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2018上海设计之都活动周(简称“上海设计周”)开幕。走进上海展览中心正门,一件巨大的公共艺术装置作品《百鸟林》把观众拉入了另一个时空。高高的铁架上,手工织染的布匹层层叠叠悬垂而下,有几分江南染坊的风情。踏入其中,又会发现每匹布并不相同,但都无一例外采用了鸟元素的图案,布匹上千万只鸟儿配以林中鸟鸣,正是一片“百鸟林”。
装置艺术作品《百鸟林》以蓝印花布、丹寨蜡染、阿坝羌绣、苗族百鸟衣四种非遗元素,营造了一个非遗传统手工艺的鸟林。
一年一度的上海设计周注重时尚感和设计感,打头阵的这件《百鸟林》却出自最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的“再设计”。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教授、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运营总监章莉莉牵手蓝印花布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吴元新、丹寨蜡染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杨芳、羌绣县级传承人张居悦,以蓝印花布、丹寨蜡染、阿坝羌绣、苗族百鸟衣四种非遗元素,营造了一个非遗传统手工艺的鸟林天堂。
“一种文化和另外一种文化碰撞、交融,在这种交融中会产生新的文化力量和能量。”章莉莉这样形容传统非遗手工艺与上海这座“设计之都”的碰撞。
这已经是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第4次带着非遗传承人参加上海设计周。今年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的非遗展区就占据了1200平方米的展区,包括400余件作品,非遗跨界设计新品区、非遗跨界设计精品及研究生作品区,大型公共艺术作品《百鸟林》以及非遗传承人对话论坛四大板块。
目前全国有128所高校在开展非遗传承人进入校园的工作。3年来,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和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共计举办了16期的非遗研修研习培训计划,邀了一批专业的设计师和艺术家与传承人跨界合作。“左手牵着传承人、右手牵着设计师、艺术家”,在这样的探索之中,传统的“非遗”走出了一条时尚之路。
《百鸟林》
《百鸟林》中,垂挂在装置中央的是一匹羌绣凤凰,也是这件装置中唯一的刺绣。制作这件巨大的刺绣作品的绣娘张居悦来自四川阿坝,是一位“90后“非遗传承人。
张居悦大学学的是与刺绣完全不相干的航空制造业,毕业后选择回到家乡做羌绣,最初除了一腔热情一无所有。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阿坝州政府发起了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羌绣的帮扶计划。张居悦的妈妈是村里的妇女主任,跟着妈妈去村里号召妇女们生产羌绣、发放绣片的过程中,看到传统羌绣设计在现代生活用品上,张居悦喜欢上了羌绣。
参加政府组织的羌绣技艺培训、田野调查搜集前辈的针法……一步一个脚印,张居悦从空有热情的羌绣爱好者成为了羌绣技艺的传承人。2014年,她召几十名妇女,在家乡成立了自己的羌绣合作社,“我们想传递的是当代羌人的生活态度,我们始终坚持纯手工,吸纳周边村寨妇女参与羌绣和羌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4年过去,张居悦的合作社已经培训了400名妇女。
2015年,张居悦参加了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的民间驻地计划。这次打开眼界让张居悦对羌绣有了更多想法,她开始设计研发融入现代生活的羌绣产品,在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协助下与国际设计师跨界合作高定礼服,还走出了国门。
“活与民间、死于庙堂”,是非遗传承保护中的共识。在民间,非遗是与当地人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件非遗工艺作品并不是非遗,这项技艺及其背后的文化传统、历史记忆才是真正的非遗。把非遗作品供入博物馆只会让它成为毫无生气的标本。如何将让非遗走出原来的圈层,融入时代,“见人见物见生活”,是目前非遗传承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年轻的传承人、跨界与传承人合作的设计师,让非遗的“再设计”走入现代生活成为可能。
传统牦牛绒织造技艺与设计师结合,创新出手包、旗袍、靴子等多件产品。
藏族小伙索朗当周和朋友创办了阿坝州若尔盖县当地的一家制作牦牛毛产品的公司。牦牛毛是藏区常用的织物材料,帐篷、盖毯、地毯都是以牦牛毛织造。但现在会织牦牛毛帐篷的老艺人越来越少了。对于传统吃穿用都依靠牦牛的藏族人来说,牦牛绒纺织技艺这项非遗实用性在下降。
索朗当周他们尝试将这项古老的技艺换一种方式延续下去,他们开发了牦牛绒围巾、藏装等产品,在当地成立了合作社,邀请老一辈纺织艺人用传统手法编织,还从当地牧民手里收牦牛毛,一斤30元,增加了牧民的收入。牦牛绒较之牦牛毛手感细腻,符合都市人需求,很快打开了市场。
上海设计周上,索朗当周带来了今年6月在上海大学非遗研培班上与设计师跨界合作的系列作品“云上的卓尔柯”。“卓尔柯”在藏语中是“温暖”的意思,粗犷的牦牛绒围巾上,加了灵动的几点苏绣,顿时轻盈了不少。牦牛绒手包上加了一条同样来自阿坝的鲜艳唐卡绣片,风格变得截然不同。和搞定鞋履品牌合作的牦牛绒、皮料拼接款的靴子,在当地受到极大欢迎,很多人都询问如何订货。
“浴火重生”红色礼服上的白色刺绣,是流传了几十年的羌绣传统图案。
“每一件设计,都是非遗传统工艺融入当代设计。”阿坝州非遗协会张一带着记者走过展厅,羌绣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传承人李兴秀和设计师秦旭合作的一件“浴火重生”红色礼服吸引了不少目光。礼服上衣部分是白色线条绣成的花卉图案,颜色简单克制,和通常印象中民族刺绣浓墨重彩的配色大不相同。
“这个图案几十年前就有了,包括红色配色、花朵图案,都是本来存在的。”张一介绍,设计师和传承人只是从传统民族刺绣中,挖掘了“素绣”这一针法和红白配色,呈现出了这件礼服,花朵的图案,来自羌族妇女对崇尚自然、信奉“万物有灵”的传统。跨界设计并非不尊重传统,传统的工艺、传统的图案中,可挖掘的内容还有很多。
以蓝染工艺设计出的家居物品。
“人类的文明演进如同一条奔流不息的长河。非遗是从历史走到当下的,非遗要融入当代的精神,可以把非遗当做一个生命体,它一定会自我进化更新迭代,过去中国传统的非遗和现在机械化大生产下,和信息化、国际化大背景下的非遗一定不是同一件事情,而是新的一个物种。”专注非遗研培3年,章莉莉感触颇多,“非遗之美常常会感动我,我觉得非遗需要得到保护和创新,需要与社会紧紧相连,需要被年轻人喜欢和关注,成为当代生活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