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历史

十年建设、英法博弈:建在十万白骨上的苏伊士运河

在苏伊士运河开通之前,东西方海上贸易必经的地中海与红海近在咫尺,却因苏伊士地峡的存在而不相通,船只无法直航,必须卸货进行陆上转运,或绕行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这两样做法都费时费力,极为不便。亚非两大洲交

在苏伊士运河开通之前,东西方海上贸易必经的地中海与红海近在咫尺,却因苏伊士地峡的存在而不相通,船只无法直航,必须卸货进行陆上转运,或绕行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这两样做法都费时费力,极为不便。 

亚非两大洲交界处的苏伊士地峡,今日的苏伊士运河即在此地。运河左侧为非洲,右侧为亚洲。上为地中海,下为红海

因此,人们很早就有了开挖运河连通地中海与红海的念头。公元前2000年左右,古埃及的法老们就试图开凿法老版的苏伊士运河了,与今日直接相连地中海与红海的运河不同,法老们利用了尼罗河注入地中海的环境条件,仅开挖连接红海与尼罗河的运河,便可使地中海——尼罗河——红海三者互通。

 

红线即为古埃及法老们开凿的运河,利用了已有的大苦湖作为部分航段

但受国力与技术限制,古埃及法老们的运河没能完工。而在其之后的波斯帝国、希腊化的埃及托勒密王朝乃至阿拉伯帝国都开通过各种版本的苏伊士运河,这些运河虽开通成功,但同样因技术与国际形势的影响,其存续时间不都长,对西亚北非地区的交通与商贸影响有限。直连地中海与红海的现代苏伊士运河的雏形要到19世纪初才浮出水面。

拿破仑远征埃及开挖运河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后,法国与欧洲诸国陷入了长期的战争,在血战近10年后,法国几乎战胜了所有在欧洲大陆上的国家,但与法国隔英吉利海峡相望的英国,却因其海军远强于法国,成了法国始终无法击败的对手。打不过英国,那就耗死它,法国遂想到了切断英国与供给其资源的殖民地间的联系,使得孤悬海外的英国得不到其所必需的给养,迫使其投降。此时英国最重要的殖民地非印度莫属,而从英国与印度之间的往来,必须经过地中海与红海之间的埃及。自然而然地,埃及成了法国的目标。

 

埃及在阿拉伯世界中的地理位置

法国政府派拿破仑·波拿巴率军入侵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埃及,此时他还没登上权力巅峰。1798年5月,拿破仑率领3.5万军队与近400艘战舰从法国南部的土伦港出发,在摆脱了英国海军的监视后,于埃及亚历山大港登陆。拿破仑此次远征埃及不仅是为了占领这一战略要地,其还肩负着一项特殊使命,那就是开挖地中海与红海的运河。

 

拿破仑率领法军入侵埃及

在与奥斯曼帝国军队以及增援的英军作战之余,拿破仑还带着一群杰出的法国考古学家、科学家、制图师与工程师在下埃及各处掘地三尺,寻找古代列国开凿运河的遗迹。功夫不负有心人,拿破仑发现了一条古运河的遗迹,这使得他信心大增,认为开通直接沟通地中海与红海的运河是可行的。拿破仑于是带着一堆工程师,从开罗出发前往苏伊士地峡,对陆上自然环境与地中海和红海的水文环境进行勘探。

 

绘制于征埃战争期间的尼罗河三角洲地图

但由于战争期间时间紧迫,法国工程师们的勘探方法出了偏差,竟得出了红海海平面比地中海高10米的错误结论,这样一来,只有建造船闸才能使运河正常通航,但这样不仅成本高昂,且费时费力,需要很长的工期,但若不这么做,开挖无船闸运河会使整个埃及被红海水所淹没。虽心有不甘,但也无可奈何,拿破仑只好放弃了开挖苏伊士运河的念头。

 

法军与奥斯曼帝国军队在开罗附近的吉萨交战,远处可见金字塔

1803年,法军被彻底击败,被迫退出埃及撤回本土,埃及的统治权此后被代表奥斯曼帝国中央入埃参战的阿尔巴尼亚雇佣军团首领穆罕默德·阿里帕夏趁乱夺取,他由此建立了新王朝,独揽埃及大权,但名义上仍臣服于奥斯曼帝国。

 

1840年的穆罕默德·阿里帕夏(阿拉伯语:Mu?ammad ‘Alī Bāshā)画像,帕夏是奥斯曼土耳其语Pasha的音译,是奥斯曼帝国中高阶文官或武官的尊称,相当于“阁下”

铁路还是运河?

