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文化

从舌尖之物到帝王的猫——记“全球化时代的物质文化”学术研讨会

当今世界是如何一步步相互联结的?这是当下全球史研究中的重要议题,全球化之所以重要,便是因为全球化使原本疏离的区域逐渐相互关联在一起,串联世界的丝线便是参与全球流动之物。…

2024-11-11

澎湃新闻

价值嵌入与价值对齐:人类控制论的幻觉

价值对齐反映了对人类智能与人工智能关系进行简化的理论惰性,其本质潜藏着一种价值维度上的人类中心主义投射,同时也体现了人类在技术自治性面前的不安感。

2024-11-11

澎湃新闻

老品牌注入新活力,文博会展现老字号创新

联名产品、数字IP、周边开发……如今,老字号品牌不断创新,积极打入年轻人的市场。11月22日至25日,在2024长三角文博会上,一众“老字号”品牌将集体亮相,展现他们的创新探索。

2024-11-11

澎湃新闻

“它提供了一种参照”,巴别塔诗典出版十周年读诗会举办

近日,“巴别塔诗典”外国诗歌译丛在北京红楼公共藏书楼举办出版十周年庆——“北京之秋”读诗会。

2024-11-08

澎湃新闻

历史与AI的距离:AI在古典学中的应用

2023年,高等教育(HE)领域的许多大学和政策组织都在努力制定在高等教育教学(T&L)中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指导原则和指南。

2024-11-08

澎湃新闻

中国禅文化展亮相巴黎,讲述“东方的菩提”

“达摩浮海来,一花开五叶。”禅宗在中国有一千六百年的悠久历史,与中华文化相浸润,影响了中国人哲学观、文化艺术、生活方式诸多方面。

2024-11-07

澎湃新闻

顾廷龙诞辰120周年:“毕生尽瘁图书业”上图展出

顾廷龙(1904年—1998年)是我国著名的图书馆事业家、古籍版本学家、目录学家、书法家,并在古文字、近代史等领域成就卓著

2024-11-07

澎湃新闻

立冬: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今日立冬,立冬是冬季开始。“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

2024-11-07

澎湃新闻

地方社会、环境史和“中心主义”语境中的敦煌

寿昌是今天敦煌地界上的一处古城城址,大略位置离阳关镇不远。据当地文旅部门的说明可知,此地为汉代龙勒县县治,盛唐时至为繁盛,北宋以后逐步衰微,时至今日,目力所及,不过是残…

2024-11-07

澎湃新闻

商务印书馆发布年度十大好书,致敬“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11月5日,2024商务印书馆十大好书在京发布。“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1000种”、《辞源》(第三版音序本)被评为年度荣誉图书。

2024-11-06

澎湃新闻

文物里的动物,隐藏着哪些文明演化的故事?

自新石器时代以来,动物形象就开始出现在中华文明的历史叙事中,围绕社会现实与个人发展的需要,演绎出丰富多彩的动物文化。

2024-11-06

澎湃新闻

博物馆的未来,从观众需求、共鸣度等谈起

近日,“无限变革:未来博物馆的万象之门”论坛在上海玻璃博物馆举办。此次论坛以“无限变革:未来博物馆的万象之门”为主题,聚焦博物馆的未来发展、科技创新、以及跨学科艺术实践…

2024-11-06

澎湃新闻

从文物、遗址等再看吴越国文化脉络

中国艺术研究院今年6月曾组织了吴越国历史文化与艺术学术考察团奔赴杭州,实地考察了吴越国王陵遗址,杭州陵园博物馆,净土寺等,参观了浙江省博物馆相关专题特展。

2024-11-06

澎湃新闻

《马可·波罗游记》主题文献展开幕:人类文明交流的佳话

13至14世纪,是中西交流史上的重要时期。众多商旅、使节与传教士们自西而来,汇聚于彼时的中国,共同书写了一幅东西文化交流的宏伟长卷。

2024-11-03

澎湃新闻

19世纪比利时汉学家哈雷兹的汉、满《易经》翻译

16世纪传教士将《易经》带到欧洲,开始了对《易经》智慧的探索。[1] 19世纪之后,学术的汉学学科在欧洲逐渐兴起,中国经典与文学作品被逐步译介成西方语言。

2024-11-03

澎湃新闻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