他们感到自豪的是,几代人都从事法律职业 ——那时称为公证人。其中之一曾经担任名声显赫的公证人职位,为佛罗伦萨的主要管理机构 ——执政团 ——服务。他的孙子不但沿用了他的名字(皮耶罗),而且继承了他的职业,最终获得了公证人的荣誉称号 ——塞尔。

在其职业生涯起步阶段,塞尔·皮耶罗·达·芬奇( 1427—1504年)经常在托斯卡纳的农村巡回,记录契约,收集遗嘱,草拟合同,处理商业和法律方面的其他事务。但是,他雄心勃勃,决心实现自己更大的抱负,即便他和一名地位低下的女仆私通,即便有了私生子也未能阻挠他的步伐。 1452年 4月 15日,那个名叫卡泰丽娜的乡下姑娘给他生下一个儿子。两人给儿子取名为列奥纳多。

 

他拒绝教皇、国王,反而倾尽心力画出了这个普通女子

列奥纳多被登记为“私生子”。对于那时的意大利人来说,“私生子”的存在并不多么惊世骇俗。但是,“私生子”不能上大学,也不能从事医生或律师之类的职业。也就是说,列奥纳多·达·芬奇不能像他父亲和曾祖一样,从事公证。

从孩提时代开始,大自然就是列奥纳多的最好课堂。他童年时衣服口袋里塞满石头、树叶和羽毛,独自游荡,但是从未觉得孤独。“当你独自一人时,你拥有完整的自我。”他在笔记本中写道,“哪怕只有一个人与你同行,你也仅有一半自我。 ”那个少年充满好奇心,在树林和田野里游荡,常常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涉及动物,有的涉及小溪,让仅仅比他年长 16岁的叔叔难以招架。他毕生都在寻找答案,将自己看到的、引起遐想的东西画下来。

列奥纳多的叔叔弗朗切斯科可能将那个孩子的画作交给他父亲欣赏。在 15世纪 60年代的某一天,塞尔·皮耶罗带着儿子画的速写画,到了佛罗伦萨,让生意最好的艺术作坊老板鉴定。作坊的师傅安德烈亚·德尔·韦罗基奥立刻发现,列奥纳多拥有令人感到震惊的潜质。他随即要求塞尔·皮耶罗,尽快将孩子带来接受培训。

自此,列奥纳多·达·芬奇的人生出现转折,“私生子”的身份将随着他离开芬奇小镇而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代表,《蒙娜丽莎的微笑》也会成为他日后最高的艺术成就。

蒙娜丽莎的微笑

“灵魂之镜”与“视觉诗歌”

在多数传记作家的眼里,列奥纳多·达·芬奇从1503年开始为蒙娜丽莎绘制肖像。那个时候,列奥纳多·达·芬奇已在波吉亚军营待了八个月,受够了战争的邪恶和悲惨,他回首战争时感叹,自己受够了“兽性的疯狂”,深感人类生命的可贵。他决心返回佛罗伦萨。也正是在这个时候,他遇到了蒙娜丽莎,一个富有商人的妻子。

丽莎身为行为规范的已婚妇女,慢慢伸出手来。列奥纳多轻轻举起,象征性地亲吻一下。即使她保持矜持,眼帘低垂,她也可以感觉到,眼前这位画家与别的男人不同。他注视着她的面部轮廓,仿佛要将她的骨头打碎,然后在自己的脑子里重新组合起来。列奥纳多说话声音悦耳,一个句子听起来就像一首歌曲,可以消除她可能出现的任何紧张情绪。两人的生活轨迹不大可能出现交叉。丽莎明白这一点,心里一片茫然。或许,她无意之间翘起嘴唇,露出一丝笑意。后来,她勇敢地抬起头来,这让列奥纳多对她的两只眼睛有了初步印象:它们是“灵魂之镜”。

丽莎两眼深邃,存在着某种特别的东西,迷住了列奥纳多。正如艺术批评家肯尼思?克拉克爵士所说,那是“他理想之中先天固有的东西”。克拉克接着说:“他曾经拒绝接受教皇、国王和王公的定制要求,却使用了自己的终极技法……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佛罗伦萨公民的第二任妻子,精心绘制肖像。如果不是因为那种东西,还有什么可以解释这个事实呢? ”

 

他拒绝教皇、国王,反而倾尽心力画出了这个普通女子

列奥纳多将要做的事情不是粉饰一个喜爱虚荣的君主。他可以运用自己磨炼出来的每种技法,使用他创立的每种理论,践行他悉心积累的每个洞见,去捕捉一个真实存在的女人的风采。他可以再现一个具有多维度的平凡人,而不是任何人的典当品、财产或幻想。也许,列奥纳多独具慧眼,看到的并非仅仅是这样一个普通的年轻妻子:小孩子给她带来欢乐和苦恼,丈夫喜欢吹嘘,几代同堂的大家庭争吵不断。

列奥纳多过去的整个职业经验将他带到了这个关键之点,让他创作出这幅名垂青史的肖像。他多年研习先进的数学计算,已经掌握了人的头部的最佳比例。他进行了光学实验,观察到瞳孔对光影的反应。他解剖尸体,知道了哪些肌肉形成了指头的曲线,哪些肌肉让嘴唇形成微笑。以下两个方面因素结合起来,极大提升了他的观察能力,很好地引导他手中的画笔:一是 16世纪的科学可以提供的一切知识,二是其他人尚未了解的某些开拓性洞见。

 

他拒绝教皇、国王,反而倾尽心力画出了这个普通女子

“赋予你笔下的人物一种态度,让它展示人物内心深处的想法。 ”列奥纳多曾经这样告诫年轻的画家们,“如果不这样做,你的作品就不应得到赞赏。”列奥纳多就像普罗米修斯一样,让作品获得了生命。画面上的丽莎具有生命,既是人,又是某种难以捉摸的东西:“视觉诗歌” ——那是他的终极目标。(文/黛安娜·黑尔斯)

作者:[美] 黛安娜·黑尔斯

译者:严忠志

版本:浙江大学出版社·启真馆2018年1月

本文内容经“启真馆”授权整合自《蒙娜丽莎发现史》(作者: 戴安娜·黑尔斯)一书第二、四和九章。内容有删节,标题为编者所加;整合与编辑:沈蜜 西西。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