英国作为彼时的贸易大国,悬挂米字旗的商船遍布五大洋,一些常往东方跑的英国人因不堪舟车劳顿,也想开挖运河或修建陆上转运道路来使东西方交通更加便捷,毕竟每次都绕行好望角实在是太远了,若有穿越苏伊士地峡的运河或道路,从西欧至印度可以少走5500千米至8000千米的路。1830年,英国陆军上将兼探险家弗朗西斯·罗顿·切斯尼(Francis Rawdon Chesney)向英国政府提交了一份报告,他在此报告中宣称红海与地中海的海平面高度并无差异,开挖无船闸的苏伊士运河是可行的,但这份报告未能引起英国政府的注意。1837年,花了英军中校瓦格霍恩(Thomas Fletcher Waghorn)两年时间建设的开罗至苏伊士的转运道路完工,由此人员与货物可在地中海与红海间更为方便地进行运输。

 

瓦格霍恩的画像

但英国的这些行动仅限于民间层面,英国政府对开挖苏伊士运河始终有顾虑,因为埃及在1840年后逐步沦为了英国殖民地,英国对埃及境内包括交通在内的事务拥有无可争辩的主导权,英国担心若开通一条对任何国家都开放的运河,英国将无法控制途经埃及进行的东方贸易,其对印度的贸易的主导地位将会遭到其他国家的挑战,因此英国政府对修建连接亚历山大、开罗与苏伊士的转运铁路更感兴趣,该铁路最终在英国工程师罗伯特·史蒂芬森(Robert Stephenson)主持下修建完成。但除此之外,英国没有任何举动,这给了法国可乘之机。

卷土重来

法国人虽然暂时被赶出了埃及,但其一直没有忘记开挖苏伊士运河的计划:1831年,法国探险家路易斯·毛里斯·阿道夫被任命为埃及公共工程部总工程师,除了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外,他还实地考察了苏伊士地峡,并草拟了几份开挖苏伊士运河的方案;次年,一群毕业于巴黎综合理工大学的工程师着迷于拿破仑开挖苏伊士运河的计划,遂直接前往埃及,试图说服埃及赫迪夫(奥斯曼土耳其语:H?p,意为总督)穆罕默德·阿里帕夏允许他们再次前往苏伊士地峡。法国工程师们向穆罕默德·阿里帕夏证明,地中海与红海的海平面高度完全一致,之前拿破仑的工程师测绘出了偏差。

 

穆罕默德·阿里帕夏在宫中运筹帷幄

穆罕默德·阿里帕夏提出了两个要求:一为所有列强必须保障运河的中立与埃及的独立,二为开挖运河的资金必须全部由埃及来提供,穆罕默德·阿里帕夏的这两个要求现在看来极有远见,保障了埃及不受外国势力渗透,埃及出资挖运河也避免了列强借运河问题干涉埃及事务的可能性。当然,这两个要求法国人无法同意,埃及遂拒绝了法国开挖苏伊士运河的请求。

 

穆罕默德·阿里帕夏正在视察埃及新式海军

但在穆罕默德·阿里帕夏于1840年去世后,苏伊士运河的开挖计划再次被纳入日程表,这一方面是由于埃及债台高筑,诸如工矿企业、河道、铁路、邮政与海关等都被埃及作为抵押品,此外埃及还向英法出让关税自主权、政府垄断权、修建铁路的特权、水上航运权与运输权以及苏伊士运河的开凿权与经营权以抵债,进而使得埃及逐渐被英法从经济上渗透,一步步丧失了经济、军事、内政与外交自主权,最终政治上也被英法控制。

 

