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书讯

《汉兴》收官“三部曲”,李开元:为历史学收复失地

从2015年相继推出《秦崩:从秦始皇到刘邦》、《楚亡:从项羽到韩信》后,历史学家李开元的新书《汉兴:从吕后到汉文帝》今年再次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六年间,由六个历史人…

2021-11-25

澎湃新闻

《职场妈妈不下班》:幸福家庭多有个分担“主妇职责”的丈夫

曾听过一个播客,是在谷歌工作的一位华裔女高管,讲述如何在家庭中平衡和管理丈夫对家务和照料的付出的。

2021-11-25

澎湃新闻

98岁黄永玉出诗集《见笑集》:是爱与怜悯,也是时光的见证

鸟会唱歌,鱼会大鱼吃小鱼,只有人会作诗。作诗是种权利,也是良心话,怪不得法国诗人艾侣雅说:“心在树上你摘就是!”近日,中国当代著名画家、作家黄永玉的诗集《见笑集》由作家…

2021-11-24

澎湃新闻

《职场妈妈不下班》:美国当年的“照料危机”是如何解决的?

本文为《职场妈妈不下班:第二轮班与未完成的家庭革命》的译后记

2021-11-22

澎湃新闻

《波德莱尔传》:追寻诗人传奇生活的真相

2021年是法国现代派诗人波德莱尔诞辰200周年。11月,由法国学院派传记作家、波德莱尔研究专家克洛德皮舒瓦和让齐格勒创作、北京大学法语系主任董强翻译的《波德莱尔传》由商务印书…

2021-11-22

澎湃新闻

人类的祖先十分清楚分享食物的影响有多么强大

从蔬菜水果到肉类、从鱼和贝类到谷物豆类、从乳制品蛋类到糖和糖浆、从油和调味品到香草和香料。《DK食物的故事:美味食材的溯源之旅》图文并茂地带领读者探索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

2021-11-21

70岁村上春树写《第一人称单数》,仿佛他“永远不老”

当我在朋友圈分享已经七十岁的村上春树新书《第一人称单数》的阅读感受时,许多朋友都表达了对村上年轻的恍惚感,原来不知不觉中,曾经那个让我们迷恋不已的《挪威的森林》作者已经…

2021-11-18

澎湃新闻

跨洋的粤剧:唐人街戏院的黄金年代

20世纪20年代,粤剧曾在北美唐人街盛极一时,是北美音乐史、演出史重要的构成部分,《跨洋的粤剧:北美城市唐人街的中国戏院》一书作者经过数十年的资料收集和潜心研究,以丰富的史…

2021-11-17

小说《平安批》告诉你,什么是“侨批文化”

批,是闽南语,即“信”的意思。平安批,即平安信。潮汕、闽南华侨与家乡的书信往来便是“侨批”。

2021-11-17

澎湃新闻

《烟及巧克力及伤心故事》:文学里的新中产,都在为钱发愁

最近,作家苗炜的长篇小说《烟及巧克力及伤心故事》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这本小说聚焦都市,从婚恋关系写开去,描述了在都市中生活的人物群像。

2021-11-16

澎湃新闻

伦敦的男装丽人:女权的一种戏剧表达

《特洛伊的暮光:关于城市的24种想象》一书以“城市”为主题,结合24部人文类图书,分城市之初、城市人物、城市空间、城市发生、城市生活、上海故事六辑

2021-11-14

侯深谈《无墙之城》与美国城市环境史

侯深,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师从美国著名环境史学家唐纳德沃斯特先生,致力于美国环境史、城市史的研究工作,2008年博士毕业于美国堪萨斯大学。

2021-11-14

澎湃新闻

《张医生与王医生》:知识、尊严和自我

“我从没有见过极光出现的村落,也没有见过有人在深夜放烟火”,最近的一首《漠河舞厅》再次唱起东北的悲凉与浪漫。

2021-11-13

澎湃新闻

“从业者”视角下的中国互联网田野——《依码为梦》序

《依码为梦:中国互联网从业者生产实践调查》,夏冰青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21年10月版很高兴看到年轻同事夏冰青的《依码为梦: 中国互联网从业者生产实践调查》即将出版。…

2021-11-13

张辉谈“九零后”乐黛云先生:乐以成之,共祝眉寿

《乐黛云学术叙录》封面2021年,是乐黛云先生的九十华诞之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分别出版《乐黛云学术叙录》与《乐以成之——乐黛云先生九十华诞贺寿文集》,两地同心…

2021-11-12

澎湃新闻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