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13日,首都师范大学青年考古学人学社举办了第二届学生考古沙龙,邀请来自匹兹堡大学人类学系的赵潮、冉炜煜与陈玺文三位在读博士生,与大家分享他们在美国的学习经历和生活体验,让更多同学了解中美在研究生课程设置、培养过程、研究视角等方面的异同,有助于今后考古学的学习。本文据三位博士生的座谈内容整理,经本人审校并授权。
首都师范大学学生考古沙龙依托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和公众考古学中心,由青年考古人学社主办,旨在建立面向学生的学术平台,创造更多的学习交流机会,通过考古著作读书会、研究主题讨论、专题学术考察等形式,鼓励同学们博采众长,拓宽视野,获得前沿新知。
冉炜煜:考古学研究生的学习与生活
我重点讲解五个部分,分别是:1.学制和流程,2.课程内容,3.学校日常工作,4.学术问题,5其他相关问题。这些问题大致是以我在匹兹堡大学为例的,当然有一些其它大学的例子可以进行参照。
首先是学制和流程。在北美,考古学,尤其是史前考古学在大部分情况下是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匹兹堡大学人类学系的系徽就能很好地体现这一点。这个系徽上有四张脸,这四张脸分别代表人类学下四个不同的分支学科:文化人类学,体质人类学,考古学和语言学。也就是说在美国比较传统的“four-field department”都是包括这四个不同的方向的。所以可以看到考古学,尤其是史前考古学是十分鲜明的属于人类学的。但是也有例外的情况,在很多地方中国考古学、东亚考古学是属于亚洲研究的。它更多带有一个地域研究的色彩,还有另外一些,像对于图像的研究一般会在艺术史下面。所以我们所说的考古学,在美国是分散在不同的学科中的,这反映了不同的国家基于不同的考虑对知识体系有不同的理解和分野,这是大家需要注意的一点。部分学校是有多个科系进行考古学研究也招收考古系研究生的。首先北美地区研究生学制比较特殊的一点是,博士和硕士项目是平行的。其中,硕士项目实际上是以知识和技能强化为主的,它主要培养一些高级的能够适应一些研究工作的人才。所以在美国这个项目更短一些,硕博项目平行是指一般本科生毕业后一般不是先读硕士再读博士,而是你选择读硕士还是读博士,这两个在理论上讲是平行的,当然我以后会讲其他的情况。硕士项目几乎所有的项目都是以授课为主的,强烈倾向于授课而对于研究方面不是特别侧重。与此相对的是博士项目,就是我们所谓的PHD,学制一般为五至六年。我所在的匹兹堡大学学制是五年,这个仅仅是书面的上的,在我们学校如果是五年毕业,全系是都会开party庆祝的。这个是非常罕见的。北美大学对于博士阶段的学习要求比较苛刻,首先学生要花很大一部分时间在修课上,这就是为什么博士的研究时长非常的长。此外博士生还需要独立开展自己的研究,通常会要求博士生有一次独立指导田野的实践,独立带队,相当于你是领队,带领一次田野项目,这些都决定了北美的博士项目一般时间很长。因为首先你需要上足够长时间的课做准备,还要真正深入田野进行研究,所以五到六年实际上是这些要求决定的。当然持有硕士学位者可以继续攻读博士学位,这种情况下一般是会有一定的学分抵扣,可以通过你研究生上过的课程抵扣博士的学分。一般情况下持硕士学位者接着攻读博士是在工作一段时间后,而且这并不是一个特别普遍的情况。考古学实际上是一个很多没有实体经济相关的专业,所以很多时候社会对于考古学硕士的需求比较低,所以很多学校是不设置考古学硕士项目。
流程上需要区别一组关键词,这是在北美和中国是非常不一样的。国内的习惯是一名学生开始攻读博士学位后就会被称为“博士”。在美国,一个人只有通过论文答辩拿到博士学位之后才会被称为“博士”。再此之前你会拥有两个称谓,一是博士研究生(PHD student),这是博士研究的一个早期阶段这个阶段基本上以修课和研究规划为主的。在这段时间内你需要修满学分,尽可能学到你认为你未来开展项目需要的知识。再此基础上规划你对未来研究的一个计划。因为大部分情况下,需要向一些第三方的基金会申请研究经费,这个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在这个阶段结束后,就会变成博士候选人(Phd candidate)。所以很多人在自己的名片上都会注明。
