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历史

诺亚方舟:两次世界大战中的英美海军医院船

美国新冠肺炎疫情的加剧让医院船频现中外新闻。配备有1000张标准床位及12间手术室的“仁慈”(USNS Mercy)号以及规模相当的“安慰”(USNS Comfort)号先后支援洛杉矶、纽约。这两…

2020-05-14

慈禧能看到历史潮流,却更看重个人利益

晚清,是中国历史上“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是中国从帝国向共和国,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从前现代到现代的痛苦而动荡的转型期。一个个不平等的条约在这一时期签订,深深刺痛了国…

2020-05-13

敦煌“西夏石窟”的年代问题

根据《敦煌莫高窟内容总录》,西夏共开凿洞窟66个,重修洞窟16个。但是,西夏石窟的分期,到现在还是一个十分难解的课题。尽管1964年,敦煌石窟西夏洞窟调查研究小组对敦煌莫高窟、…

2020-05-13

戴鞍钢:全球化和满汉关系,是我写晚清史的两条主线

晚清,是中国历史上“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是中国从帝国向共和国,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从前现代到现代的痛苦而动荡的转型期。一个个不平等的条约在这一时期签订,深深刺痛了国…

2020-05-13

清末海军将领李准与南海诸岛

李准作为清末广东水师提督,承担着保卫中国南部海疆之责。他被人称之为“百年来维护南海主权第一人”,主要是因为他在收复东沙岛和巡视西沙群岛这两件大事上作出的特殊贡献。今日海…

2020-05-11

黄德宽谈出土文献研究的新进展

近几十年来,随着战国、秦汉简牍等出土文献的大量公布,相关的整理、研究成果越来越受学界瞩目。今年1月,教育部发布了“强基计划”,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古文字学专业被…

2020-05-11

“挖出来的诸侯国”:700年的曾国有着怎样辉煌的历史?

近日,湖北随州枣树林春秋曾国墓地成功入选“2019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该项目是曾国考古近年来第四次成功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曾国考古发现是两周诸侯国考古工作中唯一连续获…

2020-05-11

冷兵器时代的战争究竟怎么打?

史书记载战争动辄“几十万大军”,在通讯有限的时代如何调动?刘邦阵前叫骂,项羽八百骑突围,我们如何看待古代战争记录?游牧民族战斗力几何,骑马射箭射程有多远……冷兵器时代的…

2020-05-11

五千多年前“河洛古国”的不平凡在哪?或为黄帝时期都邑

《易经》记载:“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河南郑州巩义双槐树遗址近日被命名为“河洛古国”隐约传达出,它不仅仅是考古学意义上的仰韶文化晚期的巨型聚落遗址,保留了距今530…

2020-05-09

道光年间的寒山寺“一百四十余人命案”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首脍炙人口的《枫桥夜泊》曾经吸引了无数旅人造访寒山寺,但对寒山寺的一段旧史,恐怕没有几个人知晓,那…

2020-05-09

从“清华简”“安大简”看《楚世家》中早期楚史的建构

在周朝诸侯国之中,楚国是最另类的国家。虽然被认为是“十二诸侯”之一,但它却早早称王,在春秋时期也长期与中原为敌,自称“我蛮夷也”;另一方面,它又以华夏自居,自称“抚有蛮…

2020-05-07

国家文物局谈石峁遗址等“十大考古新发现”:实证五千年文明

“石峁遗址”是中国已知规模最大的龙山时代晚期至夏代早期城址,被誉为“石破天惊”式考古发现之一,今天下午,包括这一考古遗址的考古发现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国…

2020-05-06

历史学家王晴佳:中国历史上的分餐和合食

觥筹交错、筷来箸往似乎是中国筵席中最寻常的场景:相互之间夹菜是餐桌上公认的礼仪,而用自己的筷子夹菜给别人,别人也欣然笑纳则是亲密关系的体现,证明主宾之间毫无嫌隙。但是突…

2020-05-06

考古2019-科技考古:多学科集成创新,构建学科体系蓝图

一块残破的陶片、一座废弃的房址、一处沉睡的遗址——考古学者就是要从这林林总总的物质遗存中去追寻逝去的历史;一粒炭化的粟、一块破碎的猪骨、一丝残存的痕迹——科技考古学者从…

2020-05-06

考古2019-边疆考古:亮点尤多,为“多元一体”提供实证

边疆考古是中国考古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地域范围和文化特点而具有独特的价值。

2020-05-05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