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文化

“艺术书”突破了传统出版业对书的定义,甚至舍弃了“书”

现代性和工业化的洗礼,让当代人理解艺术时开辟了两个层面的新向度:一为“去形达意”——抛却传统艺术形式对艺术表达的捆绑,把艺术表达从循规蹈矩的框架中解放出来;二为“塑形适意”——在诸种艺术形式最别出心裁

现代性和工业化的洗礼,让当代人理解艺术时开辟了两个层面的新向度:一为“去形达意”——抛却传统艺术形式对艺术表达的捆绑,把艺术表达从循规蹈矩的框架中解放出来;二为“塑形适意”——在诸种艺术形式最别出心裁的创造性开辟中,探索艺术表达本身会有何种内涵和可能。经历了这两个层面的颠覆和创新,新时代的艺术越来越抛却繁琐的教条,更加切近当下人类最真实的生存处境。

回顾在上海艺仓美术馆举办的“abC艺术书展”,它便向受众展示了一种新的艺术门类。在“艺术书”的创作理念中,广义的“出版物”,包含书籍、音乐唱片等,本身就成为了艺术家的创作对象。出版物不再是一个中心化、垄断性的理性领域,而是每个人都可以自己设计、自己印刷、自己销售的艺术作品。“艺术书”不仅让艺术以书为媒介获得了新的生命力,更试图解构传统出版业所凭借的“独断理性”,为分散性和创造性的个体表达创造新鲜机制。

“艺术书”的起源:艺术家的试验书本

在abC艺术书展上,最资深的参展机构当属美国艺术书机构Printed Matter。“被印刷的东西”——从该机构的名字中就可以看出,“艺术书”的创作旨在突破传统出版业对书的定义,甚至连“书”这个概念都应当适时舍弃。Printed Matter是目前已知的最早的艺术书传播平台。它之所以诞生,有赖于自上世纪六十年代起,北美艺术家活跃的“试验书本”创作。他们期待以当时的这种成本低廉的试验性艺术,触及到画廊及美术馆以外的广大受众,融入艺术资本市场之外的普通经济生活。该机构负责人常羽辰认为,艺术书自其起源便倡导低廉的制作成本,拥抱工业复制,抗拒对原作的执迷和恋物崇拜——如此塑造起来的作品与受众的活跃关系,才是艺术实现自身的有效途径。在Printed Matter的早期艺术家们看来,就连艺术书的创作、分销和纸张阅读过程本身,也是一种有效的行为艺术:历时性的行为,通过纸张记录的媒介,被压缩在共时性的艺术体验当中。


郑亦然和她的创意杂志  阿冷 摄

对于个体艺术家来说,参与艺术书的创作,又有着各自不同的意图和取向。abC艺术书展汇聚了不少独立创作者。郑亦然将艺术书作为自己大学毕业后的生命过渡,她的作品是数个与艺术相关的人员的文字故事汇聚成的一本创意杂志。Yuan Tian将自己的作品命名为“刍狗”——在美国生活多年的她敏感于中西思想的结构性差异,希望以自己的创作来反思身心关系的二元对立。而文化创意组织Nothing集结的11位挪威的艺术家,则或是将简单的图像打印在锡纸上,营造出凄凉冷峻情绪联想;或是将北极圈内的植物进行染色,做成押花永久留存在书页间——纸张似乎成为一种不同于视觉的独特角度,它非但描摹了植物根茎上细细密密的绒毛,还把叶片中的汁液忠实地记录了下来。每个艺术书的创作者,都有着各自创作艺术书的初衷。在艺术书的领域,“起源”一词也是多维的——没有任何一个单一叙事能够涵盖他们,只有每一个独特性的创作体验汇聚起了艺术书的星星点点。