成为博士候选人,离博士学位只差一步,学位论文,听起来非常简单,但实际上这是非常关键也非常困难的一步。在这一阶段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工作,指导带领自己的田野工作和进行论文写作。
冉炜煜
如何获得博士候选人的资格?我归纳了一下基本要求,不同学校可能略有出入。首先需要修满一定数量的学分;二是通过博士资格考;三是开题报告通过论文答辩委员会的批准。博士毕业的条件比较明确:一是你需要获得候选人资格,二是完成你自己的研究,三是论文获得批准,这在全球都是一样的。
这牵扯到两个不同的名词,一是博士资格考,在美国大部分大学都存在这个考试,通过考试才能拿到候选人的资格。理论上讲这一关会淘汰掉一部分人,主要是对学生理论和基础知识的考察。在很多大学,资格考会更侧重你对理论的掌握,是否了解你要研究领域的理论,能否用自身的知识储备对这一理论进行评价,你将如何运用这个理论进行自己的研究。这个是考察的关键。这是与人类学研究理论框架相匹配的。这个框架对理论的要求非常严格,所以资格考也比较关注这方面的问题,而不是琐碎的知识点。
其次是针对你的研究题目进行考题,博士资格考最大的目的是逼着你看论文,看与你研究方向有关的论文,来增长你的知识,去评价有关及研究方向的理论从而指导实际的研究。不同学校有不同的形式,从考试名称到考试的时间。
二是论文答辩委员会,据我的了解现在国内部分高校也开始采用这种模式了,而在北美论文答辩委员会是一个比较固定的机构。在博士第二年或第三年确定了你的研究方向后,就要确认自己的论文答辩委员会。论文答辩委员会的一般构成,以匹兹堡大学为例,一般是需要四位成员。主席一般由导师担任,很少有例外的情况。需要至少有一人来自于本系以外。这个构成可能有以下几个考虑,一是答辩委员会的不同成员可能会对你的论文进行多角度的指导。比如你的研究里有石器或者陶器分析的话,答辩委员会的成员可能有一个这个方面的专家。这样他可以对你这方面的分析进行特殊的指导。或者你研究的是区域的聚落形态,可以选择另外一个成员指导这一方面。这能确保博士生的研究获得全方面的指导尽量避免研究中出现没有人可以提供指导的“死角”。如果我研究的方向系外内没有专家很少能够指导,那么可以系外的专家进行指导。这一措施可以避免长期只跟本系的人合作,导致思路视野受到一定的局限。系外的答辩委员会可能会比较有效的避免这种局面。
第二个是要说的是课程的设置,以匹兹堡大学为例。考古学专业要学习人类学核心课程。人类学核心课程会有四门,每一个方向有一门。在匹兹堡大学要求学生在研究生阶段至少通过其中三门。除此之外有一些考古学必修课程,这个不同学校是有不同的安排,而且这种课程很多学校是为了体现自己的特色。比如我们的必修课程一般包括了数据分析(这是一个比较传统的特色部分),还有像聚落形态、酋邦演进这类课程基本上是准必修课,大部分人都会上。还有其他考古学专业课。这是根据学生的需求来确定。比如我要做与动物考古有关,可能就会选择动物考古相关课程还有环境方面的课。而如果我要做的与家户方面有关,就会选择和手工业相关的课,石器的理论陶器研究理论等类似的课。所以你看这三类课程的分层是十分明显的。第一层是基础,第二层是在本系学习能获得的一些精华,第三层是根据你的研究需求进行自主的选择。
学分要求各个学校千差万别。通常是两到三年完成全部学分要求,匹兹堡大学是相对来说一个比较老派的学校,所以学分要求比较多。大概需要两年半到三年半,最快也是需要两年半的时间。不少学生也在反思我们学校的课程是不是太多了,是否需要留更多的时间给学生。不同学校的学制是特别不一样的。如果你上课的时间多,你自己进行思考研究理论的时间可能相对的会少一些。如果要留足够的时间思考研究理论,那么你的知识储备就可能少,实际上并不是说哪个好哪个更不好,而是你需要有所取舍,不同的学校,不同的科系不同的人可能对这件事情有不同的看法。
