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历史

于海洋:中国古典战略的僵硬性对国家政策的损害

在当时战略环境的巨变当中,北宋是否可以遵循均势战略的经典假定,联辽抗金,而非践行海上之盟连金灭辽。仔细考察海上之盟前后的军事政治形势,可以说连弱抑强的战略完全是不可行之…

2017-07-26

一枚石头

张宏杰:魏忠贤的忠诚、自信与昏愦

他只是被本能和虚荣所支配,像一个喝醉了的驭手,胡乱地驾驶着大明社会这驾马车,向灭顶的深渊奔去。从头到尾,他不过是一个忠顺的奴仆而已。

2017-07-26

澎湃新闻

中国人是什么时候开始见官下跪的?

在《点石斋画报》刊发的4000多幅插图中,有多幅插图描绘的就是晚清官员听讼、审讯的场面,这些图像上,受审的人都是跪着的,不管是民事诉讼,还是刑事诉讼。

2017-07-26

我们都爱宋朝

世界史:天灾人祸交替出现,大罗马帝国走向崩裂

尼禄死后的罗马朝政渐趋混乱。公元79年8月24日,维苏威火山爆发,古罗马境内富庶繁华的庞贝古城顷刻间毁于一旦。天灾与人祸的交替出现,撼动了罗马的统治根基。

2017-07-25

大罗马帝国的崩裂

纵然秦始皇设立了那么多的律法,该灭亡还得灭亡

秦灭楚不到十数年,在武陵山的腹地,离秦国那样遥远的楚国旧城,帝国的律令如此被忠实地贯彻,不能不让人感叹秦帝国律法之严,行政效率之高和大小官吏责任明确。

2017-07-25

南都周刊

南京保卫战:十万国军惨烈死斗,并非不战而败

南京保卫战虽然只打了短短八天,但中国军队并非不战而败。按照日军参战的师团,联队战报以及战后编撰的部队史记载,中国守军作战十分英勇,涌现出不少英雄。

2017-07-25

澎湃新闻

“奋斗”:一个明代太监的家族如何成功地逆袭?

与他的前辈王振不同,张敏的太监生涯,得到善终,比较成功,不仅如此,还惠及家族。

2017-07-25

清史观

宁夏明长城长城脚下,那“噬人”的地下兵城

历史在漫漫飞沙的吹拂下翻过一页页,当时间洗涤去高溅的鲜血,明长城脚下的恩怨情仇,留存下来的是那一段段残损的遗迹和铭刻其中的点滴记忆。

2017-07-25

南方周末

唐人的夏季日常:居室防暑、山中避暑、采冰解暑

在高温天气面前,机智勤劳的古人没有束手待毙,他们在衣食住行上想出了各式各样的避暑方式。

2017-07-25

澎湃新闻

赤壁大战:以少胜多的战役,到底有多少人参战?

孙权派遣三万余兵力去中游作战,而刘备、刘琦则有二万人左右,则孙刘联军合计也不过五万人而已。相比于曹操的三十万大军确实杯水车薪,赤壁战役说得上以少胜多且奠定三国鼎立格局的…

2017-07-25

历史研习社

清代花翎的特殊荣耀:地位的标志,显赫军功的象征

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王朝,花翎是一种“辨等威、昭品秩”的标志,非一般官员所能戴用。花翎本身有三眼、双眼和单眼之分。翎眼的多寡,也反映了严格的等级差别。

2017-07-25

北京晚报

明朝的厂卫政治:锦衣卫从来都不是搞情报的特工

在文官政治的外壳下,是比蒙古帝国分封千户那颜更加广泛的事实分封,民户、军户等等允许参加科举的家族,通过科举赋予的特权,形成了稳定的区域性的“部落”。

2017-07-25

刘三解

“说曹操,曹操就到”:为什么就只有曹操到了?

毛宗岗说“谚云”,毛宗岗是明末人,说明在明末时期以前,“方说曹操,曹操就到”就已经是句谚语了。至于究竟最早是出自哪个年代,出自哪里,目前还没考证出来。

2017-07-25

凯风清韵

李鸿章与曾国藩吵架愤然辞职之后又“互相思念”

曾国藩对李鸿章特别看重,让他参与核心军事机密的讨论,建立了一种既是上下级,又是师生,还是朋友的紧密关系。其实,闹掰之后,两人都很思念对方。

2017-07-24

小历史

雍正如何让第一功臣隆科多迅速盛极而衰

利益没有永久的共同体,盟友分利不均而分道扬镳。当隆科多和年羹尧一样操控人事任命权,不断侵害皇帝的绝对权威时,雍正帝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必然向无人臣之礼的重臣砍去。

2017-07-24

向敬之

热门文章排行