浅绿色部分是埃及在1820年至1822年间占领的土地,其中已包括了苏丹的大部分。浅黄色为埃及在1880年前占领的土地

另一方面,当政的埃及赫迪夫对苏伊士运河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1832年,斐迪南·德·雷赛布(Ferdinand Marie Vicomte de Lesseps)接替其父担任法国驻埃及亚历山大总领事,当时还健在的埃及赫迪夫穆罕默德·阿里帕夏为他举行了盛大的欢迎宴,并请其入宫担任自己儿子穆罕默德·赛义德帕夏(Mu?ammad Sa’īd Bāshā)的家庭教师,以此巩固埃及与法国之间友好的外交关系,斐迪南遂欣然接受,并与年仅十岁的穆罕默德·赛义德帕夏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穆罕默德·赛义德帕夏(1822~1863),摄于1855年

1854年,穆罕默德·赛义德帕夏登基成为埃及赫迪夫,当年已退休的斐迪南于1853年接连痛失爱妻与爱子,家境一度十分窘迫,穆罕默德·赛义德帕夏遂邀请自己的老师来埃及,当斐迪南抵达开罗的王宫后,他向曾经的学生提出了开挖苏伊士运河的计划,穆罕默德·赛义德帕夏出于对老师兼旧友的感激,马上就同意了此计划,并向斐迪南颁发了准许其开挖苏伊士运河的特许状。

 

斐迪南·德·雷赛布,苏伊士运河之父

在先前的1846年,一群法国人就已带头组建了苏伊士地峡研究会(法语:Société d'études de l'Isthme de Suez),并邀请英国与奥地利的铁路工程师入会,在埃及公共工程部总工程师法国人路易斯·毛里斯·阿道夫的协助下,共同研究苏伊士运河是否可行。研究会得出的结果表明,地中海与红海海平面高度并无差异,这为开挖苏伊士运河的斐迪南·德·雷赛布打了一剂强心针。

 

法国探险家,埃及公共工程部总工程师路易斯·毛里斯·阿道夫(Louis Maurice Adolphe Linant de Bellefonds)

1855年,斐迪南召集了七国十三名专家,成立国际苏伊士地峡贯通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for the piercing of the isthmus of Suez),以研究先前路易斯·毛里斯·阿道夫的苏伊士运河方案,给出运河的最佳路线。在多次远赴埃及实地调查运河的方方面面后,委员于1856年12月一致通过了一份报告,该报告包含苏伊士运河的详细规划。两年后,斐迪南根据埃及赫迪夫给予其的特许状,成立了苏伊士运河公司(Compagnie de Suez),以主持开挖对所有国家船只都开放的运河,并负责运营运河99年(自其开通之日算起)。翌年9月25日,斐迪南在苏伊士运河的北起点——日后的塞得港亲自挥下了第一镐,象征着苏伊士运河正式开工。

 

法国杂志上斐迪南的漫画

十年建设,十万白骨

就在苏伊士运河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时,国际上对其究竟是否可行仍存有疑虑,因此苏伊士运河公司发行的股票一开始在国际上的销量十分惨淡,尤其是在英国、奥地利与俄罗斯,股票几乎没人买。但之后在罗斯查尔德家族(Rothschild)法国支系的帮助下,苏伊士运河的股票成功地在法国推销了出去,在法国发行的股票很快就售罄了。

 

苏伊士运河公司的入股证明

尽管如此,一向反对开挖苏伊士运河的英国还是怀疑苏伊士运河能否盈利,其放话道:“我们有权利质疑运河的方案是否足矣盈利,因为苏伊士运河每年需要高昂的维护费用。而且不论如何,苏伊士运河永远不会具备通航大型船只的能力。”显然,多年后的事实狠狠地打了英国人的脸。

仅有充足的资金与先进的科学技术就想开挖运河是不够的,苏伊士运河可是项大工程,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进行作业。为此斐迪南独自一人制定了苏伊士运河公司工作规章,代表法国向埃及提出了派征徭役的要求,并得到了埃及赫迪夫穆罕默德·赛义德帕夏的签字同意,由此法国得以在运河开挖期间使用埃及海量的廉价劳动力,超过四百万埃及农民被迫背井离乡,丢下自己的农田,到苏伊士地峡的茫茫沙漠中进行劳动。

 