课程形式可能是与国内差别最大的,分为讲座课和讨论课,而不同的课程类型也是有不同侧重的。在美国,本科生的基础课一般是没有讨论课的。本科生的进阶课,比如我在本科生阶段决定学考古课了,本科最后两年可能会接触一些考古的讨论课。但是在研究生阶段,尤其读了博士之后,讨论课的比重会迅速增大,这个时候是就要根据很多考古材料进行讨论,进行思辨。对理论进行评价和运用的时候,大家就会认为讨论课是更加重要的,所以在美国可以看到研究生讨论课的比重大增。这一点上因为国内开设的讨论课相对比较少,所以大部分人去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在最开始的时候对这种讨论课非常不适应。但是我认为它有它存在的道理,并且有很大的价值,因为在研究生阶段你对一些问题的理解和见解比知识的储备更重要。讨论课还有一个特点是课前的阅读量非常大。之前听过一个比较夸张的说法,美国的社会科学博士大概需要每天读一百页文献。讨论课尤其对课前阅读有很大的要求,如果你课前不能卒读文献,那么上课的时候可能就会傻眼。不仅阅读量大,对阅读的质量要求也高,这对于很多人来说,开始是非常痛苦的。这一阶段大部分课程的期末评价一般以论文写作为主,这个比较好理解,你的观点有时会比你掌握的知识细节重要很多。所以论文写作是一个练习组织表达自己观点的重要方法。
第三个方面,我之前说过,博士生的阶段是五到六年,在大多数大学一般不会给全额的奖学金,除非有一些特殊的研究方向。这就要求在读书的期间,在承担高强度学习同时,还要参与到学校的日常工作当中,以获得学费和生活费。与此同时,你会被视为学校的雇员,所以在美国很多时候问你跟哪个导师的时候,会问你同谁一起工作,很多时候你会被视为和他是平级的关系,你们都是学校研究部门的一个职员。其中最主要或者最多的是教学任务,这里面有助教,不独立承担一门课的教学,主要帮助主讲教授整理课程资料,例如帮助出一个讲义,整理ppt。有的时候需要协助出考题,批改作业及试卷。匹兹堡大学比较特殊的工作是教授练习课,这对自己尤其是毕业后有志进入大学从事教职的人是一个很大的磨练。对自己的语言能力,传达给学生哪些重要哪些不重要是一个非常大的磨练。除此之外有一些其它不同的职位,独立教授本科生课程,比如从大纲的准备到教材,到最后的出题、批作业、给分,全部都是自己的完成,这个花费时间很大。还有助理研究员,进行研究活动,比如数据分析,具体职责视情况而定。还有一些学生管理岗位。
学术活动方面,在美国基本上有几个会是大家都会去的,比如说美国考古协会年会(SAA)每年一届,美国每一个地方人头攒动,大家穿着徒步鞋,从世界各个角落冲过来,这是大家能够聚在一起讨论很重要的机会。还有就是东亚考古学大会(SEAA),今年是在南京举行,这对于亚洲考古来说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会议。除此之外有一些比较重要的学术期刊。最后一个是学术讲座,在匹兹堡大学有许多种学术讲座,例如可能有来自国外的访问学者进行讲座,或者是毕业论文答辩结束之后,需要在全系做一个讲座,给大家介绍你的博士论文说的是什么,例行的必须的一个流程。这样能让全系的人知道你干了些什么,而且能够就此进行讨论帮助你能够进行最后的论文修改和提交,除此之外还有参观活动和田野活动。
最后,是一个很多人讨论的问题,“我应该去北美进行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吗”?通过我刚才的叙述大家也能感觉出来,北美的培养体系与国内存在比较大的差别。你在从一个培养模式转移到另一个培养模式的时候,要付出很多的牺牲,比如你要牺牲时间去适应英语,需要适应生活方式、管理模式等等。
