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书摘

头发,从来不仅仅是头发

头发被赋予了如此广泛丰富的意义,显然早就游离于其本来的生物属性。

我们的祖先为何放弃了浓密的体毛?

眉毛为什么是眉毛,而不是头发?

人真的会“一夜白头”吗?

出家人为什么要剃度?

一万根头发能吊起多少个成年人?

头发是死细胞,为何会分叉?

理发师是外科医生的祖师爷?

先来个暖场问题,以上这些关于头发的问题,你知道答案吗?

或许你之前很少关注过头发的问题,但头发虽小,关系却大,它不仅与外表密切相关,是审美的密切载体,同时更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头发,从来不仅仅是头发。

耶鲁大学教授库尔特·斯坦恩用30年写下了一部关于毛发的微型百科全书,《头发:一部趣味人类史》。书中他通过一段段有趣的故事,从历史、艺术、文化、社会、工业、科学等角度,讲述了毛发这一看似无用的事物,是如何驱动世界运转、改变人类历史进程的。

头发,从来不仅仅是头发

本文摘自《北京晚报》

假如我们有幸回到中世纪,准确地说是1215年后的欧洲,我们肯定会为这样的一幕倍感惊讶:理发师居然与外科医生归属同一行业——自罗马天主教在拉特兰会议裁定“任何从事外科手术的牧师不得担任都会的高级职位”后,原本由教会承担了400年的外科和理发工作,不得不“转移给地方上那些帮人们刮胡子的理发师”,因后者更容易掌握手术刀和剪刀的技巧。

不知是否因为理发与项上人头的联系过于紧密,历史上人们对于理发师这一职业极其看重也特别慎重。即便理发师后来与外科医生实现专业分野,当一名理发师也并不比外科医生的要求低。在中世纪,理发师要“经过7年的学习”,经过公会全体委员的严格考核后才可上岗。如果说中世纪太远,那么我们不妨把目光投向近百年来一直引领世界潮流的美国。1935年前,在美国要想当一名理发师,进修前“要完成至少八个级别的常规学校教育”,进修期间“要在规定期限里完成1250个学时的学习”。现在看来,这样做或许有点小题大做,但在当时,更多人相信此乃“头”等重要。

正常人的头发有10万根左右。在人体的所有构造中,只有头发的地位特别与众不同。头发具有功能意义,像所有毛发一样,可以有效保护下面的头皮乃至大脑;头发具有装饰意义,所以人们要经常剪发,而女士们做头发不仅要耗费大笔金钱,还需要很长时间,但她们仍旧乐此不疲;头发具有象征意义,什么样的发型往往象征什么样的身份,清朝时被上升至统治象征的高度,三国时曹操则留下了割发代首的典故。

头发,从来不仅仅是头发

作为一位致力于头发研究超过30年的科学家,库尔特·斯坦恩从历史、艺术、文化、社会、工业、科学等角度,勾勒了毛发在人类历史进程中扮演的种种角色:从头发起源的生物演变、令人困扰的毛发疾病,到毛发在人类社交过程中蕴含的政治、社会信息;从理发的历史到制造、使用假发的种种幕后故事,再到以获取毛发(皮)为动机,驱动贪婪的商人开辟新航路、改变世界历史。

表面看,头发似与其他毛发并无二致,但在人类漫长的进化史中,头发终成为人体表面最大的毛发聚集地。自打人类进入文明史以来,头发便被人们极为看重,发型也是一变再变。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们逐渐形成了世俗审美标准,总体上趋向于喜欢浓密的毛发。所以,罗马的凯撒大帝“一直试图掩盖令他备受困扰的锃亮脑门儿”,而即便到了20世纪,富可敌国的石油大亨洛克菲勒在50岁时失去所有毛发后也一筹莫展。虽然“他用一个相当蹩脚的假发来掩饰自己的光头”,但无法遮住的滑稽是,他的“两鬓、眉弓和眼睑还是光秃秃的”。

头发,从来不仅仅是头发

大卫·洛克菲勒

凯撒和洛克菲勒的苦恼并不孤独。在18世纪的欧洲,由于非常渴望浓密的头发,戴假发几乎成为那个时代最大的时尚。罗马的贵妇们更是离谱,她们“为了确保自己有充足的金黄色假发发源,甚至蓄养金发的奴隶”。在浓密发型审美观的反面,为达到羞辱目的,早期的非洲贩奴者就给奴隶理了光头,而1945年德国投降后,那些曾与德军过从甚密的法国女性也被人们理了光头,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极尽羞辱。即便是今天,中外罪犯也有一个共同的标志,那就是闪亮的光头。

当然也有人敢于挑战传统审美歧视。在1997年华盛顿夫人国际选美皇后大赛上,过关斩将最终夺魁的卡丽·比克利,在霓虹灯前毅然扯掉一头秀美的假发,勇敢地露出了斑秃的真相。虽然今天生活中也能见到光头,但人们对于光头到底是以一种面对先锋的心态,还是习以为常的普遍性似仍旧值得推敲。其实,审美也不仅仅是审美的问题,在强大的商业助推作用下,洗发露、护发素、假发……围绕浓密头发的商业链条大大助长了传统审美,几乎没有商业行为是为追求帮人卸掉满头秀发。

审美具有强烈的时代性。中国近代发型的变化,本身带有浓郁的“拿来主义”因素。当大辫子成为传统落后的最大标志物时,剪发的象征意义显然远远大于实质意义。所以,那些死守传统者宁愿丢掉性命也不肯剪掉老祖宗留下的传统,虽然数百年前,他们的先辈们曾因不愿蓄发而被砍落无数人头。

头发,从来不仅仅是头发

民国建立后,政府强制民众剪辫子

头发不单单是一种审美载体。在作家、诗人和说书人眼中,头发造型是人物性格的重要表征;在侦探眼中,哪怕一根头发都可能是破案的蛛丝马迹;在情人眼中,一缕头发可以成为爱人在身边的替代品或者说是相思物;而在军队中,头发长短则可以折射军纪的严明与松弛。

头发被赋予了如此广泛丰富的意义,显然早就游离于其本来的生物属性。头发的变迁史有时确实源自功能变化,如华盛顿觉得长发作战不便,所以才有了短发。如同身材矮小的路易十四穿上高跟鞋引领潮流至今,欧洲宫廷历史上长期对浓密头发的极尽追捧,客观上也完成了传统头发审美观的“筑底”。

这里也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即斯坦恩发现,历史上人们发型反复变化,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重复历史的发型,比如今天有许多人喜欢留长发,这背后到底有什么更深隐喻颇值回味。

头发,从来不仅仅是头发。

头发,从来不仅仅是头发

《头发:一部趣味人类史》

著者:[美]库尔特·斯坦恩

译者:刘新

本书是一部关于毛发的趣味文化史,行文轻松有趣,信息量庞大。它以头发为切入点,通过一段段有趣的故事,从历史、艺术、文化、社会、工业、科学等角度,勾勒了毛发在人类历史进程中扮演的种种角色:从头发起源的生物演变、令人困扰的毛发疾病,到毛发在人类社交过程中蕴含的丰富的政治、社会信息;从理发的历史到制造、使用假发的种种幕后故事,再到以获取毛发(皮)为动机,驱动贪婪的商人开辟新航路、改变世界历史。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