早在数千年前的古埃及,农民就需要服徭役,图为表现古埃及农民服徭役情况的壁画

所有被派征徭役的埃及农民先要到宰加济格(al-Zaqāzīq,位于尼罗河三角洲东部)集中,接受身体检查,那些身材瘦小者可逃过一劫,而身强力壮的青年则要遭殃了,他们会被拣选出来,每人发个袋子,里面装了点干面包和水,而这是他们接下来四天内的全部口粮。紧接着他们会被用绳子一个个牵起来,徒步走上四天抵达苏伊士运河的施工现场,接替前一批连续工作了一个月的农民。若没有这样的轮班方案,开挖运河的埃及农民恐怕都要累死。

参加工作的埃及农民工视其年龄每天可得到不等量的面包,但除此之外,他们很少能领到别的吃的,也没有可以替换的衣物与鞋子,一些所谓“行为不端”者更是什么都领不到。而他们每天的工资则少得可怜,最少每天一角半,最多每天三角,而不满12岁的童工每天工资更少,只有一角。这些少得可怜的工资还时常被公司以各种理由扣掉,根据苏伊士运河公司制定的工作规章,旷工者不仅要严惩,还要根据其旷工的恶劣情况扣工资,如从工地逃跑者每天会被扣掉一元五角钱,这可抵得上十天的工资了。

 

苏伊士运河开挖现场

工地上不仅工资少,管理严格,而且工作环境十分恶劣。苏伊士运河公司取消了他们之前的承诺,拒绝为工人开挖一条供给饮用水的渠道,这导致数以万计的工人在热浪滚滚的沙漠中活活渴死。公司也没有履行向埃及工人提供先进设备的承诺,大量工人仅靠一把镐一个斗进行作业,费时费力。公司也没有为施工提供安全保障,运河开挖期间事故频发,常有埃及工人被流沙活埋。

虽然工地现场设有医院与多个急救中心,但公司下令医疗机构仅为外国工人与职员提供服务,而工地上结膜炎、结核病、天花、肝炎与肺炎等各种疾病肆虐一时,这使得许多染病与受伤的埃及工人求医无门,最终病死。1865年夏天,霍乱流行于工地,大量工人上吐下泻至死,由于死亡的工人太多,公司一度找不到健康的工人给死者收尸。运河工地上的卫生环境糟糕透顶,几乎成了人间地狱。荒谬的是,1865年6月19日法国政府还向苏伊士运河公司的主任医师颁发了骑士荣誉勋章,以嘉奖他为保护埃及工人免遭死亡威胁做出的巨大努力。

 

苏伊士运河开挖现场

至1869年运河完工时,因饥渴、传染病与事故等各种原因死亡的埃及工人数目达到了惊人的十二万,他们中许多人的尸体无人认领或已无法辨认,最终被草草掩埋在了沙漠里,或被抛入了运河中。

无济于事的阻挠

作为法国的对头,英国自始至终都反对开挖苏伊士运河,担心自己海上贸易霸主的地位会因运河的开通而被撼动,因而英国政府使尽浑身解数,从外交、政治与军事等各方面阻挠法国开挖运河。由于运河在最初的几年内采用了徭役的方式来开挖,英国遂谴责法国强制埃及农民劳动的做法极为不人道,但法国对此毫无反应,埃及赫迪夫穆罕默德·赛义德帕夏对其人民的死活也无动于衷,还于1861年12月亲自视察苏伊士运河工地,并加征了两万埃及农民来加速开挖运河。

 

表现苏伊士运河完工后的构想图

心有不甘的英国遂利用被迫强制劳动的埃及人的不满情绪,经由运河周边的贝都因人部落与海路向运河工人提供武器,煽动他们发起暴乱。早就不满于工作环境的埃及工人们于1862年发动了罢工,拒绝在恶劣的工作条件下开挖运河,与此同时还有许多工人趁乱逃跑,还有一些工人索性拿起武器先和压迫其多时的苏伊士运河公司干了起来。一度“四面楚歌”的苏伊士运河公司不得不向埃及与法国政府求援,以结束罢工,镇压暴乱。

出了这样的大事,苏伊士运河的大东家——法国政府自然成了千夫所指,连埃及赫迪夫也反过来谴责法国强制埃及人民劳动,因此苏伊士运河公司不得不宣布终止徭役,不再强迫埃及农民开挖运河。