我在这里列出来一些优势和一些劣势。优势就是开拓视野,培养独立思考、独立研究、独立管理田野项目的能力,这个在国内来说可能是比较少的,如果你在北美想要完成一个研究项目,从写到提交到申请资金到找人找设备,去打理当地的关系这些全部都是自己的干的。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方面背后是没有自己的导师进行指导,非常考验自己这一方面的能力。
当然,到北美留学也有一些劣势,比如时间长,挑战多;还有很多人会问到的一个问题,你对这个事情付出五到六年的时间值得么?在这五到六年的时间中你可能收获到很多,但同样会牺牲很多东西。这五到六年值不值得你攻读这样一个学位,这五到六年你自己是否可以做一些更多的事情?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毕竟五到六年是一个很长的时间段。第二个是远离国内的学术圈,尤其是毕业之后有志于回国发展的,这可能是一个不太正面的影响。当然这个是见仁见智。当然现在国内外的交流在逐渐增多,使得这个劣势越来越不明显。
总的来说考古学的研究生学习是一个非常艰苦的过程,但是学考古的人是一群非常疯狂的人,很多人在其中会找到许多乐趣。
赵潮:比较考古学与全球视野
我之所以选择这个题目是因为,去到美国之后很多亲朋好友都会问的,他们就很奇怪的一点是,“你为什么要在美国学考古”?中国文明有辉煌灿烂的历史文明,这么多古迹你不去研究,为什么跑到美国一个没什么古可考的地方去做考古,学考古?
其实这个对话透露出大家的一种误解,那就是,美国的考古只是研究美国境内的考古。但其实不是这么一回事。大家可以看到我们匹兹堡大学人类学系考古学科的老师一共只有七名,比首师大的师资规模还要小。但是我们系的老师做的考古覆盖范围却是十分广的。有做欧亚草原地区的,有做中美洲玛雅地区,南美洲安第斯地区还有中国。这不仅仅是我们一个学校的特例,在美国有许多学校都是类似的情况,考古系的老师会分散在全球各个地方做工作。所以在我们的课堂上能够接触到来自不同地区的考古知识。
赵潮
我们系现在的在读研究生,也是来自五湖四海的:有从欧洲来的,有很多从中国来的,也有从拉丁美洲来的,还有一些美国人。这些美国人不止在本土研究考古,也分布在全球的各个角落去从事考古工作。旁边这个图是我们在上考古学导论课的照片。美国考古学导论的课程设置也与国内十分的不同。他们的课程是人类起源与行为现代性出现,农业起源,社会复杂化发展与文明起源三大主题将世界的考古发现串联在一起讲解。这是教授在讲解史前农业向日本列岛传播的照片,他画了一个很卡通的日本地图。不仅高校具有全球化的视野,美国的博物馆的展品也是来自于世界各地。所以我们在逛美国有名的大博物馆时就可以足不出户饱览五大洲的灿烂文明。
那么大家可能有一个疑问,为什么美国人研究全球考古?很多人可能会说是因为美国自己的东西太少,所以他不得不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考古。但是我想这个问题没有这么简单。
首先,在美国的西南地区,考古遗址也很多。但是在美西南的一些传统的考古牛校仍有部分教职提供给研究外国考古的学者。虽然美国很多不同院校的考古学系老师不如在中国考古学系多,但是美国有考古的院校非常多,培养的博士研究生也非常的多,它的规模是很大的。它这么大的规模显然不是定位在做一个局部的考古,而是要做全球范围内的考古。所以我认为美国做全球考古与其对自身考古学科的定位有很大的联系。美国的考古学科定位与中国最大的不同,在于其是作为人类学的考古学,大部分的史前考古是设置在人类学系底下。他们关注的问题是比较宏观的有关人类的文化演进中一些比较重要的课题。比如现代性行为的出现,农业的起源和社会复杂化等等。对这些问题我们很难通过一个很局限的地区做一些工作就能够说明白的事情。所以需要经过大范围的比较来去深入的探讨这些问题。
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考古工作,就避免不了将全球文化做跨区域的地域性比较。那么他们比较的重点在哪里呢?