挪威艺术家的植物押花  

“艺术书”的理论维度:去中心化的多元表达

当代人对中心化的出版业早已习以为常。在权威性机构的经营下,书籍和报刊的大规模印刷和销售,被视作是再正常不过的生活惯例。然而这其实只有相当短暂的历史。按照德国社会理论家哈贝马斯的界定,出版物最初只不过是城市兴起之后,商人和知识分子出于自我表达的需要,小规模投资、印刷和分散的纸张。随着资本主义的社会体系全面建立,在资本利益和政治权威的裹挟下,才出现了机制化的出版业来吞噬小众话语权。现代社会的发展初期诞生了为了理性的自我表达的书籍,而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却侵吞了书籍中应当蕴含的自我表达。从这种意义上说,出版业中心化的历史是一部异化的历史——从理性的自我表达,背离了初衷走向了理性的反面。


参展作品  柴函佐 摄

艺术书的实践,可以被视作是对资本主义异化趋势的一种介入性反击。这种反击既然要在当代语境中张扬现代社会早期所保存的完整自我表达的机制,就不得不以个体化的艺术形式,才能在感性的对象性维度中开显被庸俗片面的寻常生活所忽视的多元丰富内容。当代艺术家期待通过不断开辟新的艺术形式,来保存和回归未经异化的完整生活。可以说,独立出版和艺术书的复兴,是对当代出版业的必要补充;有了艺术书的加入,才能让出版物经由去中心化的多元感性表达,而完整实现出自身的初衷。

音像类出版物也被纳入“艺术书”展览

在当代语境下,即便是作为完整自我表达的艺术,也不得不附着文化工业的运营模式。市场化的必要性在于,一方面让越来越多的人熟知这种创造方式,另一方面也源源不断地鼓励和滋养着新鲜的艺术家们。如果在五年前提到“艺术书”这个概念,许多人可能还误以为是艺术家的展览画册;而如今abC艺术书展已经举办了三届,艺术书这一创作门类已经在中国本土培养出稳定的一批艺术家群体和受众市场。abC书展的策展人赵梦莎指出,艺术书展的定位并不局限于购物和销售的市场氛围,更是为受众和独立艺术家们搭建起了沟通的桥梁。abC艺术书展既是包容性,又是先锋性的——它可以提供不计其数可能,也给予年轻的创作者许多的鼓励和启发。


参展作品  阿冷 摄

赵梦莎介绍道,今年的abC书展特别策划的亮点在于首次将音像类出版物首度纳入书展内容,邀请了包含豆瓣音乐在内的多家音像厂牌来到现场。作为艺术品的音像作品不仅仅包含声音,更不可或缺地包含唱片封面设计、黑胶唱片的物理材料的艺术发挥。

除了书展的内容逐渐丰富,今年的abC书展规模也扩大了,吸引了来自15个国家的126位参展方加入,其中有50多位都是今年首次参加艺术书展,包括许多小型机构和独立艺术家。随着艺术书展规模的扩大,本土创作者成为了参展团队中的中坚力量。在遴选参展人和布展过程中,主办方尤其鼓励这些本土创作者,试图为中国艺术家搭建更好的平台。另外,书展也在吸引越来越多的海外出版商和艺术机构,更好地与全球艺术书市场接轨。


参展方阿感  阿冷 摄

在书展上,我们看到了许多的年轻面孔,不管是来参观、选书的游客,还是参展的艺术家,90后已经占据了绝大多数。他们大多接受过良好的艺术教育,有的有着海外留学背景;他们带着独到的艺术眼光,不吝为自己喜欢的艺术作品消费。在某种程度上说,abC艺术书展让我们看到了艺术书市场的前景——艺术家越来越丰富的创造能力,伴随着新鲜受众的越来越独到的欣赏和消费能力,配合日趋齐全的传播平台和机制,使得艺术书市场进入了良性循环。

“创造作品的过程就是生产思想的过程,”abC书展上的一位观众如是说,“在决定纸张的厚度、折法、线的粗细和缠绕方式的同时,艺术家已然在倾注自己的审美、思考和立场——这些技术性的决定会无声而又有效地与欣赏者沟通,就像水的质量会影响饮茶的体验。”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