此后运河工程进度虽有所放缓,但仍在有条不紊地施工中,还不死心的英国之后多次找茬,向新登基的埃及赫迪夫伊斯玛仪帕夏(‘Ismā’īl Bāshā)施压,要求其终止法国人开挖运河,这使得苏伊士运河公司老板斐迪南·德雷赛布不得不动用自己的关系,请自己的堂妹——法国皇后欧仁妮·德·蒙蒂若(Eugénie de Montijo)向其丈夫法皇拿破仑三世吹枕边风,让法皇亲自出面调停争端。依仗着这样强有力的后台,斐迪南保住了运河。

 

法国皇后欧仁妮·德·蒙蒂若

1869年11月17日,经历十年建设的苏伊士运河终于全线贯通,埃及赫迪夫伊斯玛仪帕夏亲自主持了当日在塞得港举行的开通仪式,并邀请了包括法国皇后欧仁妮在内的欧洲各国王公贵族到场观摩,埃及各地的民众也赶来一睹盛况。在运河两岸埃军的礼炮声中,法国皇后欧仁妮的游艇“鹰”号(L'Aigle)作为法国官方代表,率先由北至南通过了苏伊士运河,法国的多年经营终于成功了。

 

苏伊士运河开通当日,埃军鸣礼炮庆祝

在经过头几年的亏损后,苏伊士运河公司开始盈利,靠收取通行费赚得盆满钵满,回过神的英国人赶忙想尽办法入股苏伊士运河公司来分一杯羹,恰好此时埃及因推行改革与发动对埃塞俄比亚的战争而陷入了财政困难,欠了英国一屁股债,而埃及赫迪夫代表埃及持有苏伊士运河公司22%的股份,为了抵债,他于1875年被迫将埃及的全部股份低价出售给英国,使得英国持有公司44%的股份(剩余的56%为法国所有),进而也可借苏伊士运河问题干涉埃及事务,与法国一道代替奥斯曼帝国,成了埃及实际上的主宰(埃及在1918年前名义上一直是奥斯曼帝国的属国)。

 

表现苏伊士运河开通仪式的画作

至于埃及,苏伊士运河建在埃及的土地上,十二万埃及人民为运河的开通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到头来埃及持有的运河股份却被英国低价买走,因而运河开通所带来的巨大收益几乎全部被英法收入囊中,埃及每年只能得到一笔微不足道的租金收入,这无疑是极不公平的,因而忿忿不平的埃及一直有将苏伊士运河收回的想法,但受埃及国力掣肘,收回运河在那时无疑是痴人说梦。直到二战后英法国力衰弱,埃及才在1956年国有化了苏伊士运河,终于收回了自己应得的权益,而此时距运河开通已过去了整整87年。

 

参考资料:

1.Hall, Linda. The Search for the Ancient Suez Canal. Kansas City, Missouri.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90214040954/http://www.lhl.lib.mo.us/events_exhib/exhibit/exhibits/napoleon/suez_canal.shtml 访问于2018/03/02

2. Descriptions de l'égypte, Volume 11 (état Moderne), containing Mémoire sur la communication de la mer des Indes à la Méditerranée par la mer Rouge et l'Isthme de Sueys, par M. J.M. Le Père, ingénieur en chef, inspecteur pisionnaire au corps impérial des ponts et chaussées, membre de l'Institut d'égypte, pp. 21–186

3.Percement de l'isthme de Suez. Rapport et Projet de la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e. Documents Publiés par M. Ferdinand de Lesseps. Troisième série. Paris aux bureaux de l'Isthme de Suez, Journal de l'Union des deux Mers, et chez Henri Plon, éditeur, 1856. On Google Books

4.Arnold. T. Wilson,?The Suez Canal https://archive.org/details/suezcanal032262mbp,访问于2018/03/02

5.John K. Sidebottom, The Overland Mail: A Postal Historical Study of the Mail Route to India, London: G. Allen and Unwin (1948) ISBN 1-135-39399-0

6.The Dublin University Magazine Vol. XVIII November 1841 "Lieutenant Colonel F.R. Chesney" pp 574–580, published William Curry, Jun. and Company, Dublin.

7.Louis Maurice Adolphe Linant de Bellefonds http://linant.free.fr/Pages/vie.html 访问于2018/03/03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