首先,他们比较关注的是,想通过各个区域文化的比较来看文化演变的动力规律以及机制。
我举一个很生动的例子,通过例子向大家说明怎样去做文化演变的动力规律以及机制。我导师(Loukas Barton博士)与中国做的合作就是基于这样一个动因进行比较。他博士是在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读的,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当时有一个队伍,是想做一个史前环境对干旱环境的适应性研究。他们一开始做的是美国西南地区。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许多事情只靠美国西南地区的材料是很难说明白的。因为人类的行为特别复杂多样,无法把握哪些行为与人类对干旱环境的适应性有关,哪些行为是随机性的行为还是文化传统等等。所以他们期待寻找到另一块环境相似的地区去研究人类的适应性行为,并与美西南进行比较。后来他们选择的一个点是在中国西北地区的干旱区,青藏高原的边缘地带,与兰州大学的地理系合作。通过对中国西北与美国西南的比较,就可以很清楚的知道,人类在对这种干旱环境的适应中有哪些共性的东西。
当然,我们看到这种追求研究文化演化的动力机制与规律,并不是所有学校都热衷讨论的一个话题。有些学校则更热衷于讨论所研究的区域的文化有什么特殊性。但是这个特殊性的研究也离不开比较,因为只有通过比较,才能破除很多“本应如此”的认识,真正认清这个地方的文化到底有哪些特殊之处。那么比较考古与全球视野能为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收益?可能很多学习中国考古的学生们会提到我们发掘很多,报告任务也很繁重,我们的东西都没有搞清楚呢,为什么要投入那么多精力去了解外国考古呢?我想,其实我们在研究中国和国外的考古是可以齐头并进的。因为只有我们有一个全球范围的更广阔的视角,才能对我们的研究有一个更好的把握。
我认为有几点是全球视野给我们带来很大收益的。首先,它能够在更广阔的时空范围内去理解中国文化的特质和演进轨迹。我们大家都知道文明探源工程已经进行了好多年了,成果也非常的丰硕,但是我们很难说明中国文明在演进过程中到底有哪些特征是不同于西亚,不同于中美洲或者南美洲安第斯文明的。我们现在并不能说明这样的事情,如果要说清楚这些事情,需要我们需要有更广阔的比较的视角。把中国文明的社会复杂化进程和世界其他地方进行对比。
同时,比较考古的视野能够为我们带来更多的研究话题。目前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往往会遇见一些瓶颈,找不到独特的视角去研究问题。但是比较考古就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新的话题,因为通过比较的视角,我们破除了很多想当然的认识,看到了不同地区文化发展的独特现象,而这些现象需要解释,就会形成很有意思的考古学问题。比如通过对世界不同区域的农业起源过程进行比较研究,我们发现有些地区在农业起源之际发展出了大型的村庄,出现了人口集聚的现象,有些地区则仍然保存着狩猎采集时代分散居住的特征。观察到这样的现象,就会促使我们去追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异,这种差异对后来的社会发展进程又有哪些影响?
第三,我认为比较的视角可以为我们的研究提供很多经验和灵感,大家都知道中国在史前时代距今5000到4000年之间有一个气候恶化的事件,伴随着气候恶化的事件,有很多出现复杂化社会发展迹象的考古学文化相继衰落,但是我们并不清楚是怎样的人地互动关系造成了考古学文化的衰落,如果我们看一看其他地方的研究的话,会发现在美洲地区在公元后的1000年左右也有一个气候恶化的事件,这个气候恶化的事件也伴随着玛雅文明,南美洲的蒂亚瓦纳科文明、美西南的查科文明的衰落。西方学者通过不同视角,提供了很多关于人类如何响应气候变化的研究,去探索文明衰落与环境变迁之间的复杂关系。。这些研究提供了很多思路与方法上的启发。为我们研究中国在这种气候波动时期人类文化对环境的适应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灵感。
还有一点我想强调的是,比较的视野为考古学理论和方法在中国的应用提供了很多的反思。全面否定国外的考古学方法理论,抑或是全盘接受国外理论方法,并生搬硬套在中国考古材料上,都是不可取的做法。。如果我们了解国外考古学家对每个区域的研究,就会发现一些特定的考古理论和方法都是基于考古学家在某一个区域的实践基础上然后形成和完善的。所以我们就会很理解为什么他形成这样的理论方法,这些理论方法得以形成的前提是什么,这个时候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中国的材料,就会去主动思考中国考古材料的情境,是否与这些前提相通?这些理论是否可以借鉴过来,借鉴与应用是否需要修改最后,我认为用比较考古的视野看待中国材料,还能带来一个重大的收益,这个收益不仅局限于我们国人,更能惠及全世界所有对历史,对考古感兴趣的志同道合的人士。如果有一个全球化的视野,我们可以推动中国的知识走向世界,引起更为广泛的关注。我看到有许多畅销书,尤其是融入了考古学研究成果并且具有全球视野的畅销书,在谈到诸如人类的农业起源的问题,探讨文明是怎么样产生怎样衰落的问题的时候,都会提到中国,但是提到中国的时候都是两三笔带过,这就意味着他们知道中国的知识很重要但是他们对中国太不了解,这个东西对他们来说是一个黑洞,他们没办法说更多的话。我们可以看到在说很多问题的时候,考古学家会说中东发生了什么,说中美洲发生了什么说的很详细,但是说中国的时候则非常的粗略。我想,如果中国的考古学家具有全球的视野的话,我们就可以充当一个桥梁,将中国的知识通过与其他的文化文明进行比较,让中国的知识能够融入到一个世界考古学的体系中,让大家更加了解中国的文明。所以倡导大家还是要将英语学好,如果是有志之士欢迎大家挑战一把,出国留学。即使不想留学,学好英语也是很重要的,这样我们就可以获得更多考古的知识,通过知识扩充我们的视野,更好的去做我们的研究。
陈玺文:人类学视角下的考古学
考古学到底什么样,如果从学校专业架构来看,很明显首师大的考古学专业是在历史学院底下,但是在匹兹堡大学考古学则是在人类学下四大分支的其中之一。人类学又是在文学院底下与传统的历史系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科系。
陈玺文
什么是人类学呢,简单来说是以人为中心的学说,研究人类社会和文化,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听到人类学的定义可能会好奇,到底与历史学的差异在哪里,为什么需要有人类学这样的学科存在?来跟历史学做一个分别,人对某个理论的好奇心,定义了某个学科的独立。例如政治学和经济学为什么是分开两个独立的学科,因为政治学关心的问题与人类学并不一样,经济学关心的问题在政治学里没有被提到。他们各自有自己独特的关怀,所以才能成立一个独自成立的学科。
根据这个最终的关怀,我们可以定义出什么是这个学科所要了解的具体的知识、学科的具体任务。根据你想要了解什么知识,你可以去设计一些适当的方法去进行有效的资料收集。在美国或者其他知识生产的结构大概是这样的流程。
那回到人类学这门课,它有什么特殊关怀可以让它独立在历史学之外从事考古学的研究呢?这个可以从人类学的发展可以讲起,从地理大发现以前,欧洲社会发现世界存在许多超出自己认知的人类社会,比如原始部落。欧洲人就很好奇好几千年都没有发现,还有这样一个角落存在这个世界,进而开启了欧洲世界对异文化的兴趣。很多早期的人类学文献和人类学研究来自传教士对当地的描述,他们到当地的土著部落为了传教或者为了贸易,甚或为了剥削,对当地的政治经济事物做一些描绘和记录,回报给祖国,制定当地的政策,这就开启了人类学对异文化的兴趣,从地理大发现以来,人类学维持了对异文化的兴趣,一个主要的核心价值在于人类学家通过研究异文化借此来反思自己的社会和文化,然后挑战你以为是常识的东西,挑战各种看似非如此不可的事情。
在这里举一个我觉得很有意思的例子,1966年,美国人类学家Laura Bohannan写过一篇文章(Shakespeare in the Bush,Natural History, August/September 1966),讲述了一件有意思的事。作者本人爱好文学,特别喜欢读文学作品,有一次被英国同时吐槽,“你们美国人不可能完全理解莎士比亚的作品,因为莎士比亚是英国作家”。作者就有点不服气,她认为文学作品的内涵应该是普世性的,像《哈姆雷特》这么伟大的悲剧作品,虽然美国和英国的社会风俗有点差距,但是不至于说我身为一个美国人没有办法理解莎士比亚的作品。后来他们两个争论的事情有点开玩笑,不了了之。不久之后,Lanra到西非的一个部落进行人类学研究,随身携带了一本《哈姆雷特》,准备有空的时候可以看。土著发现了人类学家在休闲的时候看那本书,就觉得很好奇,问,“你在看什么东西?”Lanra就觉得机会来了,觉得如果能向这个土著介绍哈姆雷特的剧情,介绍莎士比亚作品的悲剧性和伟大之处在哪,不就正好可以证明说文学作品的价值是具有普世性的,即使在西非一个部落的土著没有受到过文学的训练,只要把作品翻译给他们听,那是不是土著也可以理解这种悲剧性伟大的地方?
剧情梗概大家都知道:哈姆雷特王子的叔叔暗杀了他的父亲,娶了王后,哈姆雷特复仇的故事。当人类学家解释这个故事时,发现土著面无表情,后来在和跟土著讨论过程当中发现,原来在这位土著人的风俗习惯中,小孩儿的父亲死掉,让哥哥或者弟弟承继他的妻子和小孩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他们也没有办法理解,国王死后为什么会以灵魂的形式出现,因为他们的文化中没有灵魂的概念。
这就对Lanra非常有冲击:如果莎士比亚的作品没有办法在这个西非的部落里被以它原来的方式理解,那么英国同事的吐槽又有多少真实性呢。因此这是人类学的基调,你把你在日常生活中看似是常识的东西,看似是理性的事情,非如此不可的事情,带到异文化中做研究,可以找到一些你原本觉得是理性的东西只是你的习惯,你觉得非如此不可的事情只是可能的事情。
那么,这与考古学有什么关系呢,这让我想起我读本科的时候,上大一时《考古学概论》老师前几次课就跟我们说,考古学是加了时间深度的人类学,什么意思呢?因为一个遗址只能被挖一次,一个故事只能说一次,资料没了就没了。如果部落一直存在的话,你可以一直探访那个部落,重新把资料收集起来。因为考古学的特性,资料只能被收集一次,遗址发掘之后就被永远遗失了。所以我感觉人类学底下的考古学像是把古代社会当做一个现成的异文化来理解,借此像那个作者进入西非的部落,重新理解文学作品的悲剧性是否具有普适性的事情。考古学家通过了解古代社会挑战一些常识,本来觉得非如此不可的事情。
如果我们把社会当成是一块蛋糕,蛋糕的第一层是意识形态,中间有社会结构和风俗制度,最下面是经济和科技这种三层的结构。你会发现,比较现在的社会和比较过去的社会,常常可以在两层或者三层结构下发现有不同的意识形态,不同的社会组织和结构,也有不同的经济和科技。因此,通过比较古代社会和现代社会这三层制度上的不同,将考古学作为人类学一部分的考古学家,就可以借此进行人类学风格的考古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